第12章 帝國榮光

火力發電遠比水力發電更早進入實用階段,無論是在上海,還是在階州,最早應用的都是火力發電,而且發電功效並不低。

只是火力發電從長期上來說,效益比是要低於水力發電的。水利發電沒有污染不說,只是一次性投資過於巨大,但是建成以後,除了少量的維護費用,基本上就坐等利潤滾滾而來了。而火力發電整天冒着黑煙,但是建設週期短,只要煤炭充足其發電功率能保持相對穩定。費用而言,火力發電一次性投資看起來不多,其今後每年運輸和原料的成本開支更是巨大無比。

這也是陳安一開始就不喜歡火力發電的原因。那個時候,鐵路線沒有連成網絡,陝西煤炭全部用馬車拉來,光是運費就可以讓北方集團破產了。

現在則是沒辦法了,軍火車間擴充產能必須增加電能補充,而白龍江的水力發電水平暫時已經無法進一步改良,只能考慮火力發電了。

所幸無論是涇原道還是寧夏道,鐵路都已通達,再加上大批道奇卡車的列裝,藉助花馬池的北線通道,陝北神木遍地都是的煤炭得以源源不斷地送抵寧夏,然後利用火車送達蘭州、階州,這就具備了大規模開發火電的基礎。

在猶太裔技師的幫助下,蘭州機器局第一次嘗試自己冶煉合金缸體,準備自行研發火力發電設備。但是陳安等不及自主研發的速度,決定同時向美國購買整套的大功率火力發電設備。

尼森公司從美國訂購的三百萬元北方幣火力發電機組,很快就將隨着貨船運抵上海。階州以南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地點,正在加緊平整土地,建設廠房設施。更關鍵的是陝西神木的煤炭已經陸續開始運抵階州,將幾個堆煤場地堆得像座小山似的。煤炭必須事先多儲備一點,至少也要滿足三個月需要,否則萬一煤炭停運了就麻煩大了。

軍械署直接下了三百萬元北方幣的運輸訂單,從陝西大規模運輸煤炭。沒辦法呀,以後每年都要這麼多錢扔進這個無底洞了。

階州的發電廠和白龍江水電相比,三五年內看上去成本效益是差不多的,但是之後,白龍江依然沒有什麼大的投入只有產出,但是階州發電廠卻每年始終三四百萬扔進去,再也無法中斷,從成本上說是虧得一塌糊塗。

軍政府布政司倒是報來一個好消息。民國七年布政司衙門歲入情況非常不錯,已經可以確認有餘錢返還軍費補貼了,雖然暫時只有一百三十多萬元北方幣,但這是一個歷史性突破不是。

這幾年憑藉着每年至少五百里的大鐵路建設,以及有些瘋狂的實邊移民政策,甘疆蒙藏各地經濟終於開始艱難起步,不僅布政司歲入每年都是以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比例增長,而且人口亦是大幅度攀升。預計到民國七年末,北方軍政府轄區人口將接近二千五百萬人。

持續不斷的退伍士兵、蘭州各種學堂畢業生、北方集團的員工等構成了軍政府基層組織的核心骨幹,加上國粹學派的不遺餘力推動,隴西的政治文化經濟已經開始和關內緩慢地有所區別。

已經形成聲勢的復興組織,向大本營遞交過一份政策研究報告。其中毫不諱言的表示,如果繼續採取目前這種割裂隴西和關內的政策,也許當北方軍政府轄區人口超過一萬萬的時候,在過於巨大的經濟隔閡面前,雙方民衆就會形成兩個截然不同的政治形態羣體了。

有些看不懂過於玄奧政治語言的陳安,一目十行的瞄到這份疑似最快也是在民國二十年以後發生的聳耳聽聞事件時,直接將這份報告無視了。他反正就是不想理會關內,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你還能怎麼着。

陳安畢竟只上過林老爺子的私塾,有沒有讀完都很難說,說句老實話不過是初級中學肄業罷了,怎麼看得懂那些大學畢業的政治精英們的精闢言論呢。

要看這些東西,還不如讀胡景翼的戰報來的爽快,陳安順手就撈起來北部軍團在巴爾喀什湖南部的進攻情況彙報。

胡景翼的北部軍團得到大本營進一步加強後,重新對突擊部隊進行了編組,建立了一個臨時性的旅級作戰羣,事實上的一個機械化旅。

這是一次嶄新的嘗試,甚至參謀本部的孫嶽親自趕赴北部軍團,臨時擔任這個作戰羣的指揮官。

作戰羣下轄兩個輕型坦克營、四個摩托化步兵營,以及三個摩托化炮兵營組成,真正實現了機動作戰的目標。

輕型坦克營中按三連九排編組,每坦克排列裝六輛雷諾ft-17輕型坦克,其中四輛37毫米火炮款,兩輛8毫米機槍款,共五十四輛輕型坦克。同時,每個坦克連還另外編組二輛小汽車和十輛卡車組成的後勤保障分隊。

坦克營還直屬三個列裝英國勞斯萊斯裝甲車的偵察排,每個偵察排擁有六輛可以快速機動的裝甲車。再加上工兵排、營部排、後勤輜重保障排,整個坦克營定員六百四十九人,等同於炮兵營人數。

摩托化步兵營也實行三連九排的統一編組,除了同樣大規模列裝道奇卡車外,只是將各營連原本直屬的重機槍小組,改成了列裝二輛裝甲車的偵察小組,或是列裝六輛裝甲車的偵察排。

摩托化炮兵營到沒有什麼變化,反正早已實現道奇卡車拉載了。

勞斯萊斯裝甲車,是英國遠征軍列裝的一種快速機動偵察車輛,實際上是在勞斯萊斯小汽車的底盤上加裝裝甲,並在駕駛室頂部附裝了一個7.7毫米維克斯重機槍的小炮塔。這種改裝車既可以在沒有坦克的車隊前面當做輕型裝甲使用,又可以在坦克營中充當前線偵察搜索分隊。

反正在這個時候,即使是坦克,前後的裝甲也不過六毫米以上,最多不過二十多毫米罷了,都是非常薄弱的,只能擋擋中口徑子彈的射擊,或是小口徑火炮諸如短管37毫米速射炮等武器的轟擊。勞斯萊斯裝甲車的裝甲,差不多類似這個厚度了。

胡景翼手下原本有五個坦克營,但是在戰鬥時已經損壞了至少二個營的坦克,戰損相當驚人。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壓制突擊步兵火力,或是缺乏步兵跟進掩護,導致大量被敵軍步兵藉助地形掩護隱蔽接近後用炸藥摧毀。

北部軍團補充了新的一批8毫米機槍款雷諾ft-17後,又重新組建了五個坦克營。但是這回胡景翼學了乖,直接拿出兩個坦克營來,加上大批勞斯萊斯裝甲車,準備試驗一種新的突擊編成方式,也就是機械化部隊。

可惜雷諾ft-17太輕型化了,只有兩個人的坦克,動力又不是很好,1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除了比比步行,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優勢。更麻煩的是37毫米火炮,雖然可以攜帶240發37毫米炮彈,但是火炮的威力太小了,打打野戰和不堅固的工事還行,一碰上堅城壁壘就抓了瞎。

迫不得已,胡景翼和孫嶽沒有在這個旅級機械化作戰羣中,配屬第三個坦克營和第五、第六個摩托化步兵營,而是列裝了三個炮兵營,以加強作戰羣的攻堅火力配置。

雖然只是個試驗性質的作戰羣,但是巴爾喀什湖以南地區作戰中,馬上就發揮出了巨大的威力。從戰術而言,這是北方軍陸軍第四次大規模的戰術變更,第一次是機槍的列裝,第二次是火炮的超編,第三次是汽車的應用,第四次是坦克的合成。

從阿拉木圖南下,在比什凱克接受補給後,孫嶽指揮作戰羣擔負了主要的作戰殲敵任務,胡景翼另外派了一個混成旅跟在他們屁股後頭負責鎮守各地。

孫嶽的感覺,只有一個,只要坦克能開多快,他的進攻勢頭就有多快。

前方的所謂浩罕國民族軍,在坦克營犀利的攻擊勢頭面前,幾乎是土雞瓦狗,一觸即潰。他們可不是那些曾經在歐洲戰場經歷過殘酷攻防戰的老兵,一見吱嘎吱嘎的巨型怪物噴着火焰衝過來,幾乎馬上就崩潰了。

一晝夜十個小時的行軍作戰,坦克營至少可以行駛一百二十里以上,這已經達到騎兵戰鬥前進的速度了。幾天下來,浩罕國的重鎮塔什干首先被攻克,北方軍的兵鋒完成了截斷錫爾河的大迂迴包抄後,終於轉向東部直撲浩罕城。

在他們身後,還有另外一支部隊終於揚帆登場,伊萬諾夫中校的沙俄帝**隊在塔什干與北方軍分道揚鑣,轉向西部進攻撒馬爾罕,準備從撒馬爾罕開始重新向全世界宣告沙俄帝國再次站立起來了。

坐在北方軍贈送的勞斯萊斯裝甲車上,伊萬諾夫中校看着遠方被自己手下踩出來的塵土飛揚,以及後方永遠遙不可及的阿拉木圖,心中不由有些苦澀,什麼時候才能回到阿拉木圖呢?難道沙俄帝國的榮光真的永遠逝去了嗎?

強烈推薦:

第23章 戰前演習第184章 督戰無情第3章 引狼吞虎第72章 失敗的選擇第201章 消耗第76章 全都懵了第100章 北滿戰略第123章 捷克坦克第68章 白銀危機第159章 金沙江兩岸第105章 重炮陣地第44章 仿製雷諾第113章 空中撤離第94章 迪化求援第39章 烏鴉和飛機第47章 大災降臨第168章 增援行動第98章 夏爾坦克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137章 裝甲師進攻第66章 強攻製造局第23章 戰前演習第45章 輕裝師計劃第7章 多方密約第47章 大災降臨第128章 俯衝轟炸第198章 奇襲第19章 遙遠的請求第209章 東北第126章 軍事潛力第22章 空歡喜一場第32章 豐滿水電站第42章 救世安國第51章 辦事處遭劫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158章 黑夜危機第139章 玉門油田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92章 收復首戰第10章 喀山金庫第65章 滿城抓捕第168章 增援行動第39章 烏鴉和飛機第46章 蘭州鐵橋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103章 白朗西進第146章 美國尼森公司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99章 悲催的火炮第8章 巡防營反俄第64章 我也需要時間第167章 不經意的改變第137章 武器測試第172章 技術交易第26章 甘珠爾廟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133章 刺殺大案第133章 合作研發第139章 玉門油田第159章 金沙江兩岸第26章 甘珠爾廟第77章 鬍子聚會第90章 蓄勢爲上第82章 幕後交易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23章 戰前演習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122章 德惠敗北第108章 商務信息第125章 救援伊犁第97章 數量問題第89章 一戰而天下知第19章 攪渾水再說第13章 打了就跑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18章 無計可施第73章 何以至此第127章 綏定圍殲第128章 俯衝轟炸第161章 亞東圍毆第42章 追蹤殲敵第165章 長途跋涉第115章 參謀本部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85章 孤懸敵後第119章 機動突擊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186章 前奏第104章 短兵相接第77章 鬍子聚會第117章 塔城俄軍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4章 撤離新民第125章 救援伊犁第101章 慶陽航線第9章 遼陽城裡搞破壞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16章 產能提升第125章 遲疑的後果第95章 飛行員班
第23章 戰前演習第184章 督戰無情第3章 引狼吞虎第72章 失敗的選擇第201章 消耗第76章 全都懵了第100章 北滿戰略第123章 捷克坦克第68章 白銀危機第159章 金沙江兩岸第105章 重炮陣地第44章 仿製雷諾第113章 空中撤離第94章 迪化求援第39章 烏鴉和飛機第47章 大災降臨第168章 增援行動第98章 夏爾坦克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137章 裝甲師進攻第66章 強攻製造局第23章 戰前演習第45章 輕裝師計劃第7章 多方密約第47章 大災降臨第128章 俯衝轟炸第198章 奇襲第19章 遙遠的請求第209章 東北第126章 軍事潛力第22章 空歡喜一場第32章 豐滿水電站第42章 救世安國第51章 辦事處遭劫第118章 進佔伊犁第158章 黑夜危機第139章 玉門油田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92章 收復首戰第10章 喀山金庫第65章 滿城抓捕第168章 增援行動第39章 烏鴉和飛機第46章 蘭州鐵橋第178章 無奈的世界第103章 白朗西進第146章 美國尼森公司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99章 悲催的火炮第8章 巡防營反俄第64章 我也需要時間第167章 不經意的改變第137章 武器測試第172章 技術交易第26章 甘珠爾廟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133章 刺殺大案第133章 合作研發第139章 玉門油田第159章 金沙江兩岸第26章 甘珠爾廟第77章 鬍子聚會第90章 蓄勢爲上第82章 幕後交易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23章 戰前演習第74章 避難貧民區第122章 德惠敗北第108章 商務信息第125章 救援伊犁第97章 數量問題第89章 一戰而天下知第19章 攪渾水再說第13章 打了就跑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18章 無計可施第73章 何以至此第127章 綏定圍殲第128章 俯衝轟炸第161章 亞東圍毆第42章 追蹤殲敵第165章 長途跋涉第115章 參謀本部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85章 孤懸敵後第119章 機動突擊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186章 前奏第104章 短兵相接第77章 鬍子聚會第117章 塔城俄軍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4章 撤離新民第125章 救援伊犁第101章 慶陽航線第9章 遼陽城裡搞破壞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16章 產能提升第125章 遲疑的後果第95章 飛行員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