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花燈

武將在孝期,若情況緊急,也是可以出征的,吏部尚書說這話不過是個委婉的說辭,實際情況大家都清楚,這一代的安國公從沒有上過戰場,根本沒有應付韃子的本事。

“韃子在冬日進犯,違背常理,臣以爲此事並非掠奪糧草這般簡單。”右相陳世昌出列道,“臣以爲,掛帥之人須得慎重考慮。”

消息來得太突然,來不及商議,淳德帝便讓衆人回去寫摺子,明日早朝再議。

蕭承鈞微微蹙眉,安國公在孝期不能出戰,那麼論理就該讓樓璟替父出征,畢竟晉州軍一直是樓家掌控的,如今緣何沒有人提及。

“皇上幾年前就在削弱樓家在晉州的勢力。”樓璟嗤笑,這種情況也在他的意料之中,雖然淳德帝一直很欣賞他的能力,但讓他出徵,怕是並不情願。

蕭承鈞聞言,心頭一跳,若是父皇可以削弱樓家的力量,那老安國公的死……

“爺爺的事皇上定然是知道的,”樓璟給閩王殿下夾了個小籠包,今日早朝下得早,他還沒來得及去衙門,就在王府與蕭承鈞一起用早飯了,“至於是誰的授意,如今還不清楚。”

老安國公的死尚未明瞭,邊境的形勢又如此詭譎,蕭承鈞直覺地感到了危險,“此次,不能讓你去。”

“不妨事,”樓璟咬了一口包子,“若是讓我去,我自會小心的。”

蕭承鈞搖了搖頭,今日右相突然說出那麼一番話來,只怕意不在此,但無論如何,在事情沒有查清楚之前,他不能讓樓璟去。連老安國公都沒能招架得住的陰謀,樓璟能應付得了嗎?

用罷早飯,樓璟去了衙門,蕭承鈞便讓人給左相遞消息,午間與他碰個面。

下了朝,陳世昌就去了御書房,身邊帶着兵部尚書孫良。

“皇上,臣以爲此事有些蹊蹺,說不得是韃子起了內訌,”陳世昌面色凝重地說,“臣以爲可以派個使者前去,與韃子王交涉一番。”

“韃子已經打到了邊境上,還如何交涉?”淳德帝皺了皺眉,“樓家世子是老安國公一手教出來的,讓他去好了。”今日本就是這個意思,誰料想竟無人提及讓樓璟去,只得早早下朝,提點提點這些人。

“皇上,有些話,臣不知當不當講。”陳世昌躊躇了一下。

“有什麼不當講的。”淳德帝擺手,讓他有話快說。

“臣聽聞,安國公世子做太子妃時,與閩王殿下感情甚好,”陳世昌看着淳德帝的臉色道,小心地措辭,“樓家在晉州經營數代,根基牢固,如同靖南候之於東南一般,如今朝中儲位未定,臣有些擔心。”

果然,此言一出,淳德帝便有些猶豫了。說到底,他廢蕭承鈞的太子之位,就是覺得這個兒子一直與他不親近,且做事滴水不漏,讓他覺得不放心。而老安國公是先帝的心腹,自他登基以來,就一直想要削弱樓家的勢力,奈何那個老狐狸沒有任何把柄可捉。如今,若是樓璟與蕭承鈞親近的話……

孫良默默地立在一旁,不插一言,直到右相給他使了個眼色,這纔開口道:“這次進犯的乃是小股韃子,沒必要調動晉州大軍,臣以爲只需點個大將,用兩萬兵即可平定。”

“若是小股進犯,臣倒是有個主意,”陳世昌接話道,“如今兩個皇子也到了封王的年紀,不如讓皇子出征,一則身份尊貴,可以與韃子王談談,二則也是給年幼的皇子們立功機會,將來立儲,也好有個說辭。”

這些時日,因爲四皇子得了一對兒女,又養在皇后膝下,身份相當,淳德帝因爲嫌立三皇子太過麻煩,有些偏向於立四皇子做太子,也難怪右相有些心急。

淳德帝看了陳世昌一眼,沉吟片刻,“你且去吧,朕自有定奪。”

過猶不及,陳世昌也不再多話,領着孫良離開了御書房。

晚間,蕭承鈞得了孫良的消息,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又泛起了另一層憂慮,右相極力推薦皇子出征,目的是爲了算計誰?是想讓三皇子趁機立軍功,還是爲了害四皇子,抑或是……

“晉州遞來的消息,”樓璟把一封信遞到了蕭承鈞面前,“你看看。”

樓家在晉州根深蒂固,得來的消息想必會比較準。打開信封,信紙上纖細地講述了韃子入侵的時間、地點、造成的損失,以及朝廷的應對。

卻原來在正月初八的時候,已經有小股人馬在邊境搶掠,之後又出現了上萬人的軍隊,在晉州的北方三郡燒殺搶掠,晉州的駐軍原本歸老安國公統帥,如今暫歸晉州刺史管轄,而晉州刺史至今沒什麼大動作,只是一味地防守。

刺史,乃是一州最大的官,不僅司文職,也統帥軍權,沒有公侯藩王鎮守的時候,就同歸刺史掌管。前些年王堅死後,就換上了現在的這個刺史,爲人處世與王堅相去甚遠。

蕭承鈞的眉頭不由得皺得更緊,“晉州刺史,緣何這般不作爲?”

“這人是個窮苦出身的文官,從未帶過兵,當初朝廷的意思是,晉州有安國公鎮守,沒必要派個文武雙全的刺史。”樓璟端起閩王殿下的杯盞喝了口茶,撇嘴道。

封疆大吏,哪個不是驚才絕豔的人物?偏偏朝廷冤殺那能力卓絕的王堅,換上了這麼個酸儒,還不作爲地任老安國公被害死,如今韃子入侵就無所適從,也不知該去怪誰!

蕭承鈞皺眉,拿出了靜王給他謄抄的那個小冊子,仔細地翻找,不多時便找到了晉州刺史的名字,“此人,也是右相的門生。”

想來也是,當年左右相博弈,右相下狠手,用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王堅,自然會用他的人手替換。

“不必擔心,”樓璟把人摟進懷裡,在那緊皺的眉心上親了親,“若是皇上要你出征,我定會護你周全的。”

蕭承鈞搖了搖頭,“開春就要去封地了,父皇不會派我去的,我只是憂心,晉州的軍權會被右相染指。”

因爲樓家的緣故,即便右相安插了刺史過去,依舊得不到晉州的軍權,只能在危急時刻調動部分兵馬而已。

“不會,”樓璟搖了搖頭,拉着閩王殿下回內室,“晉州軍有十萬之衆,右相可沒那麼蠢,這個時候打那個主意,皇上定然會疑心的。”

事實證明,樓璟是對的。

次日朝堂,有大臣提及,應當派皇子出征。

“此次韃子入侵,違背常理,臣以爲當派遣身份尊貴的皇子前往,一則安撫民心,二則可與韃子王交涉。”右相陳世昌朗聲道。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間,很多大臣都表示贊同。因着這次敵軍不多,危險不高,正是立功的好機會,尋常大將自然不敢跟皇子搶這份美差。

“既如此,諸皇子誰願往?”淳德帝的目光掃過殿中的三位皇子。

四皇子蕭承錚猶豫了一下,憶起早朝之前大皇兄悄悄跟他說的話,“若有人要你出征,萬不可應承。”

蕭承錚自小習武,對於上場殺敵很是嚮往,如今大好的機會,他自然不願意放過。況且,之前說要立他爲太子,只因沒有功績纔不能立……轉頭看了看蠢蠢欲動的三皇子,心中很是掙扎。大皇兄爲何要對他說那句話呢?

忽然想起廣成伯世子跟他說的,大皇子被廢了太子之位,定然是盼着復立的,因而絕不會真心幫着其他兄弟奪儲君之位。

三皇子蕭承鐸向前邁了半步,還未出列,四皇子已經先行跨了出去,“兒臣願往!”說完,微微側頭看了一眼三皇子,卻發現那人又把腳收了回去,心中頓時一驚。

蕭承鈞把這一切看在眼裡,不由得閉了閉眼,四皇弟終究是不信他。

由於只有四皇子願往,淳德帝誇獎了一番,便定了下來,派了一個大將軍輔佐,四皇子蕭承錚掛帥,三日後前往晉州。

“父後,兒臣是不是做錯了?”四皇子下了朝,不敢跟蕭承鈞說話,直接跑到鳳儀宮去見紀酌。

紀皇后垂目不語,良久方道,“事已至此,萬事小心。”

“父後,早朝前,大皇兄曾勸兒臣不可應承……”蕭承錚並不後悔答應出征,這是他期盼已久的機會,只是蕭承鈞的話、蕭承鐸的作爲,讓他有些忐忑。

紀酌看着眼前躍躍欲試又滿懷不安的四皇子,重重地嘆了口氣,“你已經爲人父了,要做什麼你當自己心裡有數。”縱然都是養在他身邊的皇子,遇到皇位之爭,終究還是不能互相信任的。

三日後,四皇子蕭承錚帶着一百親兵掛帥出征,因並非大軍離京,淳德帝沒有親自前來,着閩王代爲送行。

“此去萬事小心。”蕭承鈞給四皇弟斟滿一碗酒,與他對飲。

“皇兄放心,弟弟定然掙個大功回來!”蕭承錚爽朗地笑道,仰頭幹了烈酒。

蕭承鈞負手而立,目送着這一百騎兵絕塵而去,四皇子帽盔上的紅纓,漸漸消失在漫天煙塵之中。

“可要我護着他?”樓璟穿着一身短打,扮作侍衛跟着湊熱鬧。晉州在他的掌控之中,若是給晉州軍士打聲招呼,四皇子定不會受什麼爲難,相對也會安全許多。

蕭承鈞輕輕搖了搖頭,生了異心的兄弟,縱然對他再好,他也不會領情的。

正月十五,宮中依舊有家宴,只是因着不必守歲,亥時就散了。

蕭承鈞出了宮門,坐在馬車裡又等了片刻,不多時,就鑽進個人來,直接撲到了他懷裡。

“站了一晚上,腿都要折了。”樓璟哼哼着要閩王殿下給他揉揉。

“既如此,就莫去看花燈了。”蕭承鈞輕笑着給他揉了兩下,今晚富貴街上有花燈,一直掛到子時,樓璟早就惦記着要去看。

“殿下給揉揉就沒事了,”樓璟立時蹬了蹬腿,“你看,又生龍活虎了,夜行八百都不成問題!”

蕭承鈞失笑,還是陪着他去看了。

“晉陽每年十五也有花燈,只是沒有京城這般熱鬧。”樓璟站在大街一頭,看着那燈火輝煌的街道。

點點燈火如同銀河裡的星子,一直蔓延到天邊去,一時分不清是燈還是星。

這一夜,人們難得沒有日落而息,街上熱熱鬧鬧的,男子居多,也有婦人跟着丈夫出來看燈,皆是滿臉的喜氣。

舞龍燈、走馬燈、蓮花燈,有擺在地上的,有掛在樹梢的,做工精巧,惟妙惟肖。除卻這些花燈,賣元宵的、猜字謎的、買燈籠的、玩雜耍的,不一而足。

人多如洪流,誰也不會注意到誰,樓璟伸手拉住了身邊人的手。

蕭承鈞微不可查地顫了一下,他們從未在大庭廣衆之下如此親密過。轉頭看向樓璟,那溫柔的笑臉,在漫天燈火下顯得溫暖異常,不由得輕笑,慢慢回握住他的手,五指交纏。

在人多的地方偷偷地牽手,竟比無人處赤誠相對更讓人羞赧,兩人都有些興奮,漫無目的地在長長的街道上緩步而行,覺得這種感覺再美好不過,只盼着這條路永遠也走不到盡頭纔好。

“燈籠,賣燈籠,公子,買個燈籠啊!”賣燈籠的老伯笑呵呵地舉着一個燈籠,朝路過的兩人招呼。

蕭承鈞看了一眼那攤上的燈籠,“承錦小時候,一直想要個蓮花燈,可惜宮裡沒人會做,我也出不得宮。”那時候弟弟剛中毒,正病得厲害,正月十五想出宮看花燈,卻出不去,就攥着他的衣袖,問他是不是自己要死了,以後再也看不到花燈了?

樓璟笑了笑,掏錢買了一個蓮花燈籠,“一會兒咱們給靜王送去。”

作者有話要說:6730032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3-10-01?13:13:10

公子卿澹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3-10-01?03:23:20

老K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3-10-01?01:58:09

小星星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3-09-30?23:44:23

剛剛弄人弄人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3-09-30?21:17:11

涅沙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3-09-30?19:51:53

雷霆夜深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3-09-30?19:33:52

謝謝大人們的地雷~~

第88章 互咬第12章 家產第34章 嫡庶第84章 悟道第35章 內務第67章 剿匪第3章 迎親第72章 動盪第66章 招安第10章 規勸第33章 搬家第62章 遇匪第21章 山雨第32章 福禍第36章 翻牆第95章 登基第37章 河道第95章 登基第16章 陰謀第94章 清掃第56章 尋夫第50章 饅頭第20章 字據第27章 陪嫁第18章 射雁第30章 不離第12章 家產第85章 意外第32章 福禍第19章 熱鬧第18章 射雁第49章 調戲第22章 百態第97章 抄家第59章 荒廟第71章 海邊第83章 暗潮第18章 射雁第3章 迎親第3章 迎親第99章 盛世第21章 山雨第90章 雷霆第8章 午覺第94章 清掃第59章 荒廟第67章 剿匪第32章 福禍第21章 山雨第33章 搬家第20章 字據第61章 亂石第14章 隱忍第81章 比心第87章 驟雨第21章 山雨第19章 熱鬧第92章 天羅第36章 翻牆第88章 互咬第30章 不離第34章 嫡庶第74章 下套第49章 調戲第47章 橫財第75章 懲罰第18章 射雁第70章 噩耗第72章 動盪第70章 噩耗第21章 山雨第23章 風起第81章 比心第56章 尋夫第18章 射雁第66章 招安第68章 封地第35章 內務第44章 省親第39章 偷懶第46章 鹽引第1章 逼婚第57章 相見第96章 整頓第93章 地網第59章 荒廟第10章 規勸第55章 側室第71章 海邊第30章 不離第10章 規勸第57章 相見第29章 爭執第25章 雲涌第84章 悟道第92章 天羅第92章 天羅第88章 互咬第78章 倭寇
第88章 互咬第12章 家產第34章 嫡庶第84章 悟道第35章 內務第67章 剿匪第3章 迎親第72章 動盪第66章 招安第10章 規勸第33章 搬家第62章 遇匪第21章 山雨第32章 福禍第36章 翻牆第95章 登基第37章 河道第95章 登基第16章 陰謀第94章 清掃第56章 尋夫第50章 饅頭第20章 字據第27章 陪嫁第18章 射雁第30章 不離第12章 家產第85章 意外第32章 福禍第19章 熱鬧第18章 射雁第49章 調戲第22章 百態第97章 抄家第59章 荒廟第71章 海邊第83章 暗潮第18章 射雁第3章 迎親第3章 迎親第99章 盛世第21章 山雨第90章 雷霆第8章 午覺第94章 清掃第59章 荒廟第67章 剿匪第32章 福禍第21章 山雨第33章 搬家第20章 字據第61章 亂石第14章 隱忍第81章 比心第87章 驟雨第21章 山雨第19章 熱鬧第92章 天羅第36章 翻牆第88章 互咬第30章 不離第34章 嫡庶第74章 下套第49章 調戲第47章 橫財第75章 懲罰第18章 射雁第70章 噩耗第72章 動盪第70章 噩耗第21章 山雨第23章 風起第81章 比心第56章 尋夫第18章 射雁第66章 招安第68章 封地第35章 內務第44章 省親第39章 偷懶第46章 鹽引第1章 逼婚第57章 相見第96章 整頓第93章 地網第59章 荒廟第10章 規勸第55章 側室第71章 海邊第30章 不離第10章 規勸第57章 相見第29章 爭執第25章 雲涌第84章 悟道第92章 天羅第92章 天羅第88章 互咬第78章 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