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地網

陳世昌做夢也沒有想到,樓璟會控制了晉州大軍。這些年淳德帝削弱樓家的勢力,自打老安國公死後,樓璟就沒有去過晉州,他是如何在軍中得到如此威望的?

“世子怎麼會在這裡?”陳世昌強自鎮定,“既然鎮南將軍前來,老夫也就安心了,如今京中戒嚴,藩王作亂,還請將軍嚴守京都,護衛君主,同時也是護衛樓家族人。”

樓璟挑眉,這老匹夫,這個時候了還不忘垂死掙扎一下,故意這般說,告誡他若是犯上作亂,京城中的樓家人就首當其衝了,於是朗聲道:“右相大人說得有理,我等前來護駕,還請速速打開城門。”

城牆上的兵將不明所以,看樓璟的架勢似乎當真是來幫忙的,便詢問右相道:“陳大人,開城門嗎?”

陳世昌氣得兩眼發黑,沒好氣道:“開什麼門?沒看出來這些是亂臣賊子嗎?”

城門自然是不能開的,陳世昌一邊找了個嘴皮利索的文官在城牆上與樓璟扯皮,一邊讓人快速去安國公府捉人,他自己則急匆匆地離開城門。

等在城樓下的官員看原本志得意滿的右相臉色青白,不明所以,上前詢問,“大人,晉州軍來了,京城的安危……”

“快!”陳世昌猛地擡起頭,眼中顯出了幾分背水一戰的瘋狂,“通知城外的兵,馬上出動,無論如何,殺了樓璟,把兵權奪過來!”

晉州大軍,英勇無敵,這本是陳家手中的底牌,如今反過來對付他,讓他措手不及,閩王的大軍眼看也要來了,四面楚歌。陳世昌這才意識到,自己被蕭承鈞早早佈置下的天羅地網給罩住了,彷彿一隻得意的飛蟲,撞到了織好的網上,黏在中央,只等着那可怕的獵人一步步走過來將他屠戮殆盡。

大軍圍城,京中的氣氛突然緊張起來,京都府的官兵闖進了安國公府,將一干人等統統捉了起來,理由是安國公世子謀反。

樓璟並沒有下令攻城,他在等。他只是個將軍,師出無名,只等右相自己亂了陣腳,在城中逼宮,蕭承鈞的大軍來時,就能名正言順地勤王救駕了。

而且,這一路上走得太過順利,憑着戰場上練出來的直覺,樓璟認爲,右相定然還有什麼底牌,否則不會這麼有恃無恐。

樓見榆嚇得臉色蒼白,被捆成個糉子帶到了城樓上,與樓璟交涉的文官拿出一道旨意,朗聲讀道:“安國公世子樓璟,謀逆作亂,責令自裁于軍前……”

城下的將士們義憤填膺,李成高聲叫嚷:“胡扯八道,我等前來護駕,憑什麼讓將軍自裁!”

“勸世子爺束手就擒,否則株連九族,豈不可惜?”這般說着,捆綁結實的樓見榆就被麻繩系在了城牆上,吊在空中來回晃盪。

京城城牆幾丈高,樓見榆看了一眼遠遠的地面就嚇得直哆嗦,顫聲叫道:“逆子,看看你乾的好事!”

樓璟眯起了眼。

尚書省的官員們還在處理公文,突然來了許多官兵將尚書省圍了起來,把一羣文官都關在了屋子裡,落了大鎖。

“你們這是何意?”禮部尚書姚築不滿道。

“還請各位大人稍安勿躁,亂軍攻城,大人們呆在尚書省纔是安全的。”守衛的冷冷一笑,不再理會不停拍門的書生們。

“左相呢?”陳世昌的長子急匆匆地前來巡視,衆人一驚,這纔想起來,他們自始至終沒有見到左相楊又廷。

楊又廷此時,正站在盤龍殿的內室裡,起草傳位詔書。

“……皇長子蕭承鈞,恭孝仁德,着……”淳德帝說一句話就要喘幾口。

楊又廷執筆,在明黃色的錦緞上一筆一頓地寫下淳德帝的傳位詔書,聽到這裡,不由得捏緊了手中的筆桿,“皇上,可是準備立攝政王?”

先前已經立過皇太孫,但是太孫年幼,須得攝政王輔佐,如今這般,恐怕是有意立蕭承鈞做攝政王了。但這顯然不是衆人願意看到的,要知道,國主年幼,立下原本應當繼位的廢太子做攝政王,可想而知,朝堂是不可能安穩的。

淳德帝擡頭,眼中的意思很明白,他確實是這麼打算的。

立詔書,除卻皇上的心腹大臣,皇族中人皆不能在場,紀酌在外間安穩地喝茶,蕭承錦坐在他旁邊,三皇子則臉色難看地坐在遠處,由兩個身材健碩的侍衛看着。

“啓稟皇后,陳氏帶到。”門外侍衛躬身前來稟報。

陳氏穿着一身青色的衣裙,臉色難看,冷眼看向坐在主位上的紀皇后,“皇后娘娘喚臣妾前來,所爲何事?”宮外的情形她是知道的,陳家被逼到這個份上只能背水一戰,奈何三皇子被困在了盤龍殿。這些時日她心急如焚,就怕紀酌會害了她的兒子。

“皇上有旨,傳皇后、諸位皇子覲見。”懷忠面帶悲慼,喚衆人進去,“聽聞陳氏前來,皇上讓一起進去。”

紀酌起身,示意蕭承錦跟上他,與那母子二人隔開一段距離。

楊又廷神色肅穆地端着傳位詔書,並不打開,靜靜地站在一邊。

“朕決定,復立皇長子蕭承鈞太子之位,待朕撒手人寰,着太子繼承大統,爾等須得盡心輔佐……”淳德帝的臉色突然變得好了起來,紅光滿面,說話也連貫了。

“皇上!”陳氏驚訝地合不攏嘴,“皇上已然立了皇太孫,怎可再復立太子?”

陳氏在淳德帝面前得意慣了,有些朝堂大事她有時候也會插兩句言,一激之下忘乎所以,就給說出了口。這時候復立太子,蕭承鈞帶兵勤王就師出有名,可以堂而皇之的攻進京城,他們陳家就是徹頭徹尾的亂臣賊子。

淳德帝看着這個他寵愛了近二十年的女人,擺了擺手,讓衆人都出去,說自己要單獨跟陳氏說幾句話。

城中的羽林軍在迅速往皇宮匯合,而京都府的守衛兵也有兩千之數,也迅速往皇宮匯聚。

陳世昌猶豫困獸一般,在屋子裡坐立不安。

“閩王大軍已經不足五十里了。”前來報信的小兵也帶着幾分絕望。

“蕭承鈞,好個蕭承鈞……”陳世昌赤紅着雙眼,到現在他才明白,自打蕭承鈞離開京城,朝中的走向,其實一直在蕭承鈞的掌控之中。

先是樓璟要來了江州的兵權,接着紀皇后故意讓出鳳印讓陳貴妃出錯,好尋個由頭將太監羅吉交予內侍省處置。沈連那個小人,一直把當初的合作當做是利用,認爲陳世昌薄待了他,定要報這個仇,與他撕破臉。

陳世昌的佈置還未完善,深知這並非動手的好時候,但事已至此,再不出手,他自己就要下獄了,幸而時間倉促,蕭承鈞在閩州的勢力還未發展起來,倒也不懼,誰料想,嶺南、江州、閩州、越州,甚至是晉州,都已經在蕭承鈞的掌控之中!

“閩王怕是早就開始謀劃了。”兵部尚書孫良看着陳世昌的樣子,涼涼地添了一句。

“還沒結束呢!還沒完!”陳世昌把手中的杯盞摔到地上,實在難以接受,他竟然栽到了一個未及弱冠的少年手中。

城外依舊在僵持,樓璟好整以暇地坐在馬上,絲毫沒有要救父親的意思,任憑樓見榆和那文官如何叫罵,就是不動。

“啓稟大將軍,城北五十里突然出現了大批韃子兵,正朝京城奔來!”有小兵急匆匆地前來報信,“如今已經不足二十里了。”

不僅是晉州軍,守城的官兵也是一片譁然。韃子與昱朝可是宿敵,這時候竟然會出現在京城附近!

樓璟的嘴邊勾起一抹冷笑,這陳家還真是豁出去了,連韃子兵都敢用,擡頭朗聲道,“右相陳世昌,勾結韃子,犯上作亂,意圖謀反,爾等速速打開城門,如若不然,便是通敵叛國。”

天邊煙塵滾滾,顯然是有大批的騎兵往這裡來,守門的兵將見狀,差點鬆開拽着樓見榆的繩索,嚇得他哇哇大叫。

“列陣!”樓璟不再理會城門上的人,擡手下令,身後的晉州大軍整齊劃一地改變陣型,弓箭手列隊在前,步兵持盾在後,騎兵則以一種奇異的列隊方式分散開來。

韃子生活在大漠上,兵強馬壯,騎射功夫無人能敵,呼嘯着朝晉州軍衝殺過來。

“快把我拉上去!”樓見榆被吊了半天,着實嚇得不輕,眼看着下面黑壓壓的一片弓箭蓄勢待發,生怕哪隻箭矢跑錯了地方,射中了他或是射斷了繩索。

城樓上的守門兵將也嚇住了,七手八腳地把樓見榆拉上去,屏息凝神看着城下即將到來的惡戰。

漫天箭矢如烏雲蓋頂,齊齊朝遠處狂奔的騎兵射去,衝在最前面的韃子騎兵怪叫着栽下馬,後面的就不管不顧地衝上前來。

晉州軍對韃子十分熟悉,面對這些不怕死的蠻人早就習以爲常,弓箭兵手上不停,持盾的步兵迅速上前,讓弓箭兵且射且退,待到騎兵走到近前,也加快腳步衝進陣中,矮身以盾持護,迅速砍斷馬蹄子,另一個步兵則趁機揮刀砍死掉落下來的韃子兵,配合十分默契。

這是老安國公創立的專門對付韃子騎兵的陣法,樓家爺爺管它叫“包餃子”。

韃子兵力少,但勝在兵馬強壯,多爲騎兵。昱朝馬匹少,主動進攻不易,索性就呆在原地。步兵人多,一個砍馬腿,一個砍騎兵,這叫“剁餡”。

等韃子兵盡數攻過來,方纔四散開的晉州騎兵突然包抄,將韃子團團圍住,用步兵耗死他們,就是把剁好的餡包起來。

說起來容易,當真把這陣法運用得當,就需要高超的調配能力,讓步兵、騎兵配合完美,分毫不差,且這個戰術打起來消耗也很大,要知道騎兵在馬上砍殺步兵要容易許多。

一時間,京城外喊殺聲震天。

樓璟這次是急行軍,並沒有帶過多的糧草、器械,一路輕裝簡行,人馬也不是全部的晉州軍。晉州乃邊防重地,縱然爲了爭奪皇位,樓璟也不能把晉州軍盡數調走,否則韃子趁亂攻進來,就要亡國了。是以,這次跟來的晉州軍只有不足八千人,而眼前的韃子騎兵,少說也有三千,很難對付。

原本要攻城的晉州軍,變成了守城軍,城門是無論如何不能打開了。

紀酌負手站在盤龍殿的玉階上,看着天邊的紅日漸漸西沉,外宮的吵雜聲漸漸傳來,打破了內宮的寧靜。

羽林軍此刻正在外宮交戰,京城中不知何時已經掩藏了陳家如此多的勢力,當真麻煩。

“父後。”蕭承錦站在他身邊,輕喚了一聲,從小到大,只要站在父後的身邊,就會覺得安穩,什麼都不必懼怕,此時此刻也是如此。

“承鈞當真不準備納妃了嗎?”紀酌突然問了這麼一句。

蕭承錦抿了抿脣,“皇兄心意已決,我也勸不動他。”

沉默片刻,紀皇后緩緩地嘆了口氣,立皇太孫的事,他自然明白蕭承鈞的用意,自小教導蕭承鈞愛護男後,沒料想竟是教的過頭了,“罷了……”

話未說完,殿中傳來一聲尖叫,兩人立時轉身走了進去。

聲音是從內室傳來的,原本頹喪地坐在外殿的三皇子已經跑了進去,嚇得失聲大叫。

“賤人!”內室中,淳德帝眼睛赤紅,狀若癲瘋,雙手狠狠地掐着陳氏的脖子,而陳氏已經被掐得面色烏青,雙眼翻白,臉上滿是驚恐。

“父皇!”蕭承鐸衝上去,掰着淳德帝的手要把陳氏拉出來,奈何淳德帝似乎用上了所有的力氣,怎麼都掰不動。

等皇后與靜王進來的時候,陳氏的脖子已經被掐斷了,三皇子抱着母妃的屍體癱軟在地上,淳德帝死死地盯着那母子倆,喉中發出嘶啞的吼叫聲,“賤人,爲什麼這麼對朕……噗……”一句話未說完,猛地噴出一口血來,栽倒在牀上。

太醫趕來的時候,已經無力迴天。

“皇上駕崩——”懷忠悲慼的聲音響徹內宮。

夜幕降臨,京城的混亂纔剛剛開始。

韃子兵很是頑強,一撥一撥衝上來,樓璟必須先消滅這些韃子才能入城,否則韃子攻進京城就麻煩了。

正在這時,城南傳來了陣陣馬蹄聲,閩王的大軍,終於趕到了。

樓璟一刀砍翻一個韃子兵,鮮血噴濺在臉上,來不及擦拭,回身擋住偷襲的大刀,一把銀槍倏然而至,將那人捅了個對穿。

“二舅!”樓璟心下一喜,高聲喊道。

“竟然有韃子!”徐徹冷哼,銀槍橫掃,重重地彈開衝上來的兩個騎兵,將人砸下馬去,“這裡交給我,你去助閩王攻城!”

“是!”樓璟不再戀戰,帶着幽雲十六騎衝殺出去,直奔到閩王大軍中央,確切地說,是奔向一身戎裝的閩王殿下。

蕭承鈞穿了一身月白色的盔甲,在月光下顯出幾分極淡的藍,映着那張俊顏,更添幾分肅穆。

樓璟從未見過蕭承鈞穿鎧甲,如今一看,竟有幾分驚豔之感,迫不及待地湊上去,“承鈞!”

前面的將士在攻城,轟轟的巨木衝撞聲不絕於耳,衆人都沒心思注意閩王這邊,連着一聲呼喊也淹沒在嘈雜中。

蕭承鈞卻是聽到了,轉頭看他,微微地露出了一抹笑容,待那人靠近,緩緩伸手,替他抹去臉上的血跡,“可有受傷?”

“沒有。”樓璟握住那隻手,貪戀地蹭了蹭。

大庭廣衆之下,不好說什麼,蕭承鈞捏了捏他的手心,權作安撫。

閩王大軍近五萬之數,滅掉已經砍殺殆盡的韃子兵不在話下。

“轟!”地一聲,城門被撞開,大軍高喊着衝殺進去,將門內守門的兵將迅速清掃乾淨。

“不得擾民!”蕭承鈞下令大軍停在城外,領着五千精兵從正陽門進去,一路直奔皇宮而去。

外宮中的廝殺仍未停歇,饒是歷經兩朝的楊又廷,也不免冷汗津津,何況是被困在尚書省的文官們,各個忐忑不安。

戰場已經打到了內宮,紀酌站在玉階上,冷眼看着盤龍殿的宮苑外,刀光劍影,血流成河。而後,又有大批的人馬從宮門衝殺進來。

“閩王前來勤王護駕!”五千精兵齊聲高喊,響徹天際。

紀酌依舊巋然不動,待得宮苑之外廝殺停歇,蕭承鈞沉穩清亮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兒臣蕭承鈞,護駕來遲!”

“臣徵南將軍徐徹,護駕來遲!”

“臣鎮南將軍樓璟,護駕來遲!”

紀酌微微擡手,“開門。”

第46章 鹽引第99章 盛世第74章 下套第31章 廢立第24章 真相第27章 陪嫁第37章 河道第73章 巧舌第72章 動盪第1章 逼婚第10章 規勸100 番外一選妃記第75章 懲罰第6章 條件第24章 真相第76章 葬禮第45章 年關第18章 射雁第15章 驚聞第76章 葬禮第83章 暗潮第39章 偷懶第36章 翻牆第28章 家產第94章 清掃第63章 郡守第58章 殺賊第27章 陪嫁第80章 納妃第46章 鹽引第43章 反水第13章 攔車第70章 噩耗第14章 隱忍第3章 迎親第31章 廢立第77章 合謀第66章 招安第70章 噩耗第56章 尋夫第4章 拜堂第41章 養晦第74章 下套第86章 落井第65章 圍山第77章 合謀第81章 比心第75章 懲罰第6章 條件第49章 調戲第10章 規勸第73章 巧舌第21章 山雨第19章 熱鬧第18章 射雁第38章 生意第50章 饅頭第6章 條件第16章 陰謀第73章 巧舌第26章 舅兄第5章 夜談第74章 下套第45章 年關第22章 百態第69章 還兵第55章 側室第92章 天羅第64章 軍營第25章 雲涌第75章 懲罰第49章 調戲第26章 舅兄第18章 射雁第36章 翻牆第28章 家產第89章 佈局第49章 調戲第1章 逼婚第8章 午覺第38章 生意第48章 仙丹第75章 懲罰第26章 舅兄第17章 心動第31章 廢立第32章 福禍第53章 儀程第64章 軍營第6章 條件第61章 亂石第73章 巧舌第63章 郡守第1章 逼婚第40章 韜光第32章 福禍第68章 封地第93章 地網第92章 天羅第95章 登基
第46章 鹽引第99章 盛世第74章 下套第31章 廢立第24章 真相第27章 陪嫁第37章 河道第73章 巧舌第72章 動盪第1章 逼婚第10章 規勸100 番外一選妃記第75章 懲罰第6章 條件第24章 真相第76章 葬禮第45章 年關第18章 射雁第15章 驚聞第76章 葬禮第83章 暗潮第39章 偷懶第36章 翻牆第28章 家產第94章 清掃第63章 郡守第58章 殺賊第27章 陪嫁第80章 納妃第46章 鹽引第43章 反水第13章 攔車第70章 噩耗第14章 隱忍第3章 迎親第31章 廢立第77章 合謀第66章 招安第70章 噩耗第56章 尋夫第4章 拜堂第41章 養晦第74章 下套第86章 落井第65章 圍山第77章 合謀第81章 比心第75章 懲罰第6章 條件第49章 調戲第10章 規勸第73章 巧舌第21章 山雨第19章 熱鬧第18章 射雁第38章 生意第50章 饅頭第6章 條件第16章 陰謀第73章 巧舌第26章 舅兄第5章 夜談第74章 下套第45章 年關第22章 百態第69章 還兵第55章 側室第92章 天羅第64章 軍營第25章 雲涌第75章 懲罰第49章 調戲第26章 舅兄第18章 射雁第36章 翻牆第28章 家產第89章 佈局第49章 調戲第1章 逼婚第8章 午覺第38章 生意第48章 仙丹第75章 懲罰第26章 舅兄第17章 心動第31章 廢立第32章 福禍第53章 儀程第64章 軍營第6章 條件第61章 亂石第73章 巧舌第63章 郡守第1章 逼婚第40章 韜光第32章 福禍第68章 封地第93章 地網第92章 天羅第95章 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