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拜年

萬曆八年的大明照舊,在新年到來前,由萬曆皇帝鑽進京師電報房向天下軍兵、百姓發佈了一封以‘我是翊鈞’爲擡頭的電報,向天下臣民恭賀新年。

但萬曆八年的這封賀喜報,比去年要早上四個月。

天下的距離從沒有這樣近。

僅用三日,東至遼東、西至陝西,黃河以北數省便收到天子電報。

事實上各省、府治官吏第一時間都以爲皇帝在紫禁城喝了大酒……天底下哪兒有八月豔陽天就祝賀民、軍、臣新年的皇帝?

但這顯然無例可循,因爲從沒有發電報的皇帝。

只有在各省官吏看到電報內容後才恍然大悟:喔,皇帝是讓大家開始準備,將消息傳達至各縣及下屬鄉都,以確保在新年時居住在帝國最小行政單位的百姓也能收到皇帝的賀喜。

第四日電報經過船伕與騎手之手越過黃河的同時也傳遍遼東,揣着密令的騎手馳過林海,跨過鴨綠江,向朝鮮通告命令的同時向小東洋沿海送去祝福,他們的最終目的地是舊大陸的最東端——望峽州。

努爾幹都司故地的電報一直在修,但並非直線,而是一根根線段,有些地方容易修,大明已經修了;有些地方不容易修,大明慢慢修;還有些地方不能修,大明先修地球再修電報。

奔馳入冰原的帝國傳信騎兵甚至不知道自己手中密本究竟寫着什麼東西,但皇命已達,能騎馬的路就騎馬、不能騎馬的路就騎鹿,不能騎鹿的地方就用兩條腿奔跑,也要將密令本送到沿途每個駐紮軍兵的衛所。

西面的情況也是一樣,今年皇帝的命令更加嚴格,也做出更大的創舉,賀喜的範圍不但由去年的邊軍擴大到百姓,還要向西北羈縻性質的烏思藏、朵甘都指揮使司,還有西南各宣慰司傳達賀喜。

一樣,在電報能傳到的盡頭,後面的事交給騎手。

作爲一名數據帝,萬曆把他向六部討要來的公文彙總、改編,輕輕鬆鬆寫出一份像彙報工作的新年致辭。

這事對地方土司、法王、統治者造成極大震動。

本來吧,各地最先收到消息的法王與土司都有沐浴天恩的喜悅與大仇得報的快感……向來只有咱朝貢,啥時候有皇帝給咱的賀喜的,嗯?

這事能吹十輩子呀,活着能跟同僚吹、死了能跟祖宗吹、下輩子轉世還能吹!大明天子不光祝我過年好,還給我彙報工作!

後來發現同行都收到了皇帝的‘過年好’,連治下子民都收到了,而且還是一樣的文本。

有腦子的法王、宣慰使各個膽戰心驚,三三兩兩湊到一塊就念叨,越唸叨萬曆皇帝這彙報工作越覺得心生寒意。

‘朕是翊鈞,把信裡第一段的朕改成朕。大明帝國迎來新的一年,帝國是朕的,也是我們所有人的,值此辭舊迎新之吉時,朕祝天下子民過年好呀。’

‘古書有云: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去歲,帝國有三百九十位松江講文院學員畢業步入仕途,他們精於六部事務,但朕沒有給他們高官厚祿,而是派至鄉都、州縣歷練,朕的子民要代朕監督他們,是不是國朝最清廉、最賢能的官員。’

‘帝國有一千四百七十八位南北講武堂學員畢業投身行伍,他們學藝有成,帝國增添了十七位指揮使、一百四十位千戶、五百六十六位百戶和七百五十五位總旗官,朕的軍兵也要代朕監督他們,是不是國朝最英明、專業的將軍。’

‘同樣是去歲,七品以上文武官員有二百四十四位因不愛軍民、考成不利被罷免、降職、罰俸,國朝的官員相比過去更清廉了。這就是朕的旨意,你等都聽好了,凡有文武官吏貪污、不法、徇私、瀆職等,可即至天下十三道一百一十名監察御史處告狀,朕辦他們。’

‘去年,海河氾濫,十四縣百姓遭災,京運六百萬石米糧在朕的旨意下盡數撥劃災民,北洋軍也在朕的指示下傾巢救災,雖無旨意,但就是朕的指示,因國事陣亡四百零七人,朕去天津寄國塔祭拜他們剛回來。’

‘朕想年年祭拜他們,可朝上大臣不讓,你們給朕評評理,勇士爲國捐軀,朕卻不能去年年看望他們,有這樣的道理嗎?不提這些啦,一提就煩。’

‘朝廷今年的收入多了,因爲在西洋多了六個屬國、國內的生產也有很大提升,商貨關稅增收一百四十萬兩,因此朕在西北、西南、東北、中原的六個省挑選了五十四個縣,那裡糧食歉收、百姓過得辛苦是痛在朕的心上呀,因此今年這五十四個縣的田稅,朕都免了。沒輪着的百姓也不要眼氣,國朝很大,百姓們都很辛苦,朕會繼續努力開拓海外,來減輕我天朝子民之壓力的。’

‘臣子們、軍兵們、商賈們、百姓們,新一年呀,繼續與朕同舟共濟。’

‘過年啦,元月服色上對赤色的忌諱就免了,都喜慶點。想吃點什麼就吃點什麼,你們吃好,朕就飽了;想穿點什麼就穿點什麼,你們穿好,朕就暖了;好啦,今年就說這麼多,咱們明年再見吧,朕要去吵歸義王了,他總欺負朕的西南都司,朕跟他沒完。’

皇帝這是在收攏民心呀。

收攏民心做什麼?西南的宣慰使們戰戰兢兢,播州的楊應龍都出去一年了,這事兒他們能不琢磨琢磨?

對西北幾個都司的法王來說就更可怕了,以往幾十年,除了通知朝貢與發送敕書的官員,皇命從未送到雪山上,這下子不光皇命送到雪山,連百姓手裡都送到了。

一封信過來,騎手下馬就召集百姓中能識文斷字的開始抄,召集聲音洪亮去人羣彙集之地念,偏偏你不能不讓他們抄、不讓他們念……真說徹底對皇帝俯首聽令的沒多少,可就因爲這點兒小事,把天子使者殺了。

傻子纔敢。

就算有心造反,也不能毫無準備直接開戰吧?

西南的宣慰使們是有這心沒這膽兒,上一個因爲驕狂闖禍的叫莽應龍,東籲那麼厲害,轉眼啥都沒了。

西北的法王們呢,是既有害怕的心思,也有坐山觀虎鬥的意思,因爲信的最後聽起來有點像天子要爲他們討回公道。

所以這封電報還真準確無誤地被傳送到帝國超過六成的百姓耳中,而且沒有任何人作亂。

不過對歸義王俺答來說,這封信就不是那麼舒服的了。

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一百一十五章 起航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五章 番夷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二章 南洋第二百八十三章 獵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二百九十章 知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拆家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二十四章 望京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十六章 爆破第二百八十一章 分歧第一百零一章 機關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三章 狗剩第一百一十二章 猜測第十二章 銀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十九章 摳門第二章 亂象第八十七章 煤油第六十章 數據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四百一十五章 集權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二十三章 匠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四百九十章 先鋒第十六章 爆破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十五章 毒物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十二章 消息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九十七章 坍塌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十五章 愚蠢第四百九十四章 復仇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十四章 狂病第九十章 雞肉第五十三章 軍令第一百章 反攻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三十三章 新年第三章 狗剩第二百五十章 磕頭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七章 輜重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二百四十二章 規格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三十四章 損失第二百一十九章 選擇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二十二章 通達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
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一百一十五章 起航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五章 番夷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二章 南洋第二百八十三章 獵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二百九十章 知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拆家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二十四章 望京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十六章 爆破第二百八十一章 分歧第一百零一章 機關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三章 狗剩第一百一十二章 猜測第十二章 銀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十九章 摳門第二章 亂象第八十七章 煤油第六十章 數據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四百一十五章 集權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二十三章 匠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四百九十章 先鋒第十六章 爆破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十五章 毒物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十二章 消息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九十七章 坍塌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十五章 愚蠢第四百九十四章 復仇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十四章 狂病第九十章 雞肉第五十三章 軍令第一百章 反攻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三十三章 新年第三章 狗剩第二百五十章 磕頭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七章 輜重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二百四十二章 規格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三十四章 損失第二百一十九章 選擇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二十二章 通達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