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路遙遠

東洋大臣在皇帝眼中一直是可以令他信服的好人。

身份低微的南洋衛指揮使取得權柄的原因並非他是大明最優秀的將官,而在於他是天下間最瞭解海外的人,但他並未專擅這一特點,不貪戀南洋軍府大權,並繼續爲大明創造更多瞭解海外的人。

而現在,瘋狂的南洋大臣爲皇帝解開一個野心勃勃、前所未有的人才儲備計劃——在未來十年,系統培養三百萬名受基本教育的少年,並在十年後以每年五十萬的數量遞增。

這些人他們能熟練背誦幾句古詩詞,瞭解帝國的文化與朝代更替能看懂地契、房契與小說話本。

上街賣肉買菜算得比店家還快,知道水銀有毒、火藥爆炸不是煉丹師的方術,哪怕當個佃農地主管家也不能再在契約上坑他們。

認爲世上有物理定律絕大多數並非因緣巧合,在他們的意識裡爪哇國並不遙遠,而真正遙遠的大洋另一邊有全國服色尚黑的西班牙與男子喜穿勒蛋褲的弗蘭西。

朱翊鈞將這一野心勃勃的計劃中兒童們稱爲‘萬曆一代’,顯而易見,他們將更好地融入新時代,與此同時也會向帝國,或者說直接向他這個皇帝提出新的挑戰。

當他們知道這一切,又該如何讓他們對帝國、對皇帝,保有極高的愛國忠君思想?這是他要解決的事。

曹操倘若生在興盛、繁榮、處於上升期且領土不斷擴大的帝國,他也就如願以償去做大漢徵西將軍曹侯了。

陳沐單提的是教育,但在皇帝看來,關於教育的方面陳沐不但爲教育提供解決思路,還解決了軍事,這是相輔相成的。

他一點兒都不懷疑陳沐說的正確與否,因爲這是他的親身經驗,他學東西就是比別人快,火德星君運到紫禁城,他看了半天就知道里頭大概原理;鳥銃放在手上,看別人打放一次就知道怎麼用。

因爲《陳氏道德經》是他的基礎教育。

因此待萬曆一代長成,朝廷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給這批人創造上升空間,人只要有盼頭,誰都不會想掀桌子。

陳沐還提到兩個概念,精英教育與普及教育。

其實古代中國一直是這兩種教育理念並行,因爲印刷術的存在擊敗了貴族與世族,唐代以來,三代以上的望族依然存在,但他們已經不那麼特別,平民百姓也有讀書的機會。

無非可能家學淵源令他們有更多機會,人不存在絕對平等,老子努力一輩子,生了小孩,老兵留下套兵甲、老文士留下一屋子書、賣菜的留下個小攤位、開當鋪的也會把鋪子與當票留下,但科舉在明朝讓大多數人平等了。

做買賣的、陳友諒舊部後人與罪臣後人、服喪的、犯法的、和尚道士之外的大多數人。

因爲科舉並非指的是受教育機會,而是做官的機會。

但都可以學習。

你要做醫生,去醫學;要學天文和術數,去陰陽學;醫學和陰陽學就在帝國除海外領土外的每個縣治官學的左邊和右邊。

在這片廣闊土地上,每個地方都有社學,社學,五十家一社,每社一學。

弘治十七年明令天下,民間幼童十五歲以下者,應送社學讀書。

爲什麼到十五,因爲到這歲數就成人了,而很多人在達到這個歲數之前就不讀書回家幫助爹孃照顧田地去了,科舉准許你考是一回事,你的家庭有沒有脫產讀書的實力供你寒窗苦讀就是另一回事了。

萬曆皇帝隱隱覺得,萬曆一代從五年制的小學出來後,應該再繼續獲得進學的機會,但很快他就從陳沐的信裡後面找到這一段。

“當第一批學子畢業,朝廷宜統算全國工業、商賈、醫學、農牧、礦冶、造船、講武堂、講文院等諸般專科大學、學院,盡數收歸學政大宗師管理,設立考覈,並鼓勵小學生報考,待其學成,自可從其業。”

“兩京都司宜設直屬兵科大學,每年招募由陛下心腹統籌,聘請退役軍官教授文化與學兵技能,憑其專業技能給予等級,如丙等兵管吃管住、乙等兵給四成餉、甲等兵給七成餉,如此待其畢業,由兵部分配各地從軍,逐步替換世兵軍戶。”

“最終目的爲全國統一兵員選拔、統一兵員訓練標準、統一軍事理論,從職權上分離練兵官、統兵官、宣講官、後勤官四層機構,哪個部分出錯皆可找到負責人。”

“如此一來,天下新兵入中央操練,練成學兵至四方駐防,精兵勁卒出邊疆作戰,穩固軍隊基層忠誠,收緊軍隊高層權力,主將只管打仗,練兵、後勤自有最好的專人負責。”

“三大軍器局統一管理、統一規格,至如今所用軍器已皆可定型,實驗可以繼續,不過在有極大提升前不必再多造實驗型號,以擴大軍備爲目的提高生產,小學畢業即可進入兵工廠、罐頭廠、被服廠做學徒,當他們成爲正式工人,則繼續帶學徒,當學徒成爲工人,第一批已成爲更好的工人,或晉升管理層,開設分廠。”

“民用工廠亦是如此,綢緞、瓷器、工藝品、建築用廠,除需身體素質與對身體構成危害的鍊鐵鍊鋼等工業外,皆可使用此法。”

“農業上削弱掌握土地過多的大地主,鼓勵尋常農戶通過使用機械成爲小地主,大規模生產農牧產品。”

“士農工商四民爲主,當他們富貴,會帶動百業服務者生計繁榮。”

“科技上鼓勵創新,設立專利權,對技術上的進步給予三至十年的保護,世界範圍內其他人在不經過允許的情況下不得使用,如其技術進步有利於國家,則由皇室出資依其價值一次性買下設計,設計即屬帝國所有。”

戰爭機器。

萬曆皇帝認爲陳沐要塑造的是一架戰爭機器。

利用大規模普及教育的成果,短時間完成北洋旗軍標準的訓練,當然統一準備的伙食可能會比北洋軍府稍差一點,但有生產力進步帶來的罐裝軍糧、鐵路運輸以及大規模製造的先進火器,這種天下屈指可數的軍事力量將被真正普及。

只是在紙上寫下幾段話,到一個龐大帝國真正實行,中間要走的路又有多遠呢?

皇帝揉了揉疲憊的雙眼,並不在乎。

他生來就是要一統天下的。

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八十四章 暑疫第一百一十五章 飛鯊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第二百五十八章 現代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十三章 翻倍第二十章 清洗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朕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九章 衝鋒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二十九章 歃血第三百二十一章 衝突第四十一章 三陣第七十八章 銃牀第三百二十四章 混亂第一百章 反攻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四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章 野人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三章 欠款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世界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一百五十八章 糊弄第五十一章 吃魚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朕第八章 橋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巡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二十一章 難題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三章 欠款第一百二十二章 報效第三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十五章 思維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二百八十一章 分歧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一百一十五章 頭題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五十五章 虎蹲第三十六章 朝貢第一百四十九章 烏斯藏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二十九章 森林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八十二章 接舷第一百八十章 廢立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八十五章 吃奶有功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說第八十八章 頭疼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四百四十五章 三菌第六十八章 單騎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二十六章 邊防第七十七章 貨車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傳第八章 遊擊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二百零八章 天軍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罰第六章 毒打第十二章 銀子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三十六章 分析
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八十四章 暑疫第一百一十五章 飛鯊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第二百五十八章 現代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十三章 翻倍第二十章 清洗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朕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九章 衝鋒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二十九章 歃血第三百二十一章 衝突第四十一章 三陣第七十八章 銃牀第三百二十四章 混亂第一百章 反攻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四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八十章 野人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三章 欠款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世界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一百五十八章 糊弄第五十一章 吃魚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朕第八章 橋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巡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二十一章 難題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三章 欠款第一百二十二章 報效第三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十五章 思維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二百八十一章 分歧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一百一十五章 頭題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五十五章 虎蹲第三十六章 朝貢第一百四十九章 烏斯藏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二十九章 森林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八十二章 接舷第一百八十章 廢立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八十五章 吃奶有功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說第八十八章 頭疼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四百四十五章 三菌第六十八章 單騎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二十六章 邊防第七十七章 貨車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傳第八章 遊擊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二百零八章 天軍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罰第六章 毒打第十二章 銀子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三十六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