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驛站

安遠驛不但有巖洞,而且離驛站還不遠,站在驛站大門前仰着頭,便能瞧見山林深處露出的洞口。這種位置,溫度陰涼處於山內,地下水源非常發達,也就意味着是個好溶洞。而好溶洞中,天然資源就不會少,千萬年來日積月累之下,硝土也不會少。

那麼問題就來了——陳沐漫不經心地跟安遠驛卒交代完今後他值防要道沿路設卡的事,心裡想的都是他該怎麼帶人上去。

那是個好溶洞,但處在山上,倒是有山道,但溶洞比山道粗略看過去還高十多米。

單單人爬上去,就並非易事,況且不論過濾硝土還是熬製硝土,都是要用到水的。洞穴裡的水且不說夠不夠,一定是不易採集,那麼便需要從山下手提肩扛送到洞裡,這可是件麻煩事。

儘管在開始前陳沐就想過這些古法,知道是一回事,做起來是另一回事,但只有當他真準備着手行動,才真正認識到自己還是把事情想象的太過容易。

天底下哪裡有這麼容易的事呢?

安遠驛站並非陳沐想象中路邊的小亭子,而是佔地數畝的龐大屋舍羣,高牆之內有屋舍數十,另有糧倉、馬廄、驢牛豬圈;另有驛卒、皁吏、廚子、馬伕、腳伕、轎伕、船伕等十餘人。

明朝最早的驛站都僅爲軍情國事所用,不過就像當初很好的衛所、漏澤園、養濟院、惠民藥局等機構一樣,一項制度時日已久便會出現問題。如今的驛站已經成爲官員及其親屬朋黨沿途享受之地,需要有一份當地主官的關碟,來人與其僕役便可無償享受到衣食住行等全方位的照料。

清遠衛這邊的安遠驛地處偏遠,所接待不過連州等幾縣通向廣州府一地,往來行人不多,但若是在繁華的揚州,一個驛站差遣僕役可用上百人,而驛站所需花費又全靠當地縣府補貼,揚州一個驛站每日支糧米百石,奢費可想而知。久而久之,驛站便成了給地方帶來龐大花費的地方,其實改革早就勢必施行。

後來的驛卒黃來兒便因驛站裁撤,成了闖王李自成。

不過這些事就是再積弊已久,也不關陳沐的事,他一個死了都沒人管埋的獨門軍戶,吃飽飯過好日子纔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國策還是先交給廟堂上那些士人去打理。

讓驛卒引着他們看了看暫住的屋舍放下行禮,他們五個人,就算鄭聰來了也才六人,驛站的客房很大,他們便謝絕了驛卒想給他們安排六間屋子的想法,只取一間大屋讓僕役多添置幾張牀榻,隨後陳沐向驛卒打挺他們值守驛站所需事務,他這才明白邵廷達他們爲什麼說這是一樁好差事。

“回軍爺話,此去西走只有飛來峽橋上與水上一條路,每日船伕於江上行船,轎伕腳伕馬伕各帶轎子車馬等在橋邊接引來客,軍爺只需指派一名軍戶在橋邊設卡防備盜匪,日夜輪換即可。”驛卒說着便陪着笑臉道:“不過軍爺旗下若有餘丁,最好加派一人,夜裡驛中人回來歇息,也能讓值夜的軍戶有個伴兒。”

驛卒雖無品級不算官員,不過是皁吏,但身份不高卻也不低,從他言語上陳沐能聽出來對軍戶並不尊敬,對自己口稱軍爺,也僅僅是對自己罷了。驛卒做的是迎來送往接待達官貴人的活計,察言觀色自是一絕,陳沐點頭應下笑笑,隨後驛卒便笑着稱讓廚人爲他們準備飯食,緩緩退了出去。

“嘖嘖嘖!”驛卒剛關上門離開,邵廷達就甩着膀子在屋裡左看看、右看看,嘴裡還不斷髮出奇怪的羨慕聲音,轉頭一屁股坐在牀榻上還不住地用手拍牀板褥子,對陳沐道:“我的娃兒喲!沐哥你看,這驛站的屋子比咱的窩還好!”

平心而論,儘管驛站陳設簡樸,但好歹有室內陳設,臨近冬月雖然沒有北方冷,但炭盆也盛着滿滿當當的木炭等待客人隨意取用,更別說打掃乾乾淨淨的屋子和結實的牀板。

陳沐坐在牀邊躺下去,枕着胳膊也不禁感慨了一句:“終於不用再受家裡那張破牀折磨——老子是不是傻!”

纔剛躺下,陳小旗又好似觸電般猛地彈坐起來,拍着兩腿道:“老子有銀子啊!清遠城有沒有會做牀榻、桌櫃的木匠?”

好歹清遠也是座縣城,陳小旗這話未免太看不起人。陳沐的大動作將屋裡幾名旗丁都嚇了一跳,誰知道他就說這點事,剛舀一瓢水的魏八郎看着濺在地上的水漬暗道可惜,邵廷達道:“鳳凰街上就有,沐哥,到時候俺和你一起訂!”

行走半日,旗丁都累得不輕,各自或坐或躺地歇了片刻,倒是陳沐騎馬而來沒半點疲憊,揹着手在驛站外朝山壁上的巖洞望了半天。

驛所給他們準備的飯菜雖不比廣州府店家做得細膩可口,但分量管夠,湯米不缺,讓邵廷達等幾個軍戶大呼過癮,就連陳沐望向驛卒的眼神都帶着些許好感。安遠驛站一年三換防,驛卒對他們都是如此待遇,甚至有些軍戶對驛卒提出些諸如騎驛馬的要求也大多都會被允許,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驛卒眼裡,軍戶也分三六九等,而能在驛站值守的,無疑是軍戶中最出色的一批。下地耕田的軍戶自然待遇最次,地位最低;其上是登城值守的,因爲他們有操練機會稍閒散些,御守敵軍沒什麼可能,但難保能在城門抓個賊人來立些許功勳;在他們之上,纔是能到西南的安遠或東北的清遠驛站值守的軍戶,他們閒適、能操練、更能截獲賊人立功,別人不說,趕上運氣好的時候,一夏天過去小旗升總旗都有可能。

迎來送往的驛卒最清楚這個,哪怕心裡可以看不起軍戶,口糧住宿上都要招待得宜,守着清遠衛所,能不得罪軍官就不得罪軍官,誰知道將來會不會用上誰呢?反正驛站的糧食都是廣州府出,他又不心疼!

吃過飯,陳沐借了匹驛馬,打發石岐帶着付元牽馬前去飛水橋邊值守巡邏,正好一邊學學騎馬趕路,也不至於讓他們太閒;他自己則帶着邵廷達與魏八郎,從驛館取了兩把斧頭,走到外面挑了幾棵樹讓邵廷達砍,邵廷達自然不解,陳沐指着那個巖洞道:“我要上去,上去要梯子,所以你砍樹。”

注:最早的溶洞制硝記載於《大明一統志》黃金洞煉硝場,由當地土司挖硝熬硝,現存採礦、煉硝遺蹟120餘處,硝坑218個,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我國記載最早、世界上最大的火藥遺址。陳沐發現的這個洞小,能熬製的硝也少。

第三百九十章 墨灣第一百八十一章 奧斯曼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八十七章 煤油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八十八章 沉船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二十三章 六年第一百章 船舵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六十六章 夾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九章 蒙田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涉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四百零二章 幫助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五章 朝議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瘸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四百九十章 先鋒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六十四章 練兵第四百四十章 朝貢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四百五十五章 老實第九章 蒙田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屠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七十一章 吃虧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六十六章 白搭第六十一章 開光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倒第二十九章 放銃第二百五十二章 席捲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道第六十一章 編書第三百五十四章 吐蕊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竅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力第十八章 紫杉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子第十六章 萬歲第一百一十一章 隱歧第六章 酒館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八十一章 普吉第三十章 襲擊第六十章 碗口第五十九章 科舉第一章 三司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十五章 大海第九十六章 三眼第二十章 軍堡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二百三十章 鬼域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四百零七章 外科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陸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三十七章 嚇唬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五十一章 文化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二十二章 撲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二百三十二章 奉天
第三百九十章 墨灣第一百八十一章 奧斯曼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八十七章 煤油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八十八章 沉船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二十三章 六年第一百章 船舵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六十六章 夾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九章 蒙田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涉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四百零二章 幫助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五章 朝議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瘸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四百九十章 先鋒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六十四章 練兵第四百四十章 朝貢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四百五十五章 老實第九章 蒙田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屠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七十一章 吃虧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六十六章 白搭第六十一章 開光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倒第二十九章 放銃第二百五十二章 席捲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道第六十一章 編書第三百五十四章 吐蕊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竅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力第十八章 紫杉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子第十六章 萬歲第一百一十一章 隱歧第六章 酒館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八十一章 普吉第三十章 襲擊第六十章 碗口第五十九章 科舉第一章 三司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十五章 大海第九十六章 三眼第二十章 軍堡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二百三十章 鬼域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四百零七章 外科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陸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三十七章 嚇唬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五十一章 文化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二十二章 撲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二百三十二章 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