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清化

陳沐首戰順利,帶兵沿阮倦退軍路線幾近平行的海面向演州行去。

在船上,白元潔部下送來俞大猷部出鎮南關在諒山一帶與莫氏鏖戰的消息。

出鎮南關的明軍被卡在升龍東面門戶不得寸進,莫朝軍士依仗熟悉地利,非但未束手就擒,反而在伏擊俞大猷成功後數次大戰。

戰報上說是大戰,但實際情況在陳沐看來算不上什麼大戰,莫氏向北派兵不知幾何,但兵力並不太多,落實到雙方交戰的確切兵力則更少。

半月中交戰七次,皆爲數百人乃至上千兵力之間的局部小仗。

傷亡就更少了,明軍七仗算在一起,傷亡不過二百餘,莫氏兵將也差不多,接近勢均力敵。

明軍甲炮稍精,莫氏則更熟悉地形,在戰果上沒差多少。

戰果受限的最大的原因,還在那一帶的地勢,太險要,不足以大戰。

“安南國西高東低,升龍北面羣山峻嶺,諒山爲鎖鑰之地,攻下諒山則升龍可傳檄而定。”陳沐在赤海艦船艙中與左右諸將議事,指指茶案書信道:“俞帥想讓我遣一精軍,自敵後路截斷其糧道。”

“俞帥本是想讓白帥派船,他派鄧銓率軍渡過其後,不過白帥的意思是用咱的兵。”

一個長久存在的國家,其邊境必然坐擁天險,安南也是如此,西面北面,都是高山作爲天然屏障,最富有的升龍一帶平原則牢牢被護在其中。

不過它和中原一樣,漫長的海岸線是其最大的弱點。

陳沐能從書信中看見,俞老帥的作戰思路也變了,要擱過去,肯定是要分兵五哨強破山寨,這是俞大猷在兩廣剿匪的慣用戰法,厲害得很。

這一次,他選了更簡單的戰法,走海路運兵,襲敵後路。

“我去!”

“大帥,不如派我!”

陳沐這話一落,但凡原屬鄧子龍部下的邵廷達、婁奇邁、黃德祥等人統統請戰,倒是鄧子龍笑眯眯地不着急,對諸將道:“別請戰了,這仗你們請不到自己手裡。”

諸將大爲不解,陳沐仰頭笑道:“武橋將軍所言不差,你們算是請不到了,老老實實跟着陳某打清化,這場仗有人請去了,這種信兒落到白帥手中,還能給你落下?”

衆人這才恍然大悟,對,瓊州府還有個焦急待戰的白元潔呢,人家可是快等白頭了。

“白帥已率船隊向新安府去了,助俞帥破諒山府,諸位就跟着陳某儘快解清化之圍,俞帥破諒山後可就離兵臨升龍城下不遠了。”

諒山府可謂升龍東面屏障,有諒山府在,則升龍無虞,一旦諒山破,俞大猷圍攻升龍就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那是正規打法,如果僅僅是像陳沐說的那麼光明正大,他的軍隊就不該登陸乂安,直接從紅河口攻向守備空虛的升龍,周邊傳檄便定。

當然那樣的勝利並不能令人心服口服,在那之後會是層出不窮的叛亂。

所以他追求的勝利要不得一點討巧,他要震懾,不單單是勝利。

鄧子龍看諸將都像霜打的茄子般蔫兒了,輕笑一聲,隨後撇撇嘴對陳沐道:“陳帥還是說回清化戰事吧,莫敬典在沿海負隅頑抗,雖我軍無甚損失,也沒能登陸上去。”

“在海上漂着也不是長久之計。”

鄧子龍在演州可是威風,阮倦向北逃竄途中收攏潰軍近萬,途經演州便遭受鄧子龍窮追猛打,硬是將好不容易從乂安戰場上收攏的潰軍又潰個乾淨。

要不是他不敢率軍深入腹地,恐怕阮倦都走不出演州。

倒是這次林滿爵在清化的阻敵戰果不佳,就剩下游,沒有擊的機會。

安南人不是驕傲自大的西班牙人,見到明軍更不敢派出百人隊滿地亂竄,陳布營寨又甚爲得法,營寨裡即使沒有數倍兵力,也是接連不斷互爲犄角,令林滿爵無從下手。

就算到鄧子龍率船隊至清化沿岸也是如此,岸邊布放他們的營寨,陳沐未到,鄧子龍不敢讓自己部下有太多死傷,搶灘兩次都因周遭敵軍相互支援而退了下來。

“莫敬典是莫氏名將,盛名之下無虛士,這在他與林將軍的戰事中已有所顯露。”

陳沐這麼說着,其實莫敬典與林滿爵並未交兵,一次都沒有,但顯然他們已經過招了,“他掐準了林將軍自海上來,輜重不多,故不迎戰,清化之地早在他南下襲擊時就被南朝堅壁清野,無糧無寨,佔不到好處。”

“不過如今陳某來了,手握軍兵萬餘,能跟他硬戰一遭,他仗着人多,以爲咱不敢拿他怎麼樣。”

鄧子龍一聽便連忙勸道:“大帥,敵軍在岸邊有大象,不好對付。”

開玩笑,鄧子龍是什麼性格?要是好打,還用輪到陳沐過來,他早帶兵衝上岸了,“岸邊有寨有堡,自我軍來,莫敬典接連增兵,我船越多、敵軍越多,尤其在阮倦逃回,今已不下兩萬。”

“其間銃炮諸多,雖不如我精利,但強攻未免傷亡過大,何況登上岸邊不難,難的是向西北進軍,他們的戰象在難行道間如履平地,銃擊難傷,唯有近打。”

鄧子龍搖頭道:“離近放銃不過一次,未必能將象打死,象未死則旗軍必死無疑,戰陣不能嚴整,被衝散則潰。”

這是血淚買來的教訓。

陳沐在乂安也見識過戰象的威風,不過戰象衝擊的不是他的陣勢,他問道:“用炮呢,三十門炮拉出來,還轟不死區區戰象?”

鄧子龍長出口氣,看向陳沐的眼神異常幽怨,道:“那得能打準才行,全軍上下,能在四百步打準戰象的炮兵,只有軍府衛。”

說白了,熟練炮兵在整個南洋少之又少,過去的香山千戶所的老炮兵如今都成了陳八智的部下,剩下能打準炮的都是講武堂學員,精通彈道的他們比靠熟練功的老炮兵更厲害。

但這些最寶貝的人,別的地兒沒有,都在軍府衛做軍官呢。

“軍府衛是野戰精銳。”鄧子龍知道這幫人的戰力,他說道:“與其用軍府衛與跟岸邊駐軍死拼,不如讓在下引軍一路從西南登陸,至多繞上半月路途,一樣能把沿途兵陣拔除,到時大軍再登陸也是一樣。”

“彆着急,就明天,我親自會會他們的戰象。”陳沐搖搖頭,肅容道:“明日若不可得手,再退下以武橋的意思襲其腹背也不遲!”

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志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八十八章 沉船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二百二十八章 銀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五十章 屏障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西第十六章 欽天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三章 黑話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五十四章 快來第八十五章 辦事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二百三十八章 來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五十七章 林炮第二百三十八章 進取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六章 毒打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十四章 重炮第四十八章 西征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七十五章 不才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一百三十五章 叛亂第九十九章 遭遇第七十四章 黑牙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二百七十六章 殺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二百九十五章 餵魚第十九章 值防第一百三十二章 拯救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四十八章 西征第二十七章 譚帥第一百三十八章 吹灰第三百二十二章 面首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六章 倭婆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九十八章 偏見第二百七十三章 拆家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七十四章 聚兵第一百零九章 人才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四章 杉木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第二百六十八章 議會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罪第十一章 書信第三十七章 沒用第二百八十五章 傻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五百章 飢餓第十章 得罪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一百四十四章 錢法第八十八章 頭疼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六章 倭婆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六十六章 東王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二百零四章 希望第四章 商隊第一百七十三章 飛魚第三百一十章 赤足隊第二百七十六章 殺降第四十章 對峙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
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志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八十八章 沉船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二百二十八章 銀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五十章 屏障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西第十六章 欽天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三章 黑話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五十四章 快來第八十五章 辦事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二百三十八章 來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五十七章 林炮第二百三十八章 進取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六章 毒打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十四章 重炮第四十八章 西征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七十五章 不才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一百三十五章 叛亂第九十九章 遭遇第七十四章 黑牙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二百七十六章 殺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二百九十五章 餵魚第十九章 值防第一百三十二章 拯救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四十八章 西征第二十七章 譚帥第一百三十八章 吹灰第三百二十二章 面首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六章 倭婆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九十八章 偏見第二百七十三章 拆家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七十四章 聚兵第一百零九章 人才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四章 杉木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第二百六十八章 議會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罪第十一章 書信第三十七章 沒用第二百八十五章 傻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五百章 飢餓第十章 得罪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一百四十四章 錢法第八十八章 頭疼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六章 倭婆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六十六章 東王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二百零四章 希望第四章 商隊第一百七十三章 飛魚第三百一十章 赤足隊第二百七十六章 殺降第四十章 對峙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