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鼓舞

陳沐在呂宋編三衛、想在琉球編衛所,但他從來沒想過在蘇祿編衛所,因爲來之前他就打聽了,蘇祿國缺金銀銅鐵也不產糧。

其國中所盛產的珍珠、寶石、玳瑁、硫磺以及木材,這都是能通過貿易換來的,而且是廉價的棉布、糧食就能換來。

沒有太大挖掘價值,地理位置即是羣島,兵馬調度往來不便,又夾在呂宋和婆羅洲之間,陳沐給這的定位一開始就是能繼續向皇帝朝貢就行,關係好好的,只要不更壞,保持良好貿易關係也就可以了。

可蘇祿和鄰居關係都不太好,最近又和葡萄牙海商打起來,蘇祿三王太需要增強軍隊了,尤其是陳沐那種開一炮就能把敵人嚇走的軍隊。

而且陳沐現在好像無法拒絕,因爲東王打開放在他面前的漆匣,長一尺寬六寸高四寸的匣子裡盛滿了珍珠,那些珍珠每顆都比過去陳沐見到的要大。

而其上更有大小八顆珍珠最爲出衆,陳沐不確定這些玩意還能不能稱作珍珠——他從沒見過珍珠能上兩重的。

可木匣中這八顆,顆顆上兩,最重的一顆重達四兩七錢,當屬無價之寶。

不,這八顆都是無價之寶。

這還不是蘇祿能採到最大的珍珠,他們採到最大的珍珠當屬永樂十九年東王叔前去北京朝貢,向成祖貢上一顆重七兩有奇的青珠。

因其質地好,光澤亮,蘇祿珍珠一直是最昂貴的珍珠,在大明有時同樣品質大小甚至能超過合浦珍珠。

在知道蘇祿產珍珠後,平託對陳沐說過他知道的一件事,按西方人的算法那是一五二零年,有人在巴拿馬得到一顆名爲奧維多之珠的珍珠,珍珠很大,重一百零四珠喱,合不到兩錢。

那顆珍珠後來被人用重量六百五十倍的純金買去,也就是黃金九十兩。

現在這個木匣裡每一顆,都比奧維多之珠要大,而且每一顆皆爲東王精挑細選的上品。

尤其東王神情激動地按着陳沐的手說:“這些倘若不夠,西王與峒王那還有。”

陳沐還能說什麼呢?

有時候定位改一改,也不是不可以。

“練兵、軍器,這事要兵部准許,待陳某傳書一封看兵部迴應吧,不過有幾個條件,希望東王能答應在下。”陳沐推回珠匣,道:“其一,在蘇祿編練三衛,設三部指揮使由漢人充任;其二,這支軍隊將來諸國有難,當尊奉天朝之令,守望相助;其三,南洋諸國不得互相攻略。”

“尊崇天子詔,諸侯不兼併,侵奪外夷地。”

東王的眼神銳利起來,臉上肌肉似乎都僵住,問道:“敢問將軍,誰爲外夷?”

他知道陳沐所言,是尊王攘夷。但他不知道這種時候爲何會聽見千年前的中原學說。這種曾經保全中原的學說實際上對周遭有無限大的破壞力,尤其在艦隊停在自己家門口時,這種學說令人透骨生寒。

“不尊天朝者,自爲夷;我等用相同言語、相同文化,然外夷相攻,如滿刺加、呂宋者不能擋,諸國若不聯軍,當爲各個擊破,受萬世奴役。”

“東王曾於西夷見仗,當知陳某所言非虛,難道呂宋、滿刺加之事大王還不清楚嗎?”

陳沐其實沒想在這個時候提出尊王攘夷,他的這套思想還未完全形成,只是在腦海中有一個大致思路,實際上就連這個思路都不是他自己的東西,是徐渭提出來的。

藉助中原數百年對周邊影響,把大明藩籬力量集中起來,築起第一道防線,即使不讓他們發揮更大力量也不能讓他們爲敵人所用。

徐渭是親眼看到幾百個西班牙人登陸呂宋,短短几年就能拉起不下萬人的本地土人軍隊,這還僅僅是呂宋,倘若整個南洋諸國都爲西夷所破,對大明而言意味着什麼呢?

聽到陳沐口中的夷人是西夷,而非他們,東王眼中有些許輕鬆,不過他接着說道:“蘇祿三衛尊奉天朝之令,此爲我三王分內之事,南洋諸國不得相侵,只要他們不來相攻,願意易賣給我們糧食,本王也不會恣意興兵。”

“但三衛指揮使,不能由漢人充任,指揮使下面是千戶吧?千戶可以讓天朝將官充任,我要親任指揮使。”

嚯!

陳沐不由得高看東王一眼,軍權還是要抓在自己手上,領導者要有這樣的清楚認識。

他爲難道:“大王是天子親封藩王,擔任指揮使,官職太小了,而且指揮使需聽命陳某——不過無妨,大王若欲親任指揮使,陳某這便奏報。”

東王笑道:“難道本王現在不是聽命天使麼?將軍奏報天子即可。”

陳沐頷首,對東王與李旦道:“既然如此,如朝廷應允,便以珠算軍資,易買軍械,至於兵器價格到時候由旦兒同三王接洽,如何?”

蘇祿東王接連點頭,在他看來珍珠值多少錢並不重要,軍器多貴也不重要,這些珠子都是源源不斷可以採到的,充實軍資才更重要。

“這就是國小的優勢啊!”

陳沐沒有回到城中住所,而是帶着李旦直接登上赤海艦,將事情告知等在船上的徐渭,感慨道:“一介寸土小國,雖力小,卻可頃刻間抓住機遇,他們的國王十分清楚國中情況,如我大明,一年兩年,廣東的事送入京師,還沒個結果呢。”

徐渭搖頭笑笑,道:“然國小,力亦小,即使將軍把打造鳥銃、鑄造火炮的方法給他們,三年五載都造不出武裝三衛的軍械。”

“徐先生說的是,就算是南洋衛,驟然有這麼多軍器要造,也要造上半年,還是要向宣府下令,兩邊同造才行。”

陳沐在心裡算了算,單單蘇祿三衛,就需要萬杆火繩槍、二斤五斤炮六十門,再加上琉球,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造好的。

不過這個數目是算上備用,實際只需要三千杆就能開始操練,後續慢慢送來即可,練兵本身也不是短時間能見到收穫的事。

陳沐同徐渭議尊王攘夷的大中華圈學說之餘,心心念念做着蒸汽機投入使用後的白日夢,從中原趕回的趙士楨也帶着張居正的書信來到蘇祿羣島。

“閣老讓我,編書用以教授太子?”

陳沐像見到美食般抿了抿嘴,這封信讓他在迷茫中找到一點光亮,那是徹底把大中華帝國從泥沼中拽出來的光芒。

再沒有什麼,比教導帝國繼承者更令人備受鼓舞的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十四章 高低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十一章 岱善第四十六章 交鋒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十章 不吝第三十章 問詢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同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七十章 混亂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五十八章 紅果第三十章 通寶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三百零二章 快跑第四百四十九章 餘光第四百七十三章 開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三十四章 家寶第一百五十四章 感激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一百四十一章 莊園第六十二章 煩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二十七章 瘋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頭題第三十四章 家寶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第六章 大米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二百四十八章 聯合第八十二章 接舷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一百零六章 攻取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十九章 硫磺第十章 不吝第一百章 樣炮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九十七章 伏擊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二十四章 行軍【盟主‘厚朴1‘加一更】第六十一章 棺材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六十五章 浪費第四章 上貢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十四章 蜈蚣第八十四章 置換第一百零六章 攻取第三百二十章 先鋒第九章 控制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三百八十六章 撞牆第二十四章 行軍【盟主‘厚朴1‘加一更】第四百八十三章 心腹大患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六十七章 新銳第二百四十四章 掙扎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二百三十八章 進取第三百五十一章 攙和第七十八章 大收第七十一章 心臟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軍第十五章 軍宅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二十五章 戚帥第十六章 爆破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七十六章 紅土第三十章 營房第一章 大沽第五十四章 船廠
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十四章 高低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十一章 岱善第四十六章 交鋒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十章 不吝第三十章 問詢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同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七十章 混亂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五十八章 紅果第三十章 通寶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三百零二章 快跑第四百四十九章 餘光第四百七十三章 開明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三十四章 家寶第一百五十四章 感激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一百四十一章 莊園第六十二章 煩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二十七章 瘋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頭題第三十四章 家寶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第六章 大米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二百四十八章 聯合第八十二章 接舷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一百零六章 攻取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十九章 硫磺第十章 不吝第一百章 樣炮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九十七章 伏擊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二十四章 行軍【盟主‘厚朴1‘加一更】第六十一章 棺材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六十五章 浪費第四章 上貢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十四章 蜈蚣第八十四章 置換第一百零六章 攻取第三百二十章 先鋒第九章 控制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三百八十六章 撞牆第二十四章 行軍【盟主‘厚朴1‘加一更】第四百八十三章 心腹大患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六十七章 新銳第二百四十四章 掙扎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二百三十八章 進取第三百五十一章 攙和第七十八章 大收第七十一章 心臟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軍第十五章 軍宅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二十五章 戚帥第十六章 爆破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七十六章 紅土第三十章 營房第一章 大沽第五十四章 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