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掙扎

“下巴放低,背弓起來,對,兩手抱在胸前,左手包右手,然後說:軍爺。”

百麗兒攥着支帶東洋軍府標誌的馬鞭背在身後,高高揚着白淨下巴指點着左右兩列倫敦百姓,最後兩字的軍爺叫得又響又亮,不忘補上一句:“最好笑着說,做有禮貌的人。”

此時她足蹬黑皁靴、下着藍布棉褲,上穿東洋軍府背後有團龍的棕色棉曳撒,披着件不知從哪件大狐氅上扯下的毛皮披肩,還戴着頂有木柱的圓沿兒大帽。

看着挺像那麼回事。

此時此刻,百麗兒身處倫敦城西郊四十五里名叫劉志莊的農莊上。

她的身份不再是倫敦城內的俘虜,而是劉志莊主、東洋旗軍火兵劉志的小伴當,負責教化莊上從倫敦遷出的四百三十戶百姓。

楊策的西漢聯軍進入倫敦城後,城內外的戰爭仍在繼續,不過倫敦塔城堅難破,即使在泰晤士河南修造炮臺後依然難以攻破。

故而,圍城的事便被兵多將廣的楊策接受,打算圍死城內的查爾斯男爵,或者乾脆等到他投降。

應明則接手了更加迫在眉睫的問題,便是倫敦城的百姓生計問題。

實際上這對整個‘普州’這一隸屬大明王朝的海外行政區劃都是亟待解決的事。

如今普州已有英格蘭近三成土地,這些土地在萬曆十一年爲黑死病、戰亂所禍,多幾近荒地,百姓也逃的逃、跑的跑,即使仍在普州治下,也早離家鄉有百里之遙。

有人在明軍不曾介入的土地上私自開墾,同流民爭奪;有人運氣好,在明軍東征的路線上,則被官府授予田產。

土地需要丈量也需要重新分配,有些地方百姓多、有些地方百姓少,都要有官府作爲權威力量來主持公道。

可是普州的官府?那就是個名義上存在、但實際上不存在,就連應明都不知道到底存不存在的東西。

別說所謂的普州了,就連普利縣的衙門,都基本上是個大市場,首要職能是商人把有意思的貨物放在衙門口,做買賣也在衙門口,因爲知縣總會突然要求衙役出門買點奇奇怪怪的東西回來做實驗。

說它不存在吧,有矛盾有問題的百姓到衙門確實是能把事辦了。

說它存在吧,沒人去找的時候那衙門什麼正事都不幹。

結果就只能讓應明這個半吊子以一種管理部隊的方法來管百姓,向各地派遣旗軍帶海盜去丈量土地,丈量完了就分配給旗軍管理。

沒別的要求,今年得把地裡的糧種出來,種不出糧就種別的東西,需要啥就找倫敦要。

應明沒進倫敦時,倫敦有不下十萬百姓,他進倫敦後倫敦依然有十萬百姓,而現在?

現在倫敦恐怕三萬百姓都沒有,百姓都被他遷出來了。

在他樸素的觀念裡,倫敦這種城市化是逆歷史潮流的,城裡養這麼多無用之人做什麼?除了工匠,都去鄉下種地去。

這麼幹除了緩解城內糧食緊張,還有個目的是削弱守軍的力量,數萬人被編出姓氏、製出戶籍,分派各地,他們在守軍裡當兵的父親、兒子、兄弟只要倒戈,立刻就能通過官軍尋找到家人。

英格蘭有國家意識,但並沒有民族自豪感,在英西大海戰發生前,他們確實沒啥值得驕傲的事。

德雷克偷了、搶了西班牙一條珍寶船大概是最值得驕傲的事了。

守軍願意固守孤城,最大的原因是他們清楚一個道理,想保護家族家人,就必須和其他守軍站在一起。

現在家人都去鄉下種地,立即讓守軍士氣爲之一泄。

更讓人泄氣的其實是出現在戰場上的西班牙人。

查爾斯男爵固守了倆禮拜都沒發現敵人已經變了,他一直以爲圍困倫敦塔的敵人是應明及其麾下的明軍。

因而守軍很長時間用的戰略都是把城內的街道在適當阻擊後便讓給明軍,儘量用一條條街道來進一步稀釋應明的兵力,以期用更多兵力來徹底消滅應明麾下一支或幾支精銳小隊。

並因這一策劃而沾沾自喜着。

士兵在戰鬥中可以投降,身處絕境即使投降查爾斯男爵也不怪他們,等他們到明軍那邊,明軍肯定對他們不好、欺負他們的女人,等打仗的時候再給明軍倒戈一擊就夠了。

他們的計劃前半部分非常順利,明軍沒遭遇什麼抵抗便收編了大量僞降守軍,還佔領了大量街道。

不過還沒等到僞降守軍聚夥反攻,只是吃了一頓飯,他們就再難重新聚起軍心了。

當守軍投降,他們嚮明軍長官使勁罵着倫敦堡內糟糕的補給,並詢問長官什麼時候讓他們打回去去。

明軍不讓他們去打仗,給他們毯子裹着免得挨凍,還有人給他們做飯,熱騰騰的餅子和湯,餅子有油、湯裡有幾片菜葉和一塊肉。

人們邊吃,眼淚邊掉。

眼淚並非因明軍的好而感動,是爲守軍的苦而難過。

他們在倫敦塔裡的糧食快吃完,人們餓的想吃人,卻很可能熬到斷糧的時候連屍體都沒得吃——天漸漸熱了起來。

明軍這兒,士兵卻能喝到肉湯、吃到肉,甚至都沒人吃麪包。

更奇怪的是就這麼白白養着他們,不給他們兵器、不讓他們打仗,只需要幾天的時間,士兵們都很默契地誰都不再問起打仗的事。

沒人忘記他們的使命,只是……只是不用擔心下一場戰鬥就死掉,天天有飯吃的日子太好,讓他們刻意地想要逃避戰爭。

人們集體撒一個彌天大謊,就好像只要不提起,先降後叛的事就能無限推遲一樣。

事實是明軍根本沒給他們這個機會,前線的明軍換了又換,紅帽子、藍帽子走了有牧野人,牧野人走了有漢國人,到最後調令下來時看管他們的部隊已經變成西班牙人。

沒人發給他們武器,成捆的鋤頭堆放在馬車上,帶隊的長官率領他們朝着與倫敦塔向背的方向漸行漸遠,直至倫敦城被拋在身後,越來越遠。

人類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內心掙扎,此時這苦難降臨在每一個守軍心中。

早上好!

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師益友第二十六章 邊防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巡第三十一章 血統第二百八十章 小偷第四十七章 掩殺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四百四十五章 三菌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給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十七章 標準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高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七十九章 鐵鎖第六十一章 海盜第三百八十六章 撞牆第五章 黃犬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二十一章 計劃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七十八章 大收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第三百零四章 隨便挑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一百零一章 新船第一百零一章 新船第五章 朝議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三百零六章 馳騁第六十八章 過分第四百七十三章 開明第一百五十七章 燒酒第七章 輜重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二百六十章 神兵第八章 萬曆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三十八章 大魚第三百八十五章 路耗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二百八十七章 害怕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二十九章 送船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九十章 草蓆第七十八章 滾滾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十九章 摳門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第五十三章 蠻獠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蒙第二百四十章 願景第八十八章 督撫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壓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鍋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九章 潮水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七十二章 寶刀第七十三章 藩禁第一百二十六章 扣盆第三十二章 偉大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八十二章 李氏
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師益友第二十六章 邊防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巡第三十一章 血統第二百八十章 小偷第四十七章 掩殺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四百四十五章 三菌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給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十七章 標準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高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七十九章 鐵鎖第六十一章 海盜第三百八十六章 撞牆第五章 黃犬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二十一章 計劃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七十八章 大收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第三百零四章 隨便挑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一百零一章 新船第一百零一章 新船第五章 朝議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三百零六章 馳騁第六十八章 過分第四百七十三章 開明第一百五十七章 燒酒第七章 輜重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四百二十七章 萬佛朝宗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二百六十章 神兵第八章 萬曆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三十八章 大魚第三百八十五章 路耗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二百八十七章 害怕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二十九章 送船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九十章 草蓆第七十八章 滾滾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十九章 摳門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第五十三章 蠻獠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蒙第二百四十章 願景第八十八章 督撫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壓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鍋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九章 潮水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七十二章 寶刀第七十三章 藩禁第一百二十六章 扣盆第三十二章 偉大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八十二章 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