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煩

王安與張鯨,就是萬曆的兩把刀。

倆人都是小宦官,既無馮保的權勢、也沒陳矩的名氣。

但就勝在這個小字,一是地位小,皇帝就能給他們地位,二是歲數小,跟萬曆玩得來。

王安在內書堂讀過書,還去過講武堂上課、北洋蔘加過軍訓,忠厚老實非常能幹;張鯨脾氣烈性,又不太好學,同樣在內書堂讀書,但狗屁都沒學到,反而從內書堂裡帶出一大堆玩的東西讓皇帝取樂,自從冊封林阿鳳見過大世面後,爲人威嚴又有氣勢,擅長作威作福。

倆人幾乎沒有相同點,吩咐給王安的使命,他有一說一,看到的事情是什麼樣,到萬曆眼中就是什麼樣,事情有可能到最後並非萬曆所想要的那個結果,但過程一定是真實、正確的。

而吩咐給張鯨的事,過程未必是萬曆願意看見的過程,但結果一定是萬曆吩咐的結果。

一樣的事,由這二人去辦,多半會有不同的過程與結果。

其實老徐家有多少田,萬曆根本不關心,講文院的兩萬畝田徐階捐不捐,結果也都一樣,唯名與器不可假人之手——四洋軍府、南北講武堂、三大軍器局,但凡與陳沐沾邊的新建機構統統屬於帝國,唯獨徐閣老承辦的松江講文院是私有。

連西南寺廟都是國有,講文院就這麼特殊?

早晚的事。

萬曆讓張鯨去沒別的目的,就是想折騰折騰他們家。

徐階是個很有才能的閣老,論其執政憂勤國事,力挽狂瀾的功勳是有的,但這跟萬曆沒關係。

他的閣臣、他的官員、他的武將。

張居正、高拱、張四維、申時行、張學顏、王國光、潘季馴、方逢時、王崇古、葉夢熊、陳沐、殷正茂、陳璘、戚繼光、俞大猷、馬芳、劉顯、鄧子龍、李成樑、郭琥、謝朝恩、牛秉忠……哪個又是無能之輩?

不客氣的說,朱翊鈞就沒見過無能之人。

他跟張鯨說:徐閣老以前老吵我爹,海瑞說他幫我爺爺做事時也不能救於神仙土木之誤,是個畏威保位之人,你跟劉守有去,看看他們家到底有多少地、有多少錢。

不過在張鯨去了之後,萬曆又讓王安跟着去,讓他攔着張鯨別破家滅門。

其實這也是個信號,對天下非常不好的信號。

他更想讓張鯨去的是張居正家。

意味着關於張居正貪圖享受的風言風語,已經讓萬曆不勝其煩,朝野像這樣的謠言多的是,對誰都一樣,真真假假。

就好比早年朝中對陳沐的彈劾,說他私藏甲械,確實是真的,證據還在乾清宮軍事室裡擺着呢。

但這靠譜麼?不靠譜,哪個老兵家還沒點傳給下代人的傢伙事兒了?

這些東西其實都僅僅關係到一點,君王對臣子的信任。

他們倆都在推行改革,推行改革最重要的是人與皇帝的關係及信任。

但二人方式不一樣,陳沐並非孤軍奮戰,他做出的一切事業全部都不是他的,南洋軍府,南洋軍府先由高拱掌管後由陳璘掌管;他把廣東講武堂修好後面跟他沒關係,第一人山長是盧鏜;北洋更是自己僅掛個名大小事務全由葉夢熊管理。

他像個無所不能的工匠,做出一臺又一臺機器,人們發現機器好自然願者上鉤,他只從機器生產中獲益,但這臺機器自誕生之日起就不再是他的,正如他把皇帝從不食人間煙火的神明位置上拉下來,再用天下人的民心捧上去一樣。

神明依然是神明,只是過去的神明無從顯聖,如今的神明神威莫測。

看上去一切毫無變化,可實際上變化已日新月異。

張居正不一樣,他也在做機器,但這臺機器的所有權始終牢牢地握在他手中,即使到如今半隱退狀態,考成法這臺無堅不摧的機器依然在他手裡,那不是鳥銃能讓皇帝在紫禁城放響,不是火德星君能鏟盡乾清宮的積雪,更不是清華園前湖轟鳴的蒸汽船,而是張居正自己權力的來源。

所以萬曆對陳沐纔是有所顧慮,都不是猜忌,不用猜,就是真擔心,他非常清楚地感覺到自家這個東洋大臣使命感太強烈了,彷彿生來就是要推着大明把小破球禍禍完一樣……他小時候也這麼想過,但長大了這種禍禍小破球的願望已經不是那麼強烈了。

現在的他更關心核心土地的子民,這個核心是包括東北烏梁海到苦兀島、西北烏斯藏到瓦剌邊境、西南蘇門答臘到果阿、東南新明州以外呂宋日本在內所有大島,東洋軍府所在的亞洲和新明州,經歷瘟疫一事,萬曆對這兩個地方與再大的土地,並不是那麼感興趣了。

年幼時發現世界那麼大,他想去看看,看完了感覺遍地土著沒啥意思。

還是跟自己玩最有趣。

消除貧困、提升教育、保障醫療、鼓勵創新、整治貪腐、增加生產力,這纔是作爲世上唯一真神、唯一皇帝的首要重任。

至於消滅僞神、消滅僞帝,只能屈居次位。

所以他挺想趁東洋大臣明年回京述職的機會給他扣了,直接放假享受生活。

張居正就不一樣了。

萬曆一點兒都不猜忌、不擔心張居正,就是有點討厭。

都是老師,陳沐教他天子必須掌兵、必須掌握民心、必須掌握最前沿的科技,只有這樣才能掌權、才能爲所欲爲,結果聰慧的萬曆皇帝發現這是個計……掌兵、掌握民心、掌握科技,三大指標永無止境,到頭來必然本末倒置,忘記爲所欲爲的終極目的,在掌握三大指標的路上越走越遠。

可到底在這個過程當中萬曆是享受的,一本道德經讓他發現世界的真相,吃苦受累的活兒滿世界打仗陳沐自己幹了。

要說享受,陳沐也從沒反對過皇帝享受,甚至專門拿銀子告訴皇帝願意花就花,不影響國家正常開支想幹嘛就幹嘛。

而張居正呢,萬曆知道老師幹了最多的、最難的活兒,但老師不讓他享受,要讓他當聖人……結果朝野都小聲告訴他老師私生活不檢點,享受的比誰都厲害,最早誰說他罵誰。

後來自己也懷疑了,派人一看,真的。

完美的道德形象在心中炸裂開來,一貫嚴格要求的老師再來說那些聖人之談,能不煩麼?

第十九章 硫磺第五十章 如期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罰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五十八章 地雷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七章 斷糧第六十五 換鐵第九章 江海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十二章 挖坑第七十九章 神目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破第七十章 躍陣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七十八章 可破第二百零八章 天軍第十八章 盧侯第三百八十五章 路耗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十一章 漕運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一百零八章 援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洋邏輯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峙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生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十八章 界碑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倒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四十八章 西征第四章 伏擊第二章 蠢賊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五章 朝議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二百六十七章 請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二十七章 指揮第十七章 標準第三十八章 撞角第五十章 屏障第三百八十九章 算數第一百七十七章 因果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六十章 彈劾第四章 速報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蒙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三章 黑話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四十章 聯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四章 速報第六章 大米第一百二十三章 茶館第八十二章 代筆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八十八章 頭疼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二百八十六章 汗國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四百五十五章 老實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壓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十六章 爆破第七章 隊列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
第十九章 硫磺第五十章 如期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罰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五十八章 地雷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七章 斷糧第六十五 換鐵第九章 江海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十二章 挖坑第七十九章 神目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破第七十章 躍陣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七十八章 可破第二百零八章 天軍第十八章 盧侯第三百八十五章 路耗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十一章 漕運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二百七十章 力量第一百零八章 援軍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洋邏輯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峙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生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十八章 界碑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倒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四十八章 西征第四章 伏擊第二章 蠢賊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五章 朝議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二百六十七章 請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二十七章 指揮第十七章 標準第三十八章 撞角第五十章 屏障第三百八十九章 算數第一百七十七章 因果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六十章 彈劾第四章 速報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蒙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三章 黑話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四十章 聯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四章 速報第六章 大米第一百二十三章 茶館第八十二章 代筆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八十八章 頭疼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二百八十六章 汗國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四百五十五章 老實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壓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十六章 爆破第七章 隊列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