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木津

日本,攝津國,石山地方,本願寺。

作爲擁有強大勢力的本願寺宗主,顯如這個名字在日本的意義正如陳沐在大明一般,意味着升官發財。

儘管他只是個和尚,卻是擁有天下最多信徒、信徒最多獻金,鉅額獻金在本願寺顯如的正確運用下,結交公卿權貴。

不論是細川晴元那樣的強勢大名、天台宗那樣的佛教名門、還是做過關白的近衛前久,都與本願寺顯如有很深的關係,比方說他們一個需要錢來生活,而另一個錢多得不知該往哪花。

除了花錢,顯如在掙錢上也與陳沐有幾分相似,比方說此前數年裡,只要海商能爲南洋攥取利益,那麼濠鏡就是難得的海貿避稅良港,當一個地區擁有這種特質,就會像磁石般吸入周圍大多數財富。

在日本王京附近,一個富貴的村莊只要能想辦法請顯如在當地安排代理坊主,坊主會帶着由信濃、尾張守護簽發下稅賦雜役免除的文書到來,當地上至領主下至農民,都能得到如此特權——這樣的和尚,誰不喜歡?

就連窮到沒錢開辦登基大典的天皇都因顯如贊助而順利登基。

過去的信濃、尾張守護很喜歡他,因此石山本願寺御坊外興建八座寺町,良好的海港使這裡快速繁榮起來,但現在自稱信濃、尾張守護的織田信長很不喜歡他。

尤其在第,可能織田信長也不知道是第幾次向本願寺索要錢財了,總之索要失敗,併爲得到同外商貿易的優良海港,雙方開戰了。

本願寺御坊靠海的三重櫓上,窗旁身着僧衣的顯如雙手合十,目光望向海面向身旁侍立的武士們抱怨着。

“信長爲何不願停戰,他索要石山難道不是爲得到南蠻人的鐵炮?如今海上已經沒有南蠻人了,他還要繼續打下去,五年了。難道他還看不出來,我們只是籠城什麼都不做就守了五年麼?佛祖還能讓我等再守五年!”

身旁侍立的武士身着黑甲,頭戴袈裟佩掛佛珠,名爲下間賴廉,是本願寺的坊主,在織田對本願寺的圍攻中一度擔任總大將,他瞪着眼睛抿着嘴,舌頭在脣邊轉了一圈,尷尬地揉揉眼睛望向海面。

顯如確實沒做什麼,他寫信召集信徒,寫信聯合各地,兜轉在寺町爲那些堅信與佛敵作戰殉道而死更容易取得極樂往生的信徒鼓舞士氣,除此之外顯如確實除了籠城什麼都沒做。

都是他們這些坊主與各地奔赴趕來的信徒阻攔織田軍,不過事實也確實像顯如說的那個樣子,不集中力量,信長根本到不了本願寺城下,而現在的局勢,集中力量對付本願寺顯然是不可能的。

“信長公非是爲鐵炮,海外有無南蠻人於他毫無分別,門主給了他多少錢支援作戰,五千貫、五千貫、又是五千貫,信長公要支配大阪。”

“他要控制奈良、堺與京都,從澱、鳥羽到大阪城的入口,都可乘船直達,這裡據四方之要地,北有賀茂川、白川、桂川、澱川、宇治川這些大河,二三裡之內,還有中津川、吹田川、江口川、神崎川流,本寺可造渡明船,這一切都是他想要的。”

說着,下間賴廉撇撇嘴道:“或許他已經不想要渡明船了。”

在二人閒聊間,木津川集結出成羣結隊的近海戰船,百餘條插各色陣旗的大小戰船槳帆齊用,快速駛向大阪灣,出川口後即尋找合適的海上戰鬥隊形。

與此同時,木津川南岸,一隊隊武士與足輕結合的部隊向津口集結,統率農夫修築防務。

相距過遠,在本願寺御坊三重櫓上看不清領軍之人,但金色木瓜紋在遠距離也擁有超乎尋常的辨識度。

下間賴廉自三重櫓探出身子,眯起眼睛遠遠瞭望着,回首道:“是織田,他們沿岸修造工事,爲海戰中彌補對抗明船羽箭疲憊的劣勢,想要以海陸其攻的手段封鎖大阪灣,並隔斷木津砦與石山的聯繫,斷我補給。”

木津砦在木津川另一邊,由本願寺坊主鎮守,不拔除僧侶在攝津國的一座座據點,織田無法大規模圍困石山。

“織田的船來了,明國的戰船也就不遠了。”本願寺顯如兩手在胸前捻着念珠,神色如常地望着海面,竟然還有心思發出感慨:“盛極一時的毛利,就敗在這些明船手中,就讓他們打吧,我們不必出戰。”

“不出戰?等明船來戰,我們在穢田城的一向一揆順勢進攻住吉,就能全力奪取港口!”

“所以呢?”

顯如嘆了口氣,口中念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道:“織田是佛敵,毛利不是,毛利氏衰弱,明國將軍依然給我們運糧,是寄望我們幫他拖住織田,並且由他控制日本貿易。”

“他們控制長崎、博多、出雲,如再取得大阪、堺,明國戰船便可直抵京都。”

控制貿易啊朋友,直抵京都啊朋友!

顯如瞪圓眼睛看着下間賴廉:“你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下間賴廉眨眨眼,大光頭鋥光瓦亮:“明軍逐走信長公,法主上洛?”

我一出家人上什麼洛!

信長上洛之前小僧可是整天在京都大搖大擺走來走去沒人管啊!

“上洛,怕是明軍上洛,明國以勤王討逆詔聚關西諸侯以用,唯信長公不服結兵以抗,信長要絕我宗門,小僧自要招攬天下信徒與之相拒,以期換人掌控京畿。”顯如微微撇嘴,露出些許不甘道:“這場海戰,不論誰贏,小僧皆心有不甘……可惜了輝元公!”

京畿之地的人至今不知爲何曾強盛一時的毛利氏會在決戰中被區區數千明軍截斷退路,更不知大友氏是如何將勢力擴張至山陽道,風雲轉瞬變幻的戰國時代,因明國的加入而愈加混亂起來。

漫無邊際的海上,小早、關船相結的戰船自瀨戶內海呼嘯而來,在天海之間連成龐大陰影,關船上沉重的明國戰鼓被擂響,舞者穗槍打刀的倭寇高聲應和,聲勢震天。

船分五隊,自海上排兵佈陣,五艘帆書漢文的龐大戰艦自陰影中來,破浪突出橫於陣前。

海的另一側,奉命封鎖大阪灣的織田水軍嚴陣以待。

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六十四章 練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十八章 界碑第四章 商隊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七十七章 貨車第四章 褻瀆第二百零五章 消失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六十章 廣海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十二章 銀子第七十章 混亂第七十五章 不才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二百六十三章 熊貓眼第二十二章 通達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五十一章 飛魚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一百三十一章 比劃第四十二章 堪輿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三百七十五章 義烏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六十一章 雲南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四十章 炮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二十章 讓路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九十章 醫服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涉第二百二十三章 賺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二百七十四章 羅剎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八十二章 仰光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二百二十章 城隍第三百二十七章 接管第四百四十九章 餘光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七章 戰船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援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八十章 月港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八十六章 首功第六十七章 教授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八十九章 鼓腹第三章 應龍第三十三章 登澳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造第五十三章 三衛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九章 艦隊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十一章 四洋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二百二十一章 比賽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九十二章 產業第十一章 漕運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五章 朝議第一百七十六章 滄桑第一百一十三章 圓滿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一百五十四章 感激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一百二十四章 攪黃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五十七章 林炮第二百五十一章 判斷第七十四章 黑牙
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六十四章 練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十八章 界碑第四章 商隊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七十七章 貨車第四章 褻瀆第二百零五章 消失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六十章 廣海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十二章 銀子第七十章 混亂第七十五章 不才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二百六十三章 熊貓眼第二十二章 通達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五十一章 飛魚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一百三十一章 比劃第四十二章 堪輿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三百七十五章 義烏第一百一十章 同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六十一章 雲南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四十章 炮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二十章 讓路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九十章 醫服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涉第二百二十三章 賺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二百七十四章 羅剎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八十二章 仰光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二百二十章 城隍第三百二十七章 接管第四百四十九章 餘光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七章 戰船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援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八十章 月港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八十六章 首功第六十七章 教授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八十九章 鼓腹第三章 應龍第三十三章 登澳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造第五十三章 三衛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九章 艦隊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十一章 四洋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二百二十一章 比賽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九十二章 產業第十一章 漕運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五章 朝議第一百七十六章 滄桑第一百一十三章 圓滿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一百五十四章 感激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一百二十四章 攪黃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五十七章 林炮第二百五十一章 判斷第七十四章 黑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