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

戚繼光認爲草原上的部落必須打散,不光是爲了朝廷的統治,其實也是爲歸附部衆的性命考慮。

如果歸附了就不是敵人,是百姓了。

草原上的故事是重複的,冒頓、檀石槐、鐵木真是數百年一遇之人,除了他們進入鼎盛時期的十幾年,餘下的時光裡都在重複部落紛爭的戲碼,諸部心懷鬼胎聚於一處做着同牀異夢。

哪怕是分贓不均都能打起仗來。

這對戚繼光來說太恐怖了,他這還沒往東走呢,隨他出塞的部隊越往東走,輜重補給便越是難以指望上北洋,他可不信朝廷修鐵路的速度能跟得上他打仗的速度。

哪怕他緩緩偵查、急速進攻,修鐵路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修好的。

蒙古高原以後都是他的大後方,輔助兵力、兵糧都要從這兒來。

各個部落不好好給他養牛養羊養馬,天天打來打去算什麼事?

戚繼光深知自己在做一件什麼事,自己背後的朝廷在做一件什麼事。

他的國家從來沒有這樣的經驗——他們在探尋國界的邊沿。

自開海之後,跟戰報一同送回國內的是來自各個國家的書籍,那裡面有別人的文化、別人的科技、別人的習慣。

極大地增進了大明人對世界的認識。

這世上大多數國家的國界是怎麼劃分的?

他們是在全盛時期一路擴張,沒完沒了地征戰、用智勇來讓人歸附,直至遇到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總之打到不願再打,只能坐下來好好談一談,雙方由此把國界確定。

這是中原王朝自秦朝以來便缺失的一環。

哪兒有什麼勢均力敵呀,大海、山脈、荒漠、高原,這些可遇不可求的寶貝,周圍的小朋友們人手一個。

當然了,他們的祖先本來也不想有的。

總之,中原王朝只有實際控制線。

能徵的,早就統統都被徵了,留下四面八方統統是坐擁天險的對手。

這些實際控制線是不需要談的。

這個地往南是大海,我就不過去了,說好了你不許上岸啊,上岸我就揍你;

這個地往北常年不下雨,那我沒必要往那邊去,修個牆吧,你過來了方便招待;

這個地往西是無法翻越的高山,什麼?山那邊還有活人!唉,夠不着好氣呀。

一千年就這麼過去了。

可是現在他們突然發現很多地方的問題能解決了,大海不是問題,哥幾個有船;荒漠也不是問題了,哥幾個能修鐵路把它繞過去。

那這樣的話問題可就大了去了,哥幾個作爲天下聞名的種田小能手兒,想再開墾幾畝荒地種一下又有什麼錯?

只是陸地與海上一樣,離核心國土越遠,遠征的消耗即越大,實際上戚繼光現在就已經離核心國土很遠了,所以不打通輜重通道、沒有穩定的大後方,戚繼光不敢繼續西征。

哪怕他的部隊已經爲此做了許多準備,像蒙古人一樣飲馬奶來解決最大的水源問題,吃食一樣是最大的問題,這問題就來源於萬歲軍。

萬歲軍的構成是由皇帝親自操練的騰驤二衛與北洋旗軍抽調而成,主將爲董一元,將是好將、兵是好兵,只有一個缺點——輜重得備齊咯。

其實這不算缺點,任何部隊的輜重備不齊都得完蛋,相應的這還是他們的優點,別的部隊可能輜重短缺就直接潰散了,他們不會潰散,只會降低戰鬥力。

但對於這支絕對精銳的部隊而言,訓練他們花費的心血、耗費之資財、飲食之消耗、軍餉之供給,只要他們不能發揮出應有戰鬥力就算虧了大本兒。

他們普遍對輜重供給有更好的需求,火藥得管夠、吃食也得管夠,像追隨的蒙古輕重兩軍,根本用不着吃水果蔬菜,他們只要有馬奶喝、有肉鬆肉乾吃,打贏了分些戰力或賞些銀錢,就能跟着主力軍嗷嗷叫着上戰場。

北洋用軍列、用馱馬用駱駝送過來的菜乾、豆奶粉都是給萬歲軍吃的。

在戚繼光的西征路線上,征服瓦剌是首當其衝,在此期間南下取得吐魯番、哈密衛並進一步進攻葉爾羌汗國也是重中之重。

西征的路不論哪一條,都無法供給數萬部隊持續消耗,他要設立一個又一個驛站、建立一處又一處營地,以和碩部所在的輪臺縣爲前線大本營,自多處向此地運送輜重,才能供應部隊向西接觸哈薩克汗國。

至於葉爾羌汗國?

那是打就打了,在戚繼光心裡還不如和碩部呢,衛拉特蒙古對他來說其實就是行軍路上的擋路者,打是要打的,不打人家不知道你厲害,但打過了服了就可以了。

因爲衛拉特蒙古很少參與同大明的戰爭,大明官方管他們叫瓦剌韃子,說他們比宣大韃子就是俺答的人性情稍緩,雖向來不向中國朝貢,卻也不來犯邊。

只有衛拉特蒙古裡頭的貧窮無賴會受吐蕃攢動,跟着來搶劫,相對而言在大明、葉爾羌、吐蕃圍繞着哈密衛長久的拉鋸戰爭中,這個戰場上大明的邊將對瓦剌還是比較待見的。

就在戚繼光攻破和碩部後不久,來自甘肅總兵官佟登的戰報也送到了,他的部隊以嘉峪關守備達云爲前鋒,攜火炮未放一炮便攻陷了只有三四千戶的小城哈密,如今正在加緊防務,以應對歸屬葉爾羌汗國麾下吐魯番汗的反撲。

佟登認爲他的部隊並沒有在哈密衛打仗,吐蕃汗不知虛實,收到消息一定會率軍去攻,可能戚繼光看見書信時部隊正在集結,再有一倆月就會出兵,如果戚繼光已興復輪臺縣,就請戚繼光便宜行事。

因爲輪臺縣離哈密衛很遠,但位於吐魯番城西北,不論襲擊敵軍腹背還是截斷葉爾羌汗國將來馳援的主力都能給佟登提供助力。

奪取哈密衛的戰功屬於嘉峪關守備達雲,看戰前他自己率十餘名親信喬裝商賈入城,在城裡跟百姓聊了三天,這座城就被策反了。

第三章 狗剩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七十六章 五島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三十章 問詢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角貿易第六十三章 破城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一百二十三章 航線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害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西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十九章 道德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十二章 軍裝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三十章 營房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五十五章 續絕學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八十章 夜襲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四十二章 無用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九章 捕魚第七十一章 伏擊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九十五章 失算第九章 江海第一章 播州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四十章 聯軍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七十三章 惶恐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六十一章 海盜第三十三章 馬車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九章 江海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五十五章 仁義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六十章 數據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十八章 渡海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三十章 修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利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一百二十一章 劃地第三章 好吃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四十七章 重銃第七十七章 貨車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二十一章 難題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事第二十二章 通達第七十一章 吃虧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十四章 狂病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三章 黑話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六章 試射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第五十四章 看賞
第三章 狗剩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七十六章 五島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三十章 問詢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角貿易第六十三章 破城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一百二十三章 航線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害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西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十九章 道德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十二章 軍裝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三十章 營房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五十五章 續絕學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八十章 夜襲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四十二章 無用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九章 捕魚第七十一章 伏擊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九十五章 失算第九章 江海第一章 播州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四十章 聯軍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七十三章 惶恐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六十一章 海盜第三十三章 馬車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九章 江海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五十五章 仁義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六十章 數據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十八章 渡海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三十章 修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利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一百二十一章 劃地第三章 好吃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四十七章 重銃第七十七章 貨車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二十一章 難題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事第二十二章 通達第七十一章 吃虧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十四章 狂病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三章 黑話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六章 試射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第五十四章 看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