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說出來

對於王子陽的分析和判斷,楊震很是深以爲是的點了點頭:“你說的沒有錯,今天戰鬥之所以打的如此乾淨利索,並不是因爲我們在戰術運用上,以及部隊的整體戰鬥水平,包括部隊的基礎訓練水平上,真正的超過了這個日軍第三戰車聯隊。”

“是因爲我們經過改裝後的坦克,在裝甲防護力上遠遠的超過了日軍的坦克,使得我們手中的盾遠比日軍的堅固的多。而蘇制坦克上的四十五毫米火炮,在各方面的性能上也不是日軍坦克炮可以相比的。”

“我們的盾要比日軍堅固的多,矛也遠比日軍的鋒利,纔是我們在這場戰役中能取得勝利的根本,而並非是因爲我們的部隊整體素質超過了日軍。你的眼光很準,你說的這幾個缺點,可謂看的都很透徹。”

“最後的一點更是一陣見血,說的更是精闢。你說的沒有錯,日軍隨時可以研製出性能更加優良的坦克。而我們坦克的升級換代,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之下很難進行。如果沒有外援的話,就是有錢都沒有地方買去。”

“在這種情況之下,一旦日軍研製出火炮更有威力,防護性能更好的坦克來,而我們的基本素養還停留在現有階段的話,到時候失敗者將會是我們。而以日本的工業基礎和科技水平來說,這個可能性相當的大。他們不是沒有這個能力,只是在他們看來,眼前還沒有這個需要而已。”

雖說對王子陽之前的那番話評價很高,但是楊震並未給出解決之道,而將話題又轉給了王子陽:“那麼在你看來,我們在今後的訓練之中,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的?這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又該如何去改進?”

楊震的這個反問讓王子陽愣了一下,感覺這個問題自己並不好回答。自己只是一個副旅長,還是主管裝備保障和維修,以及後勤的副旅長。這次來指揮這次戰鬥,只是因爲旅長和主管作訓的副旅長,以及坦克團長目前都在巴林右旗境內作戰。

“自己只是被臨時抓夫,來這裡指揮的。沒有辦法,整個裝甲一旅目前在林西境內的指揮員,除了自己之外只有一個政治部主任。作爲軍事幹部自己不來的話誰來?總不能讓一個政治部主任來指揮作戰吧。

按照總部的要求,作爲一個軍事幹部這個時候不上什麼時候上。雖說現在是主管裝備保障和維修,以及後勤。但自己調到裝甲一旅之前,畢竟也在作戰部隊當過團長。而且在調任之前,還在軍區專門開辦的培訓班學習過三個月。

雖說沒有幹上指揮,可畢竟是軍事幹部出身。但讓自己臨時出來指揮,這個倒是沒有什麼問題。無論勝也好、敗也好,這個時候自己必須要站出來的。可這個結論如果讓自己下的話,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按照部隊的分工來說,這種結論應該是旅長這個全旅的最高軍事主官來下的,而不是自己這個被臨時抓壯丁的副旅長。尤其現在面對的還是全軍的一號,弄不好會不會給別人自己告御狀的想法?

而且這次整個作戰計劃,雖說是自己一手製定的。但是在行動之中,卻是出了不少的問題。在行軍路線上,丟下的那些故障坦克就是證明。此時一號讓他回答這個問題,卻是多少有些讓他爲難。

只是看着面前一號,王子陽知道這個問題自己不回答肯定是不行了。按照一號的性格來說,在磨磨唧唧的下去,或是找其他什麼藉口不回答,自己不捱罵纔怪。到時候再連累此時還在巴林右旗境內作戰的旅長和政委。

想到這裡,他咬咬牙道:“一號,我認爲我們的訓練強度還需要加強,而且各種實戰訓練的層次還要加強和擴充。尤其是針對坦克戰訓練的程度,不僅要有營連一級的,更要組織旅團一級的。而且綜合戰術演練的次數,還要大幅度的增加。”

“另外,我們在訓練之中對日軍坦克的識別認識還要加強。對於移動目標的射擊訓練的標準,還是要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遠距離的精確射擊訓練,還要在相當程度上進行加強。對於野戰搶修的能力,也需要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高。”

“而目前我們對戰損坦克的搶修能力,雖然已經相當不錯,但是必要的設備還是有些短缺。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炮塔無法修復,但是底盤還是完好的戰損坦克,改裝一些搶修車,增強我們的戰術搶修能力。畢竟對戰損坦克的搶修能力的強弱,關係到我軍持續作戰能力。”

“按照目前一旅的坦克編制來說,目前我們的搶修車,至少還要增加一倍。同時備件的儲備,還要按照目前現有的標準,再增加百分之三十。尤其是一些容易損壞的部件,備用的數量還要增加。而且每個修理營的卡車數量,還要在目前編制上增加五到十輛。”

簡單的回答了楊震的問題後,王子陽就閉上了嘴。但楊震看的出來,他的話並沒有說全。他的心中還有一些其他的想法,還沒有說出來。而且楊震也感覺的出來,對於後面的這番話王子陽肯定是有一定的顧慮,所以纔沒有全部說出來。

看着臉上有些猶豫的王子陽,楊震道:“有什麼想法就說出來,不要有什麼顧忌。老百姓還知道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的道理,難道我們就些人就一點肚量沒有,聽不得一點的不同意見?你這個人眼光還是有些的,但是這個性格怎麼這麼婆婆媽媽的。這裡就你我兩個人,有什麼不能說的?”

楊震的話音落下,王子陽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將心中的想法全部講了出來。一號的話既然已經說到這個地步了,再不講自己就真的顯得有些做作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對與不對,那就不是自己該考慮的了。

經過短暫的猶豫,王子陽最終還是開口道:“一號,我認爲除了上述的問題需要糾正的之外。通過此次作戰,我感覺我們在裝甲旅的編制上有些不夠合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相當的不合理。”

“我們的一個裝甲旅下轄一個坦克團,一個摩托化步兵團,摩托化牽引炮兵營、防空營、修理營、直屬裝甲偵察營、通訊營、工兵營、汽車營、一零七火箭炮營各一個。直屬部隊的編制我們先不說,單單說這個坦克團。”

“按照我們現有的四四制編制,一個坦克團下屬四個坦克營、一個自行火炮營、一個高射炮營。每個坦克營有四個連以及一個直屬裝甲汽車排。每個營共計編制五十六輛坦克,六輛裝甲汽車。”

“四個營的編制就是二百二十四輛坦克、二十四輛裝甲汽車,以及十二輛七十五毫米自行火炮、九門安裝在坦克地盤上的雙二十三毫米高射炮。如果再加上旅直屬裝甲偵察營中的坦克連和裝甲汽車連,我們一個旅下轄的坦克數量在二百五十二輛,裝甲汽車在四十二輛。”

“這還沒有將我們在外蒙倉庫之中,搞到的那近百輛坦克和裝甲車臨時編成了一個加強營算在內。如果將這些也算在內,我們的這個坦克團的實際兵力,目前有近四百輛的坦克和裝甲車。”

“這個數量,對於一個團級編制來說無疑有些過分的龐大。不算配屬的其他兵種的部隊,以及臨時編制的那個加強營,單單就這二百五十多輛坦克放在任何一個對手的頭上,都是一個巨大的壓力。不過這種編制只是看起來很龐大,但是實際上卻顯得過於臃腫,在實際使用上也過於複雜。”

“二百五十輛坦克放在一個團內,四四編制,在指揮上顯得也很笨拙,相當的不便。最關鍵的是四四制編制有些不靈活,對指揮員的能力考驗很大,在戰場上運用也很不方便。以營爲建制的時候,在有些情況之下顯得兵力不足。”

“而如果出動兩個營或是以上的兵力,又涉及到協調指揮上的問題。而如果同時在兩個方向分兵合擊,就像今天我們是同時在巴林左右兩旗與林西境內作戰,指揮層面就顯得有些單一。”

“坦克團長是整個坦克團的最高軍事首長,他不去整個坦克團的指揮上就容易出現問題。而裝甲旅長,是整個裝甲旅的最高軍事首長,他不去整個裝甲旅在指揮上就容易陷入混亂。他們一走,整個林西境內就剩下我這個分管技術和後勤的副旅長,還有旅政治部主任了。”

“此次參戰的部隊,除了預備隊兩個坦克連是由一個營長統一指揮的之外。其餘的坦克連,都是由連長各自指揮。我這個副旅長剛剛您也看到了,爲了協調戰場指揮幾乎是忙的手忙腳亂。生怕任何一個細小的失誤,都會給我們的部隊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失。”

“但即便是這樣,在最後的時候還被日軍反咬了一口。雖說只損失了一輛坦克,但是這個損失本應該是可以避免的。問題就出在整個戰場的協調性上了,我一個人很難照顧到所有方面的。”

“如果有一名坦克團長在這裡配合指揮,或是接過我的指揮權,或是負責戰場上的一個方面,我想不一定會出現這種情況。至少在指揮上要比今天會靈便的多,也會順暢的多。畢竟他纔是直接指揮坦克部隊的人,有這樣一個人在指揮上會加靈便。”

“所以我認爲無論是針對我們坦克部隊目前針對的主要對手是日軍步兵,還是向今天一樣遭遇到日軍的坦克,這個編制在都是很不方便。在兵力上使用過於集中,而一旦分散又造成了指揮上的不便。”

“我想將這個團一分爲二,組建兩個坦克團還是比較恰當的。這樣在兵力運用上更加靈活,指揮上也更加方便。同時將團屬自行火炮營,從坦克團內剝離出來,與摩托化牽引炮兵營組建旅屬炮兵團。這樣即可以集中火力,也可以按照戰時需要隨機配備。目前的編制,在面對日軍來說,有些太過於浪費了。”

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羅斯眼中的救命稻草第五百三十四章一個時代的恥辱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三百六十三章 患得患失的楊震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二百四十七章 伏擊戰(三)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258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覺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九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4)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五百八十章重炮進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子當年也造過飛機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一百四十八章 岡村寧次的直覺第九十八章餘波中的對等報復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楊震的自信第三百一十章 改變路線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三十四章 挺進軍的徵兵辦法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三百零四章 太急躁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五章 戲要做足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二百七十二章 裝備精良的僞軍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戰的開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覺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五十一章 空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五百二十八章 艱難的攻堅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三十一章 全線出擊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四百三十二章 壯大聲勢的打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氣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
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二百七十九章 和平安寧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羅斯眼中的救命稻草第五百三十四章一個時代的恥辱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三百六十三章 患得患失的楊震第一百八十五章 血肉雙城(六)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三百六十四章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二百四十七章 伏擊戰(三)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的前兆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258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覺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九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4)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五百八十章重炮進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子當年也造過飛機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一百四十八章 岡村寧次的直覺第九十八章餘波中的對等報復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楊震的自信第三百一十章 改變路線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三十四章 挺進軍的徵兵辦法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三百零四章 太急躁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五章 戲要做足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二百七十二章 裝備精良的僞軍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四十四章 血戰的序幕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戰的開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覺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五十一章 空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五百二十八章 艱難的攻堅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三十一章 全線出擊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四百三十二章 壯大聲勢的打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氣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