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楊震絕對不在參與地方事務的表態,讓李延平與郭邴勳兩個人不約而同的都不由的一愣。兩個人都沒有想到楊震會藉着這個由頭,想要將自己也徹底的從地方事務之中脫身出來,將中央給予的權利又交了回去。

不過對於楊震的這個決定,郭邴勳倒是沒有想什麼。但是單純的軍人,對於軍事之外的問題,並不是太感興趣。但是對於李延平這個政委來說,可就有些意外了,甚至有些不太理解了。

眼下根據地內整個工業發展方案,都是楊震定下來的,規劃也是他搞的。甚至很多工廠的設備,也都是他一手弄進來的。就像現在正在抓緊時間,做最後開發準備,以及進行施工的位於肇州、安達的油田,就是楊震一手堅持搞出來的。

雖說還沒有出油,但是經過一個夏天的建設,那裡的工程基本上已經結束。油井都已經樹立起來,連接那裡到位於呼蘭正在抓緊時間建設的煉油廠運輸管道已經大致建設完畢。按照預定的計劃,明年開春就可以開始試鑽。

這個看起來有些瘋狂的計劃,連同鑽油設備以及石油冶煉設備,石油冶煉廠的引進和建設,都是在楊震一力堅持之下進行的。換了其他一個人,在早就已經被斷定爲貧油國中國,在資金如此困難的情況之下,根本就不會這麼幹。

現在眼看就要試鑽了,這個時候他當撒手掌櫃的,恐怕是不太恰當吧。不僅僅是總指揮不會答應,恐怕就連中央也不會同意。儘管有那位最早到根據地的中國地質學開山之人的鼎力支持,但這可是關係到全國人民眼光所及的大事。

至於楊震這次關於拿出汽車與蘇聯交換談話的所有想法,李延平與郭邴勳都聽懂了也都明白了。但是對於楊震一下子拿出這麼多裝備去蘇聯交換武器的事情,李延平倒也罷了,最多有些心疼,還是理解和支持楊震的。

不過郭邴勳還多少有些想不通。其實也不單單是真的想不通,更多的還是肉疼。與蘇聯人打了這麼長時間的交道,對於蘇聯人的品性,無論是李延平還是郭邴勳,兩個人還是都清楚的。

正像楊震說的那樣,捨不得一塊好肉,是套不住蘇聯這頭餓熊的。只不過對於眼下抗聯也需要的物資,就這麼交出去了,兩個人實在有些不甘心,更是肉疼的緊。對於郭邴勳來說,他原有的計劃幾乎全部都被打亂了。

其實對於郭邴勳這個上管天文,下管地理,中間還要管雞毛蒜皮的參謀長來說,炮兵目前所處的實際情況,他又豈能不清楚?眼下抗聯的確通過採取各種手段,以及在蘇聯人的協助之下,建設了一支恐怕在目前國內最強大的炮兵。

但是手中的火炮性能,卻是參差不齊。甚至有些火炮的生產與製造年代,都已經過於久遠。不僅性能已經落後,就是火炮的質量也有相當的問題。在去年與此次會戰高強度使用之後,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因爲火炮老舊而炸膛的事件。

而在經歷過去年的高強度使用之後,今年這些火炮性能以及壽命下降的更加厲害。特別是那些波蘭製造的法式七十五毫米野炮,本身質量就不如原廠貨。再加上普遍生產時間,已經高達二十年甚至更多,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一戰時期粗製濫造的產品,在使用之中問題就更多了。

不算波蘭仿造的,就算那些法制原廠的一八九八式七十五毫米野炮,也因爲大部分都是一戰時期的應急產品,也都到了報廢的時候。火炮的本身老化,再加上日常高強度的訓練,也加快了這些火炮的報廢速度。

當然這些火炮出現事故之中,不單單是火炮的問題。抗聯在很多戰鬥之中,超過標準強度使用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楊繼財在阿魯科爾沁旗那場炮火屠殺之中,大多數的七五野炮都打出了超過標準射速將近一倍的炮彈。

至於其餘的一百毫米榴彈炮、一五零榴彈炮,其發射速度也普遍高於標準射速,超過一半已經是普遍的現象。一個小時的炮擊,打垮了第七師團的主力,將總部調運到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的炮彈打出去八成。這個火炮的射速不大大的超標,根本就無法做到,也不可能形成足夠密集的彈幕。

而這種現象在其他的部隊,也相當的普遍。七師裝備的兩門四一式山炮,在一場戰鬥之中短短的三分鐘之內,打出去近八十六發炮彈。而四一式山炮,即便是新制造的新炮,最大射速也不能超出每分鐘十發。八十六發炮彈,幾乎相當於這兩門山炮每分鐘打出去近十五發炮彈。

這種高強度的使用,無疑在另外一個方面加劇了本身就是二手貨,甚至是三手貨,很多已經有相當老化的火炮報廢的速度。別說老炮了,就算新制造的火炮,也禁不起這麼高強度的使用。

不僅配備在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的炮兵,多次出現炸膛導致炮兵傷亡的事情。七師的那兩門四一式山炮雖然沒有炸膛,但是也是戰後因爲高強度使用,膛線幾乎磨平。經過檢驗全部,已經沒有維修的價值,只能報廢處理。

儘管總部已經再三下令,在不必要的情況之下,儘可能的減少火炮使用方面的浪費,並嚴格控制火炮使用強度。因爲這種情況,不僅僅意味着加速火炮報廢的速度,同時也是對炮彈的一個相當大的浪費。抗聯的底子這麼薄,別說火炮了,就是炮彈這麼打下去也實在有些吃不消。

但是對於火炮使用方面,很多的部隊依舊出現了浪費嚴重的情況。在新京北戰場上,甚至出現了打一個日軍中隊反擊作戰,即動用野山炮連各兩個外加上一零七火箭炮連,八二迫擊炮和一二零迫擊炮各一個連,一個火力覆蓋即打出去上千發炮彈的戰例。

在攻堅作戰的時候,也經常出現對日軍一個普通的工事羣,即動用一個炮兵營,甚至更多炮兵的情況。實施火力攔截的時候,無論增援的日軍出動多少兵力,多層次、交叉的彈幕射擊是相當普遍現象。

但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又使得總部對炮兵使用無法控制太嚴,以免影響戰鬥進展。畢竟目前抗聯主要的地面火力支援手段,還是以炮兵爲主。這就造成了部隊之中火炮,尤其是師屬火炮普遍使用過度,炮彈消耗量越來越大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之下目前抗聯使用的部分火炮,尤其是使用量最大,也是使用最頻繁的師屬火炮,相當一部分都到了必須更換的時候。而眼下在戰場上,想要繳獲日軍火炮,也越來越困難。

此次會戰,雖說到眼下已經全殲了日軍幾個師團。但是繳獲的完整火炮,並沒有多少。日軍在戰鬥失利的時候,會將所有無法攜帶或是已經沒有炮彈的火炮,儘可能的全部炸燬。現在繳獲的數量不足,無法滿足需要。如果再尋找不到來源,恐怕會影響部隊在今後的戰鬥力的。

按照郭邴勳的估算,按照今年對火炮的使用強度來看。此次會戰結束之後,至少要有五十門以上的七十五山野炮,以及相當一部分大口徑火炮,尤其是波蘭製造或是法國製造的野炮只能退出裝備序列。

儘管知道楊震這麼做,也是一種在自身目前還無法制造身管火炮之下的無奈選擇。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郭邴勳也是很清楚的。但這一千輛美製卡車,對於郭邴勳來說還是相當的不捨。

這兩個問題,一個是關係到下一步作戰之中戰略補給的問題。一個是解決部隊未來火力支援的問題,兩個問題都是相當關鍵的問題,先解決那個都是頭疼的事情。既然這樣,也只能是頭疼先醫頭了,至於卡車的問題暫時先放一放。

而且拿出去這一千輛美製卡車,對於眼下的抗聯還遠不到致命的程度,更不是在未來無法補充。但火炮的問題,是關係到抗聯在今後幾年作戰中的火力支援問題。考慮清楚了,郭邴勳雖說沒有表示完全的贊同,但實際上也算是默認了。

至於楊震說的今後除了軍事問題之外,他不會再插手根據地地方建設,以及與蘇美英三國打交道的話,郭邴勳反倒是沒有太在意。有些事情,不是楊震想脫身就能脫身的。中央明確指示,今後在對蘇美英三國交涉的時候,還是要以楊震的意見爲主。

這個態度,已經很明顯的表明了中央的態度。而且在對待這些狡猾的西方列強方面,大多數沒有對外交涉經驗的人,去了也只能是吃虧或是乾瞪眼。用郭邴勳私下與李延平的談話來講,用君子去對付流氓吃虧的只能是君子。

對於那些一心只想佔便宜的西方流氓,只能用楊震這種臉皮又厚,又極其腹黑的人,纔是真正的人盡其才。否則,只有吃虧的份。這種情況,中央以及東北局還是清楚的。楊震想徹底的從中脫身,恐怕沒有那麼的簡單,弄不好只是一個鏡中月、水中花。

最關鍵的是他認爲受制於經歷和環境,有些事情甚至包括總指揮在內,眼光還是都有些短。考慮問題更多的還是限制在有限的視線之內。根據地要想真正有一個的長遠發展,至少目前還離不開眼前這位老兄。

在工業發達的法國呆了幾年的郭邴勳清楚的知道,在經濟發展與工業建設方面也必須要有一個清晰的戰略眼光。才能真正的促進一個大發展。而這個戰略眼光,至少從目前來看,還是非楊震這個人莫屬。其他人,還是做一些實際工作比較恰當。

最關鍵的是郭邴勳認爲眼下根據地內,在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之下,造紙、紡織,甚至建材方面的輕工業以民營經濟爲主。重工業以及關係到國計民生根本的問題,以計劃經濟和公有制爲主的模式,還是比較適合的。

如果換一個人來,搞出一個全盤蘇式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這很不利於根據地的經濟發展。雖說對經濟研究不多,但是蘇聯那種全部包攬的,過於僵化和死板的工業模式,郭邴勳還是很不贊同的。

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五十一章 狡猾的上村利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十六章 計劃(1)第五十一章 超重磅級人物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267章從善如流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數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四百四十一章 國崎登不是傻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一百一四章 英國人的垃圾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234章 賭注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264章 進關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百二十九章 虛僞的美國人第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遠都是一家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百八十六章另外一種因禍得福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二百七十九章 驚天的賭局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
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五十一章 狡猾的上村利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十六章 計劃(1)第五十一章 超重磅級人物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267章從善如流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數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四百四十一章 國崎登不是傻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一百一四章 英國人的垃圾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漣漪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宮的意圖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234章 賭注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264章 進關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百二十九章 虛僞的美國人第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遠都是一家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遠見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三百八十六章另外一種因禍得福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二百七十九章 驚天的賭局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難打也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