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

對於楊震的抗議,英國人之前倒還是不太在意。英國人始終認爲自己在某些方面,還是佔據絕對優勢的。但是在四二年五月日軍全部佔領全部巴布亞新幾內亞,並以莫爾茲比港爲依託,登陸澳大利亞本土。

同時在攻佔了整個緬甸,正在向對印度東部地區以及孟加拉發起攻勢之後,英國人卻是真的慌了神。此刻北非戰場正在鏖戰,而美國一時還無法參戰。力量已經幾乎要使到極致的英國人,在也無法繼續他們的所謂驕傲了。

因爲他們很清楚,他們之所以現在還能頂住日軍在印度的攻勢,除了美國人提供了大批的裝備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抗聯在中國內地發起攻勢的時候,逼迫將日軍原本用於調往東南亞的兩個師團,在半路上又調回滿洲。

如果這當時這兩個師團被投入到印度,那麼以眼下英軍在東南亞的兵力,恐怕日軍能一鼓作氣打到卡拉奇。正是日本人的幫忙,讓英國人瞭解了在遠東戰場上,抗聯真正起到的作用遠非他們可以想象的。

經歷過這次楊震強烈的反彈之後,英國人雖說最終也沒有爲自己的所作所爲道歉,但是行爲上收斂了很多。雖說提供給抗聯的裝備,對於英軍自己的體系,以及與美國貨相比來說始終是二流的。

就像他們只提供斯特林轟炸機,卻一直不願提供蘭開斯特轟炸機和哈利法克斯轟炸機。只提供十字軍巡洋坦克,卻一直拒絕提供更新式的克倫威爾巡洋坦克。在戰爭期間英國人依舊提供的是他們已經轉入二線的裝備,但是卻沒有在做出這種以次充好,拿着三四流的裝備來搪塞抗聯的事情。

如果眼下一方面正在抓緊時間調整裝備、編制,並接收英國人轉來的坦克。以及正爲英國人的華而不實,答應的裝備只給了一半,抗聯眼下最需要的戰術飛機,卻是遙遙無期而大發雷霆的楊震。

知道英國人原來答應給的飛機,會如此的垃圾。恐怕對於英國人違約,他就不單單是大發雷霆這麼簡單了。這些英國飛機抵達之後,與給抗聯帶來的麻煩相比,有還不如沒有。至少不會讓英國人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同時,自己還要領着他們所謂的情義。

只是眼下正因爲缺乏戰術支援飛機苦惱,因爲被美英兩國合夥放了鴿子,而大發雷霆的楊震,卻是遠遠的沒有想到這些。隨着那一天的日益臨近,楊震的精力更多的放在了擬定作戰計劃,以及支應美國人方面。

不知道在自己出現之後,已經出現改變的歷史車轍,最終的走向還會不會像原來一樣的楊震。爲了監控日軍,獲取第一手資料。尤其是日本海軍的動向,自十一月初開始,抗聯開動了整個根據地內所有的無線電監控系統。

同時將兩架剛剛改造完畢的C四七型無線電信號監聽飛機,避開蘇軍在遠東地區的對空監視哨,利用夜色的掩護。以最高升限,不開航行燈從蘇聯遠東地區無人區域,輪番飛越蘇聯領空進入日本海,加強對日本本土無線電信號接聽。

雖說日本海軍的密碼組成要比陸軍先進和複雜的多,而且更換的頻率也相當的密集,以抗聯的技術能力和原有並不豐厚的底子很難破譯出來。但楊震並沒有放棄努力,依舊盡全力對日本海軍無線電信號進行追蹤和截獲。

只是爲了迷惑美英以及掩蓋真實的意圖,被楊震命令作爲重點監控方向的日本南千島羣島的日本海軍基地,無線電全部實施靜默。別說海軍方面的無線電通訊聯絡,就是陸軍方面的無線電聯絡信號,大部分時間之內也經常是時有時無。

抗聯的監控系統,始終未能截獲這個方向的日本海軍無線電信號。不過南千島羣島方面日本幾個海軍基地雖說一直保持無線電靜默,當同期日本海軍本土各大基地,以及臺灣和南方軍的無線電信號數量,卻是突然激增。

雖說沒有尋找到南千島羣島方面日本海軍的無線電信號,以及無法破譯截獲的日本海軍無線電信號。但是通過截取的東京大本營與各地日軍各大戰略集團無線電信號,以及同樣激增的日本外務省的無線電信號,楊震依舊是獲得了一絲蛛絲馬跡。

只是單憑破譯的日本陸軍以及外務省的無線電聯絡內容,楊震依舊無法徹底的放心。直到十二月四日,抗聯通信部破譯了日本南方軍給東京大本營的一份秘密電報之後,楊震一直懸着的心才真正的放了下來。

這份最終讓楊震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的電報,內容其實很簡單,上面只有“早七時,預定使用各部隊,以於三亞港全部登船完畢”。而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讓楊震心中一直懸着的大石頭終於平安落地。

這封電報,來自於擔負東南亞作戰的日軍南方軍。海南島是什麼地方?現在是日本南方軍南下東南亞作戰的主要戰術訓練基地,以及氣候適應基地。而南方軍自面向東南亞的三亞港登船,明顯不會是投入到中國戰場。

如果在海南整訓的日軍北調中國戰場,那麼應該從海口登船,渡過瓊州海峽之後在廣東沿海某一地登陸。而這批在海南島整訓的日軍,既然從三亞上船出發,目標只能是與海南島隔海相對的東南亞。

而事件的發展,都是連鎖性的。日軍不拿下東南亞,就無法解決目前最急需的石油和有色金屬來源。而他們想要攻佔東南亞,那麼他們不摧毀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不奪取菲律賓羣島。他們這個目標,根本就無法實現。

美國人是不會坐視日本人在東南亞英荷殖民地攻城略地不管的。部署在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以及部署在菲律賓羣島不斷在增強的美國遠程轟炸機羣,是日本人只要南下就無論如何要清除的障礙。

既然日本南方軍對東南亞作戰的部隊,已經在海南島登船。那麼他們此時偷襲珍珠港,摧毀美國人太平洋艦隊的艦隊,恐怕已經抵達珍珠港附近海域。偷襲珍珠港這一改變日本命運的事件,應該不會有什麼改變。

在截獲這封電報之後,楊震便撤回了那兩架目前世界上僅有的電子信號偵察飛機。越過蘇聯境內進入日本海,風險實在是太大了。既然現在歷史的車轍還是按照原來的順序再走,楊震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再冒這個風險了。

更何況現在這兩架飛機,還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利用飛機上裝備的束星北教授研製出來的簡易導航裝置,引導眼下航空兵正在秘密全力準備的,即將展開的第一次對日空襲。

早在此次會戰還正濃之際,楊震就讓航空兵抽調出最好的兩名作戰參謀,研究對日轟炸問題。同時命令航空兵,逐步將大部分的伊爾四轟炸機撤出戰場,轉爲進行遠程跨海飛行訓練。並要求通信部和航空兵專門成立一個研發小組,解決對日轟炸導航問題。

到楊震從延安返回哈爾濱爲止,對日轟炸的各種準備工作,實際上已經基本結束。那兩架無線電信號接收飛機上的無線電信號接收與側向設備,就是這段時間研究的成果。當然對日轟炸的導航,並不完全依靠這兩架飛機。

總部通信部與航空兵通信部,聯手分別在東寧、佳木斯、汪清,設置了幾個使用定向天線的大功率無線電臺導航臺。通過縝密的計算,這三部大功率無線電臺發出的信號,至少兩部的信號,將會在日本海靠近日本本土上空交匯的。

而這兩架飛機起到的作用,就是隨同轟炸機羣,利用飛機上的機載無線電測向儀捕捉這個交匯點。引導對日空襲的轟炸機編隊,尋找日本本土。至於進入日本本土之後,則依靠航空地圖和飛行儀表進行導航。

儘管導航所用的電臺,也只不過是使用特定頻率,以及定向天線的普通超大功率無線電臺。飛機上安裝的也不過是普通的無線電測向儀,以及一個用來捕捉這個特製大功率專用無線電信號的接收器。而這個專用無線電信號接收器,除了可以捕捉導航電臺信號之外,還可以捕捉日本本土無線電廣播的信號,作爲深入日本本土之後的導航。

這些設備完成研發之後,航空兵曾經抽調過最好的飛行員,出動兩架伊爾四轟炸機與一架C四七無線電信號接收飛機組成一個小編隊,秘密穿越蘇聯濱海邊疆區,飛抵日本海上空的實驗過幾次。

儘管這個導航系統相當的簡陋,而且容易受到干擾。同時因爲精度的關係,所發射的信號交匯點,最遠只能達到日本西海岸二百公里之處,但是畢竟初步的解決了遠程轟炸導航的問題。

抗聯使用的蘇制伊爾四轟炸機的儀表太過於簡單,而且精度也相當的差。雖然航空兵從接到任何開始,就已經逐步使用進口的美製航空儀表替換。但是一是受制於美製進口儀表數量的不足,二也是飛機型號不同,所使用的儀表也有區別,最關鍵的還是技術手段不足。

航空兵儘管採取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但依舊無法完全提高伊爾四轟炸機的儀表水平落後的問題。而且在海上沒有地面參照物,全部單靠儀表飛行,對所有參戰轟炸機飛行員的技術水平要求太高。這一點,也是目前抗聯航空兵尚無法完全達到的。

所以由楊震出主意,束星北牽頭實際執行,搞出了這麼一套簡易版的導航裝置。雖說與英德兩國的無線電導航系統相比,無論是精度還是距離都有相當大的差距。而且覆蓋範圍,也沒有能抵達日本本土。

爲了解決一些信號捕捉上的問題,以及對設備進行試驗,那位狂熱的束星北教授甚至多次冒險搭乘試驗飛機,親自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多次反覆試驗,雖然還有一些小的瑕疵,但是大部分的問題已經解決。基本解決了在大海上,爲轟炸機羣導航的問題。

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二百七十八章 楊繼財的不同看法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十三章 爲了活下去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二十一章 行動(1)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六章 楊震的障眼法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七十章 最應該做的不是檢討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六十六章 首戰(2)第四百六十一章 終生的信念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章 當着真人不說假話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張牌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三十八章 我相信我沒有看錯人第三百零二章 楊震很不滿意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細節上分析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雙城(九)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博取最大利益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十八章 計劃(3)第一百四十四章 消失的四十八師團部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三百七十五章 朝鮮戰場的終結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一百九十五章 都保留下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一把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八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3)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要獨吞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九十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二)
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二百七十八章 楊繼財的不同看法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十三章 爲了活下去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二十一章 行動(1)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八十二章 自食惡果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四百二十一章 繼續你沒做完的事第六章 楊震的障眼法第四十章 楊震內心也有隱憂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七十章 最應該做的不是檢討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六十六章 首戰(2)第四百六十一章 終生的信念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章 當着真人不說假話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張牌第十一章 該死的情報部門第三十八章 我相信我沒有看錯人第三百零二章 楊震很不滿意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細節上分析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雙城(九)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覺靈敏的蘇聯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博取最大利益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十八章 計劃(3)第一百四十四章 消失的四十八師團部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三百七十五章 朝鮮戰場的終結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一百九十五章 都保留下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三百五十一章 浴血十家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一把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綏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八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3)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要獨吞第六十一章 惱火的曹輝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一百九十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