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訓

晉北戰場上兩軍配合較好的原因,與太原戰場根本就不同。楊繼財與兩大根據地兩個分區之所以配合的比較好,是因爲戰場就在太原周邊,幾乎沒有什麼迴旋餘地。幾個分區與抗聯參戰部隊,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誰也跑不了誰。

二也是兩個分區的軍政主官,親自坐鎮指揮。有了直屬上級的壓着,下面的部隊也不敢太發揮遊擊水平。至少下面的團營長,沒有人敢在這二位面前扎什麼刺。相對於下面習慣了各自爲戰的團一級幹部,這二位紅軍時期便是高級幹部的眼光和水平還是有的。

要是沒有這二位軍分區司令員親自坐鎮,來的是一幫團長的話,楊繼財這一仗恐怕打的遠不如現在順手。首先一個指揮權理順的問題,就會將他搞的頭大如鬥。雖說關內部隊不講究職務一類的關係,但是資歷卻是一個致命的問題。

搞不好,他就算再想堅持下去,眼前的肉再肥,他也只能全部的放棄了。最關鍵的是,這二位分區領導,包括外圍的晉察冀二分區司令員。無論是自覺,還是不自覺的都被楊繼財給畫出的大餅給圈了進來。

等到想脫身的時候,卻發現只能硬着頭皮,跟眼前這位膽大包天的年輕人走到底了。否則誰事先撤離,都會造成整個戰場的崩潰。而回去,自己的上級肯定饒不了自己。就算硬着頭皮,他們也得堅持下去。也就是說是形勢,將大家逼到這個份上。所以在太原戰場上的楊繼財,倒是得心應手的多。

對於眼下晉北戰場出現這種配合不融洽,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產生了一定隔閡的情況,頭疼的不單單是陳翰章一個,親臨一線指揮,此次太原行動之前才從晉北趕回的晉綏軍區代司令員也頭疼,甚至連在興縣坐鎮的老總也很頭疼。

老總此戰之前從延安,受主席委派親自趕到晉綏軍區坐鎮,可不單單是督戰。老總在這裡,對各個戰線一直有一個很直接的掌握。尤其是對晉北參戰的晉綏軍區部隊的表現,老總瞭解的很清楚。

至於抗聯那邊,在陳翰章臨出擊之前,也再三要求陳翰章,將每天的戰況給老總做一個詳細的彙報。所以老總對整個戰局的掌握,其實並不比楊震少到哪裡去,所以老總也是爲了這件事情很是頭疼。

甚至在楊震趕來之前,老總有心從包頭前線抽調回兩個旅配合抗聯作戰,將原有的地方武裝升級的新部隊替換下來。這些爲反掃蕩作爲骨幹使用的主力部隊,遊擊習氣倒還是少了很多。

楊震也正是在接到三次陳翰章的秘密電報之後,才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這纔在這個關鍵時刻,從通遼總部駐地飛抵西北。晉北戰場就在關內根據地周邊作戰,沒有關內部隊的支持和配合,這一戰想要打好很困難。而這個問題不解決,也會影響到關內外部隊團結。

楊震心中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在來的飛機上,他已經考慮過解決這種辦法的途徑。第一個辦法很簡單,將所有參戰的晉綏軍區部隊,全部撤出一線戰場。用於後方轉運物資、看押俘虜、保障通訊線路的安全。

但這個解決方法看似最簡單,但可能引起的麻煩和後續影響也是最大的。將所有的關內參戰部隊,從一線上撤下來。明顯很容易會讓人有抗聯老子天下第一,對所有兄弟部隊都看不上眼的想法。搞不好,會嚴重影響到兩軍之間團結的。

第二個更簡單,從抗聯抽調出一批幹部。將所有參戰的晉綏軍區部隊,團參謀長全部替換下來。營一級,每個營都派一名抗聯幹部擔任副營長。這個辦法其實即簡單,也更加有效。但這個辦法,帶來的麻煩卻還要超過第一個辦法。

先不說指揮關係的理順,單就一個部隊指揮權的問題,就很是讓人頭疼。關內部隊,不像抗聯那樣明確軍事主官和參謀長之間的權限。向來都是軍事主官說了算,軍事主官在軍事指揮上,有着絕對的權威。參謀長在指揮上並無決策權,甚至很多的部隊連建議權都沒有。

在關內部隊,除了高級指揮部之外,團一級的參謀長職責倒是更像部隊司令部直屬隊的一個大管家,或是一個高級的傳令官。涉及到具體的指揮上,更多的是軍事主官獨斷專行,當然原來還有政治委員的最終決定權。作戰的具體指揮上,基本上沒有參謀長什麼事情。

楊震在與挺進軍接觸的過程之中,發現太行軍區和一二九師出來的部隊,也就是自己的老部隊,對參謀長的工作比較重視,職責也比較明確。但是其他根據地出來的部隊,就差的太多了。很多旅團一級的部隊,參謀長甚至就是一個擺設。

實際上,這倒也不是關內部隊所獨有的情況。輕視參謀工作,而基本上是中國所有軍隊的慣例。按照北洋政府明文規定,參謀長轉任軍事主官需要降兩級使用。即便是在重慶方面組織結構和體系,最爲現代化的中央軍之中,在很多部隊之中參謀長起的實際作用也很有限。

兩套指揮體系的不同,甚至在某些觀念上不同的部隊,在指揮理念上會有很多的衝突。這些事情,從當初抗聯選派的人員去組成挺進軍部隊工作,主要被分配擔任參謀長的時候,就已經吃足了苦頭。

現在從抗聯抽調人員,去接替參謀長,除非老總親自下命令,否則能起到的作用恐怕會相當有限。而且這麼做,也很容易產生一些隔閡。在很多人的眼中,會認爲自己手伸的太長了。人家是搭檔多年的老戰友,自己貿然插手進去很不好。

當談到最關鍵也是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時,楊震的突然沉默,讓老總在短時間之內有些不明所以。但老總什麼人?雖說性格寬厚,但軍齡比楊震這個後起之輩,年齡還要長很多統兵剩下下來,對於的部下的心思那裡還不明白。

楊震在這個問題上的沉默,老總很快便想出癥結所在。楊震的顧慮,老總很清楚出現在什麼之上。不過老總認爲作爲幾大戰略區軍事主官之中,資歷最淺、年紀最輕的他,在這方面有所顧忌倒也算正常。這也說明楊震的頭腦冷靜,並未因爲自己的地位發生變化,而有任何的高燒。

猶豫了一下,老總還是最終拍板道:“包頭地區形勢現在已經穩定下來,剩下的幾方面交涉,主要是我們和後套、榆林方面打嘴仗。而且以後套方面那位主官的爲人來看,他不會在這個時候挑起衝突的。綏西地區爆發衝突的可能性,現在幾乎沒有太大的可能。”

“再加上包頭孤懸綏西,雖然有鐵路線與後方相連,但本地畢竟屬於貧困地區。大量駐軍長期駐紮在那裡,不僅給當地帶來了極大的負擔,我們也無力保證後勤供應。我看這個時候,是該抽調回一部分主力的時候了。”

“這樣,我讓晉綏軍區將所有的騎兵全部留下,炮兵留下一個團,步兵留下兩個旅,擔負包頭至歸綏、託和託一線的防禦。在抽調三個獨立團,負責歸綏至集寧一線的防禦。其餘的部隊立即經平綏鐵路,以最快的速度車運至大同一線。

“現在我們控制區內有了鐵路,調動部隊上也不用怕因爲部隊連續行軍作戰,帶來的極度疲憊。將晉綏軍區主力快速的調回,不僅可以節省出包頭、歸綏的存糧供應晉北戰場,也可以大大減輕你們的壓力。”

“最關鍵的是,在包頭周邊短時間不會有明顯戰事的情況之下,可以將最大的有生力量,放在晉北戰場上。我們既然已經打了大同,那麼這場戰鬥我們就一定要打好。不僅要守住前一段時間的勝利果實,還要進一步的在華北日軍腹地狠狠的捅上一刀。”

“好好的迴應某些方面,對我們遊而不擊、不打日軍專打友軍的無端指責。讓全國人民都好好的看看我們,抗日決心究竟有多大。看看我們是不是真心抗日的,看看誰纔是在真心的抗日。”

“我馬上讓負責留守根據地的代司令員,立即趕回晉北戰場。現在配合作戰的這幾個團,除了表現最好的兩個團之外,其餘的部隊全部撤下來,轉入後方守備。等晉綏軍區主力返回之後,所有部隊全部調往涼城整訓,並擔任晉北戰場的預備隊。”

說到這裡,老總看着楊震聽完自己想法之後微微皺起的眉頭道:“隨着你們陸續開始入關參戰,與關內的交通線全面打通,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我們的鬥爭思路也該採取一些改變了。一些部隊原有的遊擊習氣要該改掉的,必須要改掉。”

“游擊戰,只是我們一種在特殊情況之下采取的一種作戰方式。過去在殘酷的環境下,在缺槍少彈的情況之下爲了生存,採取更加符合我們自身條件作戰模式這並沒有錯。因爲過去我們沒有那麼厚的本錢,實在是賠不起,也打不起消耗戰。”

“過去部隊平均每支槍只有五發子彈,漢陽造步槍都是好槍。輕重機槍彈藥不足一個基數,極少的炮兵有炮無彈。打完一場戰鬥,還要想辦法返回戰場去撿子彈殼,交回上級以復裝子彈。這種條件逼得我們,只能採取這種打一場戰鬥要計算一下是不是賠本的買賣。”

“但現在條件轉變了,作戰的要求也出現了相當大的變化。我們很多的各級幹部思維方式,卻沒有得到一個根本的扭轉,無法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明知道兄弟部隊裝備了大量的汽車和坦克,卻還要堅持破壞公路。結果可倒好日軍機動能力有沒有下降,至少現在還看不出來,反倒是把你們給困住了。”

“這種情況必須要得到改變,我們不能總是以游擊隊自居。條件和環境都改變了,我們的思維也該有一些改變。等這場戰役結束之後,不僅僅是晉北戰場的部隊要整訓,就連其他的根據地部隊,也要進行大規模的整訓。山東和新四軍各部距離遠一些,部隊實在抽調不回來,那就抽調一批幹部回來。”

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六十八章 奔襲(1)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一百一十五 才女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滅虢?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鍵在於速度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一百四十一章關鍵時候的逆轉第三百五十四章 是牢騷,但也是實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後的勾心鬥角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三百七十六章 這是糖衣炮彈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二百五十六章 他們只是半瓶水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掃屋子好請客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四十五章 來自關東軍的命令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子當年也造過飛機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三百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雙城(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採取一切手段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
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六十八章 奔襲(1)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一百一十五 才女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滅虢?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鍵在於速度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一百四十一章關鍵時候的逆轉第三百五十四章 是牢騷,但也是實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還是判斷失誤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後的勾心鬥角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九十一章 爲誰而戰(2)第三百七十六章 這是糖衣炮彈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識的暴露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四十章 偷雞不成蝕了老本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三百零六章 聞所未聞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二百五十六章 他們只是半瓶水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掃屋子好請客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五十一章 關東軍的誘餌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四百三十六章 機動優勢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四十五章 來自關東軍的命令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三百九十五章 老子當年也造過飛機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三百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雙城(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採取一切手段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