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

儘管楊震對於後勤部門這種小家子氣,婆婆媽媽的作風相當的不滿意。但在時間緊迫、形勢危急,尤其是後勤部門主要負責人都不在的情況之下,他也沒有那麼多的閒工夫去追究誰的責任。

在沒有時間去追責的情況之下,楊震秉承着一貫快刀斬亂麻的工作作風,立即讓葉超,將在星潭繳獲的萬餘發子彈和四百多枚剛拆箱的手榴彈,全部調撥給了特務團。這些彈藥已經是楊震手頭可以機動的最大數量了。

畢竟經過夜戰的消耗,楊震身邊部隊的彈藥也不多了。後衛營在丕嶺一線與一四四師滲透部隊激戰,星潭部隊阻擊戰,都消耗了不少的彈藥。尤其是手榴彈,現在平均每人還不到一個。

不過楊震傾盡全力調撥給特務團部分彈藥的同時,將後衛營的五挺輕機槍中的三挺捷克式輕機槍。以及警衛連之前在丕嶺至於星潭一線那場遭遇戰中繳獲的三挺法式輕機槍和一挺捷克式輕機槍,也全部調撥給了特務團。

經過臨時的調撥,再加上在馬渡橋一線繳獲的兩千多發子彈,總算讓特務團剩下的這四個連好賴有了相對充足的彈藥。儘管手榴彈和機槍子彈,依舊多少有些短缺。但總比讓特務團用牙去硬啃強的多。

等特務團領取完臨時調撥的子彈出發之後,楊震也只能在心中大罵一頓那個死腦瓜骨的後勤部門負責人出出氣。眼下不是追究這件事情的時候。再說人都不在這裡,追究又有什麼用?要想追究責任,也得等與軍部匯合之後。

儘管一夜的激戰,加上兩天下來的行軍讓所有的人都已經感覺到相當的疲憊。但在嚴峻的形勢之下,沒有一個人對楊震的這個決定表示出什麼異議來。因爲在所有的人看來,急行軍三華里的距離還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而對於習慣了山地游擊戰的這支軍隊來說,進山也就意味着安全了。

而且此時整個部隊重傷員和無法行走的輕傷員已經就地安置,非戰鬥人員已經隨同主力先行出發。這支部隊可以說是原來皖南部隊中最爲精幹的一支,可謂是輕裝到底。整個部隊除了武器彈藥,以及部分攜帶的乾糧之外,就只有兩部電臺可以勉強稱得上包袱。

將無法行動的重傷員就地安置的決定,對於在抗聯時候,曾再三強調過不許丟掉一個傷員的楊震來說,是到皖南以來最相當艱難的一個決定。楊震很清楚,說是就地安置,但這只不過換了一個好聽的說法而已。誰都知道,就地安置實際上就是等於將他們拋棄掉。

儘管這個決定對那些重傷員來說近似於殘酷,但這也是無奈的選擇。一個重傷員至少需要兩個人,甚至是四個人來擡。五十多名無法行動的重傷員就需要兩個多連的兵力來擡。要是手頭不多的部隊,都改爲擔架連了,這仗還怎麼打?還怎麼突圍?

好在讓楊震有些心安的是,自己當面的敵人即不是以虐殺俘虜爲樂的日軍,也不是殘暴的西北馬家軍。這裡又是皖南部隊長期工作和戰鬥的地方,不是日僞軍控制嚴密的東北,羣衆基礎也好的多。

再加上傷員之中,幹部的數量不多,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戰士。這些戰士之中,皖南籍的數量有很多。有了這個先決條件,將他們留下來就地安置,罪可能要遭一些,但是生命的安全基本上還是有保證的。

在安置完畢傷員,部隊按照楊震的命令徹底輕裝後。劉別生將調劑過來的七挺輕機槍和手頭上四挺輕機槍全部編入了第一梯隊,所有機槍手將輕機槍全部掛在胸前。只要在向山區運動的過程中,與敵遭遇,這些機槍將會在第一時間使用密集的火力,爲後續部隊打開一條通道。

在第一梯隊負責打前站的特務團出發後,楊震親自指揮後續跟進的第二梯隊,同樣做好戰鬥準備的教導總隊也是一樣配置。刺刀上膛、手榴彈擰開保險蓋,一挺蘇式轉盤機槍和兩挺比利時輕機槍全部掛在胸前。

幾乎就在第一梯隊出發的同時,那邊李明博指揮的掩護部隊集中楊震留下的全部火力,已經與退至浙溪橋一線,發現這邊正在向東邊山地強行突圍,正試圖用火力封鎖住山口的四十師展開激烈的交火。

在李明博不計彈藥消耗的拼命掩護之下,整個皖南還留在三戰區合圍圈最後一個缺口上的部隊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馬渡橋一線的狹小平原。所有的人都記住臨出發時,楊震的一句話,進入山區就是勝利而在拼命的奔跑。

與後續部隊相比,前邊開道的特務團則利用手頭上已經是儘可能集中的火力,與前邊一切試圖攔截的小股敵軍激戰着。好在整個馬橋渡一線的敵軍大部分已經南撤至於浙溪橋一線,留在馬渡橋一線正面山口處兩側制高點的敵軍只有四十師直屬工兵營的一個連兵力。

原本駐守在馬渡橋山口,是在戰鬥打響後被派來修築防禦工事,以防止前邊的防線被突破,而準備第二道防線。壓根就沒有想到對手的動作工兵營的這個連,此時還不知道他們已經是三戰區對雲嶺皖南部隊駐地構成的封鎖圈的最後一道防線。

儘管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最後的一道封鎖線,但這個臨時改行成了步兵的工兵連,卻依舊試圖利用自己控制制高點優勢,將突圍部隊阻擊在山口處。卻不想與對手剛已遭遇,就劈頭蓋臉的遭到了一頓密集的,中間還夾雜着大量手榴彈的彈雨橫掃。

作爲一個連武器都沒有多少,本行就是構築工事,卻沒有想到自己會因爲戰場態勢的變化。而突然間被推到整個風口浪尖,而臨時該做步兵的這個工兵連。儘管在特務團壓上來之時,試圖頑抗。

只是工兵畢竟是工兵,修建工事他們在行。但是在沒有經受過野戰訓練的他們,讓只有一半人有槍的他們去阻擊一支幾乎要殺紅眼的部隊,卻是非他們所能幹的了的。儘管浙溪橋一線的守軍拼命試圖以火力支援他們,但戰鬥力有限終歸還是戰鬥力有限。

還沒有等在特務團密集的火力打擊之下弄的矇頭轉向的連緩過勁來,特務團的刺刀便已經伸到了自己鼻子下面。儘管有着地形可以利用,但被賦予了重要職責的這個工兵連,依舊沒有堅持太長的時間,山口處兩個至關重要的制高點便相繼丟掉。而山口處制高點的易手,也就意味着三戰區沿皖南部隊周圍構築的最後一道封鎖線的崩潰。

在以旋風般的火力,擊潰山口前一一九團一個連部隊的頑抗後,劉別生留下政委帶着三個連繼續向東突擊。自己則指揮一個加強連,並兩挺輕機槍立即搶佔山口兩側的高地掩護後續部隊進山。

親自指揮後續第二、第三梯隊進山的楊震,見到劉別生利用敵軍工事構築的簡易陣地,正在控制山口兩側制高點的部隊後,卻相當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通過平原已經進入山區後,楊震拒絕了馮達飛以及幾個團幹部請示讓部隊休息一下的建議。不待後續掩護的李明博抵達,指揮部隊繼續以強行軍的速度,向東北方向主力撤退的方向快速的撤退。

直到部隊進入高山鐺以南、宋家坦以北黃山餘脈的深山老林之中,已經出現大量掉隊情況之後,楊震才下令部隊休息。但是部隊除了派出的警戒部隊之外,其餘的人都可以休息,作爲指揮員的楊震卻不能,也無法休息。

在下令通訊科架設電臺與軍部溝通後,楊震卻是拿着望遠鏡,爬上了東北方向的一個山頭,仔細觀察起周邊的情況來。看着周邊山高林密的環境,楊震徹底的鬆了一口氣。至少短時間之內,部隊是安全的。

當親自在周邊幾個選擇的幾個制高點部署完畢警戒部隊,同時安排好明暗結合的警戒哨,才下山的楊震卻是看到滿山坡上東倒西歪躺了一地,疲憊的連放在嘴邊的乾糧都不想吃的戰士,也只能無言苦笑。

下山之後,楊震並沒有責怪累的已經不成樣子的戰士。與中間還可以利用短暫的時間穿插休息的機關不同。自雲嶺出發後作爲軍部警戒部隊的特務團,幾乎沒有任何的休息過。先是掩護軍部行動,後來又緊急趕赴牛欄嶺。

在與七十九師激戰一天後,又按照命令回撤。整個星潭戰場之上,最累的,走路最多,恐怕餓肚子也是最多的就是這個特務團。這些幹部、戰士能堅持到現在,沒有掉隊,沒有當逃兵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楊震下山後,對着一直跟在身邊的馮達飛道:“老馮,戰士這樣不吃飯可不行。讓各個連的幹部帶頭,一定要吃東西。後面我們還不知道要走多長時間的路,什麼時候才能休息。體力恢復不了可不行。”

說到這裡,楊震頓了一下後道:“老馮,形勢緊張,我只能給大家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讓大家在堅持一下,這裡距離敵人還是太近了。三戰區在撲了一個空後,勢必要全力追擊。這裡是黃山餘脈,雖然山高林密,但是迴旋餘地還是太窄了。”

“最關鍵的是,我們必須儘快和主力匯合。否則一旦等第二游擊區的敵軍反應過來,我們將會被困在這裡。我也知道同志們現在都很疲勞,但目前形勢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現在還遠沒有到可以放心休整的時候。讓同志們在堅持一下。”

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三百三十九章 終究還是一場空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牆第四十八章 殘酷的冀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七十三章 你低估了日軍的瘋狂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二百零九章 你不能再帶兵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擔憂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詳的前兆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線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細節上分析第二百章 惱羞成怒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葉熊治的感覺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許跑掉一個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六十九章 四一年的分配方案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一百九十七章 挺進軍面臨的五無第三百二十章恐怕是來者不善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着他們自己改變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四百二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紅了眼的美軍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覺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四章 攻擊發起時間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奈的航空兵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雙城(三)第四十六章 佈置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八十九章 是我忽略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三百三十九章 終究還是一場空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牆第四十八章 殘酷的冀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七十三章 你低估了日軍的瘋狂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二百零九章 你不能再帶兵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擔憂第四百零五章 優良的效果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戰(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詳的前兆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線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細節上分析第二百章 惱羞成怒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葉熊治的感覺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相信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許跑掉一個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六十九章 四一年的分配方案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一百九十七章 挺進軍面臨的五無第三百二十章恐怕是來者不善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着他們自己改變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四百二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紅了眼的美軍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四百六十七章 王光宇的幻覺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四章 攻擊發起時間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隊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奈的航空兵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二百三十一章 第九師團的困局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雙城(三)第四十六章 佈置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八十九章 是我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