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調整編制

他楊震的本事的確高強,這一點他深信不疑。如果沒有能力,也不會在日軍重兵囤積的東北搞出這麼大一塊天地來。但他楊震也不是神仙,總不能一分錢不要的情況之下,再搞出幾個大型工廠吧。就算美國人答應給設備,但是總不能全部都是白給的吧。

而且他可以拍着胸脯保證這些設備,絕對不會增加東北的財政負擔。在建設這幾個工廠,東北只需要負擔基建費用就完全可以了。至於所需的工業設備,保證不再用東北財政負擔一分錢的經費。難道他真的有那個本事,空手能變出一大堆工業設備來?

當初楊震信誓旦旦拍着胸脯,讓那位東北人民政府主席,實在很難相信他可以從哪裡搞來那麼多工廠的設備。畢竟楊震是人,他不是神仙。況且就是神仙,也不可能一下子變出那麼多的機器設備來。但在楊震的保證之下,他也只能半信半疑的接受。

事實證明,楊震承諾的事情還真的就做到了。不僅從美國人手中搞來了大批的工業設備,基本上搶在美國人在對東北實施封鎖之前,部分完成了設備的安裝和調試。還橫掃日本工業系統,將日本人的工業用設備,搶回來一半還帶拐彎的。

佳木斯的第二特鋼廠第二期工程,使用的那臺一萬五千噸的水壓機,以及三臺七十噸的酸性平爐。就是日本人爲了建造大和艦,花費了高昂代價專門從德國進口的。四零年的一千萬美金進口這幾部設備,可謂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第二重型機器廠使用的幾部三千噸級的模鍛液壓機,也都是從日本人各個工廠搞來的。再加上之前豐收者計劃搶回來的那些工業設備,以及從美國人手中搞來的工業設備,這些工廠的興建和擴容的時候,還真的除了基建費之外,沒有花費東北財政一分錢。

不僅沒有花費一分錢,還利用從日本拆卸回來的設備,將南滿工業區被他搞得元氣大傷的那些企業,短時間之內基本上都恢復了生產。鞍鋼和本鋼,甚至產能翻了不止一番。尤其是撫順鋁廠,依靠日本的設備和日本的技術人員,直接成爲當時亞洲最大的鋁廠。

只是這件事情楊震的確是做到了,卻做得很是驚天動地,搞的中央很是被動。但他的厚臉皮和毫無顧忌,儘管被罵的很慘。也真的爲新中國的工業建設,節省了大筆的寶貴資金和時間。

而在新中國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之中,這幾年東北搞出的工廠,幾乎承擔了全國大規模工業建設百分之七十裝備的製造。節省了大筆寶貴的外匯,以及最重要的時間。除了從蘇聯進口了兩個航空工廠,一個造船廠之外,在建設的初期所有設備的需要,基本上都是依託國內。

不過不管當初楊震的保證能不能夠兌現,但是至少在齊齊哈爾特鋼廠擴建,重型機器廠建設上,還多虧了按照美國專家的方案來。在所有人質疑的眼光之中,所有的動力、管道、運輸等設施,甚至廠房等基礎設施都預留了相當大的餘地。

也正是基礎設施已經事先留下了擴容的餘地,使得李明瑞從南滿打劫來的設備,進廠就可以安裝,基本上用不到在搞什麼基建。最多也就是管線的接口,因爲口徑不同,適當的做一些調整。

如果按照蘇聯專家的方案來,這些設備即便運到北滿,但是因爲基建上的問題,真正投入生產至少還得等上兩年。那些設備就只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任憑風吹雨淋。隨遷過來的工人安置,會更加讓人頭疼。

節省了最漫長的基建時間,那麼投產的速度自然也就相當的快。在一貫的東北效率之下,這些設備從進廠到安裝,再到投產的速度相當的快。設備進廠的當月,就基本上完成安裝。一個半月之後,所有的管線和動力系統全部連接完畢。

再加上此次豐收者計劃搶運出來的工人,原本產量有限的富拉爾基這個專門製造槍炮用鋼的特鋼廠,在兩個月之內的產量就翻了一番。在通化鋼廠的設備運抵之後,甚至在短短的一年之內翻了幾番。

除了鎳鉻等金屬還要依賴外部供應之外,依託已經陸續投產的第一鋼鐵廠,其生產槍炮用鋼的其餘所有原材料。已經全部能夠自己生產,並基本上滿足了需要。當然炮鋼的冶煉,還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但是輕武器以及彈藥用鋼,基本上已經全部解決。

尤其是航空炸彈的需求,不僅滿足了抗聯對日轟炸的需要。甚至還滿足了後來美軍參與進來之後,對日轟炸的百分之八十的需要。關內各大戰略區的鋼鐵需求,也幾乎達到了百分之百的滿足。正在興建的集通鐵路,所有的鋼軌也可以全部立足國內,不在依賴不是很靠譜的美援。

同時軍工產業也在這批工人外加三千多部機器設備抵達之後,也在短期之內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在李明瑞從奉天打劫來的那批槍炮用鋼的基礎上,在短時間之內滿足了抗聯擴編之後輕武器裝備上的缺口。

重武器的仿製和生產,也大幅度的加快了速度。這批工人抵達之後,當年底就製造出來蘇制ZLS加農炮二百門,一二二榴彈炮七十多門,保證了部隊的擴編需要。以及爲關內部隊炮兵擴編,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在此次會戰之後,抗聯全部停止了一切的日製輕武器彈藥的生產和製造。所有的武器彈藥生產,轉向關內部隊急需的七點九二子彈,以及抗聯自身使用的七點六二毫米彈藥的生產。同時加強了六零炮、無後坐力炮、火箭筒的生產。

在東北局和東北人民政府的苦心經營之下,到抗戰結束之前整個東北根據地,已經形成了齊齊哈爾和佳木斯的特種鋼材、重型機器製造,佳木斯軍工產業、汽車產業,哈爾濱的飛機制造業、機械設備製造、紡織工業。

湯原的鋼鐵工業基地,已經改名爲大慶的薩爾圖石油開採和煉化基地。牡丹江的動力製造、有色金屬冶煉基地,珠河至延壽的化工產業等一系列大型工業基地。以及雞西、七臺河兩個特大型煤礦擴建與開採,多寶山銅礦的擴建與開採。

儘管這些工業系統,相當一部分還是軍工產業爲主。以及因爲根據地的面積所限,產品的還是滿足戰爭需要爲主。而且因爲技術力量眼下還相當的不足,所有的工廠規模都只能算是中等。

但是到四四年底除了部分工業產品規模還不如南滿,以及缺乏一些輕工業之外。整個東北根據地內的工業製造能力,與當初整個北滿只有少數的輕工業,以及採礦和伐木等一些工業相比,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

儘管很多工業產品,還只能解決有無的問題。無論是質量還是產量,都暫時無法與國外相提並論,但是整個北滿重工業基地已經基本成型。工業製成品的產量,遠遠超過整個關內國統區的幾倍。

軍工產業的蓬勃快速發展,讓楊震手中的底牌數量多了很多。至少擴編的部隊,不用爲輕武器的不足而頭疼。但相對武器裝備來說,楊震最頭疼不是武器上的問題,而是兵員補充的問題。

工業發展越迅速,人力缺乏的局面就越嚴重。在還要保留農村足夠從事農業人口,以及部隊大量擴編的情況之下,更是感覺人口的數量不足。這次戰後補充加擴編,部隊一下子增加了幾十萬人。

除了野戰部隊,鐵道、工程等部隊,也到了不擴編不行的地步。在需要搶修新京周邊鐵路線,以及抓緊時間建設集通鐵路的情況之下,鐵道兵縱隊此次一次性就擴編兩個師七個團的兵力。再加上還要選派人員去蘇聯以戰帶訓學習海軍,所需的兵員數量就更多。

而且通過此戰,楊震也發現了自己部隊師一級的部隊,編制有些過於龐大和笨重。重武器過多,也限制了部隊在複雜地形之下的機動能力。中國不是西歐公路建設本就落後,而且幾乎全部爲土路的公路質量也相差很遠。

重裝師的數量過多,嚴重的限制了部隊的在複雜地域的作戰能力。所以在與郭炳勳和各個軍兵種負責人幾經研究之後,楊震下了決心調整部隊的編制,尤其是師一級的火力編制。同時對裝甲、航空等軍兵種的編制,也進行大規模的調整。

此次編制調整,除了正式組建縱隊一級的合成指揮部之外,主要是對師一級的編制和武器配備,隨着形勢的發展和變化,進行了一次比較大的手術。減少了重裝師的編制,將大部分的師一級編制調整爲輕裝師。

全軍所屬部隊之中,只保留十八個原來建制的師作爲重裝師使用。但將其中的山炮營,改爲一個德制一零五榴彈炮營。師屬炮兵裝備兩個一二二榴彈炮營,一個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營,一個一零七火箭炮營,也就是師屬炮兵團改爲四營制。

其餘的部隊將野山炮從三個營,削減爲兩個營。改爲七十五毫米山炮一個營,七十六毫米加農炮一個營,一個一零七火箭炮營,增編了兩個一百二十毫米重迫擊炮連。同時增加了騾馬的編制,除了師屬汽車連之外,全師改爲騾馬編制。

團一級火力配置不變,團以下建制部隊,營屬十二毫米機槍數量增加一挺,新研發的四十毫米榴彈發射槍,每個步兵連增加三個,其餘的火力配備標準則不變。而且團以下建制部隊,都增編了騾馬的編制數量。

對於裝甲部隊的調整,根據眼下的形勢發展,除了保留兩個裝甲師之外,在今後暫時不再組建新的裝甲師一級建制。而是以輕便一些的裝甲旅,作爲裝甲部隊的主要編制,並增編了一批獨立坦克團。

裝甲旅除了旅部下轄裝甲車連和輕型坦克連各一個之外,下屬部隊編成下轄兩個坦克營,外加一個兩個營制的輕裝步兵團,配備炮兵營、高炮營和工兵營各一個。並增加了各個裝甲部隊之中,技術兵種的編制。

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二百六十九章 打他的土豪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撐到了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八十四章 定策(2)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耐心與堅韌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一百六十五章 博取最大利益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從心的日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一十八章 楊震的算計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進(4)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爭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一百一十章 要的就是一盤亂局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撐到了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三百七十六章 這是糖衣炮彈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八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3)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細節上分析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實力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關真是一關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開山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一百零九章 餘波之花絮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三十一章 詭異的毒品發作第九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4)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與難題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一百四十三章 岡村寧次的判斷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九十三章 很難被說服的楊震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狼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草驚蛇也有區別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九十二章 楊震的意圖第三百九十三章 名聲大振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三十三章 毀滅(4 )第三百六十五章 摸到弱點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
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二百六十九章 打他的土豪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奸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撐到了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一百四十一章 應對第八十四章 定策(2)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一百二十六章東進(5)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耐心與堅韌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見得是壞事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一百六十五章 博取最大利益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從心的日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一十八章 楊震的算計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進(4)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爭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價值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一百一十章 要的就是一盤亂局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撐到了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後隱藏着什麼?第三百七十六章 這是糖衣炮彈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八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3)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細節上分析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實力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關真是一關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開山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一百零九章 餘波之花絮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三十一章 詭異的毒品發作第九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4)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與難題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一百四十三章 岡村寧次的判斷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九十三章 很難被說服的楊震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狼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草驚蛇也有區別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九十二章 楊震的意圖第三百九十三章 名聲大振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二百零五章 杜開山的思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三十三章 毀滅(4 )第三百六十五章 摸到弱點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