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草驚蛇也有區別

眼下第七師團目前所處的位置,也使得他們無論是防禦和縱深,都處在一個缺乏縱深的位置上。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之下,自然是縱深越大越好。只是眼下無論那支部隊承擔這個使命,最致命的威脅都是縱深過淺。

尤其是巴彥諾爾,幾乎緊靠西拉沐淪河。而距離巴拉奇如德一線,也不過是近在咫尺。固守這裡的部隊,甚至可以說沒有縱深。不論那支部隊在這種情況之下搶佔巴彥諾爾,身上承擔的壓力都可想而知。

因爲一旦在合圍圈完成後,翁牛特左旗、開魯、奈曼旗的日軍勢必會全力救援。對於日軍一貫作風來說,這個可能幾乎就是必然的。兜底的這支部隊,在缺乏縱深的情況之下,能不能頂住日軍兩面夾擊,都是一個未知數。

但是也只有這樣,纔能有機會抓住第七師團主力的同時,不使林西境內的戰事受到太大的影響。只是迂迴部隊的行動,能不能搶在第七師團警覺之前,完成迂迴行動,卻是很難保證。扎魯特旗距離阿魯科爾沁旗戰場上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

而且海哈爾河兩岸,還有相當數量的沼澤和溼地,也限制了部隊的行進速度。如果有一支部隊,能搶先攻佔巴彥諾爾,在迂迴部隊抵達之前死死的卡在這裡,使得第七師團主力即便警覺,也無法快速的通過,那就可以下決心了。

只是這支部隊從那裡出?至少在目前看,也只有現在還在巴拉奇如德一線的楊繼財那裡才能以最短的時間,完成這個任務。其餘的部隊,幾乎沒有可能在驚動日軍之前,完成搶佔巴拉奇如德的部署。

好好的一個口袋戰術,被王德耀的冒險出擊,給攪得亂七八糟。這多少也是王光宇如此少見的震怒的主要原因。即便是將原有的計劃提前了,但整個部署、調整幾乎都要推倒重來,這在眼下各部隊已經大多有自己預定目標和作戰任務的情況之下,是相當困難的。

最起碼,挑選這個攻佔巴彥諾爾的部隊,就難以在短時間之內選擇出來。而且參戰部隊的壓力,也因爲縱深的關係,與之前原有的計劃相比要大的太多了。

心中已經有了一定盤算,但想要與楊繼財通話的王光宇幾次拿起電話,卻是又放下。楊繼財手中目前不過是一個團的兵力,要面對日軍第七師團主力的瘋狂進攻。即便是有重炮部隊支援,但是這麼大的作戰區域總歸還是要部隊去防禦。

wWW ●тt kдn ●c o

在這種情況之下,讓他們抽調部分部隊去搶佔巴彥諾爾,的確有些強人所難了。而王德耀帶往扎嘎斯臺諾爾的一個團,目前還沒有歸建。現在被第七師團隔斷在整個在戰場北端的那個團,什麼時候能歸建恐怕只有天知道。

而在王德耀已經犧牲的情況之下,這個團能不能安全的撤回來都還是一個未知數。現在讓楊繼財去執行搶佔巴彥諾爾的任務,實在是有些難爲他們了。但是讓隱蔽在巴林左旗待機的部隊南下,不僅容易暴露行動,而且最關鍵的是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猶豫了良久,王光宇還是沒有拿起電話。但在不引起日軍注意的情況之下,從那裡抽調部隊去搶佔巴彥諾爾,徹底的封鎖住第七師團的退路,卻是讓王光宇很是頭疼。除了楊繼財那裡,其他三個方向的部隊,調那個都不可能不驚動第七師團。

與日軍打了這麼長時間的交道,對於日軍的戰術偵察能力以及戰場上的反應能力,王光宇還是相當的瞭解。如果調動其他方向的部隊強行迂迴穿插,想要不被日軍察覺可謂是相當的困難。

看着眉頭越皺越緊的王光宇,邊上的易建平與孫文玖兩個人擔心影響到他的思路,誰也沒有說話。相對於很是平靜的易建平,作爲整個林西戰場參謀長的孫文玖雖說也沒有說話,但是面上的表情,卻多少顯得有些沉不住氣。

但身爲政委的易建平不說話,孫文玖也不好說什麼。而且一時之下,除了心中暗地指責王德耀不顧大局,擅自行動搞出這麼多的事端之外,孫文玖也想不出來有什麼好辦法緩解目前的困局。

好在沉默沒有堅持多長時間,易建平最終還是開口道:“老王,有什麼困難就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合計一下。三個臭皮匠,還頂一個諸葛亮呢。我和老孫怎麼也比臭皮匠,多少要強點?眼下我們的確面臨着一個困局,但是我想辦法總是要比困難多。”

聽到易建平的話,王光宇才發現自己考慮的太過於投入了。想了想,王光宇指了指地圖道:“老易,剛纔我反覆掂量了一下。考慮再三如果要擺脫我們目前的困境,只能提前發起反擊。”

“只要我們眼下在扎魯特旗境內隱蔽待機的部隊,以最快的速度強行迂迴,能搶在第七師團察覺之前搶佔巴彥諾爾以及紹根一線,那麼我們目前所遭遇到的困境就至少能解決相當一部分。”

“儘管這要冒一定的風險,但是總比眼下的被動強。只要迂迴部隊的動作夠快,我想並非是一點機會也沒有。只是現在最大的難題是巴彥諾爾這一塊,距離巴拉奇如德一線實在是太近了。”

“除了楊繼財那裡,無論抽調那個方向的兵力,都不可能不引起第七師團的注意力。一旦打草驚蛇,我們最後很有可能只換了一個雞飛蛋打的局面。如果真的被第七師團溜了,那麼影響不單單是我們的作戰計劃,而且將對整個西滿戰局產生極爲不利的影響。”

聽罷王光宇的猶豫所在,易建平沉思了好大一會才道:“老王,你的想法我理解。王德耀的擅自出擊,打亂了縱隊的整個部署,讓我們之前的計劃幾乎是前功盡棄。而眼下提前發起攻擊,至少是目前我們擺脫目前困境的。但我感覺這並不是唯一的解決之道。”

“老王,提前發起攻擊的確能抓住第七師團。但是你現在考慮到如何不驚動第七師團,但是有一點我不知道你考慮到沒有。就是我們提前發起攻擊,就算抓住第七師團,那麼會給林西戰場正面的兩個日軍師團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我們正面的日軍三個師團,在整個戰略部署上可是相輔相成的。其正面兩個師團,與側翼的第七師團在戰略上是一個整體。你現在考慮的是如何不對第七師團打草驚蛇,但是有沒有考慮過我們合圍了第七師團之後,其他兩個日軍師團的後續反應?”

“日軍從發起全線反擊,到現在還不到三十六個小時。我們正面的日軍,在攻擊力度上一直有所保留,而且攻勢顯得很保守。如果我們先行合圍了第七師團,那麼會不會給林西戰場上也來一個打草驚蛇?老王,打草驚蛇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我們打了草,最終驚動的是一條大蛇,還是一條可有可無的小蛇,這纔是我們這些做高級指揮員應該冷靜考慮的。有的時候,丟了芝麻不見得是壞事,我們也許會撿到一個更大的西瓜。”

“從正面兩個日軍師團的動作來看,他們還是有些放不開手腳。無論是進度,還是投入的兵力,都還遠未達到我們預想的地步。一旦我們提前行動,很有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甚至這兩個師團,迅速的撤離都極有可能。”

“還有,楊繼財那裡彙報的情況,我感覺有些過於籠統。以他的能力來說,這種彙報不應該出現。所以無論你在阿魯科爾沁旗那邊下什麼決心,我認爲都應該好好的和他談談。至少應該仔細摸清楚,他那邊目前究竟是一個什麼情況。”

“特別是出擊的二團,目前還有多少兵力,究竟還能不能堅持。他們目前究竟處在一個什麼情況,能否安全撤離,這個楊繼財都沒有報告。這種情況之下,也勢必要影響你對局勢的判斷和下決心。”

“我建議你還是好好的和楊繼財談談,好好的摸清楚那邊的情況在下決心。如果二團還有戰鬥力,那麼你現在所擔心的問題,就不在是什麼問題了。哪怕是二團現在只剩下一個加強營,我想搶佔巴彥諾爾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即便是他們目前的損失很大,但是我認爲我們也並非是要求他們堅持太長的時間。正像你說的那樣,只要我們的迂迴部隊按時到位,什麼困局都不在是難題。二團也許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現在已經失去戰鬥力。在關鍵的時刻,應該還是能起到相當作用的。”

“不過老王,按照你我的分工來說。你是軍事指揮員,按照我們目前的規定我沒有權利干涉你的指揮。但作爲你的政委,我還是要提醒你,無論你下這個決心的出發點是什麼,都要從全局出發。”

易建平的話說的很透,但是又有些東西沒有全部說出來。因爲在他看來,現在的王光宇多少有些關心則亂。阿魯科爾沁旗的戰局,的確被王德耀的冒險出擊給打亂了全部的部署。但是事情,還遠沒有惡化到想象的那麼嚴重的地步。

第七師團的確現在改變了計劃,原來的伏擊作戰已經不可能實現。但是這個第七師團,並未撤離阿魯科爾沁旗一線。只不過是將原來的作戰目標,改爲現在的巴拉奇如德一線而已。縱隊原來期望與其他方向日軍的間距,並未拉開。

但局勢並未脫離掌控,少如果想的話,這個第七師團眼下雖說不能完全進入翁中,機會卻還是有的。現在需要的是王光宇這個軍事指揮員,能在眼前的亂局之下,更冷靜的看待問題,而絕對不是草率的就下決心。

他是整個西滿戰區的最高軍事指揮員。雖說指揮作戰的重點,更多的放在林西一線。但是他的職權,卻是包括了通遼的陳翰章所部,以及林西戰場上的所有部隊。甚至可以說,如今在熱河的挺進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要歸他指揮的。他這個軍事主官不冷靜下來,怎麼能更好的完成總部交給的任務?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團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遠都是一家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一百二十章 你這麼做是要上史書的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調整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鏖戰湯原(8)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務不等於餓肚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民幣之困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四百五十二章 已經來不及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難解決的是心結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三百一十七章 要全力一搏的日軍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八十八章 我不是土包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第三百零六章 沉住氣,再穩一穩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長順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團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二百六十八章 永遠都是一家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一百二十章 你這麼做是要上史書的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調整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求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五十八章 談判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鏖戰湯原(8)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五百七十章 險象環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務不等於餓肚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民幣之困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四百五十二章 已經來不及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難解決的是心結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二十六章 行動(6)第三百一十七章 要全力一搏的日軍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八十八章 我不是土包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三百二十八章楊震真正的需要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第三百零六章 沉住氣,再穩一穩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二百六十三章 輿論戰的背後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一百八十五章 劉長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