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意外發現

儘管之前的戰鬥之中,遭受了一定的挫折,甚至還犧牲了自己的師長。但這支部隊在意志上,卻並沒有被徹底的擊垮。在部隊的幹部、戰士眼中,楊繼財看到的卻不是黯然和低沉,而是憤怒和不甘,或者更多的恥辱。

在服從命令上,也從來沒有二話、講價錢那回事。最根本的這支部隊從上到下,戰術素養在抗聯部隊之中,絕對屬於一流的。各個基層指揮員戰術眼光,至少滿足了他們所在職務,對能力上的需要。

不能不說這支部隊,被馬春生調教的相當好。無論面對任何的困境,都沒有讓這支部隊彎腰。這支部隊用好了,絕對是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刃。在發現這一點後,楊繼財知道自己接到了一個寶貝。有了這個底子,楊繼財對這場戰役可謂是信心十足。

而更讓他放心的是身後的支持。那位師政委看起來像是老好人,但實際上原則性極強,執行上級命令從來不打折。就算對自己的部署調整,無論再不理解也從來不越界插手自己的指揮,並全力的支持自己。儘管他現在纔是代師長,插上一腳沒有人會說他不合適。

但這位師政委卻沒有插手任何關於軍事上的問題,只是在自己身後默默的不斷支持自己,幫自己壓制住下面部隊的一些不同意見。這些有利的條件,讓楊繼財可以放手施展自己心中的想法。唯一的缺點是這些有利的條件,也給他帶來不小的壓力。

不過對於楊繼財來說,全師希望儘快一個翻身仗期待,給他帶來壓力的同時,更多的是動力和野心。對於這樣一支急於雪恥的部隊,楊繼財相信只要找對戰術調整的方案。這支部隊所展現出來的戰鬥力,將會像是火山爆發那樣無堅不摧。

楊繼財的不斷調整部署,卻始終沒有發起任何動作。讓全師上下有些摸不到頭腦。十七師幾個與他熟悉的幹部,都知道他是玩炮兵的大家。曾經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之下,依靠相對充足的炮兵,硬生生的打垮了幾千日軍。

這個戰例到現在還是軍區中高級幹部培訓班,在上課的時候必講的戰列。當然他在那場戰鬥之中消耗的炮彈數量,也足以讓後勤部門罵了十幾天的娘。但所有認識他的團以上幹部,可都知道這個戰例,更知道這個傢伙可不是什麼老實人。

這個戰例在培訓班上,同時被當成正反兩個例子。正面例子固然是這個傢伙,在情況危急的時候,巧妙利用炮兵打垮了敵軍,可以作爲對炮火使用上的一個經典戰例來講。但那場戰鬥的炮彈消耗,讓後勤部門整整罵了十三天孃的例子,也告誡所有的幹部。在後勤支援能力,以及軍工能力有限的情況之下,這種戰術對後勤產生的巨大壓力。

不是嚴厲禁止使用,但是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慎重。這種火海戰術,對抗聯當時還很薄弱的後勤,以及軍工生產能力壓力之大。那可是按照火力計劃,可以支撐一個戰場的炮彈,被他短短的時間之內全部打光,差點沒有影響到整個戰役的進展。

可不管怎麼說,只要認識他的團以上幹部,都知道這個傢伙到哪,只要讓他摸到部隊,絕對不是那種按常規出牌的人。可這次只是不斷的在調整火力,在戰場上卻始終保持沉默,就讓認識他的人多少感覺到有些陌生。

不過明顯這些人心中想着的什麼,楊繼財並不感興趣。他只是在按照自己心中規劃,按部就班從火力到戰術進行調整。作爲郭炳勳的最得意弟子,楊繼財秉承了郭炳勳那種見效,就是最好解釋的風格。

作爲郭炳勳最得意的弟子,從內心一直對楊震這個大哥心存畏懼感的楊繼財。其實在成長的經歷之中,受郭炳勳的影響更大。甚至給杜開山當過一段作戰參謀的他,杜開山對他的影響也超過了楊震這個大哥。

楊震對於楊繼財來說,其實在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偶像。或者說一個嚴厲的,不斷鞭策他的兄長。真正對他成長起到關鍵作用的,應該還是說他良師郭炳勳。還有所有高級幹部之中,最對他胃口的杜開山。

也許對於自己現在的家庭很珍惜,不希望自己的弟妹,在未來政治風雨之中遭遇到什麼,或是因爲自己的身份沉淪。在相認後楊震更多的角色,起到的是在老人無法管教情況之下的嚴父作用。

這也導致了幾個弟妹對他畏懼如虎,而其中因爲在作戰部隊,又是男孩子的楊繼財,所承受的壓力最大。沒辦法誰讓他也是軍人,還整天就在楊震的眼皮子底下晃盪,他不承受這個鞭策誰承受。所以楊震在他成長的過程之中,更多的是起到一根鞭子的作用。

但如果說真正在他成長之中,起到決定作用的還是郭炳勳,甚至可以說還有杜開山。楊震這個做大哥的,反倒是充當了一個配角。也許楊震沒有意識到,自己弟弟身上郭炳勳的烙印更多。就連在戰場上的行事風格,也幾分有些與杜開山當初的風格類似,像他的地方倒是實在不算太多。

這也是後來楊震發現自己這個弟弟,在某些方面與當初的杜開山有些接近後,後來一直將他壓在正師、副軍的崗位上多年。就是不希望他職務提升後,會不由自主的參合到某些方面的鬥爭中去。

有些時候不是你主動去參合,而是在那個位置上就會身不由己捲進去。搞的楊繼財在四十年代末全軍正式授銜時,大校的軍銜帶了快十年。五十年代末晉升到少將後,這個少將軍銜差點一直沒有帶到離休。

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邊防軍分區或是省軍區任職,即便當野戰軍的軍長,也一直邊防地區任職。建國後曾經擔任副總參謀長的陳翰章,曾經多次要調楊繼財擔任作戰部的副部長,都被楊震給壓了下來。很多人甚至有一段時間楊繼財都不理解,楊震最終還是堅持這麼做。

不過至少在眼前,楊震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包括此刻正在全力調整部署的楊繼財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那無意之中,從被僞警長逼着去僞滿新兵訓練營,緊接着走進了抗聯的新兵訓練營後,被開啓的真正軍旅生涯,究竟受誰的影響更大一些這個問題。

楊繼財這次除了壓制日軍縱深炮羣,以及二、三線防禦兵力的火箭炮之外。其餘的炮羣全部打亂,甚至以單炮的形勢支援一線作戰,就讓很多熟悉他的人有些大惑不解了。再加上他從上級那裡要來的奇奇怪怪的東西,讓更多的人都不知道這個傢伙究竟要幹什麼。

儘管答應杜開山的兩天過去,楊繼財卻還是沒有動手的意思,依舊是不緊不慢的進行着準備。而在那邊杜開山也好像形成默契一樣,卻是連一個催促電話都沒有打過。杜開山沒有催促,讓楊繼財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而這幾天當面的日軍,也不是一無所動。也在利用這個短暫的平靜期,不斷的調整部署。主要是從二線抽到一定的兵力,替換下那些之前鏖戰中被打殘的建制。並抓緊時間向前沿,囤積彈藥和糧食等物資。

對於當面日軍的調整,楊繼財觀察的相當仔細。日軍調整兵力,將那些打殘建制的部隊,全部撤換下去的做法,讓楊繼財嘴角上露出一絲會心微笑的同時。他也從日軍調防的過程之中,發現了一絲耐人尋常的意味。

此次日軍兵力調整,除了將那些被之前戰鬥中被打殘的建制,全建制的調換下去之外。日軍抽調上來的兵力齊裝滿員不假,但身上除了必要的彈藥之外,都佩戴了齊全的防毒面具,身上揹着一個特製的揹包。而撤下去的那些兵力,有一個特點就是都沒有攜帶防毒面具。

這一點從撤下去的日軍身上攜帶的東西,就可以清楚的判斷出來。作爲一個老兵,楊繼財對日軍武器彈藥和裝備保管制度,還是很清楚的。日軍下級軍官和普通的士兵,如果丟失配備的所謂官給品,也就是制式的配備,要受到異常嚴厲處罰的。

偶爾出現丟失裝備,尤其是防毒面具一般普通作戰用不上,但分量又不輕裝備的現象正常。但以日軍對裝備的管理之嚴格,要說一支部隊都丟光了某種裝備,這就相當的不正常。而撤下去的日軍都沒有攜帶防毒面具,只能說明這些部隊上一線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攜帶。

但新接防的部隊卻不管數量多少,哪怕只有一個小隊,甚至一個作戰小組,這防毒面具都隨身攜帶,這一點引發了楊繼財的注意。而且其背後的那個揹包,其中肯定是有古怪。楊繼財甚至認爲,日軍這是極有可能要大量使用毒氣。

以往在與關東軍作戰之中,因爲楊震想方設法裝備了大量的防毒裝備。除了在戰場上繳獲的大量日製各種防毒裝備之外,抗聯又從蘇聯搞來了大批的德軍和蘇軍裝備的,性能更好一些的防毒面具。

所以在作戰之中日軍毒氣戰發揮的威力有限。到後期日軍幾乎已經不在使用毒氣,作爲其關鍵時刻的撒手鐗了。到了後期抗聯在東北戰場,又繳獲了大量的日製毒氣彈。僅僅在通遼一地,抗聯就繳獲了十餘萬發各種口徑的毒氣炮彈。

此次會戰在瀋陽東陵、本溪,以及鞍山千山區,復州等地區的日軍秘密倉庫內,更是繳獲了上百萬枚各種口徑的毒氣炮彈和炸彈。至於發煙罐、毒劑筒等毒氣戰裝備,總數更是異常的龐大。

從這一點上看,關東軍已經做好了在最後總決戰之中,大規模的使用毒氣戰的心理和軍事上的準備。但由於對落入抗聯手中的毒氣彈數量,究竟有多少一直沒有查清。擔心同樣遭到抗聯大規模毒氣報復的日軍,甚至在南滿總決戰最後關頭也沒有使用毒氣。

再加上這些儲備了大量毒氣彈的武器倉庫,在抗聯的空降以及大規模穿插戰術之下,先後落入抗聯手中,日軍實際上也未來得及將這些毒氣彈排上用場。但如果瀋陽和本溪、鞍山的毒氣彈倉庫未丟,那可就保不準關東軍會不會使用了。

第十九章 做好傷亡十幾萬的準備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震對部下的評價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可不是笑話第一百四十章 砸鍋賣鐵的何志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二十五章 行動(5)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縝的雙簧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一百四十三章 岡村寧次的判斷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七十八章 履行承諾是有前提的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拳頭部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必須丟掉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需要他們做的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駒林的野望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五十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2)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二百六十六章 很難改變的作戰模式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二百四十四章 時候未到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五十四章 從天而降的死神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三百零八章 馬家寨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面對現實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一百九十六章 楊震的思路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響之影響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二百二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
第十九章 做好傷亡十幾萬的準備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震對部下的評價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可不是笑話第一百四十章 砸鍋賣鐵的何志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二十五章 行動(5)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對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縝的雙簧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四百八十八章寶劍鋒從磨礪出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一百四十三章 岡村寧次的判斷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三十一章 毀滅 (3)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三十五章 毒氣障礙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七十八章 履行承諾是有前提的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拳頭部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必須丟掉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需要他們做的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八十二章 夠用爲主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駒林的野望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五十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2)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二百六十六章 很難改變的作戰模式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二百四十四章 時候未到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一百七十八章 授勳的原因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生產之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五十四章 從天而降的死神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三百零八章 馬家寨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面對現實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一百九十六章 楊震的思路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響之影響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二百二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