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

當然搞成這樣,那位蘇聯統帥也相當不滿意。儘管內心一直視中國黨與那些在蘇聯生存的其他國家黨一樣,必須要對自己俯首帖耳,以蘇聯的意志爲自己意志的其他國家黨一樣這位蘇聯統帥,對楊震的報復舉動,也是出奇的憤怒。

甚至有如果不是眼下戰局不利,想要出兵好好的教訓一下這位不聽話小兄弟的想法。但現在美國人插了一手,反倒是讓他徹底的冷靜了下來。很明顯,他並不想將抗聯完全推到美國人的懷抱之中,因爲這並不符合他眼中的蘇維埃利益。

尤其是中國黨已經再三向他表示,大家都是共產黨,搞成這個樣子只會讓美國人看熱鬧不說,還會讓美國人有從中漁利的機會。特別是在美國人對於這件事情的表態,更讓他感覺這是美國人有意識的在拉攏抗聯,徹底的分化瓦解蘇聯與抗聯之間的關係。合作與對抗,這就是整個二戰之中各方關係的真實寫照。

如果美國人不插手,以這位統帥的性格很可能會與抗聯對抗到底。但正是美國人這一插手,反倒是加快了問題解決的進度。尤其是在抗聯拒絕提供通訊設備,蘇聯人向美國人求助卻被美國人拒絕之後,更讓他冷靜了下來。

畢竟中國黨與那些其他國家甚至中央都建立在蘇聯,只能依靠蘇聯人生產的共產黨不同,他們的生存能力大部分是依靠他們自己的奮鬥,而不是依靠蘇聯人養活。並且他們不僅擁有自己的軍隊,還有自己的地盤。

而且蘇聯對中國黨原來的影響力,也隨着他們自己出現一個雄才大略的領袖而基本喪失。對於蘇聯人的態度,這些中國同志自然可以不用太多的理會。所以蘇聯人的抗議,儘管引起了中央的所謂高度重視,但那也是隻在口頭上的。

現在搞的這麼僵硬,對於蘇聯人來說非但沒有任何的好處,反倒是削弱了蘇聯人對中國黨的影響力。在他的親自指示之下,蘇聯方面終於放低了原來一直保持的強硬姿態,在無數爭吵之後,最終在四二年夏季與抗聯達成了一個新的協議。

蘇聯人扣下的那些坦克,已經在哈爾科夫戰役之中損失餘燼,自然是還不回來了。蘇聯人答應,將同等數量的英國人援助馬爾蒂達坦克交給抗聯作爲補償。並同意轉讓因爲發動機產能所限,雖然早就已經完成試飛,但是還沒有真正進行投產的雅克三戰鬥機的生產技術和圖紙。

同時蘇聯人答應重新開通途徑國內從伊朗、摩爾曼斯克,特別是海參崴到中國東北的國際通道,而且今後不在扣留任何美國援助給抗聯的物資。並同意在抗聯負擔所有生活物資的情況之下,加大對抗聯留學生的接收數量。同時,將選派一部分坦克、飛機、火炮生產專家到抗聯工作。

而美國人也答應蘇聯人扣下的汽車,將在今後的援助物資裡面補足。同時按照抗聯的要求,除了飛機和汽車、坦克之外減少對抗聯武器裝備的實物的援助,同時加大對抗聯所需各種生產設備以及軍工生產所需原材料的援助規模。

並答應在四四年以前,在援建抗聯兩個總生產能力在二百萬噸的鋼鐵廠,一個大型機械設備生產廠,兩個汽車廠以及兩個飛機制造廠的全套設備。並在四五年以前,在幫助抗聯建設大型煉油廠、有色金屬冶煉廠、化工廠各一個。

與此同時,抗聯在不影響自身所需的情況之下,酌情加大對蘇聯的糧食、肉製品、煤炭、糖等生活物資的供應。這部分物資還是與以前一樣,作爲充抵抗聯拖欠蘇聯的各項費用,並儘可能多的提供最新式的通訊器材、雷達,以及最新式的無後坐力炮、火箭筒的供應數量。

並同意由抗聯的兵工廠繼續爲蘇軍生產一部分波波沙衝鋒槍,以及向蘇聯交付一批抗聯自己生產的衝鋒槍。這些輕武器,同樣作爲充抵抗聯之前欠蘇聯的債務。蘇聯方面也同意,這些武器和糧食、肉製品、植物油等物資調整價格,按照國際平均價的八成結算。

不管這份協議怎麼樣,在今後抗聯對蘇出口物資,不用在被蘇聯人用幾乎是等於大白菜那種幾乎是白佔的價格計算了。儘管價格依舊低於國際平均價,但這無疑大大的緩解了抗聯資金上的壓力。

而且楊震承諾,在協議簽署的半年之內,再向蘇聯交付一千二百門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兩千五百具火箭筒,以及所需的各種彈藥一部分。至於原有已經開始交貨,但是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被扣下的其他裝備,將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交給蘇聯方面。

同時,抗聯也同意在大慶油田正式投產之後,以充抵蘇聯人在外高加索油田受到德軍破壞,石油產量銳減的情況之下,對於石油的需求。每年向蘇聯人究竟提供十萬噸石油。而這部分錢,則是由美國人用抗聯需要的設備充抵。

對於這個協議,楊震其實並不算太滿意。蘇聯人用來抵賬的那些英國人援助的馬爾蒂達二型坦克,速度慢、火力弱,在東北的天氣裡面,坦克兩側的擋泥板非但沒有任何作用,反倒是一個相當大的麻煩。可以說除了裝甲略厚之外,這種沒有一點好處的坦克就是一種垃圾。

即便對一切坦克都相當飢渴的蘇聯人自己都不愛要,卻當做垃圾一樣甩給了抗聯。儘管美國的M三坦克性能也沒有好的那裡去,但也比這個傢伙要強的多。只是鑑於蘇軍的現狀,索要T三四坦克作爲補償的想法,肯定是得不到滿足。

在中央的勸說和美國人的壓力之下,楊震無論再怎麼不情願,最終還是勉強嚥下了這個苦果。要不還能怎麼樣,繼續相持下去時間長了對抗聯也是相當不利的。好在雅克三這款二戰之中蘇軍最優秀空優戰鬥機的技術,多少填補了楊震心中的鬱悶。

實際上對於這場涉及到三國四方的會談以及最終協議的達成,最鬱悶的不是楊震,而是在重慶的國民政府。作爲中國眼下美英蘇都承認的唯一合法政府,在這場涉及到中國人的談判之中,卻沒有發言權。甚至連被邀請,都沒有邀請。

眼睜睜的看着屬於中共方面的抗聯,得到的美國援助比自己多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重慶哪裡會接受得了?尤其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坦克、火炮、飛機等急需的武器裝備,美國人給抗聯的數量是自己的幾十倍。而自己卻是連步槍都沒有得到幾支。

儘管國民政府再三向美國人提出抗議,並派遣實際上的第一夫人出訪美國,以爭取更多的援助。但奈何還指望着抗聯拖住關東軍的美國人,儘管口頭答應的不錯,但實際上卻是並不怎麼買賬。

該給抗聯的並沒有少一架飛機、一輛坦克,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的物資,是美國人答應給自己的。而給國民政府的物資,卻依舊還是那是那麼的多。這一結果,讓自認爲正統,代表中國的國民政府可謂是相當的鬱悶。

儘管多次以切斷美國人通過內地,向東北轉場飛機的航線爲要挾,但美國人卻是依舊不買賬。而經濟上和軍備上,都嚴重依賴美援的國民政府卻是無可奈何,更沒有楊震那種敢於與蘇聯人公開撕破臉皮的底氣。

無奈的國民政府,只能看着老對手一天天的越來越強大,自己的軍隊卻因爲缺乏武器而不斷的處於衰弱之中。好在美國人最終答應了給國民政府三十九個師的地面裝備提前運到,讓國民政府也好賴的得到了一些安慰……

儘管美國答應的三十九個師的武器援助,早在四三年底便已經抵達了中國內地。但這三十九個美式簡裝師的裝備,對於龐大的國民政府軍隊來說依舊是杯水車薪。除了幾個最精銳的軍換裝爲美式裝備之外,其餘的部隊依舊是武器嚴重缺乏。

而且這三十九個師裝備的數量,與國民政府想象甚遠。除了步機槍和衝鋒槍數量比較充足之外,重武器的數量嚴重不足。別說和美國軍隊相比數量相差甚遠,就是與已經極度虛弱的日軍相比,也相差甚多。

至於最需要的炮兵裝備,美國人只給了二百門太平洋戰場上淘汰下來的七十五毫米山炮。中國軍隊最缺乏的重炮,只給了四十八門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至於答應的二十四門一五五榴彈炮,還是到了戰爭幾乎快要結束之前才交給重慶方面。而就這二十四門一五五榴彈炮,還是美軍已經淘汰的一戰後仿製的法國貨。

而在坦克方面,任憑國民政府嘴皮子都說破了,美國人也只在四四年中給了一百七十二輛歐洲以及北非戰場上已經淘汰的M三輕型坦克。中型坦克,美國人一輛都沒有給。這個數量,只抵得上美國援助抗聯的上千輛M三、M五系列輕型坦克的一個零頭。這還不算美國人援助抗聯的三千多輛M四中型坦克。

美國人如此的厚此薄彼的舉動,讓國民政府甚至都搞不清楚究竟是自己還是延安,纔是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無論是美國人、英國人,還是延安的盟友,在國際上都承認國民政府纔是中國唯一的合法代表。

但在物資的援助上,卻是讓人感覺到延安纔是他們眼中的中國合法政府。不僅給予國民政府的援助比給予延安管轄的抗聯少的多,甚至可以用天差地別來形容。而且對於這種援助物資進行分配這種本應該合法政府出面的行爲,卻是沒有一方搭理自己。

別說邀請自己出面,就是連告知結果的人都沒有一個。包括英國政府在內,三個大國政府就私下裡面和一個政黨談完了?這種舉動,將國民政府置於何地?到底誰纔是他們眼中的合法政府?

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是原則問題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七十三章 血色殘陽(1)第八十三章給我一個孩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開山第四百七十章 當着真人不說假話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六章 顧慮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一百四十五章 也許是一個辦法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三百二十章恐怕是來者不善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自欺欺人第三百三十章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不行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二百七十四章 調整第三百三十八章 遼西之戰之影響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租界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要將對手看的太簡單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色本溪湖(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一百一十五 才女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二百零一章 風雲驟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別樣的負擔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不過是一個開頭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擔憂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七師團餘部的爭執第一百七十八章 近距離伏擊戰(一)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
第二百章 楊震的送客行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是原則問題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七十三章 血色殘陽(1)第八十三章給我一個孩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一百二十章 忐忑的杜開山第四百七十章 當着真人不說假話第二十六章 懊悔的町尻量基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三百零八章沒有草包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六章 顧慮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一百四十五章 也許是一個辦法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三百二十章恐怕是來者不善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餘波之掃蕩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自欺欺人第三百三十章 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不行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二百七十四章 調整第三百三十八章 遼西之戰之影響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機會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租界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二十二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要將對手看的太簡單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色本溪湖(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一百一十五 才女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二百一十七章 這是什麼武器?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三百一十七章 飲鴆止渴的牧達夫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決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二百零一章 風雲驟起第一百七十八章 別樣的負擔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五百三十五章 只不過是一個開頭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確定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延平的擔憂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七師團餘部的爭執第一百七十八章 近距離伏擊戰(一)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