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

在馬春生將心中的想法全盤托出之後,楊震非但沒有認爲他有些輕敵,對形勢的判斷有些過於樂觀。反倒是相當讚許的點了點頭道:“看起來你的這個想法,考慮的還是相當全面的,不是一時起意的。”

“既然你下定決心要打,那麼就按照你的計劃來。你怎麼部署我不參與,這是你作爲一名前線高級指揮員應該去做的事情。不過你有什麼需要,只要不是獅子大開口,我就可以幫你解決。”

很明顯對於南下陶賴昭一線作戰需要什麼,兵力和裝備該如何調整,此時的馬春生已經心中有了一定數。所以楊震並未打算插手去指揮,對於干擾一線指揮員部署的事情,楊震還是沒有什麼興趣的。

聽到楊震批准了自己的計劃,並答應給自己一些增援,馬春生也沒有猶豫。畢竟眼下調整部署別的都好說,但支援火力卻顯得有些不足。一號既然開口了,自己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在楊震這番話說完之後,直接開口道:“一號,我只有三個要求,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好需要的。”

“一是從總部預備隊的炮兵之中,給我調一個一二二火箭炮連以及一個九零式野炮連。二,能不能再給我調一個坦克營過來。如果有困難的話,哪怕一個坦克連也行。三,就是再給我撥一個汽車連。”

“一號,打擊日軍重兵集羣,火力覆蓋範圍廣的火箭炮是首選裝備。而在我們配屬的炮兵,目前已經有各自的作戰區域,臨時調整部署很容易削弱其他方向的火力支援。而火力支援能不能到位和及時,關係到能不能快速的解決二十八師團主力。”

“我剛纔想了一下,除了從七師抽調野炮連之外,儘可能的不調動其他方向的炮兵。這樣,我們可以調動的支援火力多少有些不足。而且我們主力一零七火箭炮雖然使用靈活,但是射程稍嫌不足。對松花江南岸的日軍縱深,壓制有些吃力。”

“我們裝備的一二二火箭炮的最大射程足有兩萬米,可以有效的壓制日軍兵力集結地以及炮兵陣地。而且直接安裝在卡車上,極爲機動靈活。一旦榆樹和農安的日軍也出動增援,可以有效使用彈幕射擊,最大的削弱這兩個方向日軍增援的兵力。”

“至於九零式野炮,雖說笨重了一些。但這種野炮射程遠、威力大,必要的時候還可以作爲反坦克炮使用。一號,您知道牡丹江軍分區是我軍東線整個防線的重要防禦支撐點,日軍對這裡也相當的重視。與雙城一線我軍爲了鍛鍊部隊,主動派出部隊輪番參戰不同。在那個方向,多是日軍主動試探。甚至多次發動大隊以上的攻勢。”

“在今年年初三月份,一次日軍就出動了一個步兵大隊、一個戰車中隊、在炮火的掩護之下向我正面發起多次攻擊。當時我們部隊無後坐力炮只下發給主力各師,而且多在試用階段。我們軍分區雖然也是一線部隊,但只裝備了兩個三七速射炮連。”

“您也知道,這種繳獲的日式速射炮靈活歸靈活,但是其穿甲的威力很小。跟我們原來裝備的博福斯三七反坦克炮相比,性能差的太多。對日軍出動的九七式坦克,甚至是九五式這種輕型坦克的威力都不夠。而且數量也很不足。”

“當時的日軍的攻勢極爲猛烈,一次性便出動二十餘輛戰車。因爲除了反坦克地雷之外缺少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我們一線防禦陣地的情況很危險。如果不是正在我們分區執行戰備的軍區直屬炮兵一個九零式野炮連,關鍵時刻將九零式野炮平射遏制住日軍戰車集羣攻勢,當時的情況就危險了。”

“這種九零式野炮對於步兵來說,的確有些偏重。不像三八式野炮那樣,相對靈活一些。但其射程遠威力大,尤其是平射的威力卻是相當的大。對付日軍最新式的九七式坦克,在兩千米的距離上,使用普通榴彈就能將其打成零件。”

“陶賴昭一線地處平原地帶,日軍爲了爭奪這樣的戰略要地,勢必要出動戰車部隊反擊。我們的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只是步兵反坦克武器,靈活歸靈活,但是其有效射程還是有些太近了。如果您同意,我準備用這個九零式野炮連,用作遠程反坦克火力使用。”

“而坦克部隊,我準備用於對日軍可能搭建的浮橋的橋頭堡進行爭奪。因爲我準備再必要的時候,將陶賴昭一線的松花江大橋炸掉。如果日軍搭建浮橋,我將使用坦克在必要的時候對其橋頭堡進行反擊。”

“至於汽車連,一號我準備專門用來保障陶賴昭一線彈藥供應。我們眼下的火力強度可以說直線上升,兩支自動步槍就能壓制住日軍一挺重機槍。但是這彈藥的消耗量,也與火力增強的力度成正比。”

“過去一百二十發兩個基數的彈藥量,可以保證三天作戰。而現在六個彈匣,同樣一百二十發子彈,最多隻能保證一天半的作戰。過於我們使用歪把子輕機槍、波蘭造勃朗寧輕機槍,日製的九二式重機槍,兩千發子彈可以保證一天作戰的需要。”

“現在我們使用的連屬通用機槍,一天得需要上萬發的子彈供應。還有高射機槍、無後坐力炮等其他武器的彈藥。如果無法保證彈藥的供應,那麼我們在那裡放多少部隊都沒有太大的作用。”

有些擔心楊震不會批准自己的這幾個要求的馬春生,對於自己這幾個要求的用途解釋的很詳細。畢竟眼下全軍已經展開,各個方向都已經打成了一團。總部對於炮兵和裝甲兵的使用,都早就已經有了預定的計劃。眼下總部手中的各個預備隊的數量,也極爲有限。

自己要求的炮兵和裝甲兵的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在各部隊已經全部展開的情況之下,要想抽調出自己要求數量也很吃力。至少一個坦克營的要求,總部真的很難滿足。全軍的坦克連同那些只能勉強算是坦克的裝甲車,以及繳獲的日式坦克在內,也不足七百輛。

除了西線一個裝甲旅之外,其餘的坦克與戰車主要力量,都由陳翰章與王效明指揮,執行大縱深穿插的戰術去了。原來部署在中線這麼重要的戰線上的,也不過一個坦克團外加一個獨立的坦克營。

現在的總部手中除了一個去年江北方面轉交過來的法式坦克組成的坦克團之外,幾乎已經沒有任何的裝甲預備隊。就連裝甲兵教導團的那些老式波蘭造的,只能稱之爲裝甲車的坦克都已經投入戰鬥。

儘管知道總部現在手中預備隊已經不多,但是對於馬春生來說,在陶賴昭一線部署一支裝甲部隊的必要性還是很高的。那裡雖然有松花江作爲天然屏障,但松花江畢竟不是寬闊的大海。儘管目前已經進入汛期,但是寬度還是有限的。

自己就算在必要的時候炸斷陶賴昭一線的松花江鐵路橋,截斷日軍直接渡江的交通線。關東軍雖然沒有專門的舟橋部隊,但手中卻有着數量相當充足的衝鋒舟、橡皮艇一類的渡江工具。

對於一支現代化的武裝力量來說,江河不再是難以逾越的天塹。當然,你的前提是要有現代化的渡河工具。而且對於關東軍來說,不僅僅有着爲數不少的衝鋒舟和橡皮艇。下屬的幾個鐵道聯隊,也有快速架橋的能力。

再加上在此次戰役發起之後,關東軍爲了阻擋抗聯向縱深攻擊,將第二松花江上所有的船隻都集中到了南岸。有了這些船,只要在北岸拿下一塊穩固的灘頭陣地,日軍可以快速的在松花江上搭建一些浮橋。

在這種前提之下,給陶賴昭一線部署一支裝甲部隊作爲反擊日軍登陸力量,還是比較恰當的。尤其是在可能三面受敵的情況之下,有一支裝甲部隊作爲預備隊和反登陸部隊,可以有效遏制住日軍一切強渡松花江的可能性。只是不知道,一號會不會在眼下這種情況答應。

對於馬春生的要求,楊震的確有些爲難。現在總部手中的整個預備隊之中,預備炮兵之中只有兩個一二二火箭炮營。而且總部對於這兩個火箭炮兵營,已經有了使用計劃。要想抽調出一部分,整個計劃都要更改,實在有些困難。

他要是要求增加身管火炮配置,楊震倒是可以答應他。畢竟之前的庫存加上去年繳獲的數量,普通的火炮數量還是很充足的。目前在預備隊之中,還有兩個一五五法制榴彈炮組成的炮兵團和一個一五零日式榴彈炮團,以及兩個九零式野炮獨立營。調撥給他一個九零式野炮連,完全都沒有問題。但一二二火箭炮兵,卻是很難抽調出來。

還有他要求的坦克部隊,也與一二二火箭炮兵一樣,都已經有了預定的使用計劃。此時調撥給他,也是有些困難。但馬春生的擔憂,也不是全無道理。眼下對於日軍反擊陶賴昭一線相對樂觀的估計只是預計,到時候真實的形勢現在誰也不可能判斷準確。

雖然陶賴昭一線不可能放太多的兵力,但是儘可能的加強給其一些裝備還是比較恰當的。尤其是一支裝甲部隊,作爲奇兵或是預備隊使用效果會更好。最起碼一旦佔據優勢兵力的日軍強行渡江,有了這支裝甲部隊反擊帶來的傷亡會小的多,也有利於部隊堅持更長的時間。

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調整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八十九章 毒計(2)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九十九章軍歌嘹亮(2)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258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二百一十二章 想要打臉的日本海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二百四十七章 伏擊戰(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靜的地方越危險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一百零三章 探討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三百六十九章 值得第十六章 計劃(1)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二百三十五章最急需的物資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十九章 做好傷亡十幾萬的準備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決定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五百零六章 頭疼的李延平第一百二十章 必須丟掉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開局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上當的日軍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線轉入防禦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其昌的要求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恥之極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三百六十七章 後續影響的隱患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們說話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瓦廖夫的真實身份第六十一章 瓷器店內打老鼠
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調整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八十九章 毒計(2)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一百零七章 人才的問題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九十九章軍歌嘹亮(2)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些話只能我說第258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東軍的真實意圖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與落幕第二百一十二章 想要打臉的日本海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二百四十七章 伏擊戰(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靜的地方越危險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一百零三章 探討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三百六十九章 值得第十六章 計劃(1)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二百三十五章最急需的物資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態度的轉變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十九章 做好傷亡十幾萬的準備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決定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二百三十章 破記錄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五百零六章 頭疼的李延平第一百二十章 必須丟掉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嘗不是一種幸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開局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上當的日軍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們可真敢要價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舊事重演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換的選擇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五百一十章 白俄的問題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線轉入防禦第一章 郭邴勳的判斷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其昌的要求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恥之極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整部署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三百六十七章 後續影響的隱患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們說話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瓦廖夫的真實身份第六十一章 瓷器店內打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