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向前(上)
9月9日早上
沈復興的部隊轉移到嘉定城郊,一部分老兵被沈復興私下安排回了老家。
美其名曰:執行任務。
因爲他在昨天收到了家書,老管家傴僂的身形與見到他時皺巴巴卻異常溫暖的笑,竟然讓沈復興有些恍惚。
當他接過那封帶着體溫的家書,人生的歸屬感似乎一下子有了落腳點,翻開信封,一眼就認出這工整的字體這是母親的手書:
復興吾兒,一別月餘,甚是想念。
本不應修書,奈何鄉里餘家皆有書信所至,數日間,竟舉目皆是素縞。
報上盛讚吾兒爲民國雙壁,鶴年信中誇讚沈家中興,爲母甚是欣慰,吾兒該是忙於國事,忘了家書。
只是不知,吾兒膳飲可還適口,無有鹹菜此類最愛?
沈復興看着看着不禁眼眶溼潤,擡頭看老管家的時候,對方竟然從旁捧起一個小小的瓦罐:“東家,這是鹹菜,是老夫人命我帶來的,是她親自醃的,只可惜季節未到,沒有冬筍。”
小滿想上前接過,卻被他搶先一步自己抱在懷裡。
這封信很短,空了一大片,很大一片。
只是那一個被反覆塗抹的字,卻道出了千言萬語,讓沈復興心裡沒來由的難受。
【●家中一切安好,勿念。】
這封信被沈復興貼身收藏,在這殘酷的淞滬戰場與混亂黑暗的年代,他第一次體會到了.溫暖。
老管家在離開之前提了一嘴:家鄉抽丁了。
他們家有他這個名動京城的人在,自然沒有問題,但其他人呢?
一個排的士兵帶着第7師核心成員的家書護送老管家趕往慈城,另外一個排的士兵則是接到任務,給新編入獨立團的士兵寄家書。
這也在第7師形成了傳統,新加入的士兵除了一個木質的【平安無事身份牌】之外。
上戰場前,還會一封家書,不管最終能不能送到,現場會抽出這麼一支30人的隊伍負責。
曾經也有人問過沈復興,“要是他們都不回來了怎麼辦?”
是啊,這個年頭,逃兵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別說淞滬會戰結束,就是在淞滬會戰期間,逃跑的亂兵爲禍鄉里的,沒有上萬也有幾千。
而在淞滬會戰大潰退之後,根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數萬逃兵在江浙一帶作亂。
罪行累累!
而面對這樣的問題,沈復興只是笑笑:“他們不是逃兵,他們是全師官兵的希望,我相信他們。”
他的話,極大地鼓舞着全師上下的士氣。
可話是如此說,但老王私下裡早就對每個人的性格家庭瞭解的一清二楚。
所謂的抽籤也只是一個形式,送信的距離都經過計算,絕對不會給你路過家鄉的機會,兩人一組互相監督。
有時候30人出發,25人回來。
總有幾個“客死他鄉”,不對,病故,病故~
只能說,所有的善良背後,都有老王的負重前行。
中午
獨立團已基本整編完畢,至少武器到位,上下級已經互相認識了。
小五,原名楊曉武被沈復興正式下放,成爲獨立團1營3連的連長。
小滿,原名沈小滿被沈復興任命爲警衛連連長,調往後方。 沈家棟,沈復興遠房表弟,成爲獨立團2營營長。
還有數名慈城鄉族子弟,陸續成爲連、營級軍官,原本闕漢遷還有所不滿,但接觸之下。
只能感嘆慈城水土專養軍官啊!
可他不知道,爲了這支部隊,沈復興幾乎耗盡了所有的指揮點數。
任命營長消耗指揮點數10點,步兵指揮官特性消耗15點(步兵系擅長,攻防加成10%),任命連長消耗指揮點數5點,步兵指揮特性消耗10點(步兵系擅長,攻防加成5%)。
三次任命將他積攢的所有點數消耗一空!
而整個獨立團的戰鬥力也在快速形成,除了相互之間不太熟悉,至少單獨一個連拿出來戰鬥不是問題了。
2天,做完這一切,沈復興、廖耀湘與闕漢遷用了兩天。
而老王與李鶴年被安排去江寧整合部隊了,還有兩個旅的部隊需要編成,沒自己人不行。
短短一天內,沈復興也見到了俞濟時率領的58師一部增援51師駐地楊家行。
還有另外兩支部隊急行軍前往楊家行,簡直就是標準的添油戰術。
就算如此,每天往下擡的傷兵讓還在磨合的獨立團觸目驚心。
原本51師搭配教導旅,只要穩住陣腳,堅持7天不是問題。
但現在至少3個旅的部隊補進去,戰線卻看起來越來越不穩的樣子。
如果此時將畫面轉到楊家行,你就可以看到四處被炸開的堤壩早就被鬼子填上了。
每個據點都成爲了鬼子前進的道路,在天文大潮退去之後,水位已經不足以阻擋日寇。
楊家行、楊家行北面外圍的野外塹壕、楊盛河,幾乎到處都在激戰。
在海陸空三位一體的戰鬥模式下,51師的形勢愈發艱難。
全師官兵已經剩餘不足半數,大規模的援軍還要2天才能抵達。
堅守7天,這是陳誠給他下達的命令。
可王耀武的51師也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指揮部外已經可以聽到日寇的喊殺聲,他發出了最後的電報。
“.,職率51師堅守楊家行已4日有餘,然,側翼廢弛,正面工事全無.”
做完這一切,這位抗日名將終於點了點頭:“副官!”
隨着他一聲令下,身旁的副官王相賓站得筆直。
“傳令,能動的傷員,後勤、伙伕、通信、警衛以及師部所有人,拿上槍,我們跟鬼子拼了!”
在衝出指揮部之前,他回望了一眼後方,眼神似有不捨:“這沈復興還是很能打的,真可惜,沒機會一較高下了。”
楊家行外,鋪天蓋地的日寇正從四面八方涌來,側翼的第37獨立旅與王修身部已經被擊潰,一部分殺紅了眼的士兵在打光了子彈後向着日寇發起絕命衝鋒。
還有一部分乾脆丟掉了手上的燒火棍,直接後撤。
俞濟時的援軍與51師官兵只能在這裡苦苦支撐。
這個時候,遠在金陵的電報直接越級發到了51師師部:
“.着,51師相機撤退至劉行。”
只是指揮部內早已沒有了人影,能拿起武器的,都已經殺了出去。
什麼70萬對30萬.有這70萬,何至於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