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 團軍

?“這麼些年,真不知道南京幹什麼去了!”淞滬那邊的戰局與華北戰局一南一北,決定着整個民國未來戰爭的走向,姜立的目光自然也是一直注視着淞滬那邊的戰爭進程。

“南京這幾年雖然加大了軍隊的建設,規模也擴充了不少,但目光畢竟落後了一些,對於技術兵種的建設相當滯後,步兵再多,能頂個什麼用!”王鐵漢也氣得直嘆氣,此時哪怕是作爲南京精銳的德械師,一個師也只配制3個4門制的75MM山炮連,1個4門制的山炮連。工兵,輜重,特務,通信營各一個。一個旅轄兩個步兵團。團部也只有一個6門制的82MM迫擊炮連,一個6門制的20MM機炮連。一個團轄3個營,一個營也只有2門82MM迫擊炮,而作爲營火力重要支柱的重機槍倒是有6挺,27挺輕機槍。

相對來說,機槍火力的密度已經不比日軍差了,但是德械師的重武器卻少得可憐,加上迫擊炮也不過寥寥數十門火炮,被日軍壓制是輕而易舉的事。更讓人糟心的是,在火炮被壓制住之後。一個旅36挺重機槍,大部分卻被日軍的戰防炮給幹掉了,畢竟重機槍的射程有限,而一般的重機槍陣地根本抗不住日軍37MM戰防炮的轟擊。僅僅三四天的時間,幾十挺重機槍相繼被日軍的戰防炮給摧毀,至於國*軍的其他部隊情況並沒有好多少。重火力完全被壓制,重機槍也被日軍一個個精準的敲掉,至於那些數量不算少的輕機槍,卻在日軍的輕重機槍與擲彈筒的組合下被壓制得擡不起頭來,此時的淞滬會戰進行到現在,完全是用士兵的性命在填,淞滬會戰也完全成爲了一個血肉融爐。

按淞滬那邊傳過來的情報,國*軍與日軍的傷亡比幾乎達到驚人的九比一,甚至十比一的地步。****幾乎減員十人才能換得日軍減員一人。對於已經習慣了西北作戰模式的王鐵漢來說,哪怕身處不同的陣營。也不由得替上海的那幫國*軍士兵感到心痛。這些士兵都是青壯,正值人生中的黃金年齡,卻因爲政府的失誤導致他們像草芥般被消耗着。

“蘇聯那邊下一批飛機什麼時候能到?”姜立看向馮佔海道。

“大概還要半個月,蘇聯那邊自己也要補充飛機。咱們要的I15可都是他們的新銳戰機,那邊的淘汰貨不肯要,蘇聯方面恐怕心裡也不大樂意呢。”馮佔海無奈地一笑道,南京有南京的煩惱,西北也有西北的無奈。

姜立出了一口氣。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此時他也有些瞭解南京蔣某人的無奈了,相比起自己製造,從國外買來的既方便,又省心,還不用前期的大筆投入,而且很可能這些投入未必就能支撐起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所以僅管海參威的那批機械此時已經上了火車,但運到西北安裝調試並投入生產至少也是一兩個月後的事了。眼下戰場上的消耗也只能靠西北各個兵工廠加班加點開足了馬力的生產。

不過戰爭永遠是武器最好的催化劑,經過最初一兩個月的忙亂之後,西北的工業佈局也在用遠比之前要快的速度迅速進行着調整。憑着現有的設備,在生產與工序上進行合理的調整之後,產量也出現了幅度不小的上升。

“南京那邊的武器裝備決定了他們在戰場上所用的戰術,被日軍壓制也沒什麼了,我看咱們現在有功夫關心南京,不如多花點心思到華北上吧。”馬占山說道。

“雖然華北比起上海更利於敵人的進攻,但相比之下,華北的局勢還要稍好一點。也沒什麼太值得擔心的。”馮佔海笑道。

“現在日本華北方面軍是三路開弓,一路猛撲山西,一路沿平漢路。一路沿津浦路南下。現在蔣委員長已經令河南的劉峙的第8集團軍去抗擊津浦路之敵,山西地形易守難攻,晉綏軍的裝備向來也是不錯的,想打下山西。日軍沒個十幾萬人打幾個月,不太現實。整個華北方面軍大概三四十萬的樣子,分去幾萬駐守佔領的北平,天津,張家口等要地,還要防備我西北軍從綏遠向東的反攻。真正能動用在平漢路與津浦路作戰的日軍應該在二十萬人上下。多也多不了多少,差也差不了幾個。現在在華北方面,咱們直接派出了兩個集團軍,另外第隸屬於第6集團軍的川軍,于學忠51軍已經陸續開撥潼關,剩下的西北的第5軍也已經初步動員完畢。相對華北方面的日軍來說,我軍兵力上還是算充裕的。”

對於陸續前抵中原的幾個集團軍規模是一次比一次來得大,趙鐵樹的第2集團軍只有兩個直屬軍,另外加強了一個機械化2旅。而楊虎城的第3集團軍則是直接把陝軍的精銳基本上都拉了出去,配製了一個獨立重炮團,還有東北軍的炮8旅。下轄3個軍的建制。加上配製的炮兵,與直接歸集團軍指揮的騎兵師,離十萬人也只差一點點了。

而新成立的王鐵漢第6集團軍,所轄的3個軍都是三個師的編制,鄧錫侯,孫震部川軍的三個師都是經過整編之後,每師達到一萬多人隊伍,東北軍每個師也過萬人,,另外配製給第6集團軍的機械化3旅,獨立重炮1旅,還有一個有1200輛運輸卡車的輜重運輸旅。西北騎2師,而西北本部的趙毅第5軍軍部還額外配製了一個獨立重炮團。加上配製到各軍的防空部隊,防化兵,工兵。第6集團軍的兵力已經超過了15萬人,這也是馮佔海等人的底氣所在。

“還真是有些厚此薄彼呢。”孫蔚如此時也聽到了有關第6集團軍方成的情況,坐在楊虎城的指揮部裡也忍不住一嘆道,相對於平時牢騷比較多的王一山,孫蔚如是很少這麼說的。

“這也沒什麼,畢竟出大力氣的姜立,再說西北對於集團軍的組建也逐步在完善的。後面估計最多也就是這個樣子了。”楊虎城用衛兵遞過來的溫熱毛巾在臉上擦了擦道。(。)

376章 戰平津9158章 收編2傲嬌女139章 巷戰125章 最好局面310章 鷹1347章 工業444章 雄州鎮5123章 進長春49章 奉天戰役3335 人才引進339 綏遠1418章 勸說149章 湯佐輔崔興武98章 撫順205章 上海2510章 認同139章 巷戰584章 中原2494章 震驚494章 震驚70章 拆卸設備106章 暴起238章 雙馬入疆472章 固陽263章 尼古拉特斯拉145章 游擊戰3湯老虎170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8343章 傅作義131章 外科手術式的進攻50章 奉天戰役4282章 長城抗戰21540章 至洛陽403章 再入四川2365章 戰平津3351章 西安事變388章 威逼利誘93章 奉天戰役14176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13340 綏遠288章 威逼利誘354章 機械化旅450章 秘密245章 楊虎城的權衡121章 攻長春503章 爭奪463章 狙擊228章 上海完177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14503章 爭奪343章 傅作義26章 報仇騎兵突擊306章 復仇者214章 上海10146章 傅作義李四光537章 泄露331章 軍事擴張39章 排兵佈陣34章 脅迫下令80章 處理財物20章 遷廠爭議260章 長城抗戰5鷹式249章 屠殺288章 長城抗戰25465章 綏遠5358章 涅磐計劃203章 水泥廠479章 機牀457章 鄭州194章 會楊78章 斬將奪軍281章 長城抗戰202章 殺心543章 交易337章 兩廣581章 靠攏477章 太原2416章 危急37章 姜團長是誰401 潘毓桂562章 任重道遠570章 豫北381章 東北大學34章 脅迫下令125章 最好局面394章 整補510章 認同253章 暫二旅旅長502章 迫降134章 不可思議的戰爭522章 狼牙537章 泄露329章 白銀法案399 反擊225章 上海1813章 血色918551章 奉天戰役5380章 戰平津12345 威脅229章 鋼鐵廠265章 長城抗戰8
376章 戰平津9158章 收編2傲嬌女139章 巷戰125章 最好局面310章 鷹1347章 工業444章 雄州鎮5123章 進長春49章 奉天戰役3335 人才引進339 綏遠1418章 勸說149章 湯佐輔崔興武98章 撫順205章 上海2510章 認同139章 巷戰584章 中原2494章 震驚494章 震驚70章 拆卸設備106章 暴起238章 雙馬入疆472章 固陽263章 尼古拉特斯拉145章 游擊戰3湯老虎170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8343章 傅作義131章 外科手術式的進攻50章 奉天戰役4282章 長城抗戰21540章 至洛陽403章 再入四川2365章 戰平津3351章 西安事變388章 威逼利誘93章 奉天戰役14176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13340 綏遠288章 威逼利誘354章 機械化旅450章 秘密245章 楊虎城的權衡121章 攻長春503章 爭奪463章 狙擊228章 上海完177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14503章 爭奪343章 傅作義26章 報仇騎兵突擊306章 復仇者214章 上海10146章 傅作義李四光537章 泄露331章 軍事擴張39章 排兵佈陣34章 脅迫下令80章 處理財物20章 遷廠爭議260章 長城抗戰5鷹式249章 屠殺288章 長城抗戰25465章 綏遠5358章 涅磐計劃203章 水泥廠479章 機牀457章 鄭州194章 會楊78章 斬將奪軍281章 長城抗戰202章 殺心543章 交易337章 兩廣581章 靠攏477章 太原2416章 危急37章 姜團長是誰401 潘毓桂562章 任重道遠570章 豫北381章 東北大學34章 脅迫下令125章 最好局面394章 整補510章 認同253章 暫二旅旅長502章 迫降134章 不可思議的戰爭522章 狼牙537章 泄露329章 白銀法案399 反擊225章 上海1813章 血色918551章 奉天戰役5380章 戰平津12345 威脅229章 鋼鐵廠265章 長城抗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