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章 失利

564章 失利

“不過單是在造船的問題上,就需要足夠的人手,如何能保證我們這些人來之後,那些洋人不摞擔子,另外光是造船可不行,還得有人買船。咱們的人過來之後,又如何安置?還有,這地方是洋人的天下,說的也是洋文,就連一些器械,零件的說明全部都是洋文標註,江南造船廠當初聘請了一些洋人技師做教習,雖然也有一部分人會洋文,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你還得專門請幾個人負責處理咱們的日常事務,教會其他人也能說,看洋文。”

吳濟時到底是專業人才,只是決定留下來,立即就提出了幾個即需要處理的問題。

“船的訂單問題你不用擔心,現在開足了馬力進行生產,就怕船廠的產能提不上來,造的船不如洋人的。所以現在工廠裡的洋人技師,技工暫時還不能辭退,該忍的時候還得忍着。等到哪天咱們造出來的船不比洋人的差了,那些洋人,想開誰就開誰。”

胡先生頗爲毫氣地說道,此時世界形勢風雲變幻,無論是軍火,醫藥,鋼鐵,還是船舶業,都在戰爭的刺激下進入黃金時代。隨着大量的難民進入西北軍控制的區域,還有戰爭年代的災荒。西北對於糧食的需求不是一時半會能滿足得了的。單是糧食一項上,就足夠滇緬公路那邊忙的。更遑論還有其他的大宗機械與軍火。雖然集團租用了一些船隻,但這個年代,租船的價格也十分高昂的。集團聯合了南洋與北美這邊的華僑正在努力打造一支遠洋運輸船隊,對於船舶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至少未來幾年內,都足夠工廠開足馬力生產。

聽到胡先生描述的前景,吳濟時雙目也開始變亮起來,如果真如胡先生所說,那麼民國的造船業確實可以暫時寄託在美國這邊發展,等到有朝一日,民國擊敗了日本,再轉回本土。而他們生產出來的船隻,也將繼續爲抗戰的大業而奮鬥,這並不失爲一條曲線救國之道。

日軍增兵華北,使得魯南地區的國*軍陷入苦戰,而此時在淮北又出現了兩個師團的日軍主力北進。李宗仁開始感到形勢嚴峻。認爲舉證北地形開闊,地域廣大,防守困難重得。又考慮到西北軍主力此時爲豫北會戰,還有綏遠會戰所牽制,一時間也無力顧及第五戰區。此時第五戰區的形勢已經變得越發困難。

而更爲危險的是,李宗仁雖然是第五戰區的直接指揮官,但真正的指揮權,卻是此時的蔣委員長在武漢遙控。蔣認爲,日軍自臺兒莊,魯南屢敗,士氣大跌,驚恐萬分。竟然收縮防線,放棄了晉南,江浙的一部分佔領區。僅派一部扼守要點。而調集所有能動用的兵力向隴海路東段靠攏。其總兵力合兩淮,魯豫至多不過15萬。而中央陸續調集至第五戰區的兵力已接近六十萬,四倍於日軍的優勢。而且日軍後方不靖,補給不便。武漢方面錯誤的估計了形勢,過於樂觀。並且直接指揮大量軍隊趕往豫東地區,遮蔽徐州西北側翼。

而此時西北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救助多達好幾百萬來自四面八方的難民。同時又在搶修鄭州等地的防禦工事。對於中央軍大舉進入豫東,姜立雖然心裡有些不爽,但之前畢竟是強佔的河南大部,有他這個先例,對於蔣委員長的舉動,也不能說有什麼不妥。此時豫北,豫西,豫中,甚至豫南大部都已經在西北軍的直接控制之下。而鄭州這個控扼平漢路的交通樞鈕也在西北軍的控制之下,對於中央軍的舉動,雖然野戰軍團有不少不和諧的聲音,但上頭的姜立沒有吭聲,下面也只有暫時按捺着。

第五戰區迫於壓力,不得對計劃作出調整,不過李宗仁終究是留了一手。只是部隊尚未動員集結完畢,戰場上形勢的變化已經出乎所有人預料。受命防守永城的羅騎95師一部尚未抵達,日軍第13師團就佔領了永城。第9師團攻佔了百狀況。負責第9師團第18旅團隨後佔領南坪集。國*軍雖然當夜反擊,但均被日軍所擊退。

此時日軍的裝備的部分汽車,騾馬,還有控制的交通要道,在此時作用得到充分的體現。第13師團的快速部隊含戰車一個大隊,輕裝甲車一箇中隊,乘車步兵兩個中隊,工兵一箇中隊。迅速進至汪閣以東地區。炸斷了隴海路。增調至鎮江的第3師團擊退國*軍一部,同時佔領合肥。

可以說此時在淮北方面,日軍已經完全打出了自己的節奏。而在魯南方面,日軍面對的國*軍數量相對較多,國*軍抵抗極爲頑強,進展相對緩慢。

魯西方面,日軍進展極爲迅速,第16師團經過激戰,退退了75師,相繼攻佔魚臺,金鄉。其快速攻佔魚臺,金鄉,。第14師團主力連夜渡過黃河。擊退23師,攻佔曹州。

日軍大本營爲了加強華北方面軍的攻擊力量,再次從關東軍抽調混成第3,第13旅團至徐州,配屬給第2軍。兩個混成旅團,在淮北局勢急劇變化之時,便已經抵達兗州,隨時可以投入作戰。

總之,日本大本營以圍殲徐州附近國*軍主力,佔領徐州的會戰計劃,此時已經基本接近完成,在戰役上已經形成了大包圍的勢態。

鑑於戰場形勢的急轉直下,避免五六十萬國*軍主力被圍殲,李宗仁開始下令分批撤退。由於之前的些許佈置,幾部大軍雖然蒙受了一定損失,但好歹撤出了日軍的包圍圈。主力雖然已經撤走,但在豫東的薛東的兵力還在爲掩護主力的轉移與日軍激烈戰鬥,雖然在更西邊的區域還有中原野戰軍團,不過事關中央軍主力撤退,就算姜立這邊承諾了,蔣委員長還是信不過。畢竟換個立場,西北軍也不會將自己的生命線讓蔣委員長牽在手裡。雙方即是一個戰線上,同時也並未改變雙方在根本上的對立關係。萬一要是中原野戰軍團要是在斷後的途中放了水,日軍主力將撤退的中央軍都兜進去。武漢就是哭都來不及了。後面恐怕連武漢都沒能力再守。

日軍順利攻佔徐州,比起預想中還要來得容易一點。佔領徐州後,日本大本營認爲徐州會戰基本結束,。爲擴大戰果。日軍加大了追擊力度。大部分日軍達到了既定的作戰目的,只是追擊的部隊裡面也有不協調的地方。追擊的日軍第14師團主力由於前進過快。成了一支孤軍。薛嶽豫東兵團十多個師將第14師團包圍在蘭封一帶。

這一戰當中,國*軍防守還過得去,但攻擊嚴重不足再度毫無保留的暴露出來。十多個師圍着日軍六七千人,十多倍的兵力,打了好幾天,雖然給日軍造成了大量的傷亡,但始終無力圍殲這支日軍。

此時西北軍校,參謀部,對比了西北軍與日軍的訓練與裝備。汲取了國*軍的教訓之後,發現若是有朝一日日軍防守,而西北軍處於進攻的位置,西北軍的傷亡同樣要比現在高得多。

蔣多次致電姜立,命中原野戰軍團率一部兵力支援豫東作戰。不過直到第16師團及混成第13旅團攻佔虞城,同時向商丘外圍進攻時,黃傑第8軍先是退至商丘郊區,然後又撤退到柳河一帶,進入中原野戰軍團的轄區。雖然黃傑命187師防朱集車站和商丘,不過上行下效。黃傑本人都帶着軍部撤走。此時國*軍中都戰意漸消,相當一部分軍隊都無意與日軍再戰。187師在軍部撤走的當晚,便也率該師後退。

直到187師也走了之後,隸屬於野戰軍團的龐炳勳第43軍在完成了初步的整補過後,才姍姍來遲到了商丘,接管了187師的防區。擋住了薛嶽軍團的側背。堵住了因爲黃傑私自撤軍,給薛嶽軍團帶來的空前危機,也使得薛兵能繼續抽調兵力,圍殲第14師團一部。雖然姜立做的僅限於此,但在關鍵時候,終究還是表了態,而且西北軍不動則已,一經行動,便剛好堵在最爲危險的戰區。

“這次倒是多虧西北軍了!黃傑那滾犢子,回去了定要向委員長告他一狀。”聽到商丘那邊的戰況,薛嶽此時纔算鬆了口氣。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能讓薛嶽甚至蔣委員長鬆口氣的不僅僅是龐炳勳帶兵堵住了豫東軍團的缺。而是姜立的態度,眼下中原野戰軍團的動向,已經足以掩護徐州戰區的國*軍主力逐步後撤。

“十幾個師圍住兩個多聯隊的日軍打了好幾天也不見成績,還真是不知讓人說什麼好了。”張自忠將電報放在一邊,看向旁邊面色有些蒼白的宋哲元道,“徐州戰區之日軍有趁勢西進攻掠中原之勢態,眼下各處戰場,正是用人之跡,軍座還應保重身體纔是。”

“這段時間怕是好不了了,我已經向姜主任申請,就由你暫代29軍軍長一職,後面29軍就交給你了,不要墮了29軍的名聲,希望我以後能看到29軍繼續壯大的時刻。”宋哲元擺了擺手道,從撤到河南之後,他的身體每況愈下,此時也不得不作出一番安排。29軍終究是以前老西北軍的。宋哲元不想就這樣泯然於戰亂。老西北軍,終究是要留下一些自己的足跡。

“軍座放心,卑職必然會保全29軍的傳承,29軍番號,也會一直在西北軍序列中長存下去。”

張自忠面色凝重地道,秦德純已經調任洛陽警備處長,要說軍長一職,馮治安的資格不比他弱,不過新任的集團軍指揮張治邦卻是他在長城抗戰中就認識的老熟人了。宋哲元心裡,也就成了軍長的最佳人選,此時西北軍對於幾個軍還給予了相當程度的自主性。不過張自忠並不認爲讓29軍與西北軍主力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是個很好的主意,自從前幾次29軍在抗戰中經歷數次重大傷亡,補充進29軍的西北訓練兵越來越多。隨着時間往後推,29軍已經很難再像以前一樣保持自主性了。

“你的語氣有些勉強,不過你的意思我明白,這北方,遲早是西北軍的。但咱們不能湊過去太心急了。先看看龐炳勳,孫殿英他們的反應再說吧。”宋哲元一語點破了張自忠的心思。

“南面的人,之前我還有些接觸,不過你代理軍長的職務之後,不用再理他們了。姜主任這個人,我也琢磨了一段時間。關鍵時刻,殺伐絕決。非常人能及。在搞建設上又很有一套。要是當初老長官能有這一手,現在也不至於落得如此田地了,可惜。好了,該說的都說了,後面的仗好好打吧,咱們老西北軍,不能在戰場上丟人。”

“是,軍座!”張自忠肅聲道。

交待完軍務之後,宋哲元便去了新鄉養病。只是沒過多久,這位正值壯年的沙場老將得了肝病之後,又患上腦血栓,在彌留之跡,宋哲元聽到了龐炳勳在商丘一番苦戰,擋住了日軍的瘋狂反撲,而同時薛嶽豫東軍團全殲包圍圈內兩個多聯隊日軍的消息。之後病情惡化,宋哲元經搶救無效後溘然長逝。

徐州會戰,總體上仍然還是按照歷史上的進程一般發展,之前的臺兒莊戰役打得漂亮,但仍然未改變徐州淪陷的結局。歸根到底,日軍的戰爭潛力還不是此時的民國能相提並論的。哪怕跌倒一次,兩次,三次,日軍仍然可以捲土重來。只不過與歷史不同的是,臺兒莊戰役,日軍的幾個支隊都沒有能撤出去,第14師團主力也沒能像歷史上那般被解救,在十幾個國*軍師的圍剿下生存下來。這一次大型會戰,日軍多陣亡了近四萬人,達到驚人的五萬餘人,可謂開戰以來損失最爲慘重的一次。而且作戰主力是由武漢中央軍來完成的,省了姜立相當一部分麻煩。

而重爲重要的是,在西北軍的威脅下,日軍並未能放開手腳追擊撤退的國*軍力。蔣委員長一時間也不用掘開黃河大堤去阻截十數萬日軍的究追猛打。姜立的西北軍也不會允許對方這麼去做。(。)

208章 上海574章 危局224章 上海1769章 安排530章 對壘3354章 機械化旅31章 29聯隊駐地170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8403章 再入四川2453章 閻錫山95章 說服6章 狙殺態度151章 風小了81章 東北大學377章 戰平津10361章 潛龍2454章 轟炸準備547章 徐州2206章 上海3551章 徐州4440章 麻煩485章 爆破532章 戰斧危機303章 內奸風波439章 雄州鎮3452章 形勢341 百靈廟569章 火蛇火蛇522章 狼牙566章 豫北113章 血色9185189章 軍工佈置178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完581章 靠攏471章 多事之秋547章 徐州2480章 嫌隙550章 訂單348章 軍械38章 嚴峻的形勢114章 22旅趙毅37章 姜團長是誰148章 可怕的敵人207章 上海4228章 上海完320章 危機517章 交待543章 交易445章 殲滅523章 偷襲406章 斷橋399 反擊389章 南苑2205章 上海2430章 報復496章 黑臉346章 軍隊436章 意外的破綻430章 報復77章 徐景隆的背叛469章 爭論596章 騾河莊383章 戰平津15445章 殲滅453章 閻錫山552章 徐州5382章 戰平津14169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7202章 延長油田156章 王以哲176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13394章 整補398章 佟麟閣的感慨579章 騰龍戰機168章 建設任務2251章 長城抗戰1251章 長城抗戰1561章 通車280章 長城抗戰19474章 山東150章 奉天戰役4510章 認同13章 血色9185508章 實驗成功300章 新疆4575章 諾門坎6章 狙殺態度464章 綏遠4341 百靈廟102章 吉林局勢2190章 軍工佈置2305章 要求313章 意圖川北3132章 岡村寧次的攔截414章 圍攻99章 根基全毀132章 岡村寧次的攔截408章 大勢所趨377章 戰平津10
208章 上海574章 危局224章 上海1769章 安排530章 對壘3354章 機械化旅31章 29聯隊駐地170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8403章 再入四川2453章 閻錫山95章 說服6章 狙殺態度151章 風小了81章 東北大學377章 戰平津10361章 潛龍2454章 轟炸準備547章 徐州2206章 上海3551章 徐州4440章 麻煩485章 爆破532章 戰斧危機303章 內奸風波439章 雄州鎮3452章 形勢341 百靈廟569章 火蛇火蛇522章 狼牙566章 豫北113章 血色9185189章 軍工佈置178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完581章 靠攏471章 多事之秋547章 徐州2480章 嫌隙550章 訂單348章 軍械38章 嚴峻的形勢114章 22旅趙毅37章 姜團長是誰148章 可怕的敵人207章 上海4228章 上海完320章 危機517章 交待543章 交易445章 殲滅523章 偷襲406章 斷橋399 反擊389章 南苑2205章 上海2430章 報復496章 黑臉346章 軍隊436章 意外的破綻430章 報復77章 徐景隆的背叛469章 爭論596章 騾河莊383章 戰平津15445章 殲滅453章 閻錫山552章 徐州5382章 戰平津14169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7202章 延長油田156章 王以哲176章 四馬拒姜戰賀蘭13394章 整補398章 佟麟閣的感慨579章 騰龍戰機168章 建設任務2251章 長城抗戰1251章 長城抗戰1561章 通車280章 長城抗戰19474章 山東150章 奉天戰役4510章 認同13章 血色9185508章 實驗成功300章 新疆4575章 諾門坎6章 狙殺態度464章 綏遠4341 百靈廟102章 吉林局勢2190章 軍工佈置2305章 要求313章 意圖川北3132章 岡村寧次的攔截414章 圍攻99章 根基全毀132章 岡村寧次的攔截408章 大勢所趨377章 戰平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