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佈局和擴張

很多時候,佈局就需要開闊的眼界。經歷了後世信息時代的薰陶,又經過了七十多年時間的沉澱,孟享的眼界要比別人開闊的多。

就拿礦產來說吧,很多國人此時心中還是會覺得華夏地大物博,什麼東西都是應有盡有,小農式的鎖國就會一步步的發展起來。但經受了後世資源危機衝擊的孟享卻是知道這都是扯淡。

不得不說,華夏頂着個地大物博的噓頭,卻有些‘操’着‘花’架子的把式。

國內的礦產資源總體質量較差,考慮礦石品位、礦石類型、礦石的選冶‘性’能等綜合因素,我國金礦、鉛礦、鋅礦的質量算爲中等,鐵礦、錳礦、銅礦、鋁土礦的質量就處於最差地位。

貧礦多,富礦、易選的礦少,也就致使得使用成本大大增加。

華夏支柱‘性’礦產大多存在這樣的問題。

我國鐵礦平均品位僅33%,比世界鐵礦平均品位低10%。而國外主要鐵礦生產國,比如澳大利亞、巴西、印度、俄羅斯等,其鐵礦石不經選礦品位就可達62%的商品礦石品位。

我國錳礦平均品位僅22%,不到世界錳商品礦石工業標準48%的一半,且多屬難選的碳酸錳。

我國銅礦平均品位僅0.87%,而智利、贊比亞分別爲1.5%和2%。

我國鋁土礦幾乎全是一水硬鋁石,生產成本遠高於美、加、澳等國的三水或一水軟鋁石。

這也是後世華夏要大量進口礦石的緣故了,成本差距太多了。

但同時也使得那些持有礦山資源的諸如必和必拓、力拓等資源寡頭,在西方國家的背後黑手的推動下,在一陣價格哄擡中大賺特賺。這也造成了後世,華夏需要什麼,什麼東西就價格飛漲。“人傻,速來!”這句經典已經經常在國外資源大鱷們的耳邊回‘蕩’。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後世華夏生產什麼,什麼東西就會變成爲地板價,完全沒有一絲計劃統籌的味道。不得不歎服轉換改型的快速。

其中,那些不要用生產再加工的華夏相對富餘礦產資源,更是賣到了白菜價。

錳礦、鎢礦、鉛鋅、鈦釩礦等都是在那些官shānggōu結的礦場主的手中硬生生的把國際價格砸落到了歷史最低點,稀土也不再是稀有的,而成了塵土。日本人海里邊填滿了大量的礦藏,形成了一片片的新陸地。雖然前世華夏沾光站在了勝利者的一方,但依舊沒有擋住日本人的吸血。而那一根根吸血管的建造者就是那些早就對國家這個字眼沒有多少感情‘波’動了。

並不是翻譯官和僞軍纔算漢‘奸’,出賣國家利益者,纔是漢‘奸’。那些爲了個人利益和小集團利益,斷送了子孫田的一樣是漢‘奸’。

官僚叢生,買辦橫行,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正是基於後世的一些不良影響,在孟享的規劃中,礦產業絕對不會任由‘私’人承包無節制。

那種承包給‘私’人的做法簡直就是吸全民資產的血,‘肥’了少數人。所以孟享的規劃中除了用國家股份和‘私’人股份相互平衡,多人股份共同監督外,還早早的引入了戰略儲備這個概念。

所建設的鋼鐵廠和鋁廠等消耗資源以後還需要從國外進口,趁着這時候一些資源還廉價,大肆並進國外資源,以便打下未來工業百年的基石。剩下的那些握在手裡的纔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所以根據此原則,各鋼廠和鋁廠建設條件也要考慮到‘交’通方便的或者靠近鋁土資源的、還需要有充足的能源供給以及良好的擴展環境。

緊靠着資源產地,是爲了以後一旦外在的資源出了問題,可以就近利用,這就是爲了戰略儲備而考慮。

同時爲了擴大自身戰略儲備的規模,孟享也想趁着核平衡前,搶奪下足夠豐富的資源地。

爲此,日本人這把刀不僅僅要砍到東南亞,還要繼續砍下去,澳大利亞等地也是孟享一直野望很久的。

有時候,就是沒有公平可言。日本人曾抱怨自己的生存地域狹窄,但華夏後世十幾億人擠在一二百萬平方公里的地方一樣的憋屈。後世華夏雖然保持着近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但大部分都是不能產糧食,不適宜人類長期居住的。雖然人均比日本人寬裕,但很多時候,也同樣沒有平均這回事。

後世揹着蝸牛殼般的居所的孟享曾經不止一次的眼熱着澳大利亞,那七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卻只有兩千萬人口左右。而且老天爺又給了他們無數的資源財富,就好像是天使的鳥‘毛’和惡魔的彎角都在此墜落一樣。

澳大利亞煤炭資源總儲量六千多億噸,華夏還有大把的煤炭,不怎麼眼熱,最多人家的煉焦煤佔了一大半,而起質量好,易開採而已。

孟享眼熱的是澳大利亞的鐵礦,二十世紀末的估計的總儲量就已經有350億噸了,而且質量好、埋藏淺,大部分可‘露’天開採。含鐵率超過50%的富礦都超過了200億噸,而華夏的海南石碌鐵礦,探明總儲量不過才4.66億噸,就佔了華夏富礦總儲量的71%。即使是它那平均48.8%的含鐵率,也是全華夏鐵礦品味居第一的。

這個差距簡直沒法比,雖然華夏鐵礦資源處在世界前三位,還曾佔據過世界第一的寶座,但水分太大了。

同樣差距巨大的還有鋁土礦,孟享緊緊巴巴的規劃了國內四個鋁廠,但國內具有工業開發價值的鋁土礦只有5億多噸。而澳大利亞的鋁土礦儲量是達到62億噸多的易開採富礦資源,世界上數一數二的。

面臨着核時代的鈾礦資源,澳大利亞同樣以二十世紀末就已經30多萬噸探明儲量,排名世界第一。

鉛鋅、金、鑽石、鈦和鋯都是排世界前三位。

不過這塊富饒的大陸此時還只是騎在羊背上,人口也還在千萬左右徘徊,沒有經過二戰,遷移過來的人口只是當年的黃金熱時候的居多。乘坐的礦車才只有一個車輪。絕大多數礦藏都沒有被發現,這裡依舊是被很多人不在意。

它現在的價值只是羊‘毛’而已。

澳大利亞的32億畝草原上,到處都可以放牧。最高的時候養着1.8億頭綿羊。

而澳大利亞近9億畝的可耕土地,使得它可以輸出小麥了。

但此時大英帝國也不指望它此時的那點產量,概因爲這裡人太少,開墾的荒地不多。

這要是在華夏,不要說9億畝可耕土地,就是那些草原裡也能再開墾出9億畝來。

即使是那個在澳大利亞被衆人頭疼的兔子成災,孟享都覺得惋惜。那幫人吃飽了撐的,還要用各種‘藥’物毒殺,如果遷過去一億華夏人,兔‘毛’都能給啃光了,哪裡還輪到兔子成災?

西方人蔑稱華夏人的黃禍,就是恐懼華夏的龐大人口基數。孟享後世曾聽說過當年基辛格用技術換華夏有計劃的人口減少的傳聞,雖不知是真是假,但西方人的擔心的根源就應該是我們驕傲的一方面。當然在某個特殊時期,不控制不行,但控制過了也是一種失當。一代人需要二十多年才成長起來,人口政策不早調整,等到危機出現時,就晚了。

孟享也曾考慮過此時華夏的人口,就連馬寅初也曾經向孟享提議過人口的問題,但在孟享仔細考慮後,並沒有調整。此時人口,估計數目可能早已經超過了四萬萬了。一些情況需要按照五億人來算。看似人口不少,但如果華夏趁着核平衡前獲得了最後一次佔據土地的機會,就需要人海來鞏固新領土。

白人們對東南亞最多是殖民一下,但華夏挪過去一億人口,就足以壓下絕大部分矛盾,徹底統治那個地方。

這就是華夏人口多的一個優勢所在了。當數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是質的變化。

華夏文明數千年的延續,人口的數量優勢也是很關鍵的一點,要不然就會被別人同化。這也是華夏人一直強調人口的重要‘性’的原因之一了。在這個封建家族氣氛濃厚的時候,大談計劃生育不是純粹的找虐?在這個時候,誰喊這個口號,誰必然會被民衆拋棄。

再說,孟享心中已經在擴展出一盤大棋局,自然需要海量的人口來支撐。

就像澳大利亞,不說那裡的礦產資源,僅僅是那裡的土地,就讓孟享心中立誓一定要奪過來,爲華夏子民擴大生存空間。

當年英國人在當地土著有三十多萬的情況下,殺得最後只剩下2萬來人,就應該知道這世上是有報應的。奪了別人的,就應該有被別人奪走的覺悟。孟享不管以後,如果那裡安置了一億華夏人,整個澳洲大陸就要徹底改變信仰了。

黃禍怎麼了?敵人的恐懼就是對自己最好的讚揚。謙虛不能帶來尊重,實力纔是關鍵!即使沒有超級武器,蝗蟲式的人口也絕對可以淹沒一切。

那種打着地球不堪負重牌子限制人口的人,可以對比一下美國人、歐洲人的消耗,再說其他。再說了,隨着文明的提高,娛樂的豐富,人們對造人運動也不再太感興趣。社會自然會有個調節過程,催化一下可以,但用來完全代替社會調節,那就是最大的計劃弊端了。

爲了解決更多人口的生存空間和未來發展問題,拖延到社會調節隨着文明提高而逐步的到來,華夏需要更多的土地和資源。就像開源節流一樣,老是徘徊在節流的註定只是末流水平而已。

孟享的未來佈局在先鋒軍勢力不容易控制的地區,一般都是劃圈圈,但那些註定要改姓的地方,直接打包‘弄’來就是了。東南亞、澳大利亞、西伯利亞、中亞這四顆牙,帶給未來華夏的將是一個好胃口,足以支撐華夏在地球上發展一百年沒問題。

目標雖然遠大,但孟享的這個規劃,此時普通人中只有他自己知道,就連唐‘藥’師、周白、範種等人都沒有告知。這個規劃藍圖太讓人瘋狂了,在其他人看來,已經偏離了正常人的思考範圍。此時華夏部分土地還在日本人的鐵蹄下呻‘吟’,沒人瞭解二戰的‘波’及之廣,哪裡還有會相信開疆闢土的不世之功?

所以,孟享並沒有把這個藍圖拋出去,只是從最基本的規劃來打好基礎,等待着時機的到來。

這個時代,鋼鐵決定着一個國家的實力,也是工業的基石。

“其實我們的鋼鐵產量還能增加一倍!”孟享想到了日本人的鋼鐵產量,不由又冒出了一句話,讓周白嚇了一跳。

“再增加一倍?400萬噸?”周白伸出了四個指頭晃了晃。

“嗯!你忘了我們的電爐鍊鋼已經成功了嗎?”孟享笑道,“只要有廢舊鋼鐵,電爐就可以生產出高質量的鋼鐵來,而且電爐設備不需要佔據太多的空間,也不需要佔用太多的運輸系統,可以直接安置在消費地區。各大城市附近建設上一兩個這種鋼鐵廠,這不又是一筆鋼鐵產量?”

在孟享的規劃中,這個也早有羅列。不爲了別的,日本人生產的鋼鐵大多數的原料不是來自華夏的開採,而是來自於美國的廢舊鋼鐵。美國人有意扶持也罷,鋼鐵過剩造成的過量輸出也罷,它們的總量總會有個限度。日本人的鋼鐵靠着這些支撐,如果一旦這些來源減少,必然讓缺少資源的日本人更加頭疼。

美國人不會無限度的供應他們廢舊鋼鐵,而且隨着歐洲戰爭的爆發,鋼鐵的需求增加,價格提升,日本人得到的份額也會大幅度減少。這也是後來,日本人和美國人撕破臉皮的一個原因。

孟享不過是在這上邊再推動一把而已。他剛剛和美國人談好了一大筆合同,大量的收購廢舊鋼鐵。

合同不是先鋒軍簽訂的,而是山寨公司用大和級戰列艦換來的。美國人工廠產能過剩,一般是不會從國外買武器的,但這種大和號的技術特點,美國人急切的想了解。而且山寨公司只需要用廢舊鋼鐵來支付艦船錢款,所以纔有了這筆買賣的談成。

用垃圾換先進的武器,美國人一直在竊喜。賣出了廢舊鋼鐵,促進了鋼鐵產業的再生產,也算是拉動了經濟和就業。再說世界最大戰艦的秘密,這個情報是一般的金錢換不來的。

山寨公司說的很明白,廢舊鋼鐵轉賣給了先鋒軍,美國船隻拉着廢舊鋼鐵送到先鋒軍的地盤上就可以了。

廢舊鋼鐵可不全都是鏽跡斑斑的廢物。山寨公司特地還點了名,其中一部分是鐵軌。

美國19世紀經歷了一個瘋狂的鐵路建造歷史。後世鐵路大亨的遊戲以及關於鐵路的一些影片很好的反應了那個時代的經典情節。

到二十世紀20年代的時候美國鐵路網初步形成的時候,20年鐵路里程達到了42萬公里,絕對的世界第一。

但鐵路在擊垮了內河水運的主流地位後,僅僅過了半個世紀,它就因爲土地的擴張減速和人口增加的減緩而沒落了,讓位給了利潤更爲龐大的汽車工業。隨着本世紀初才興起的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和29年經濟危機的洗刷,鐵路不僅沒落還在萎縮。

鐵路佔用鋼鐵的消費比重也由26年的23.5%,降到了39年的9.1%。而汽車的比例超過了建築和鐵路。

直到後世,鐵路的總里程縮減爲22萬公里,削減了近一半。到了39年的時候,就有1.8萬公里的鐵路被廢棄。孟享就是打了這些鐵軌的主意。

歐洲人的鐵路網也已經建設的差不多了,日本人地方小,不需要那麼多鐵軌,他們只需要鐵軌用的鋼鐵,其他貧困國家沒有錢來購買。所以孟享就用廢舊鋼鐵的價格就買下了可以鋪設五千公里的鋼軌。

此時,根據地上雖然也可以生產這種高錳鋼的鐵軌,但產量極低,而基地生產出來的鐵軌數量也是有限。但孟享明白鐵路對機械化部隊的重要‘性’,機械化部隊長距離的運輸可是很依賴鐵路。有了這些鐵軌,先鋒軍的地盤上可以多出幾條鐵路,溝通南北東西,使得地盤更加的穩固。

而鐵路對經濟的發展更是極大的促進。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確實很有道理。要想富,先修路。鐵路的帶動作用更大。

這些鐵軌只是開始,以後廢舊鋼鐵的‘交’易還會不斷進行下去。即使是其他的廢舊鋼鐵,其中的板材、管材之類的也照樣可以廢物利用。既能縮減了日本人的廢舊鋼鐵原料的總量,又能減少華夏經濟發展的前期積累的時間。

第1073章 華夏人又進攻了第171章 這句話中聽第458章 暴兵第1027章 全線告急第648章 不能讓華夏人進入中亞第699章 美國人損失更大了第403章 電影教案和宣傳第655章 華夏土着第1093章 墨西哥動盪第739章 重遇日德蘭第241章 先鋒軍的隱憂第1060章 摩擦不斷第938章 不必擔心他們的傷亡第155章 堡壘新用途第764章 尾隨第885章 美國人還是來了第304章 中醫第231章 他們還有多少炮彈第776章 繼續轟炸第295章 你以爲你是金剛不壞啊第501章 神話計劃系列第758章 這是最佳實戰試驗場第555章 超級戰列艦的熱度第55章 你們有幾個這樣的營第158章 困死他們第768章 統一和談第373章 張北之戰第503章 蚩尤九兵第486章 再劫黃金第675章 華夏聖人?第478章 準備美國人的軍火訂單第595章 兩把大刀第401章 就應該如此第429章 當然是爲老百姓說話了第802章 不只是日本人第375章 怎麼打?第273章 KV-2坦克的表演第48章 這是哪一支隊伍第865章 對蘇俄和英美要區別對待第335章 猶太人第193章 糧食問題第211章 還不到收網的時候第924章 進攻庫頁島第836章 告訴美國人什麼是傳-銷第508章 沒法比啊第943章 陳紹寬的航母計劃第717章 兩線的選擇第267章 推行新政策第1125章 征戰不停第509章 生老病死第471章 敦刻爾克的轉折第316章 襲擊北平城第577章 需要個名分了第75章 突圍第370章 要先攻出去第94章 濟南分基地第194章 軍校第889章 我親自去一趟第422章 新編調整(續)第737章 華夏文明之光第133章 最大的敵人第327章 唐山入手第408章 戰鄭州第320章 新戰艦第674章 日本人好說話了?第99章 火炮對轟第998章 我們需要噴氣式第203章 我們到青島了第987章 我們做好宣戰的準備了嗎第92章 竟然還有飛機第417章 大和級戰列艦出世第1115章 把它困住第1157章 我們投降第705章 美援不容錯過第869章 成功登陸第1146章 芝加哥城市戰第849章 攻陷臺灣第640章 正式宣戰第212章 方便食品第1019章 繞過河去第842章 美國人開始撤離了第523章 老蔣再做嫁衣第584 德國人需要表示一下第979章 也只能這樣了第1164章 大結局第672章 諾門罕開戰?第818章 日本人傷亡更大第362章 388科學研究計劃第469章 不可思議的火箭炮第760章 登陸英格蘭第827章 攻陷莫斯科第702章 到處求援,但沒有援軍第899章 轉攻爲守?第971章 我們去釣魚島第116章 初步戰果第23章 全息僞裝及分基地電力危機第50章 打坦克第623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794章 還需要日本人頂缸
第1073章 華夏人又進攻了第171章 這句話中聽第458章 暴兵第1027章 全線告急第648章 不能讓華夏人進入中亞第699章 美國人損失更大了第403章 電影教案和宣傳第655章 華夏土着第1093章 墨西哥動盪第739章 重遇日德蘭第241章 先鋒軍的隱憂第1060章 摩擦不斷第938章 不必擔心他們的傷亡第155章 堡壘新用途第764章 尾隨第885章 美國人還是來了第304章 中醫第231章 他們還有多少炮彈第776章 繼續轟炸第295章 你以爲你是金剛不壞啊第501章 神話計劃系列第758章 這是最佳實戰試驗場第555章 超級戰列艦的熱度第55章 你們有幾個這樣的營第158章 困死他們第768章 統一和談第373章 張北之戰第503章 蚩尤九兵第486章 再劫黃金第675章 華夏聖人?第478章 準備美國人的軍火訂單第595章 兩把大刀第401章 就應該如此第429章 當然是爲老百姓說話了第802章 不只是日本人第375章 怎麼打?第273章 KV-2坦克的表演第48章 這是哪一支隊伍第865章 對蘇俄和英美要區別對待第335章 猶太人第193章 糧食問題第211章 還不到收網的時候第924章 進攻庫頁島第836章 告訴美國人什麼是傳-銷第508章 沒法比啊第943章 陳紹寬的航母計劃第717章 兩線的選擇第267章 推行新政策第1125章 征戰不停第509章 生老病死第471章 敦刻爾克的轉折第316章 襲擊北平城第577章 需要個名分了第75章 突圍第370章 要先攻出去第94章 濟南分基地第194章 軍校第889章 我親自去一趟第422章 新編調整(續)第737章 華夏文明之光第133章 最大的敵人第327章 唐山入手第408章 戰鄭州第320章 新戰艦第674章 日本人好說話了?第99章 火炮對轟第998章 我們需要噴氣式第203章 我們到青島了第987章 我們做好宣戰的準備了嗎第92章 竟然還有飛機第417章 大和級戰列艦出世第1115章 把它困住第1157章 我們投降第705章 美援不容錯過第869章 成功登陸第1146章 芝加哥城市戰第849章 攻陷臺灣第640章 正式宣戰第212章 方便食品第1019章 繞過河去第842章 美國人開始撤離了第523章 老蔣再做嫁衣第584 德國人需要表示一下第979章 也只能這樣了第1164章 大結局第672章 諾門罕開戰?第818章 日本人傷亡更大第362章 388科學研究計劃第469章 不可思議的火箭炮第760章 登陸英格蘭第827章 攻陷莫斯科第702章 到處求援,但沒有援軍第899章 轉攻爲守?第971章 我們去釣魚島第116章 初步戰果第23章 全息僞裝及分基地電力危機第50章 打坦克第623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794章 還需要日本人頂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