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分基地再調整(上)

“僥倖,僥倖啊!”孟享心中喜道。

蘇俄的大規模行動根本瞞不過先鋒軍的耳目,就連蘇俄可能進攻的時間,也估算出來了。

“沒想到老毛子不經刺激,一刺激就爆發潛力了。幸好我準備好了。”孟享一邊說着,一邊又建起了一座空指中心。

在電子計算機建成後,雖然在孟享眼中是那麼的笨重落後,但對基地的改變卻是巨大的。經過了一個月的調整,三級基地的直轄半徑一下子擴大到了三百公里。

雖然升級到三級基地後,分基地多了很多,足夠孟享折騰,但很多地方能源缺少卻是制約着孟享的佈局。

尤其是在外蒙、疆省、西伯利亞等疆域遼闊的地方,百公里的直轄半徑簡直冒不起多少泡沫,這樣的後勤保障只能以點來佈置,做不到全面的覆蓋。而一些地方因爲孟享腦海中沒有能源產地,使得基地覆蓋不過去,使得基地的力量擴張不過去。而後勤的壓力即使集中在最後的幾十公里上也足以讓先鋒軍忙不過來。

爲了直轄半徑的擴大,孟享三天兩頭的過問電子計算機的進度,並及時的提供一些參考意見。雖然孟享擔心基地產的零配件容易造成一些時空影響,但用來做實驗,並快速的模仿生產倒是簡單。此時聯合戰區內建起的五六處電子廠足以生產這些零配件。

在孟享的積極關注下,才使得電子計算機得以快速的研製了出來,促進了基地的調整。

不過,基地的直轄半徑不是一千公里,也讓孟享有些詫異。小花一本正經的解釋卻是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是一個階段的開始,而晶體管和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應用則是另外的階段標誌。於是孟享也就明白了,沒有晶體管的誕生,看來三級分基地只能把直轄半徑控制在300公里左右了。

孟享盤算了一陣,纔算消除了那絲鬱悶。即使是分基地此時只有300公里的直轄半徑,覆蓋範圍也比以前大了九倍,一次可覆蓋28萬多平凡公里的範圍,一些省份,一座分基地就足夠了。即使那些疆域遼闊的地方,兩三座也能控制起來。而現在孟享生產的分基地已經有28座了,也能夠用一陣了。

稍稍讓孟享解懷的是,雖然基地的調整,基地的控制範圍的半徑一下子也突破了一萬公里,直接提升到了三萬公里。以前美國的東海岸,南北美洲一些地區照應不到,此時也能夠全部覆蓋了。如此一來,基地的影響可以直接覆蓋全球了,畢竟赤道周長不過也才4萬公里而已。

這麼一來,孟享佈置全球的腳步就更加便利了。

反正調整主要是主基地程序的更改,各地的分基地到時候只需要經過一天的調整就夠了,所以自從電子計算機研製出來後,孟享就開始調整最近基地的佈置。

拉丁美洲的戰略位置和資源是孟享一直不願放棄的,此時有了調整的機會,孟享立即從現有的分基地中調整出了三座,直接調往那裡。

“26號基地車運送到墨西哥,那裡僅靠着僱傭兵是不管用的。”雖然這一段時間,小花是忙着調整,但圖像看起來靈活了許多,可以讓孟享直接說一些委婉模糊的命令。

此時在墨西哥,甚至在拉丁美洲,無論是山寨公司還是保護傘公司都有插手,並利用武器組織起了不少的傭兵團。但這些傭兵團即使裝備了飛機大炮,但與真正的軍隊相比,還是差了很多。而且由於之前基地的控制範圍達不到那裡,走私武器不僅僅數量少,也容易被查獲封鎖。想要組建起大規模的武裝來根本不可能,美國人在那裡可不是吃素的。

“正是考慮到了美國可能的參戰,所以即使英國人那麼慘,希特勒還是希望能封鎖住他們的補給線,逼降英國,以免美國人藉機干涉進來。這也是德國人沒有登陸英國,而轉過頭來先去收拾蘇俄的打算。在希特勒看來,德國人在沒有打垮英國人的前提下,先收拾蘇俄,會讓美國人坐山觀虎鬥。等到收拾了蘇俄,消除了背後的隱患,集中了整個歐洲的力量,也不再懼怕任何人。”這是孟享與範種、陸思華等人在討論德國人行動的時候,陸思華的見解。

陸思華對於國際形勢的分析還是給了孟享很多幫助,在加上未來的一些消息,一些迷霧也被拉開。

不過,德國人對美國人的實力以及一戰時候的教訓更有體會。雖然有了攘外必先安內,先消除不斷挑唆着歐洲地方動盪的蘇俄這個隱患的計劃,但德國人也並不是就徹底放心美國。在拉美地區添上一把火,就是德國人的外交戰略之一。

陸思華也是這麼認爲:“德國人在阿根廷實力很大,佔據了一定的話語權。但是阿根廷離得美國太遠,加上巴西現在政壇混亂,在美國的干涉下,有可能倒向英美。如此一來,德國人就找上了墨西哥人。”

孟享也知道,一戰的時候,德國人就曾經拉攏墨西哥,打算資助墨西哥奪回被美國佔去的德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內華達等地方。

雖然墨西哥的實力不怎麼樣,但那個時候美國人的軍事實力也不放在德國人的眼中。

但一戰美國人在關鍵的時候,狠狠的給了德國人一擊重擊,加上美國人這麼多年的發展,使得德國人不敢掉以輕心。雖然暗地裡同樣資助着墨西哥人,但德國人已經不抱太大希望了,只是指望墨西哥人能夠在關鍵的時候給美國人折騰一下子,滯緩一下美國人的行動即可。

但孟享卻不打算只是給美國人放把火就算了,至少要讓美國人焦頭爛額,甚至動搖美國人的根基纔算。

雖然拉丁美洲受到了美國人的制約,但如果有了一座分基地的支持,就相當於有了一個源源不斷的現代化兵工廠在背後撐腰。雖然與美國龐大的工業無法比擬,但關鍵時候,足以讓美國人大驚失色。

孟享的佈置也不僅僅是墨西哥的一座分基地。

阿拉斯加的分基地繼續保持不動,爲基地賬戶增磚添瓦。挪到了加拿大的那座分基地已經蹭到了美國邊界伏擊,已經開始生產輕武器了。

此次,孟享調集的一座分基地更是直指美國本土。

“亞漢,你要去哪裡?”一個年輕的印第安女子衝着一個雄壯的背影喊道。

“去打獵!”亞漢沉悶的回答了一聲後,就頭也不回的向部落外邊走去,在他的身後,很快的跟上了十幾名部落年輕人。他們背上的步槍雖然有些陳舊,但每個人的射擊技術卻是在亞漢的帶領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木頭!”那女子挽着頭飾上垂下的流蘇,嘟起嘴生氣道。

亞漢是部落中每個女子都傾心的英雄,不僅僅是他的身手最好,他還能帶給部落更多的生活物資,甚至是槍支彈藥。他的命令已經比酋長還管用,聽說下一任的酋長將會是他。可惜他是如此的不解風情,讓人氣惱。

“我們去哪裡?”一個印第安青年看着道路並不是平常狩獵的地方,不由問道。

“去拿子彈!”亞漢沉聲回答道。

“可我們還沒有拿金沙?”一個青年腳步一頓。

“這一次不需要,我們的朋友到了。”亞漢不解風情的臉上浮現出淡淡的一笑。

他昨天接到了來自指揮官的信息,他們部落的附近也有基地存在了。即使是身爲一個牛戰士克隆兵,在這個小部落時間長了,心頭也浮動着孤獨,而現在他突然有了一種找到組織的歸屬感了。

此時美國西部依舊是地廣人稀,科迪勒拉山脈中有很多容身之所,西部豐富的煤炭資源也足以讓分基地站穩腳跟。而一些艱苦的地方也恰恰是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孟享派出去的同樣膚色的一些克隆戰士和間諜憑藉着他們的見識和暗地裡先鋒軍的資助,已經成爲了部落中年輕人的偶像人物。

這兩三年的佈置,整個美洲,從北邊的愛斯基摩人到美國保留地內的印第安人,再到雨林中的瑪雅人的後裔,此時已經都開始崛起新的英雄。當華夏人同祖同宗的印第安人的戰鼓再次敲響的時候,只要英雄的旗幟一召喚,印第安戰士手中的新式武器就會再次爲家園而戰。

當戰火在北美大陸上的城市蔓延的時候,並不是坦克和飛機就能快速的平息的。即使美國人的戰艦和航母生產的再多,也不可能替代陸軍的巨大傷亡。到時候,美國人或許就會明白美洲並不是白人的美洲。

不過,現在一切佈局只是開始而已,一切的序幕需要從世界大戰開始拉開。美國人接下來的敵人也是在歐洲和東南亞,可以給孟享留出更多的佈局時間。

所以另一座分基地,孟享選擇了委內瑞拉。

墨西哥的分基地目標是蒙特雷,那裡的煤炭資源和石油資源都很豐富。而爲了照顧中美洲的整體戰略,也需要有一座分基地能就近支持。

根據後世的印象,孟享知道巴西的石油和煤炭資源都很相對匱乏,沒有很出名的地方。孟享也不想搞一些酒精能源和木材來帶動分基地的電廠,所以貪圖方便的孟享就直接選擇了後世的石油大國委內瑞拉。

雖然既有山地的保護,又有石油和煤炭資源的布卡拉曼加附近也不錯,但分基地還需要有個靠海的地方來資助中美洲越來越猖狂的海盜們,如果有可能,幾艘潛艇或許就能封死巴拿馬,讓美國人只能用西部的工業支撐太平洋的戰爭。

於是,最後一座基地還是坐落在了馬拉開波湖附近靠近哥倫比亞邊界的一側。那附近豐富的石油不僅僅是維持分基地電廠的運轉,甚至不斷的抽調出來充實基地的小金庫。

這一個月,隨着先鋒軍與蘇俄開戰,美國、曰本的態度也模糊了許多,使得先鋒軍的那三艘改裝的羅馬號可以安全的載着收起的基地車運抵目的地。

而同時出發的還有三座分基地,不過目的地不是美洲。

同樣因爲距離的限制,孟享雖然對非洲眼熱,但只有利比亞設置了一座。

而此時解除了限制,孟享立即抽調出了兩座基地車運往非洲。

“南非是個好地方,那裡的黃金佔了世界上最多的,鑽石也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鉻礦和鉑族金屬是世界第一,而這些恰恰是我們華夏最缺少的。好地方啊!”當初在陸思華給孟享介紹非洲局勢的時候,一談到南非,孟享就感慨萬分。

就像是上帝的恩賜,非洲這個像人頭的版圖上,南非恰恰是最富饒的下巴。如今世界版圖將要重新劃分的時候,南非的殖民宗主英國的統治正在搖搖欲墜,由不得孟享不眼熱,一座分基地將被直接安排在約翰內斯堡西南。那裡有豐富的煤礦資源,可以讓分基地快速的運轉起來。

沒有煤炭和石油等能源,就無法讓分基地站穩腳跟。雖然孟享還知道剛果、贊比亞等地區的銅、鈷都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但周圍卻沒有他知道的能源礦。如果利用採礦車和人工慢慢的找礦,無疑要麻煩許多。所以孟享先把另一座分基地安置在石油資源豐富的尼曰利亞。

隨着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孟享賺取的大把的金錢都砸進了華夏工業基礎建設和道路、水利、城市等基礎建設上,而面對着三級基地中可以生產的高價二戰後武器,孟享感覺手中的錢越來越不夠用。爲了下一步的持久戰,爲了在科技上始終壓敵人一頭,開闢新的資源地,就是孟享急切要準備的。

所以隨後調整出去的一座分基地,孟享把它調往了資源富饒的南極大陸。

第210章 濟南收復了第887章 歐洲的變局第1003章 四條可以通往歐洲的陸地通道第74章 國運氣脈第153章 54軍的軍官團第465章 先照顧邊防第45章 克隆兵的培訓升級第19章 分基地就像生孩子,風險很大第93章 試探的交鋒第48章 這是哪一支隊伍第567章 直升機空降第338章 治外特權第273章 KV-2坦克的表演第735章 南洋土着攻略第771章 一年、一個月、十天第1159章 調教亞洲第4章 克隆兵升級第492章 切斷鬼子後路第104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80章 改變目標第555章 超級戰列艦的熱度第797章 等不了三個月第197章 治安管理第535章 向北突圍第300章 基地調整第850章 中南半島登陸戰第479章第797章 等不了三個月第944章 我們的航母第121章 那個日本戰俘第1123章 歐洲的混亂管我們什麼事?第704章 我們需要華夏人第484章 中途島級航母第704章 我們需要華夏人第32章 保安團起碼也是個正規組織第9章 去省城吃大戶第428章 一千架飛機第385章 轟炸長崎港口第885章 美國人還是來了第646章 向西進攻第505章 拍賣大和級戰列艦698章 美國宣戰第737章 華夏文明之光第196章 收編老韓的人第572章 傷不起啊第711章 紅場上空的斑點第800章 走樣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第30章 二十二條軍規第838章 中南半島的進攻第915章 向西追擊第787章 海上巨人的角鬥第847章 他們怎麼登陸的第696章 一切順利第715章 武器禁運和再次搶劫第553章 至少也要鐵路修成後第161章 韓復榘還是死了第155章 堡壘新用途第588章 我們的飛行員是世界一流的第1031章 代奧米羣島第435章 中原大戰後第596章 日本人終於行動了第72章 密道撤離第799章 爲了石油必須戰鬥第418章 種田需要水和肥第1020章 華夏軍隊很強嗎?第981章 美國人還是來了第118章 該沒有子彈了吧第687章 臨近破產的財政第1030章 白令海峽第87章 半城計劃第833章 美國的年輕總統們來了第1000章 轟炸美國第745章 這樣的軍隊怎麼抵擋?第1118章 用戰列艦對付它們第601章 準備開始了第208章 加入先鋒軍去搶鬼子第774章 終於輪到我們了第1090章 美國人的炮火第962章 杜魯門報告第796章 還是需要美國人兩線作戰792章 叢林彈雨第69章 船的希望第246章 獨立師和十號基地第61章 照明彈可充當閃光彈第1066章 準備第76章 終究不如靠自己第511章 英雄第874章 還無法登陸第706章 進兵神速的日本南方軍第106 三個條件第848章 王師來了第565章 一語驚天下第47章 南京城頭上的紅旗第1121章 華夏人的信心第978戰只剩下了大和號第91章 過河小卒第954章 若狹灣第1103章 或攻或守第838章 中南半島的進攻第816章 蜀山戰三鷹
第210章 濟南收復了第887章 歐洲的變局第1003章 四條可以通往歐洲的陸地通道第74章 國運氣脈第153章 54軍的軍官團第465章 先照顧邊防第45章 克隆兵的培訓升級第19章 分基地就像生孩子,風險很大第93章 試探的交鋒第48章 這是哪一支隊伍第567章 直升機空降第338章 治外特權第273章 KV-2坦克的表演第735章 南洋土着攻略第771章 一年、一個月、十天第1159章 調教亞洲第4章 克隆兵升級第492章 切斷鬼子後路第104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80章 改變目標第555章 超級戰列艦的熱度第797章 等不了三個月第197章 治安管理第535章 向北突圍第300章 基地調整第850章 中南半島登陸戰第479章第797章 等不了三個月第944章 我們的航母第121章 那個日本戰俘第1123章 歐洲的混亂管我們什麼事?第704章 我們需要華夏人第484章 中途島級航母第704章 我們需要華夏人第32章 保安團起碼也是個正規組織第9章 去省城吃大戶第428章 一千架飛機第385章 轟炸長崎港口第885章 美國人還是來了第646章 向西進攻第505章 拍賣大和級戰列艦698章 美國宣戰第737章 華夏文明之光第196章 收編老韓的人第572章 傷不起啊第711章 紅場上空的斑點第800章 走樣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第30章 二十二條軍規第838章 中南半島的進攻第915章 向西追擊第787章 海上巨人的角鬥第847章 他們怎麼登陸的第696章 一切順利第715章 武器禁運和再次搶劫第553章 至少也要鐵路修成後第161章 韓復榘還是死了第155章 堡壘新用途第588章 我們的飛行員是世界一流的第1031章 代奧米羣島第435章 中原大戰後第596章 日本人終於行動了第72章 密道撤離第799章 爲了石油必須戰鬥第418章 種田需要水和肥第1020章 華夏軍隊很強嗎?第981章 美國人還是來了第118章 該沒有子彈了吧第687章 臨近破產的財政第1030章 白令海峽第87章 半城計劃第833章 美國的年輕總統們來了第1000章 轟炸美國第745章 這樣的軍隊怎麼抵擋?第1118章 用戰列艦對付它們第601章 準備開始了第208章 加入先鋒軍去搶鬼子第774章 終於輪到我們了第1090章 美國人的炮火第962章 杜魯門報告第796章 還是需要美國人兩線作戰792章 叢林彈雨第69章 船的希望第246章 獨立師和十號基地第61章 照明彈可充當閃光彈第1066章 準備第76章 終究不如靠自己第511章 英雄第874章 還無法登陸第706章 進兵神速的日本南方軍第106 三個條件第848章 王師來了第565章 一語驚天下第47章 南京城頭上的紅旗第1121章 華夏人的信心第978戰只剩下了大和號第91章 過河小卒第954章 若狹灣第1103章 或攻或守第838章 中南半島的進攻第816章 蜀山戰三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