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資料你們是從哪弄來的?”
話一出口,已經改名叫木天狼的束星北很快意識到自己不該問。
“好吧,這不重要。”
確實不重要。
“沒事,我們在這裡能夠暢所欲言,木教授,我們找你來也是想着你經驗豐富,在物理領域涉獵廣泛。
在這裡我們只談科學,不談其他,所以你有什麼都可以說。
技術來源對我們而言不是沒有價值,如果知道它的來歷,我們也能順着來歷說不定能找到一些其他的資料做一個相互印證。”畢德顯擔心束星北因爲經歷而不敢暢所欲言。
大家都到這來了,也沒什麼好害怕的。
畢德顯在看到資料之後,就知道自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離開基地。
這還是因爲沒看到樹莓派。
看到樹莓派的半導體行業專家們,做好的準備是一輩子都不離開。
在這個理想主義的時代,從國外選擇回國的科學家們很容易就接受了這樣的安排。
熊貓收音機在蘇俄陣營的大受歡迎,通過各國報紙報道傳遞迴51區之後,他們看到更是備受鼓舞,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不僅對這個古老國家有戰略價值,還有現實意義,輕工業也是工業啊。
“這套磁控管技術路徑很完整啊,應該是英格蘭佬最原始的那套合成路徑和技術方案,居然還包括了改良方案。
我當年在渝都研究雷達的時候,我們對磁控管可是羨慕得緊。
就這套SCR-584,當時阿美莉卡給我們了兩套,放在西南,用於保護駝峰航線和滇緬公路的運輸安全,防止鬼子空襲破壞航線。
連當時的渝都都只能用SCR-270和SCR-268。
而且那時候阿美莉卡分過來的雷達,SCR-270和SCR-268是他們的技術人員培訓我們操作。SCR-584,我們的人連摸都沒資格摸。”
當時陳納德的第14航空隊,也就是俗稱飛虎隊的空軍,在滇南設有雷達站,全程由阿美莉卡人維護。
“我那時候分到的任務就是研究雷達,我們只能通過眼睛看,看SCR-270和SCR-268。
而SCR-584,連看都看不到。
最多多請阿美莉卡人吃幾頓飯,請他們去舞廳玩,還得塞美元給他們,才能獲得隻言片語的消息。”
束星北在聊起這些的時候,手摩挲着這份資料,多少心酸往事浮上心頭。
“說起這個,我聽阿美莉卡的雷達專家,好吧老實講我覺得那所謂專家水平挺低的,充其量算是個操作員,對雷達原理了解的不多,而且也沒什麼興趣去做深入瞭解。
就因爲他是SCR-584的所謂技術專家,我們當時不得不討好他。
聽他說,要不是因爲1940年不列顛戰役中,德意志空軍對英格蘭造成了巨大威脅,空襲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傷亡。資源短缺的英格蘭半島必須要和阿美莉卡合作。
不然英格蘭佬不可能會轉讓腔體磁控管技術給阿美莉卡人。”
(二戰時德意志考夫博伊倫空軍基地牆上的壁畫,最上面的裝置就是雷達)
“這我也聽說過,我那時候還在加州唸書,戰爭結束後我看報紙報道這件事,說這項技術是有史以來運到阿美莉卡海岸最珍貴的貨物。”
這句話是阿美莉卡歷史學家詹姆斯·菲尼·巴克斯特三世說的。
當時由英格蘭科學家亨利·蒂扎德帶隊,攜帶了一個裝有英格蘭最先進技術機密的黑色金屬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型號爲型號E1189的腔體磁控管技術。
這些技術被視爲英格蘭的王牌。
參加會面的阿美莉卡海軍代表說,他們的短波雷達系統功率僅爲10瓦,而英格蘭的磁控管可輸出約10千瓦,性能差距巨大。
正是因爲有這次技術轉讓,後續阿美莉卡才迅速啓動了磁控管的大規模生產。麻省理工學院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輻射實驗室,專門研究和開發基於磁控管的雷達技術。
《MIT輻射實驗室系列》也應運而生。
“說回磁控管,雖然我離開雷達研究一線已經很多年了,但我想我們現在應該也能造這玩意了吧?”束星北問。
畢德顯點頭道:“沒錯,我們在獲得蘇俄的雷達,進行拆解後,具備了基礎的磁控管技術,但是和二戰時期阿美莉卡10千瓦級釐米磁控管精度尚且還有距離。
充其量談得上從基礎原理層面理解了這項技術,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路要走。
離阿美莉卡40年代的SCR-584,想要達到這個精度,在有了詳細技術資料之後,我預計要花一年半時間。
要做到改進版,光是高功率脈衝磁控管,我們都有很多困難要克服。
更糟糕的是,資料中提到的高耐熱陰極材料和陶瓷絕緣體這些提高磁控管穩定性的材料,只有隻言片語,要怎麼製造這些材料,製造出來要如何應用。
對我們來說都是很大的困難。
種種困難,千頭萬緒。
不過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先得把SCR-584吃透,吃透這套技術之後再來說其他改進的事。”
束星北聽完後點頭道:“沒錯。
我看了你的工作安排,我沒有什麼意見。”
隨着各個所的雷達專家和工程師的陸續到來,畢德顯把這些人分成了四個組,分別負責磁控管、波導和天線、接收機和信號處理以及伺服控制系統。
“我的想法是先分系統進行復制,最後再統一人手做系統集成和測試校準。”畢德顯說。
束星北聽完後:“有了技術資料,最重要的其實還是精度加工問題。
像磁控管的製造,需要有高精度加工諧振腔、耐高溫陰極和真空密封的能力。
拋物面天線和伺服系統的精度,以我們現在的機牀和鑄造技術恐怕很難滿足。”
畢德顯滿面愁容,“是啊,電路設計這些我們還能麻煩半導體組來指點一下。
精度這是大難題。”
“沒錯,其實我們現在除了技術復刻本身外,機牀技術纔是最關鍵的。
老實講,我一直覺得毛子能派人去阿美莉卡拿技術,我們爲什麼不能派人去霓虹拿技術?
起碼就機牀精度而言,霓虹起碼比我們高一個數量級。”
機牀精度幾乎是所有項目的共同訴求。
“這樣,我先考慮一下,我想想吧。”51區的負責人思考片刻後說:“去霓虹拿,這個難度太大了。
我們在海外的資源就這麼點。 想去霓虹把技術搞到手,從佈局到得手,起碼是十年起步。
而且這還是建立在不發生意外,一切都順利的基礎上。
但凡有一點不順利,那就是一個雞飛蛋打的局面。”
錢院長想說些什麼,被對方打斷,“不過,如果只是進口技術還是沒問題的。
我們直接從香江運一批霓虹的先進機牀進來就好。
運個幾臺,還是沒問題的。
一方面是我們自己用,另外一方面是讓機牀廠進行復刻研究。
畢竟機牀是工業的根基,我們現在在做的工作是往上攀登,但同時也不能忘了向下紮根。
就這樣吧,正好收音機項目還有不少外匯結餘在賬面上。”
香江因爲存在電子工業和鐘錶業發達,所以一直都有進口來自霓虹最先進的精密機牀。
其中像後來的Leeport Precision Machine Tool Co., Ltd.從60年開始代理來自霓虹的金屬切削機牀。
在歷史數據中,包括機牀、電子設備和精密儀器在內的設備,佔霓虹對香江出口很大比例。
這是香江自由貿易港的地位所導致,和當時阿美莉卡對南部百越的支持脫不了關係,也和香江本土產業脫不了關係。
51區的負責人作爲分管科學相關事務的高層,有着充足的信息渠道,想到解決辦法。
霓虹的高精尖機牀進口到香江,哪怕在1967年之後都沒有中斷,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熊貓牌收音機一定程度上提供外匯儲備的同時,也給了他們更多選擇。
不一定非要從老大哥那買機牀。
在這個時間點,蘇俄能賣給你的機牀,精度在50微米到100微米之間,固然也有精度可以達到20微米的設備,但這類用在軍工和航天領域的設備壓根不可能賣給華國。
而霓虹出口到香江的精密機牀,包括森精機、牧野、山崎馬紮克這三家公司生產的車牀、銑牀和磨牀,精度普遍能到10微米,部分高端型號甚至接近5微米。
對華國而言,霓虹貨是物美價廉的好選擇。
此時蘇俄,恐怕連50微米精度的機牀都不會賣給你,即便賣給你也會附帶上一大堆條件。
當華國正在圍繞樹莓派向上攀登、向下紮根的時候,林燃在阿美莉卡那更是忙的飛起。
等林燃看到華國科學院舉行聯合考試,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時候,要等到年底放假回到紐約住處了。
此時的他在紅石基地,外人都以爲他很忙,要負責太多的工作,所有有關科技的工作都要分到他這裡來。
麥克納馬拉邀請他擔任國防部的科技顧問。
要不是林燃是白宮航天事務的特別助理,麥克納馬拉甚至想讓林燃去擔任ARPA的局長。
“要是教授能當ARPA的局長,天天給我彙報工作那該多好。”
ARPA就是一個專門爲贊助前沿科技項目而成立的機構,1958年成立,隸屬於國防部,獨立於其他研發部門,直接向國防部的高層彙報工作。
另外別說什麼阿美莉卡人不喜歡當官。
ARPA第一任主任羅伊·約翰遜,放着通用電氣16萬美元年薪的高管不做,要跑來當ARPA辦公室主任,這份工作年限僅僅1.8萬美元,難道是因爲他想爲國效力嗎。
可惜林燃已經先他一步,被肯尼迪聘用了,這讓麥克納馬拉感慨,自己聽說這樣一位人才還是太晚了。
不過也不算太晚,畢竟還能僱傭教授當顧問。
ARPA全職主任的薪水是1.8萬美元,麥克納馬拉給林燃這份兼職顧問開的薪水是6.8萬美元。
此時擔任ARPA主任的傑克·魯伊知道之後,道心都要破碎了。
“教授,這就是當前我們最重要的項目。”傑克·魯伊介紹道。
上次還是他來視察喬治敦翻譯機的進度,這次來紅石基地就輪到他給林燃彙報工作了。
傑克·魯伊帶着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實驗室的一衆專家,在經過紅石基地安保的層層檢查後,終於在這個享譽盛名的紅石基地見到了林燃。
紅石基地被媒體渲染成自由陣營的技術中心,是對抗邪惡力量的重要據點,而林燃就是這裡的頭號人物。
詹姆斯·韋伯一來常駐華盛頓,二來存在感比林燃那可是要薄弱得多。
媒體難道去報道,他在華盛頓的國會如何和議員們脣槍舌劍爭奪預算嗎?
《Dr.NO》電影裡的邪惡博士也從華裔、德意志裔混血變成了純粹的德意志科學家。
“Transit是基於多普勒效應的低軌、小規模導航系統,主要服務於海軍,這個項目最開始立項的時候,主要就是爲北極星彈道導彈潛艇提供導航支持,校正過去慣性導航系統。”
魯伊說完後,該項目的具體負責人理查德·克肖納接着介紹道。
林燃一眼就認出了這玩意是什麼,GPS的前身。
同樣是冷戰思維的產物。
蘇俄發射成功衛星之後,阿美莉卡已經在思考如何利用衛星來增強導彈精度了。
林燃反問道:“你們是不是想着利用多普勒效應進行定位?
接收器通過測量信號的頻率變化,也就是多普勒頻移,然後結合衛星軌道參數,去計算接收器的位置?”
這讓在座專家們都有點震驚,然後又感慨教授不愧是教授,光是聽個介紹就能把原理給點透。
顯然,彈道導彈相關技術是最敏感的技術類型了,尤其這還和核潛艇有關。
哪怕以林燃過去的地位,也是接觸不到Transit的。
或者說,國防部長如果不是麥克納馬拉,林燃都沒辦法接觸到Transit。
“沒錯,我們之前是這樣想的。
目前我們已經可以實現亞米級的精度。”
“狗屎!
按照現在計算機的計算能力,你接收器接收一次,做定位起碼要十五分鐘以上。
而且受限於大氣拖曳和引力變化影響,你們測出來的精度和你們想要的效果還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這個問題你們還解決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