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願世間不再有飢餓 許應騤根據王安功曹的提醒,根據實際進程,只需等到今年七月份,他便會被革命軍用炸藥炸成重傷。
但是現在才五月份,等到七月份,其中還有兩個月的間隔時間,不知有多少人要遭受許應騤的壓迫! 李軒持刀夜闖總督府,身形融入黑暗。
許應騤在牀上摟着兩個女人睡覺,只覺得渾身發冷,想要拉扯被子,忽然發現怎麼也拉扯不到被子,於是睜開眼睛,瞬間嚇得頭皮發麻。
只見牀前站着一個青年,借窗戶透進來的微光,還是個眉清目秀者。
許應騤瞳孔圓睜,想要坐起來,卻發現渾身僵硬無法動彈,他脖子勉強可以轉動,看向身邊的女人說道:“醒醒,快他孃的醒醒!”
左右兩個女人就像睡死了一樣,毫無反應。
許應騤心如死灰,求生的慾望在高漲,不敢大聲呼喚,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這位義士所求何物,本督……不不,許某願意雙手奉上!”
李軒說道:“爲何剋扣臺防軍的軍餉?”
雖然灣島是李鴻章簽下名字割出去的,但有些事情前期積累的問題也不能脫離干係。
許應騤臉上的笑容比哭還難看,說道:“這……又不是隻有我一個人在挪用軍餉,這大清朝從上到下包括老佛爺在內都在用,你不貪心我不貪心,怎麼在這樣的一個圈子裡活下去呢……”
李軒問道:“明白了。”
許應騤大喜,說道:“我願意高價聘請義士作爲……”
嗤! 他瞳孔收縮到了極致。
因爲苗刀從他口腔插進去從牀板底下透出來,一抹血跡匯聚成血滴落在地上。
李軒緩緩抽出苗刀,走出房間,頂着孽鏡在總督府揮舞開來,這次沒有放火,因爲總督府很大,裡面有很多人是被迫過來,沒有照出罪孽。
這個時代有些信息傳輸很慢,百姓聽到的更慢。許應騤的屍體剛下葬,這才從外面傳來一個消息,有人稱粵海監督莊山因爲走私鴉片壓迫百姓,被義士殺死在海關衙署裡,然後放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在李軒要離開福州的時候。
有個人引起他的注意,有個叫黃乃裳的五十一歲老頭,在這混亂,幾乎人人都在搜刮民脂民膏的時代。
黃乃裳似乎意識到即將到來的亂世,竟然自掏腰包,進行移民,打算帶本地百姓離開這是非之地。
李軒來到這個人面前,說道:“先生要徹底離開嗎?”
黃乃裳見他皮白肉嫩,像個讀書人,苦笑說道:“如果家鄉能待下去,我又何必辛苦將家鄉人遷往他處呢? 這大清上下腐敗,內憂外患,我只是一個空有點錢的老頭罷了,窮獨善其身,富達濟天下,我能力低微,見不得家鄉人面臨災禍,能救走一個是一個……到了別的地方,我就帶着他們開墾荒地興修水利,重建個安居之地。”
李軒可以理解黃乃裳的想法,雖然這個時候南北都有起義,可是清廷總歸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官兵裝備最普通的武器,都能將那些手持鋤頭木棍的農民起義軍打散!
要匯聚一支裝備還算過得去的起義軍,消費巨大,服裝,兵器,防具,糧草,車輛,都是錢在裡面,還有最重要的戰鬥經驗……
黃乃裳自知難度巨大,只能退而求其次帶着鄉親們離開。
李軒說道:“我有一改良稻種,100天一熟,一年三熟,可否留先生下來,帶領福州百姓將本地基業發展起來……”
黃乃裳一聽有三熟的稻種,有些震驚,說道:“如果真有如此祥瑞,那往後這天下間餓死的百姓要少一半!”
李軒攤開手掌,一根長滿稻粒的稻種展現黃乃裳面前。
民以食爲天,吃永遠是最重要的東西,吃不飽,還有力氣想其他事情嗎?
黃乃裳小心翼翼捧着稻種,放在鼻子下面聞了聞,多麼濃郁的味道,叫他簡直要陶醉在裡面,好半天才說道:“如此飽滿的稻粒真是少見,若是真能百天一熟,那……那你……先生真的功德無量……”
李軒可不會冒領功勞,說道:“這早熟水稻是由一位徐姓農業大家與多名智者研究出來的,以求世上不再有饑荒。”
黃乃裳有些愣神,喃喃說道:“稻子我知曉,一年一熟,要研究它的習性,不知要耗費多少歲月和頭腦,真乃大家也……”
他站在碼頭上,看着那艘運送鄉民的大船,沉默良久:“我暫時留下來,在福州本地栽種早稻,只要兵禍不至,我便會一直在這裡,若是……那便只能離開了。畢竟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資格餓肚子。”
李軒趕時間,離開了福州。
不過作爲傳輸信息的功曹,王安將黃乃裳在福州的行爲告知李軒,對方果然如承諾的那樣留下來種植早稻,不僅自己種,還將種子和方法教給其他福州人,防止突發事情,他逃命離開,稻種也跟着離開。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
李軒掐算着時間,儘量消滅賣國求榮的貪官,斬殺了上海鐵路督辦盛宣懷和蘇鬆太道的餘聯沅,便又一路去了湖北消滅布政司瞿廷韶,然後便是南京、南通,然後朝着中原的方向前行……
他即使貼着神行符紙,外加無限法力,還是消耗了不少時間。
來到京城的時候,已經只剩下一個禮拜,他通過孽鏡檢查各個高官,以雷霆速度將其和羽翼斬殺殆盡,當權利產生少部分空缺時候,那些距離近些,有心爲民的好官填補進去,便能多考慮一點……
李軒潛行入宮,發現光緒帝有很嚴重的中毒症狀,暗中觀察,原來一日三餐都有人往飯菜里加入微量砒霜。
他記得光緒帝再過八年就死了,慈禧只比光緒帝晚死一天。
光緒帝這貨知曉清廷破滅在即,生前有點想辦法支持維新,但是不多,跟慈禧半斤八兩,再加上整個清廷有八成都腐敗,他的作用比吉祥物還不如。
李軒思索再三,夜間定住慈禧,一張溼紙巾蓋住面門,送她去往生。
第二天,慈禧被人發現,光緒帝臉上悲痛,但眼眸裡卻沒有一絲痛苦,那些在外的維新派官員,追求發展科技者,全都露出欣喜的表情……
他們並非真的需要光緒帝,而是需要有個人在這個位置上坐着,如此一來,才能藉助其名義去做一些事情。
清廷積累的問題太多,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唯有推翻,重建,才能割去“貴族”吸血,真正活過來……
時間耗盡了。
李軒有些遺憾,站在海邊朝着東面遙望,如果能再多一點時間,他要去島國將未來的災厄掐滅在搖籃裡面。
他身形隨風散去……
孽鏡也隨之破碎。
茅山上方,三茅祖師幻影浮現出來,看了一眼遠方,嘆氣道:“他借我等法力,三十三日間斬了兩千餘人。雖皆是孽鏡判定的惡人,可……大帝若是如張道陵那般記殺伐過甚,他可就……,也罷,些許殺伐因果,你我分擔了便是,不算什麼。”
第三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