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350.鬧事
何南瞪視了半天,還是自己先敗下陣來,“剛認識你的時候,還覺得你這個人很清風明月,只有深交了,才知道你這個人的劣根性,有時候我都覺得再跟你深交下去, 我得短几年的命。”
古文恆指着門口,“那我在這裡先祝你長命百歲了。”
“……”何南知道自己又說不過他,氣呼呼的坐到他的對面,“本來挺高興的一件事情,被你弄得氣氛都破壞完了。”
“看看像這種表情就自然多了,”古文恆打量着他,“總算是恢復正常了, 不會笑個像個二傻子。”
何南已經無力了, “你就不開心?”
“開心啊, 但是卻不想給自己樹敵。”古文恆倒杯茶水放在他的面前,“如果放着你之前的表情出去,我都怕你被人家套麻袋。”
看着對方一臉我爲你好的模樣,何南蠕動着嘴,卻說不出一個字來反駁,剛剛確實是自己喜形於色了。
“現在消息還沒傳開,我都可以想象得到,接下來整個翰林院估計得有很多酸言酸語了了。”何南這時候智商終於迴歸了,也知道之前的行爲確實有些不妥了。
古文恆,“所以這些日子,你我最好別太張揚了。”
“其實這一次過來,我也是想要謝謝你的,”何南瞬間坐正身體,“要不是之前把那些心算的訣竅都告訴我,這一次肯定也沒我的份。”
“只是心存感激了?”古文恆微微前傾着身子,一臉的調侃, “要不之前的花酒再給我來一點?”
何南立刻往後躲,一臉防備的看着他,“這個真的沒有,不過我可以帶你到酒樓吃酒,飯菜你點。”
古文恆嘁一聲,“我發現你這段時間越來越摳了,嘴裡說着感謝,一餐飯菜就不想把我給打發了?”
“一餐不過就兩餐,”何南觀察到他眼裡閃過的笑意,知道這人又在逗自己開心,倒是很豪爽的說道。
“至少得三餐,”古文恆一個三的手勢,“能帶家眷的那一種。”
何南舔了舔嘴脣,“我一個月纔多少奉銀?你這是準備一次就把我給吃窮了?”
古文恆可不信他的鬼話,雖然何家的根基在南方,他們雖是書香世家,可祖上傳下來的基業也不少。
就何南平時的穿着用度,可不是憑着俸祿,能供得起的。
“真的會吃窮嗎?”古文恆鄙視的看着他, “要不我去幫你當一壺酒?”
“我就知道你是這個想法,我可告訴你酒的事情你別想。”何南一臉防備的看着他, “上次換給你的那些就禍害完了嗎?”
古文恆對何家的花釀也算是情有獨鍾,不說它裡面的藥效,就憑着金芊芊喜歡,他都願意想辦法都弄來一些。
就算現在喝不完,不也還可以放在空間裡儲存着,萬一以後他真的跟芊芊有機緣能再活一世,也不至於僅剩個念想。
“我這不是有備無患嘛,你小子現在還可以對我嬉皮笑臉,萬一哪一天跟我翻臉了,我不是想要都要不到。”
“你想的也太長遠了,”何南翻個白眼,“不過看在你那麼喜歡的份上,我可以答應你,等下一次釀花釀的時候給你多備上一份,不過那些藥材都得自己備。”
“這話倒是有些中聽,”得到自己想要的,古文恆開口趕人了,“你也別在我這裡呆着,趕緊把手中的活忙完,省得讓人家挑刺。”
何南站起來揹着手,“唉,又過河拆橋了。”
……
古文恆擔心的事情果然還是在翰林院發生了。
看到同時圍着鞏學士和張學士的同僚們,古文恆很沒義氣的要從旁邊繞着離開。
“古大人,請留步。”安右粱發現他,出聲叫到。
古文恆收回即將跨出門檻的腳,露出他的六顆白牙,“安大人,不知叫住下官有何事。”
對方是三品待讀,又是翰林院的老資歷,古文恆自然沒辦法充耳不聞。
“我們現在聊的事情跟你也脫不開關係,要不你也留下來聽聽?”
古文恆點點頭,靜靜的站在邊上。
“這六部和咱們翰林院各自抽調人去查賬,這可是大事。
咱們翰林院怎麼可以把這些事情交給兩個什麼還不懂的毛頭小子,要是在這中間出了紕漏,咱們整個翰林院還不得被人笑話。”曹侍講說完還特意看的古文恆一眼,這裡面說的是誰?大家都心知肚明。
鞏正平摸着鬍鬚,“你這話說的就有些偏頗了,雖然他們二人才剛到咱們翰林院不久,這一身的學識應該也不比各位大人差。”
鞏正平本來都不想說重話的,這朝廷已經多少年沒有科舉,這些在翰林院任職的,多多少少都是各大家族想辦法推過來,有些甚至都沒有經過科舉。
不顧衆人臉上難看的表情,“還有他們二人的算學,只要翰林院有人可以趕超他們,我和張大人就可以指定他來任這件事。
這一次出去做事,可是代表着咱們翰林院的面子,你們覺得你們撐得起嗎?
還是你們以爲去對賬就是之乎者也,寫寫文章就可以了?
要是耽擱聖上的事,這個罪名是你們自己擔着,還是連累整個翰林院?”
劉侍講看到沒人敢反駁,咬牙站出來說道,“可就算是這樣,也不能一下讓兩個當值沒多久的一起去,這裡面的彎彎繞繞,要是沒處理好,還不是一樣會影響不好。”
其他人也都眼前一亮,可不是這樣的理,這好事可不能讓兩個新來的佔了。
“哼,”張達濟冷哼一聲,“看來是本官平時和鞏學士對你們太過友善了,什麼時候我和鞏學士決定的事情還得經過你們?”
張達濟看了一眼旁邊的鞏正平,讓你老小子想做好人,可別人不一定會領情。
官威一擺,張達濟朝着皇宮的位置拱一下手,“聖上讓本官和鞏大人管理翰林院,自然能決定你們做什麼事,你們要是覺得我們處事不公,那就上奏聖上。”
今天來鬧事的官員都是各大家族的人,當官這麼些年,他早就猜透上面已經煩了這些人了,否則也不會連着一次科舉的前幾名都塞到翰林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