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1章 夜間戰鬥機

獨立營的編制大概八百人,不過這是最初的編制,訓練之後張子輝認爲達到五百人就足夠了……他認爲夜戰不需要太大的規模,在夜視儀的幫助下能對敵火力實施壓制並清除就可以了。

甚至通常情況下張子輝都不打算讓自己的部隊發起衝鋒。

“衝鋒、近戰、肉搏這些事可以讓普通部隊上!”張子輝說:“我軍負責中遠距壓制,非必要不與鬼子直接接觸!”

王學新沒有反對,因爲他們可是裝備有夜視儀的部隊,而且夜視儀又是裝在半履帶汽車和坦克上的。

如果夜視儀普及到單兵身上,讓他們與鬼子近戰還有些道理,但如果是裝在半履帶汽車和坦克上的,當然不適合與鬼子接觸……這些裝備與鬼子近距離接觸是很危險的,因爲那時鬼子抱着炸藥包集束手榴彈就上來了。

所以張子輝的思路沒錯,戰時他的部隊就應該中遠距壓制,這樣才能發揮坦克和半履帶汽車的火力及夜視的優勢,至於五百名步兵,他們的任務更多的是阻止鬼子靠近保護坦克和半履帶汽車而不是衝鋒。

訓練方面就交給張子輝了,王學新更多的是管裝備研發上的問題。

從鷹醬和日不落那訂購的設備陸續送到太原……最先到的是鷹醬的夜間戰鬥機雷達,這款雷達的型號是“AN/ASP-6”,首批十套。

測試後沒什麼問題,顯示屏上大概能顯示三公里左右的目標……距離不是很遠,但考慮到鷹醬的戰機還處在“追尾並用機槍將目標擊墜”的模式,對他們而言三公里已經足夠了。

研究所爲這款雷達應該是裝在“拉5”戰鬥機上還是裝在“蚊式”上吵翻了天。

有些人認爲它應該裝在“拉5”上,代表人物是蘇教授:

“‘拉5’是戰鬥機,我們要的也是夜間戰鬥機,戰鬥機怎麼能用轟炸機去改呢?”

“對啊!何況‘蚊式’的速度也不比‘拉5’快,兩者都是630公里左右的時速!”

“再一個,我們的飛行員飛慣了‘拉5’,如果改成‘蚊式’是不是要重新訓練過?”

以和志民爲代表的則支持用“蚊式”改:

“這款雷達全重一千多公斤,這已經達到了‘拉5’的最大起飛載重量!”

“就算咱們用晶體管集成電路爲它減重,‘拉5”也帶不了多少武器和油料了!”

“用‘拉5”改很可能會出現很多未知的問題!”

兩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都無法說服對方,最後沒辦法只能把王學新請來做裁判。

王學新在會議室裡聽完雙方的報告後大概明白了:

蘇教授是從快速形成戰鬥力方面考慮,如果用蚊式改,飛行員就要重新訓練過,且蚊式雖說飛得快但體積大機動性不強不太適合用於作戰時的追逐。

和志民則是從戰場實用性考慮,蚊式載重量大,裝一千多公斤的雷達完全不是問題,後續還有很多拓展的空間。

王學新是支持和志民的,因爲這是一款夜間戰鬥機,八路軍用於戰鬥的又是空空飛彈,不需要對目標進行咬尾追逐,所以對機動性要求不高。

但後續拓展卻很重要,比如還可以改成夜間轟炸機。

不過王學新沒有直說,他換了一個角度討論這個問題:“同志們,咱們這個雷達,要把它裝上飛機也不容易吧?”

“技術上沒問題,但的確有些麻煩!”蘇欣點頭道:“因爲它要把天線裝在機翼上,還要安裝在吊艙上加裝雷達部件,這些都還好說,機艙裡還要加裝一個雷達顯示屏!”

“就是啊!”王學新又問:“咱們‘拉5’的壽命是多長?”

“30到50小時……”蘇欣還沒說完就明白了。

“拉5”的壽命只有30到50小時,這對高烈度作戰的戰鬥機或許不算什麼,因爲他們在空戰中本身就很難得生存這麼長時間,就算生存了50小時,機身就會到處都是彈洞或修修補補了,換一架也不心疼。

但如果作爲夜間戰鬥機,有這樣的作戰烈度嗎?

王學新總結道:“我們的作戰對像是鬼子的‘月光’夜間戰鬥機,這款戰鬥機基本是依靠後座機槍擊落敵機,也就是主要依靠目視,而我軍則是用雷達用空空飛彈,我們可以在幾公里外將目標摧毀,那時敵人甚至還沒發現我們!這烈度,預想應該不大吧?”

蘇教授等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同時他們也意識到自己是錯的:如果夜間作戰烈度不大,就意味着這款夜間戰鬥機的生存率很高,又因爲鬼子到處都實施毒氣封鎖,所以這款夜間戰鬥機的出勤率也會很快!

生存率高、出勤率也高,如果用“拉5”,沒幾天壽命就到了就沒法用了,到時是不是又要把裝上去的雷達換到另一架“拉5”上?

但“蚊式”發動機用的卻是有名的梅林發動機……二戰時期日不落在航發技術上是數一數二的,就連鷹醬也要從日不落進口航發。

這使“蚊式”的壽命是“拉5”的三倍起步,這顯然更適合夜間戰鬥機的烈度和需求。

考慮了一會兒,蘇教授就點頭同意道:“我沒有問題,應該用‘蚊式’改,只不過飛行員那……”

“現在就開始訓練!”王學新回答。

這是他之前沒想到的,他總以爲有飛機有飛行員,夜間戰鬥機的作戰就沒有問題。

誰又會想到飛行員是執行轟炸任務的,他們不會對空作戰尤其還是使用八路軍的空空飛彈作戰。

“另外!”王學新突然又想到了一點,他說:“我們應該將發光二級管的技術應用在夜間戰鬥機上!”

王學新這說法馬上就獲得了研究員們的一致贊同。

飛行員在夜間從儀表上讀取數據十分困難,它能依靠的只有儀表上微弱的燈光看指針知道高度、速度、方向等。

但如果直接用發光二級管將這些數據顯示出來,當然會帶來很大的便利!

第393章 車禍現場第1章 美國造衝鋒槍?扯蛋第1189章 包圍圈第1582章 主動權第1348章 賭徒第1705章 平面化技術第1052章 攻心爲上第1598章 情報第1727章 小牛山第793章 短板第511章 心理戰第556章 M79第1282章 訓練科目第338章 偵察連第884章 小魚第252章 再接再厲第1067章 防線第4章 內奸第100章 燜火(五更求月票求訂閱)第496章 什麼是坦克第1580章 鐵虎部隊第1690章 互惠互利第388章 雲景縣第1440章 定位方法第79章 匹配第666章 補償第1885章 欺騙第487章 火車頭第607章 機會第1277章 空降部隊第590章 離間計第1740章 豐滿水電站第236章 演戲第226章 零件第197章第650章 一級機密第1459章 突圍戰第266章 特譴隊第1220章 大同見第678章 壓電引信第1635章 首次海戰第1599章 軍艦第502章 準備第1704章 裝備選擇第145章 清理門戶第1848章 盟友第1070章 進可攻退可守第1849章 石油危機第1882章 神行旅團第1001章 危險第1703章 虹吸效應第823章 接收第899章 泄密第642章 聲望第1879章 時間第1589章 反制第1379章 數控機牀第1884章 夜間作戰第1568章 滿意第269章 鋼珠雷第1275章 鐵路第789章 絞肉機第1564章 高度角度第129章 責任第1092章 身不由己第325章 機場第1031章 火車站第1877章 撤退第1434章 玉門油田第810章 礦洞第155章 蓋亮炮第1442章 意義第1614章 補給第1090章 將計就計第1480章 激光第1390章 紙帶的價值第1034章 大青山鋼鐵廠第537章 尋找“零戰”第981章 不講規矩第1324章 整合第1120章 空中掩護第1815章 隊長第1704章 裝備選擇第811章 要飛機第768章 卡絡斯大隊第609章 內亂第146章 炮兵觀察員第1045章 道道第742章 勸說第1099章 穿插第928章 新裝備第715章 指桑罵槐第1152章 汽車生產線第1597章 練手第234章 特供罐頭第1631章 “倒着打”戰術第203章 協同第530章 自行高炮第420章 思想工作第1512章 坦克
第393章 車禍現場第1章 美國造衝鋒槍?扯蛋第1189章 包圍圈第1582章 主動權第1348章 賭徒第1705章 平面化技術第1052章 攻心爲上第1598章 情報第1727章 小牛山第793章 短板第511章 心理戰第556章 M79第1282章 訓練科目第338章 偵察連第884章 小魚第252章 再接再厲第1067章 防線第4章 內奸第100章 燜火(五更求月票求訂閱)第496章 什麼是坦克第1580章 鐵虎部隊第1690章 互惠互利第388章 雲景縣第1440章 定位方法第79章 匹配第666章 補償第1885章 欺騙第487章 火車頭第607章 機會第1277章 空降部隊第590章 離間計第1740章 豐滿水電站第236章 演戲第226章 零件第197章第650章 一級機密第1459章 突圍戰第266章 特譴隊第1220章 大同見第678章 壓電引信第1635章 首次海戰第1599章 軍艦第502章 準備第1704章 裝備選擇第145章 清理門戶第1848章 盟友第1070章 進可攻退可守第1849章 石油危機第1882章 神行旅團第1001章 危險第1703章 虹吸效應第823章 接收第899章 泄密第642章 聲望第1879章 時間第1589章 反制第1379章 數控機牀第1884章 夜間作戰第1568章 滿意第269章 鋼珠雷第1275章 鐵路第789章 絞肉機第1564章 高度角度第129章 責任第1092章 身不由己第325章 機場第1031章 火車站第1877章 撤退第1434章 玉門油田第810章 礦洞第155章 蓋亮炮第1442章 意義第1614章 補給第1090章 將計就計第1480章 激光第1390章 紙帶的價值第1034章 大青山鋼鐵廠第537章 尋找“零戰”第981章 不講規矩第1324章 整合第1120章 空中掩護第1815章 隊長第1704章 裝備選擇第811章 要飛機第768章 卡絡斯大隊第609章 內亂第146章 炮兵觀察員第1045章 道道第742章 勸說第1099章 穿插第928章 新裝備第715章 指桑罵槐第1152章 汽車生產線第1597章 練手第234章 特供罐頭第1631章 “倒着打”戰術第203章 協同第530章 自行高炮第420章 思想工作第1512章 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