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4章 先發制人

王學新盯着地圖看了一會兒,就憂心忡忡的說了聲:“東港,危險了!”

陳鬆勇聽着這話就奇怪的問:“東港?爲什麼是東港?”

陳鬆勇原以爲這次鬼子艦隊折返回來會像以前一樣攻擊八路軍的兩個要點:港口和造船廠。

其中尤其是造船廠更是八路軍生產船隻的重點,八路軍整個海防團都在那守着,可王學新卻斷定鬼子會進攻東港……

王學新一眼就看穿了陳鬆勇的心思,他分析道:“如果是在葫蘆島戰役之前,鬼子還有可能進攻港口和造船廠。但現在,他們已經知道我軍擁有能碾壓其所有戰機的‘殲2’,那就不可能進攻這兩個地方了!”

陳鬆勇稍加思索就點頭道:“因爲這兩地的制空權必定是我軍的,而且是我軍防禦重點,可預見的會佈設大量反艦飛彈,我軍反艦飛彈會在制空欺權的協同下對其軍艦發起致命的打擊!”

“是的!”王學新說:“鬼子如果進攻這兩個要點無異於找死,鬼子不會做這種傻事!”

“可是……”隨後陳鬆勇又不解的說道:“我們同樣擁有東港的制空權,爲什麼鬼子艦隊就敢打東港?”

“我們有嗎?”王學新反問,然後指着地圖說道:“周水子機場距離東港三百公里,在‘殲1’作戰半徑的極限位置,奉天距東港兩百多公里,也好不到哪去!新京就更不用說了,直線距離四百多公里……”

“團長,可四百多公里完全在‘殲2’的作戰半徑內!”陳鬆勇望向王學新,暗道團長是不是把這個大殺器給忘了?

“我當然知道它在‘殲2’作戰半徑內!”王學新搖頭道:“可那是鬼子艦隊,鬼子驅逐艦、巡洋艦還有航母上的防空火力做好準備往那一擺,我軍‘殲2’敢往裡頭衝嗎?”

陳鬆勇“唔”了一聲,“殲2”數量太少,尤其飛行員極爲稀缺,還真不敢往鬼子艦隊防空火力裡頭衝。

“在這情況下!”王學新總結道:“我軍就不能說擁有東港的制空權,同時我軍在東港的反艦飛彈只有一百餘枚,這些飛彈無法在敵軍擁有制空權的情況下突破其防禦網對敵艦隊實施打擊。所以……”

接下來的話就不用說了,東港就會成爲下一個葫蘆島,鬼子在棒子方向集結的重兵會在小澤艦隊的掩護下跨過鴨綠江進入南面開闢一條新的戰線。

小澤治三郎的確是這麼計劃的。

鬼子其實並不是沒兵,在得知八路軍平安村有石油後鬼子就已經決心要將本國的工業其中尤其是軍工搬到“滿洲國”了。

鬼子這麼做自有它的道理。

本島的工業尤其是軍工如果不搬往“滿洲國”,那是不會有希望的。

先不說本島已經遭到鷹醬的轟炸,等鷹醬在萊特灣取得最終的勝利然後用海軍將本島一圍……到時想搬都沒法搬,所有工業包括軍工在內都將被封死在沒有燃油本島成爲廢物。

這不是說工業沒有石油無法運轉,鬼子許多工廠其實是用煤提供能源,這樣的工廠不需要石油也能生產出東西。問題是這些所有生產出來的東西比如飛機、坦克、汽車都需要石油,沒石油它們全都開不動。

總不可能轉爲生產用煤做燃料的飛機、坦克和汽車吧?

汽車似乎勉強可以,頑軍在燃油急缺的情況下還出現了燒柴的汽車。

但飛機、坦克讓它燒煤……那畫面就一言難盡了!

所以,儘管此時八路軍平安村的石油還沒確定,鬼子依舊下定了決心將工業搬遷。

萬一要是有了呢?

就算關東軍拿不下平安村,那棒子不還跟“滿洲國”連着嗎?

工業放在棒子那也還有一線希望,有朝一日還有可能打回“滿洲國”再奪取平安村搶到石油呢!而放在本島卻是一點希望都沒有,那還有什麼理由不搬?

於是一條接着一條的生產線都搬到棒子那,其中也包括“烈風”戰機和“疾風”戰機的生產線。

這可以說是一種蝴蝶效應吧!

史上鬼子的“烈風”戰機之所以只生產10架,是因爲其生產線眼看就能批量生產時就被鷹醬盡數炸燬了,最後鬼子用了三個月全力恢復生產,但已經來不及了……聯合艦隊因爲沒有合適的艦載機而全面戰敗,航母已經被鷹醬一艘接着一艘擊沉,再生產“烈風”艦載機已毫無意義。

可是現在,原本應該被鷹醬炸燬的“烈風”艦載機生產線卻因爲搬遷到棒子那而沒有被炸燬,此時甚至順利進入批量生產,這就給了小澤治三郎一線希望。

“知道漢斯的‘虎式’戰車爲什麼會不敵毛熊的‘T34’嗎?”小澤治三郎自問自答:“不是因爲‘虎式’戰車不夠優秀,而是它的產量遠不如‘T34’,所以……”

大林末雄馬上就明白了:“所以,八路軍新型戰機也有可能是這樣的情況!它雖然先進但數量和產量可能不如我們,於是最終勝利的還是我軍!”

“是的!”小澤治三郎點頭道:“我們更應該在八路軍新型戰機形成規模前,或者在他們佈局完成前主動進攻,否則我們就沒有機會取勝,明白嗎?”

“明白!”大林末雄是真的聽明白了。

如果八路軍新型戰機形成規模,到了其數量已經可以突破帝國艦隊的防空火力時候……那時帝國艦隊還想進攻就必死無疑:雖然八路軍“殲2”沒有反艦能力,但它們的後面緊跟着成片的反艦飛彈,而且帝國因爲沒有制空權無法攔截,軍艦就會是敵人的一個個靶子。

至於八路軍的佈局,身爲參謀長的大林末雄也知道其中意義。

比如八路軍在東港附近修建一座機場將大批“拉5”佈署在東港附近。

或者在東港佈署大批的反艦飛彈……聯合艦隊同樣也沒有機會。

因爲即便是最先進的戰機“疾風”或“烈風”,與八路軍的“拉5”也不相上下各有輸贏。

所以,帝國必須先發制人,奪取東港接着再與陸軍協同穩步推進,讓八路軍無法在附近修建機場哪怕是臨時機場。

第627章 恥文化第1699章 坦克發動機第1464章 反坦克導彈第1149章 機牀第217章 繳獲97式第563章 糧食換裝備第1741章 調虎離山計第982章 改進型“高火”第1434章 玉門油田第335章 撤退第1271章 真相第487章 火車頭第784章 家第788章 劣勢第536章 弱點第338章 偵察連第1664章 航空母艦第990章 奇貨可居第1577章 環環相扣第1314章 炮偵雷達第817章 假火車第47章 突圍第1406章 準備第291章 諒解案第1772章 疲兵第822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248章 測試第1829章 延遲第1262章 100倍的差距第352章 運城機場第1696章 追擊第1028章 黑虎掏心第1040章 改進第756章 恐慌第1287章 建議第75章 血海深仇第1442章 意義第1715章 夜戰第982章 改進型“高火”第1307章 隆息機場第1130章 將計就計第1735章 鬼子的性格第1763章 面和心不和第461章 賣運城第191章 工時第748章 得寸進尺第1476章 談判第773章第1054章 防禦第1565章 編隊作戰第1087章 轟炸第1255章 兩全其美第529章 保密第883章 佯動第1225章 屠殺第393章 車禍現場第528章 近炸引信第1533章 埋伏第1360章 較準第44章 打到了第233章 軍令有所不受第1600章 情報第419章 混編第527章 高射炮第128章 離間第1631章 “倒着打”戰術第1278章 教官第700章 口碑第1035章 砥石坡第683章 飛行員第486章 威攝第716章 偷襲第604章 毒氣手榴彈第420章 思想工作第245章 技術優勢第1379章 數控機牀第1269章 蘇禮國第1360章 較準第515章 陷阱第103章 和尚第664章 財不外露第647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362章 燃燒彈第1470章 滑膛炮第1110章 槍第1016章 引蛇出洞第1047章 發動機第622章 漏洞第1036章 拉5第960章 演練第1188章 情報戰第901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第1155章 產量第732章 戰果第1456章 陷阱第1593章 PK75第1822章 理論第845章 工業聚落第741章 辯證第428章 總顧問
第627章 恥文化第1699章 坦克發動機第1464章 反坦克導彈第1149章 機牀第217章 繳獲97式第563章 糧食換裝備第1741章 調虎離山計第982章 改進型“高火”第1434章 玉門油田第335章 撤退第1271章 真相第487章 火車頭第784章 家第788章 劣勢第536章 弱點第338章 偵察連第1664章 航空母艦第990章 奇貨可居第1577章 環環相扣第1314章 炮偵雷達第817章 假火車第47章 突圍第1406章 準備第291章 諒解案第1772章 疲兵第822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248章 測試第1829章 延遲第1262章 100倍的差距第352章 運城機場第1696章 追擊第1028章 黑虎掏心第1040章 改進第756章 恐慌第1287章 建議第75章 血海深仇第1442章 意義第1715章 夜戰第982章 改進型“高火”第1307章 隆息機場第1130章 將計就計第1735章 鬼子的性格第1763章 面和心不和第461章 賣運城第191章 工時第748章 得寸進尺第1476章 談判第773章第1054章 防禦第1565章 編隊作戰第1087章 轟炸第1255章 兩全其美第529章 保密第883章 佯動第1225章 屠殺第393章 車禍現場第528章 近炸引信第1533章 埋伏第1360章 較準第44章 打到了第233章 軍令有所不受第1600章 情報第419章 混編第527章 高射炮第128章 離間第1631章 “倒着打”戰術第1278章 教官第700章 口碑第1035章 砥石坡第683章 飛行員第486章 威攝第716章 偷襲第604章 毒氣手榴彈第420章 思想工作第245章 技術優勢第1379章 數控機牀第1269章 蘇禮國第1360章 較準第515章 陷阱第103章 和尚第664章 財不外露第647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362章 燃燒彈第1470章 滑膛炮第1110章 槍第1016章 引蛇出洞第1047章 發動機第622章 漏洞第1036章 拉5第960章 演練第1188章 情報戰第901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第1155章 產量第732章 戰果第1456章 陷阱第1593章 PK75第1822章 理論第845章 工業聚落第741章 辯證第428章 總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