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雷達和拉5

第992章 雷達和拉5

考慮了一會兒,王學新就說道:“要不這樣,萊蒙諾科夫同志!這事事關重大不是我能下決定的,但是,我們可以初步定下交易方案各自請示上級,你看怎麼樣?”

“當然!”萊蒙諾科夫想也不想就應了下來,王學新的提議正符合毛熊的要求,因爲毛熊就是要快,否則這談判那談判的隨便拖上幾個月,漢斯那又發起新的進攻了。

別看此時毛熊已經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毛熊的軍隊在大規模的反攻中再次陷入困境,甚至重新上演了大部隊被漢斯軍隊包圍殲滅的慘狀。

這與毛熊指揮官大多經驗不足有關。

毛熊優秀的、有實戰經驗的指揮官大多都在大清洗中被“清洗”掉了,剩下的指揮官要麼是愣頭青要麼就是政治掛帥的馬屁精,像最高副統帥和總顧問這樣的軍官可謂是鳳毛麟角。

指揮經驗不足存在的問題,就是“勝必驕敗必餒”。

當漢斯進攻莫斯科的時候,他們從上到下都認爲毛熊守不住莫斯科,於是普遍瀰漫在一種消極的氣氛中,好在毛熊的普通士兵及基層指揮員還有相當的士氣,再加上天氣加成,這才堪堪擋住了漢斯的進攻。

而當漢斯進攻失敗從莫斯科潰退時,這些沒經驗的指揮官又開始狂喜了,以爲此戰大局已定能一口氣將漢斯趕出國門甚至打到漢斯本土,於是不顧一切客觀條件命令部隊胡亂追擊,碰到敵人阻擊就是衝鋒、衝鋒再衝鋒,即便是冬去春來毛熊的冰雪消融到處都是沼澤的地形也不例外。

結果這種不理智的追擊卻給漢斯穩住了陣腳並開始謀劃下一次進攻。

毛熊幾乎可以確定下一場大仗不可避免,他們只是不知道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

因此,他們也急於得到八路軍這種被稱作“高火”甚至是X1的裝備。

而且“高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毛熊與漢斯在航空兵上的差距。

X1可以幫助毛熊航空兵轉敗爲勝爭奪制空權。

兩者都是毛熊迫切需要的。

王學新想了想,就說:“這樣吧,我們初步把交易定成兩個方向:一百枚X1用來換雷達生產技術,包括生產線、工人、技術員、維修人員、配套雷達兵等等!”

王學新把目光投向了萊蒙諾科夫,如果他不同意的話接下來就沒必要談了。

萊蒙諾科夫遲疑了下,這價格的確不低。

這不只是機器的問題,還有工人、技術員、維修人員這些人才。

要知道此時的雷達可是高新技術,這些人才也都是毛熊急需甚至可以說是奇缺的。

否則,毛熊也不至於投入莫斯科保衛戰的雷達只有五部,其中還有兩部用於八路軍的預警。

但萊蒙諾科夫也僅僅只是遲疑了一下,然後就點了點頭:“沒問題,我認爲這很合理,我相信上級會同意的!”

畢竟這可是X1,一種能掛載在飛機上追尋目標的X1,如果毛熊能把這套系統用在RS82上,那就可以在空中與漢斯一較長短了!”

王學新之所以會提雷達這種看似並不重要的東西,是因爲如果要與鬼子爭奪制空權的話雷達這玩意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方面,“高火”的進一步發展也需要同雷達結合,如果沒有雷達技術,“高火”永遠也不可能發展成實際意義上的導彈。

見萊蒙諾科夫答應了,王學新就問道:“你們現在最新型的戰機是什麼款式?”

萊蒙諾科夫一愣,然後回答道:“應該是……拉3型戰機!”

萊蒙諾科夫這是留了一手,目前的確是“拉3”型戰機,因爲“拉5”還未服役,它纔剛試飛成功正緊急投入批量生產。

王學新其實是知道這一點的,“拉5”戰機是首次參戰是幾個月後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所以萊蒙諾科夫這話也沒毛病……在戰場上的空軍主力的確是“拉3”。

王學新笑了笑,說:“萊蒙諾科夫同志,我希望你明白一點,我們的‘高火’可是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的新裝備,即便是鷹醬也沒有,半個小時前,鷹醬的孫爾威還在跟我討論‘高火’交易的問題。我想,他們會很願意甚至是迫不及待的希望用‘霍克81’的生產線來交換‘高火’,如果伱們想用‘拉3’這種落後的機型來交換‘高火’……那就太沒誠意了!”

“不不,王學新同志!”萊蒙諾科夫趕忙說道:“我們有比‘霍克81’更先進的戰機!”

“是嗎?”王學新一臉懷疑的望向萊蒙諾科夫。

王學新其實是明知故問,他一直都知道毛熊有先進的戰機……毛熊在科技和裝備上一點都不輸漢斯,坦克有T34、炮兵有“喀秋莎”,戰機有“拉5”、“拉7”,都是能與漢斯匹敵甚至超過漢斯的裝備。

毛熊之所以打得這麼狼狽,從始至終都是因爲自身軍隊的問題:戰術僵化、指揮官素質太差、官僚主義作風嚴重等等。

王學新這麼一問,萊蒙諾科夫就急了:“當然,王學新同志!我保證!”

“你無法保證,萊蒙諾科夫同志!”王學新打斷了他的話:“你我都知道,這可不是小事,是不能用你一句口頭保證就算數的!”

“我們已經成功研發出‘拉3’的改進型!”萊蒙諾科夫說:“它已經試飛成功並進入批量生產程序,這種飛機最大飛行時速650公里,最大航程1000公里!”

在大多數戰機還是五百多公里的時代,比如“零戰”的飛行時速就只有533,“拉5”就能達到650的時速,這的確可以稱得上優秀了……這時代的戰機,飛行速度是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它幾乎在空戰中起決定作用。

接着萊蒙諾科夫又補充道:“如果您還不相信,我們甚至可以運兩架‘拉5’樣機過來!”

王學新點了點頭:“一百枚改進型‘高火’,也就是可以打兩百公里的遠射程‘高火’,交換‘拉5’戰機的生產線,同樣配套工人、技術人員、以及教官、維修人員等等!另外,‘拉5’如果有其它改進型,我們同樣也擁有優先權!”

(本章完)

第466章 影響第1339章 萬一……第1212章 先發制人第303章 電臺第533章 兩用防線第1690章 互惠互利第1151章 挑兵第1198章 機場第19章 掘壕漸近第765章 安全第1320章 小口徑第422章 國際視野第239章 "分贓"第383章 保護第1557章 吊艙第615章 造船廠第1048章 戰機第543章 糧食第1754章 錯失良機第1239章 攻心爲上第236章 演戲第1320章 小口徑今天就兩章了第1805章 心理準備第688章 困難第1321章 一本萬利第408章 換裝第1449章 戰略主動第899章 泄密第1554章 精度問題第685章 計劃第596章 伏擊區第666章 補償第1819章 四機編隊第1024章 鋼鐵的碰撞第1516章 沙溝鎮第182章 兵站第799章 蘇教授第762章 提前量第47章 突圍第921章 導線第586章 口令第905章 火雞第435章 不厚道第609章 內亂第1383章 第三高炮團第1421章 白熱化第117章 文書第676章 恩惠第1371章 直升機飛行員第1427章 指揮部第1506章 老實人第959章 難處第1194章 躲避第1773章 陷阱第456章 一致對外第973章 定向雷第1407章 通道第103章 和尚第239章 "分贓"第69章 拉幫結派第652章 幫助第1837章 第241航空戰隊第435章 不厚道第224章 活路第659章 飛行員第1235章 運輸機第516章 秩序第1302章 降低門檻第1088章 櫻花炸彈第1181章 薄弱部位第884章 小魚第316章 交易第807章 難題第631章 戰車聯隊第1704章 裝備選擇第1014章 士別三日第345章 動搖第1572章 關東軍要塞第1321章 一本萬利第82章 試射第1403章 M19自行高炮第577章 強渡黃河第1338章 天網第912章 威信第859章 變化第428章 總顧問第1810章 最高時速第1794章 市場經濟第1345章 分兵進攻第929章 試與不試第1812章 過載第642章 聲望第197章第800章 內行看門道第429章 交易第762章 提前量第1592章 助推器第557章 填補空白第1239章 攻心爲上
第466章 影響第1339章 萬一……第1212章 先發制人第303章 電臺第533章 兩用防線第1690章 互惠互利第1151章 挑兵第1198章 機場第19章 掘壕漸近第765章 安全第1320章 小口徑第422章 國際視野第239章 "分贓"第383章 保護第1557章 吊艙第615章 造船廠第1048章 戰機第543章 糧食第1754章 錯失良機第1239章 攻心爲上第236章 演戲第1320章 小口徑今天就兩章了第1805章 心理準備第688章 困難第1321章 一本萬利第408章 換裝第1449章 戰略主動第899章 泄密第1554章 精度問題第685章 計劃第596章 伏擊區第666章 補償第1819章 四機編隊第1024章 鋼鐵的碰撞第1516章 沙溝鎮第182章 兵站第799章 蘇教授第762章 提前量第47章 突圍第921章 導線第586章 口令第905章 火雞第435章 不厚道第609章 內亂第1383章 第三高炮團第1421章 白熱化第117章 文書第676章 恩惠第1371章 直升機飛行員第1427章 指揮部第1506章 老實人第959章 難處第1194章 躲避第1773章 陷阱第456章 一致對外第973章 定向雷第1407章 通道第103章 和尚第239章 "分贓"第69章 拉幫結派第652章 幫助第1837章 第241航空戰隊第435章 不厚道第224章 活路第659章 飛行員第1235章 運輸機第516章 秩序第1302章 降低門檻第1088章 櫻花炸彈第1181章 薄弱部位第884章 小魚第316章 交易第807章 難題第631章 戰車聯隊第1704章 裝備選擇第1014章 士別三日第345章 動搖第1572章 關東軍要塞第1321章 一本萬利第82章 試射第1403章 M19自行高炮第577章 強渡黃河第1338章 天網第912章 威信第859章 變化第428章 總顧問第1810章 最高時速第1794章 市場經濟第1345章 分兵進攻第929章 試與不試第1812章 過載第642章 聲望第197章第800章 內行看門道第429章 交易第762章 提前量第1592章 助推器第557章 填補空白第1239章 攻心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