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鹿鳴宴”結束的時候,每個進士都領到了約三百貫的貼補。

這筆錢是朝廷給進士們的路費錢,可以充作返鄉探親的花銷。

因爲等候朝廷任命的時間差不多需要兩個多月,完全來得及衣錦還鄉一番。

對於富家子弟出身的進士們來說,這只是一筆吃吃喝喝的意外之財。

對於窮書生們來說,這筆錢就很有必要了。

吏部任命,最快也要兩個月時間才能下來。

因爲吏部要反覆權衡每一個新科進士的綜合情況,要統計全國上下現在可以任職的崗位,要考慮調整哪些官員的崗位。

等吏部依照進士們的任職資格和條件,最終確定好任命名單,還要交由宰相們審議,

宰相們通過以後,再提交給官家確定並頒佈,這整個流程走下來,兩個月已經算是很快的了。

因此,進士們就有了兩個月的假期。

不過,除了離臨安比較近的進士會回家一趟,道路遠些的都會選擇留在臨安城。

誰不想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任命呢。

趙璩一直想說服官家安排楊沅做秘書省的校書郎。

校書郎好啊,先做校書郎,熬一兩年資歷,再做秘書郎。

秘書郎再熬幾年資歷,就能外放地方,找一個小州做知府。

做上三年知府,政績攢足,就可以換個大一點的地方再幹三年。

如此輾轉三兩個地方,差不多從政也有十五年六了,已經積累了足夠的政績,磨礪了任官的能力,也建立了自己的人脈,就可以“進部”了。

回京再幹幾年,只要中規中矩的莫要出什麼紕漏,在不同的職位上繼續熬個十多年,就有機會成爲侍郎,進入宰執的預備隊。

有些進士會擔心籍貫問題,因爲官員需要異地爲官,可是做京官就沒有這種顧慮。

而一甲進士,按照慣例是要在京城留任的。

所以,楊沅不需要考慮籍貫問題,只看能拿到一個什麼起點。

問題是吏部尚書譚鷹炆,左相沈該、右相万俟卨,這三位都是主和的,而他們左右着楊沅的官途,這就比較有趣了。

皇帝也不能越過吏部和宰相,直接插手這個級別的官員任命。

這和趙構之前任命楊沅不同,因爲那時是安排他進特務機構。

不管是機速房還是皇城司,那都是天子的自留地。

官家要往朝廷政務系統裡安插官員,就不能繞過吏部和宰相。

否則你做天子的帶頭破壞你的國家制度,那這制度很快也就形同虛設了。

楊沅還不知道鵝王殿下正在努力運作,想讓他去做秘書省翻故紙堆,否則他得瘋。

秘書省掌管修史和文化,還有經史子集的書籍收藏、日曆的修訂。

秘書郎在這些工作中,主要負責的就是校對圖籍。

且不說楊沅能不能校閱出什麼錯兒來,就算能,讓他在這個職位上打熬幾年,然後升秘書郎,乾的還是差不多的文案工作,他真能瘋掉。

然而鵝王殿下對此毫不知情,抱着做好事不留名的想法,爲了他的好兄弟,仍在不懈努力着。

……

楊沅本人這段日子就比較悠閒了。

這段時間,他和同科進士裡志同道合的同年們來往非常密切。

基本上他們是今天你做東,明天他做東,大家輪流請酒。

彼此固然是迅速熟悉起來,建立了交情,不過應酬太多,“拈花小築”裡那位已經橫下一條心,打算對楊沅來個“霸王硬上弓”的薛姑娘,根本見不到他的人。

在“鹿鳴宴”舉辦完的第五天,“水雲間”這處科舉聖地,再度召開了一次著名的“燒尾宴。”

這次宴會的主角,是今科狀元楊沅和榜眼蕭毅然,以及十六位二甲進士。

上一科的狀元張孝祥也應邀而來。

張孝祥作爲殿試官,其實可以算是他們的老師。

不過,他這個殿試官就相當於“導員”嘛,跟這批進士有點學長學弟的意思,也就朋友相處了。

這場“燒尾宴”一辦,很多人才知道,狀元楊沅曾經參加過在此舉辦的上一屆四進士的“燒尾宴。”

結果,他變成這一屆的狀元了!

咦?

大家好像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水雲間”更火了。

……

朝廷最近就像大釜底下燒起了火,都快要沸了。

楊沅金殿奏對的時候,張孝祥正在起草爲岳飛鳴冤書。

楊沅金殿奏對之後,張孝祥也並沒覺得自己此時上書,會不會有拾人牙慧或者奉迎君上之嫌。

他是個坦蕩君子。

爲嶽將軍鳴冤,這是他本心裡的一種想法,他就坦然地遵從自己的本心去做了。

張孝祥上了“萬言書”,痛陳嶽將軍之死,對於國家,尤其是軍心民意巨大的傷害,懇請天子爲嶽將軍昭雪冤屈,提振大宋精神。

就跟約好了似的,殿中侍御史杜莘老也爆發了。

杜御史一連上書兩封,比張狀元還猛。

杜莘老是杜甫的十三世孫,素以“骨鯁敢言”著稱,他本人又是御史,就是負責噴人的。

現在新君顯然想有一番作爲,他此時不噴更待何時?

於是,杜御史上書痛罵秦檜,爲岳飛鳴不平,懇請朝廷撥亂反正。

這還沒完,第二天杜御史又上書一封,彈劾承宣使王繼先恃寵亂法,僭越狂妄。

到底是個專業噴子,杜御史輕而易舉地就給王繼先羅列出了十大罪狀。

王繼先就是多年來一直負責給趙構煉製藥物的那位醫官。

他最擅長製作那方面的藥物,趙構吃了他的藥,那條死蛇居然也能變成蚯蚓,勉勉強強支棱一會兒。

因此趙構對他一直恩寵有加。

杜莘老是臺諫官,很有戰鬥經驗,他繞着彎兒地彈劾王繼先,這是拐彎抹腳地抨擊先帝,卻任誰也挑不出毛病,而且不好主動往先帝身上引。

趙瑗看了杜莘老的奏本,便下旨調查王繼先。

刑部尚書張方旬雖然是個主和派,卻不像万俟卨一般,只要是對他有利的就無原則維護。

對王繼先這種靠助性之藥倖進的佞臣,他也看不上。

王繼先多年來仗着官家倚重,做事全無遮掩,因此根本不用費勁調查,張尚書只用了一天功夫,就蒐羅到了大把的罪證。

趙瑗見了罪狀,立即下旨懲辦。

王繼先這人要說起來,確實是個了不起的醫士。

他曾與張孝直、高紹功等醫官校訂《證類本草》,編成了《紹興校訂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即《紹興本草》共計三十一卷。

直到後世,日本尚有他這套書的傳抄殘本,而且依據他的古方,研發出了幾個暢銷的“漢方”。

不過,王繼先也確實恃寵而驕,貪沒巨大。

官家判令王繼先遷福州居住,子孫全部停職,抄沒的財產竟達上千萬緡之巨。

他只不過是皇帝的私人醫生而已,竟然有這麼多錢,可見他不僅貪墨,而且仗着有機會御前進言,收受了大量賄賂。

官家趙瑗沒把這麼龐大的一筆錢納入內庫,而是充入了朝廷的“激賞庫”。

他還下旨,規定專款專用,這筆錢以後就用來獎勵立下軍功的將士。

太學學生公推太學生程宏圖、宋芑爲代表,在此期間也向朝廷上書,請求爲岳飛平反。

岳飛曾經長期駐守過的鄂州軍民,聽聞殿試之事後,更是聯名上“萬民書”,爲故帥申冤。

“萬民書”的基本條件就是得有至少一萬個人簽名畫押。

而去鄂州巡視的御史帶回臨安的這份“萬民書”,需要幾個人擡上金殿,因爲它的簽名人數竟達八萬之巨。

在這個年代,交通不便,通訊不便,想要集中一萬人上書都非常困難,鄂州竟然上了一份八萬多人的“萬民書”,足見民心所向。

此事立即轟動了臨安城。

在此期間,並不是只有人上書抨擊秦檜,爲岳飛申冤。

同樣也有人不斷上書,爲秦檜辯解,編排岳飛之罪,認爲不該爲他翻案。

這些人竟以臺諫官爲主。

臺官糾彈奸邪,督察百官;

諫官拾遺補闕、規諫君王。

如今竟然有這麼多的臺諫官爲秦檜發聲,可見這些年來秦檜對臺諫系統滲透之深。

這也就難怪秦檜當初會在臺諫系統裡專門留下幾個噴他的大噴子了。

如若不然,臺諫系統就全是他的人了,趙構會坐臥不安的。

由於這些人的瘋狂反撲,爲岳飛平反的呼聲和反對翻案的聲音,似乎暫時便達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唐朝時候,臺諫系統就是歸宰相管的,實際上就變成了宰相的喉舌。

宋初的時候,諫官由皇帝直接親擢,也就變成了天子喉舌。

直到元豐改制,才重新把臺諫系統劃歸中書門下,再度變成宰相喉舌。

當然,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也並不是說宰相干預不了臺諫系統,就一定對國家有利。

宰相管束不了諫院的時候,臺諫固然可以成爲監督朝廷官員的重要工具,卻也容易成爲阻礙朝廷施政的重要阻力。

你政府出了任何政策,在我這兒就是通不過。

諸多朝廷大事,常常處於議而不決的狀態,國家執政效率就變得慘不忍睹了。

兩府大臣與臺諫官員因此勢同水火,完全背離了設立臺諫的初衷,以至於後人評價說,北宋之滅亡,也有大宋臺諫的一份“功勞”。

由此可見,君權、相權、臺諫權……,任何一種權力,都需要約束。

當它一家獨大、完全沒有力量能夠制衡它的時候,最終都會變成一種災難。

而此刻,就是新君登基,還沒有建立足夠強大的班底和威望,

而繼承了秦檜政治遺產的万俟卨,甚至不用赤膊上陣,

他只是指使臺諫出面,就頂住了由楊沅的殿試奏對引發的這場政治風暴。

可是,就在朝堂之上“你方唱罷我登場”,似乎要鬥個勢均力敵的的時候,

樞密院機速房的承旨官冷羽嬋,和御前弓馬子弟所的兵馬鈐轄劉商秋,率領官兵悄然去了一趟山陰。

當他們第三天乘船返回臨安的時候,就帶回了一個重要人物。

這個人,就是楊沅上次赴山陰調查“馬皇弩”案時,費盡心機,才把他“保全下來”的山陰兵馬都監楚源。

此時,這個大寶貝,終於要派上用場了。

第306章 小尼丹兒第671章 春夏之交第652章 不記得,誰啊?第330章 雁過拔毛第347章 先發制人的宮司第893章 天下易第759章 盟友第416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546章 臣,討賞第711章 吾欲拜楊沅爲義父第501章第223章 正午,馬青鬃,帔紅霞第432章 接不接盤第285章 臨行密密麻麻第879章 雨前濛濛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871章 撫與徵第735章 表白第589章 多子第400章 屠龍(暫缺)第2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60章 以身撲火第185章 岳父幫我打個工?(三更)第140章 最笨的辦法第878章 亂世紛擾第786章 秦州劫第447章 蟬、隼、螳螂、黃雀、驢蹄子、六千會第655章 兩宮夜話第549章第326章 順水船行遠第275章 明妃堂上一枝花第327章 你來了?第117章 劇毒的美味第798章 馬革裹屍第838章 大慫的騷操作第877章 潼川之亂第602章 衙中亂第293章 迂迴第405章 天目山上好乘涼第91章 鳳凰山下我來也第140章 最笨的辦法第119章 致李夫人,一瓣桃花血第346章 小機靈鬼第144章 師師不僅色藝冠絕第624章 陡變第666章 西北有三山第173章 魚字房陰氣重啊第602章 衙中亂第864章 樹欲靜第381章 好爲人師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283章 薛豬豬有點渣第638章 立威第680章 睚眥之報第290章 夜訪陸放翁第435章 我就說兩點第204章 識大體懂進退第841章 我現編,你現聽第765章 借力打力第425章 平分秋色第759章 盟友第633章 死戰第625章 假日泡湯第712章 金剛鉞VS金剛杵第838章 大慫的騷操作第609章 攻心第744章 三不朽第168章 她,下了凡第522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760章 撫帥駕到第364章 祭牲以重生第449章 不安分的夜第635章 武曲疊文曲第567章 躲過了‘十五’第514章 天東北,天西北第759章 盟友第228章 末時三刻,八方風來,亂燉亂燉(等待更新)第356章 合格的忍者第415章 九曲叢祠鹿鳴宴第821章 川陝暨隴右宣撫使第585章 文魁與花魁第379章 爆發吧,小宇宙第514章 天東北,天西北第857章 燕王歸(爲JJM盟主加更)第515章 最後的任務第82章 遺老第749章 兩處落子第121章 不能不吞的鉤第584章 徐徐展開第680章 睚眥之報第379章 爆發吧,小宇宙第295章 有些相見,不如懷念第185章 岳父幫我打個工?(三更)第267章 騎虎難下的王第747章 盼金山第565章 張院長的秘密第493章 元旦前的三個任務第722章 並蒂雙蓮第290章 夜訪陸放翁第393章 風波亭
第306章 小尼丹兒第671章 春夏之交第652章 不記得,誰啊?第330章 雁過拔毛第347章 先發制人的宮司第893章 天下易第759章 盟友第416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546章 臣,討賞第711章 吾欲拜楊沅爲義父第501章第223章 正午,馬青鬃,帔紅霞第432章 接不接盤第285章 臨行密密麻麻第879章 雨前濛濛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871章 撫與徵第735章 表白第589章 多子第400章 屠龍(暫缺)第2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60章 以身撲火第185章 岳父幫我打個工?(三更)第140章 最笨的辦法第878章 亂世紛擾第786章 秦州劫第447章 蟬、隼、螳螂、黃雀、驢蹄子、六千會第655章 兩宮夜話第549章第326章 順水船行遠第275章 明妃堂上一枝花第327章 你來了?第117章 劇毒的美味第798章 馬革裹屍第838章 大慫的騷操作第877章 潼川之亂第602章 衙中亂第293章 迂迴第405章 天目山上好乘涼第91章 鳳凰山下我來也第140章 最笨的辦法第119章 致李夫人,一瓣桃花血第346章 小機靈鬼第144章 師師不僅色藝冠絕第624章 陡變第666章 西北有三山第173章 魚字房陰氣重啊第602章 衙中亂第864章 樹欲靜第381章 好爲人師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283章 薛豬豬有點渣第638章 立威第680章 睚眥之報第290章 夜訪陸放翁第435章 我就說兩點第204章 識大體懂進退第841章 我現編,你現聽第765章 借力打力第425章 平分秋色第759章 盟友第633章 死戰第625章 假日泡湯第712章 金剛鉞VS金剛杵第838章 大慫的騷操作第609章 攻心第744章 三不朽第168章 她,下了凡第522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760章 撫帥駕到第364章 祭牲以重生第449章 不安分的夜第635章 武曲疊文曲第567章 躲過了‘十五’第514章 天東北,天西北第759章 盟友第228章 末時三刻,八方風來,亂燉亂燉(等待更新)第356章 合格的忍者第415章 九曲叢祠鹿鳴宴第821章 川陝暨隴右宣撫使第585章 文魁與花魁第379章 爆發吧,小宇宙第514章 天東北,天西北第857章 燕王歸(爲JJM盟主加更)第515章 最後的任務第82章 遺老第749章 兩處落子第121章 不能不吞的鉤第584章 徐徐展開第680章 睚眥之報第379章 爆發吧,小宇宙第295章 有些相見,不如懷念第185章 岳父幫我打個工?(三更)第267章 騎虎難下的王第747章 盼金山第565章 張院長的秘密第493章 元旦前的三個任務第722章 並蒂雙蓮第290章 夜訪陸放翁第393章 風波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