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暴君

楊皇帝終究還是沒能實現把董小宛收入後gong的理想。

因爲……

她居然殉情了!

在抄家的錦衣衛到達冒家時候,董小宛已經懸樑自盡了,由此可見她對冒闢疆確實是真愛。

“這真是一個ji女比官員節烈的奇葩時代啊!”

楊皇上感慨道。

新版河陰之役徹底解決了他在江南一系列改革的阻力,五千具青蟲的死屍,震懾了江南所有官員和士紳,看着長江岸邊那綿延的屍山血海,不會再有任何一個官員和士紳敢耍陰謀了,在一言不合就掀桌子的皇帝面前,他們的任何小心思只能是自取其辱。雖然這也讓包括何騰蛟和瞿式耜在內,大批爲大明堅持到最後的官員選擇了憤而辭職,但也的確讓楊豐的那些政令順利推行了下去,說到底任何改革不流血是肯定不行的,滴血屠刀往往是最有效的改革手段。

當然,這也坐實了他的bao君形象。

而且不是一般的bao君,桀紂之君這個詞都無法滿足那些士子們對他的仇恨了,也唯有秦始皇能與之相提並論。

bao君就bao君吧!

皇上其實也不是很在乎名聲這種東西的。

再說這無非就是個輿論宣傳的問題而已,在那些士子們吟詩作賦咒罵黑暗年代的同時,最新開辦的應天報可是正大肆鼓吹皇上的德政,這份每五天才一期,實際上是錦衣衛開辦,而且利用驛站系統遞送的報紙,可比那些士紳嘴巴更大得多。除此之外早就已經在大明氾濫的蕩寇志,聖駕掃北記,大明羣英譜之類描寫皇上南征北戰的小說,評書,甚至於戲曲,同樣也開始增加錢逆餘黨蠱惑士子陰謀弒君的內容,這些東西可別詩詞歌賦更容易被老百姓認可。那些士子們無論寫多少緬懷冒闢疆的詩詞,都不如應天大街的露天戲臺上,扮演皇上的演員手起刀落將畫着曹操式臉譜的冒闢疆砍翻在地,獲得的掌聲更加熱烈。

至於他們也寫……

誰敢演?

哪個戲班敢演直接請去錦衣衛喝茶。

如今的錦衣衛,可是專門有一個宣傳司在負責這些東西。

尤其是在詆譭皇上形象的問題上,這個是容不得半點馬虎,如今的錦衣衛可以說都超出全盛時期,內務司的上萬名暗探散佈民間,甚至都已經開始招收女暗探了。這些人監控着大明每一座城市鄉村,連同那些深入基層的皇莊共同編制起一個嚴密的特務網絡,一切民間對朝廷不利的信息,都迅速傳遞到各地校尉們那裡,然後彙總篩選逐級上報最後送交司指揮使,再由大太監王承恩最後篩選奏報皇上。可以說此時的錦衣衛,已經整合了原本錦衣衛和東廠的全部職能,緹騎四出的時代就像陰雲般,籠罩在了大明的上空,甚至連大明都已經容納不下開始向着大明以外擴散,比如那些逐漸遠航的南洋公司商船上,很多都帶着錦衣衛情報司的暗探。

而就在討倭軍啓程,同時大批被抓壯丁的青蟲,戰戰兢兢在明軍刺刀下強忍着恐懼,給自己的那些戰友收屍的時候,皇上也登船離開南京並且南下了福州。

“陛下,這就是咱們開建的第一批新式戰船。”

閩江北岸的一處山腳下,鄭芝龍指着前方激動地說。

這裡是福州的馬尾。

此時在原本歷史上馬尾造船廠的位置,五座二十丈長的大型船塢一字排開,這是鄭芝龍花了兩年時間爲楊豐建造的,不計其數的造船工匠正在這五座船塢內不停忙碌着,以五根十五丈長的龍骨爲基礎,不斷將一塊塊早就準備好的木材搭接上去。五艘三級戰列艦就這樣開始逐漸具備雛形,未來它們將和同時在大沽口開建的另外五艘戰列艦一起,組成大明第一支真正的海軍艦隊,然後就像當年的鄭和船隊一樣,帶着大明皇帝的威嚴駛向南洋,去揚皇威於四海,宣教化於萬國。

“技術上還有什麼難題嗎?”

楊豐問道。

“回陛下,沒什麼難題,實際上臣之前也試着建造過這種夾板船,單論技術上咱們也並不比他們差,甚至在一些地方咱們的工匠比紅毛人的工匠還強,如今這五艘只是更大而已。有聖上提供的圖樣,還有他們的船做樣板,剩下就都簡單了,這東西說到底也就是一個錢的問題,不過臣還是覺得咱們應該用咱們的硬帆。紅毛人的這種軟帆並不比咱們的硬帆更好多少,甚至咱們的硬帆在近海比軟帆還好用,而且使用軟帆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訓練水手,他們的這套索具太過於複雜了。”

鄭芝龍說道。

他現在可是滿腔熱情,他兒子鄭成功剛剛被皇上正式封爲延平郡王,成爲大明繼吳三桂之後第二個活着的異姓王。

加上他的南安侯,鄭家一個郡王一個侯,可以說那恩寵也是絕無僅有了,爲了報答聖恩,老海盜頭子就像上緊發條般,正拼命做好皇上的每一項工作,而且皇上還說了,一旦這批戰艦建成並且使用熟練,將組成艦隊宣慰南洋,這艦隊提督一職有很大可能也會落在他鄭家,老海盜那就更得拼命了,萬一被沈家和張名振的浙江系搶去,那可就很不好了。

後者可是聖眷正隆。

“還是軟帆吧,穩妥一些爲好!”

楊豐說道。

軟帆和硬帆的確是各有所長,但歐洲人的軟帆是經歷了數百年遠洋航行考驗的,而中式硬帆也就耆英號一個例子了,他未來可是要讓這些戰艦橫渡太平洋的,還是儘量玩保險的吧。

“是臣疏忽了!”

鄭芝龍忙說道。

“最近荷蘭人有何反應?”

楊豐緊接着問道。

“陛下請放心,他們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他們真要是敢賴在臺灣不走,臣集閩粵水師之力也足以把他們打出去。”

鄭芝龍說道。

“那這臺灣之事朕就交給愛卿了!”

楊豐滿意地說。

“另外南洋公司的商船最遠向南到過什麼地方?”

他問道。

“向南最遠的話,也就航行到爪哇了,實際上咱們同南洋的貿易主要是呂宋,安南,這幾年纔開始向西過馬六甲,最遠到金奈,但向南最遠也就到巴達維亞,而且很少會過去,目前南洋公司最主要航線就是金奈或者達卡。那裡的王公很喜歡咱們的貨物,而且咱們也需要他們的戰馬,只不過荷蘭人佔據了馬六甲,咱們每次都得額外給他們交買路錢,至於向巴達維亞沒多少利處,那裡的生意都是荷蘭人控制着。”

鄭芝龍說道。

事實上南洋公司目前的主要業務,就是往印度賣那些楊豐提供的奢侈品,尤其是北京的工廠裡,正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鏡子,還有就是大型的座鐘之類工藝品,然後再從印度往回拉戰馬和棉布,這些年他已經運回近千匹馬瓦里馬了。

“挑兩艘好些的船,選一批最好的水手,然後交給你弟弟鄭鴻逵,讓他拿着朕的海圖,一直向南洋以南,能走多遠他就走多遠,但必須到達金州,並且在金州尋找一處能夠移居人口的港口,如果有可能的話,就在那裡留下幾個人建設營地,總之他必須探索出向金州的這條航線,接下來朕要大量向金州殖民。”

楊豐說道。

金州就是澳大利亞,向那裡的殖民部署越早越好。

這種事情是最耗費時間的,現在派出船隊探索航線,那麼最快也得一年時間才能出結果,然後再派出殖民隊,按照他的估計三年內能在澳大利亞建立起第一個定居點這就很好了。而且還得是在澳大利亞北部,如果想要把殖民地延伸到墨爾本,恐怕五年內能完成就不錯,然後再尋找金礦並開始淘金,樂觀估計七年內他能見着澳大利亞的金子,兩萬裡的距離,讓他的任何計劃都會變得很漫長。

“臣尊旨。”

鄭芝龍忙說道。

“另外還有,金州公司的商船也必須再向西,金奈還不行,必須繞過印度,向天方,波斯一帶進行貿易,尤其是他們那裡的馬匹。”

楊豐說道。

他現在最急需的東西就是優良的戰馬,明軍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就是向西北進攻,不停地進攻下去,至少在他有生之年要打到中亞的阿姆河恢復盛唐疆域才行,而這場註定會曠日持久下去的戰爭必須依賴戰馬,無數的戰馬,幾十萬幾百萬匹的戰馬。他現在已經不缺馬場了,東北的遼河一帶有足夠的土地來牧馬,而且還有更加廣袤的北方草原,這樣一來最重要的就馬種了,馬瓦里馬他已經有了,都在北京附近的馬場,同挑選出來的蒙古馬進行雜交,但這還遠遠不夠,必須不停地繼續大量引進良馬。

馬瓦里馬,阿拉伯馬,波斯馬,甚至汗血馬,北非馬,歐洲馬,總之一切能夠購買到的馬他都要往回買。

“陛下,這得需要大量資金。”

鄭芝龍小心翼翼地說。

“爲什麼需要錢呢?難道他們不喜歡這個嗎?”

楊豐從樑誠手中拿過一個小布口袋,然後從裡面抓出一大把人工合成的紅寶石,一邊往下灑一邊笑着說。

“那倒也是!”

鄭芝龍也跟着笑了。

第七九六章 黑死病第八零七章 大元朝的真面目第四十三章 御兒幹殿下第六二二章 咱大清之追尋漢唐的足跡第六三四章 秦淮河的血第八零二章 恐怖如斯第三三零章 讓他們繼續等待援軍好了第二十七章 皇上可是個香餑餑第五零六章 國師第五九六章 十一萬人齊解甲第三八六章 大唐波斯都督府第七九九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一八章 乾隆的美好時光第五十一章 皇上心裡苦啊第三八五章 請君入甕第八一五章 大理段氏的覆滅第六零零章 三座大山第四八八章 本王的狼牙棒呢第五四九章 驅虎吞狼第八零八章 北伐第六一三章 格格大配送第七三六章 徒弟與師傅第三四四章 民zu融he的喜人成果第三一八章 乾隆的美好時光第八十一章 無道昏君第三零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七三零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六一一章 兵臨天津第二五八章 帝姬們的復仇第五十八章 我們要相信科學第六二八章 巨龍的怒火第四五一章 亞洲四大邪術之化妝術第五八七章 破鼓衆人捶第六八零章 和談失敗第六零二章 大清忠義錄第四三二章 南下牧馬的時候到了第二七八章 一輩不如一輩了第四三八章 踩死他第五五七章 黑死病第二十二章 中流砥柱第六七八章 這就是官啊第六二一章 祁中堂妙計卻敵第二七四章 南京第七七四章 悲劇的曹操第四九五章 引狼入室第四六零章 各懷鬼胎第五三零章 新徒弟第五一零章 百年大計第三三五章 神皇歸天第二九八章 大清國的崩潰第五十五章 多爾袞的春天第三零六章 大清興亡,在此一舉第三十二章 行刑者第一零三章 天威第七七六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六八三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五九章 尾聲(宋朝卷結束)第二一九章 太后起駕第四三五章 波斯軍團第八一五章 大理段氏的覆滅第一五八章 青蟲第一四三章 朕今天要講神學第七零七章 公審大會第三四八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三三章 一個國家的誕生第二六一章 1788年北京城裡的哥斯拉第一八二章 梟雄末路第七八七章 決戰之地第二十三章 安排後事吧!第五零零章 韃虜過此者死第九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二一七章 帶着孩子的太后第四四五章 美索不達米亞天空的龍第一一六章 皇帝在進軍第三一七章 兄弟,天界見第三十七章 歷史的岔道第七一七章 萬人斬第五二四章 海王第二八八章 大儒第二零三章 秦檜的絕招第六二六章 維多利亞的陽光第四六二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第一五八章 青蟲第一八二章 梟雄末路第二五三章 直搗黃龍第六零七章 俠女誅妖記第四十六章 三百年流不盡的英雄血第七一五章 猛將們的時代第二四三章 趙跑跑第六四一章 兒皇帝第一四零章 李自成,想不到你這濃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第七三五章 易安居士,你見過金手指嗎?第二九四章 阿巴泰,鰲拜,這就是你們的後代啊!第四九七章 仙師與女弟子第二八八章 大儒第二五五章 殺戮的瘟疫第六七八章 這就是官啊第二九二章 打土豪分田地還不夠啊第五九零章 洋大人啊,你們可來了!第四九七章 仙師與女弟子
第七九六章 黑死病第八零七章 大元朝的真面目第四十三章 御兒幹殿下第六二二章 咱大清之追尋漢唐的足跡第六三四章 秦淮河的血第八零二章 恐怖如斯第三三零章 讓他們繼續等待援軍好了第二十七章 皇上可是個香餑餑第五零六章 國師第五九六章 十一萬人齊解甲第三八六章 大唐波斯都督府第七九九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三一八章 乾隆的美好時光第五十一章 皇上心裡苦啊第三八五章 請君入甕第八一五章 大理段氏的覆滅第六零零章 三座大山第四八八章 本王的狼牙棒呢第五四九章 驅虎吞狼第八零八章 北伐第六一三章 格格大配送第七三六章 徒弟與師傅第三四四章 民zu融he的喜人成果第三一八章 乾隆的美好時光第八十一章 無道昏君第三零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七三零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六一一章 兵臨天津第二五八章 帝姬們的復仇第五十八章 我們要相信科學第六二八章 巨龍的怒火第四五一章 亞洲四大邪術之化妝術第五八七章 破鼓衆人捶第六八零章 和談失敗第六零二章 大清忠義錄第四三二章 南下牧馬的時候到了第二七八章 一輩不如一輩了第四三八章 踩死他第五五七章 黑死病第二十二章 中流砥柱第六七八章 這就是官啊第六二一章 祁中堂妙計卻敵第二七四章 南京第七七四章 悲劇的曹操第四九五章 引狼入室第四六零章 各懷鬼胎第五三零章 新徒弟第五一零章 百年大計第三三五章 神皇歸天第二九八章 大清國的崩潰第五十五章 多爾袞的春天第三零六章 大清興亡,在此一舉第三十二章 行刑者第一零三章 天威第七七六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六八三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五九章 尾聲(宋朝卷結束)第二一九章 太后起駕第四三五章 波斯軍團第八一五章 大理段氏的覆滅第一五八章 青蟲第一四三章 朕今天要講神學第七零七章 公審大會第三四八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三三章 一個國家的誕生第二六一章 1788年北京城裡的哥斯拉第一八二章 梟雄末路第七八七章 決戰之地第二十三章 安排後事吧!第五零零章 韃虜過此者死第九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二一七章 帶着孩子的太后第四四五章 美索不達米亞天空的龍第一一六章 皇帝在進軍第三一七章 兄弟,天界見第三十七章 歷史的岔道第七一七章 萬人斬第五二四章 海王第二八八章 大儒第二零三章 秦檜的絕招第六二六章 維多利亞的陽光第四六二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第一五八章 青蟲第一八二章 梟雄末路第二五三章 直搗黃龍第六零七章 俠女誅妖記第四十六章 三百年流不盡的英雄血第七一五章 猛將們的時代第二四三章 趙跑跑第六四一章 兒皇帝第一四零章 李自成,想不到你這濃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第七三五章 易安居士,你見過金手指嗎?第二九四章 阿巴泰,鰲拜,這就是你們的後代啊!第四九七章 仙師與女弟子第二八八章 大儒第二五五章 殺戮的瘟疫第六七八章 這就是官啊第二九二章 打土豪分田地還不夠啊第五九零章 洋大人啊,你們可來了!第四九七章 仙師與女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