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六章 國師

鄂州之戰就這樣結束了。

當楊豐乘坐戰船重新回到鄂州的時候,城內軍民已經在歡呼這場輝煌的勝利了。

這是前所未有的大捷。

也是宋蒙戰爭中最輝煌的勝利。

儘管宋軍斬首隻有六千,而且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楊豐乾的,另外還俘虜了一萬,但宋軍的傷亡卻接近了兩萬,算起來雙方損失差不多,真要算正牌蒙古兵,估計也就三分之一,很顯然賈似道不繼續追擊是對的,就雙方戰鬥力的差距,繼續追擊肯定少不了一場大敗,這就是步兵對騎兵的無奈,勝利可以獲得,但不能因之最大限度擴大戰果,相反如果輸的是宋軍那就肯定一潰千里了。

當然,這個斬獲數字是沒摻水分的真實數字,至於向臨安奏報的……

“十萬!”

賈似道亢奮地喊道。

“今有國師神威無敵,衆將士奮勇爭先,俘斬十萬,斬其名將近百,韃酋忽必烈僅以身免,此曠世奇功,老夫已奏明官家,諸位封侯可待!”

他舉着酒杯繼續喊道。

然後一幫將領紛紛舉杯同飲這慶功酒,倒是楊豐端坐上首笑而不語,就在這時候,一名軍官急匆匆跑進來趴在賈似道耳畔低聲說了幾句,後者臉色不變示意他退下,緊接着賈似道看了看楊豐,楊大仙淡然說道:“可是韃虜圍潭州?”

“國師神機妙算,確是韃虜圍了潭州。”

賈似道忙說道。

他當然不知道就楊豐那聽力這點距離毫無壓力。

“師憲欲如何收此殘局?”

楊豐說道。

“國師,韃虜如今在江南者尚有不下六萬,雖然浮橋截斷但非孤軍,此前鄭鼎之軍已入江西,若韃虜自興國軍南下,與圍潭州的兀良合臺合兵向臨安,恐怕會驚擾聖駕,需知其以騎兵爲主,我等皆步卒難以追及。“

賈似道說道。

顯然他還是很清醒的。

對於南宋來說,現在最怕的已經不是蒙古軍滅宋,而是後者對江南的破壞,南岸的六萬蒙古軍,如果繼續沿江東下,那麼沿途不會有任何城池能阻擋他們,因爲沿途根本沒有能打的軍隊,之前忽必烈分出一支偏師由鄭鼎率領就輕而易舉地殺進江西,那麼這個六萬大軍的龐大集團可以輕易攻破任何一城,以戰養戰也不用考慮後勤,向下遊全是這時候南宋最富庶的州縣,隨便打下一個大點的城市就能劫掠足夠物資,而宋軍最大的依仗就是長江可以快速地調動兵力,但如果這六萬蒙古軍離開長江南下呢?

他們會很輕易打到隆興府也就是南昌,然後兀良合臺會立刻棄潭州轉而與他們會合,再一起向東沿着信州衢州路線直撲臨安。

那麼宋軍這邊就傻眼了。

因爲賈似道的大軍不可能在長江以外追擊蒙古騎兵,哪怕他能夠提前趕到臨安佈防,並且最終消滅了這支蒙古軍,但江南也毀了,這一路可全是南宋的根基啊,本來就已經瀕臨崩潰的南宋財政會徹底崩潰,而江南那些一百多年沒經歷戰火,根本就沒有任何抵抗之力的百姓會任由蒙古鐵騎的屠刀殺戮。

“那麼師憲之意是?”

楊豐似笑非笑地說。

“國師,弟子斗膽,咱們應該跟那忽必烈和談了。”

賈似道說道。

“咱們許江南蒙古軍北歸,忽必烈召回兀良合臺,兩下就此罷兵,那忽必烈若北歸,必然要去爭那帝位,蒙哥爲國師所誅殺,而蒙古諸王互不相容,其內戰是必然,這樣咱們即可保江南不受荼毒,又可坐視其內亂,可謂一舉兩得。”

他頗爲得計地說道。

說到底對他,或者說對南宋朝廷來說,最重要的是別讓戰火從上游燒到下游去,否則就算勝利也得不償失。

“汝爲統帥,一切由汝定奪!”

楊豐淡然說道。

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如果宋軍的戰鬥力能夠保證一舉吞掉這六萬蒙古軍,那他是不介意殺個痛快,但目前宋軍戰鬥力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就只能選擇一個最合理的了,鄂州的宋軍就算立刻裝船,然後順流以最快速度運到下游也沒用,除非他親自出馬否則宋軍不可能在南岸蒙古軍主力趕到前奪回壽昌軍和興國軍。實際上他親自出馬也夠嗆,因爲這時候估計蒙古軍前鋒已經進興國軍了,這個地方基本上相當於大冶,鄭鼎率領的蒙古軍就是從這裡向南插江西腹地的,就那幾十千米距離,蒙古騎兵在這段時間裡早跑過去了。

他的默許解決了賈似道的最後一點顧慮,雖然理論上他不需要聽楊豐的,但現在他可沒這膽量。

至於如何與忽必烈聯絡……

這個他當然有自己渠道,實際上恐怕在戰前他就與忽必烈有聯繫,戰爭中互相試探下底線很平常,這些就與楊豐沒什麼關係了,他在鄂州享受萬民朝拜就行,另外他還找賈似道要了五百匹戰馬,由呂文德負責送到成都去給蕩寇軍,這一戰賈似道俘獲了五千匹戰馬,這個數字對於南宋衆將領來說簡直就是一夜暴富,要知道原本歷史上賈似道突圍去黃州時候,爲了護送自己,他蒐羅全軍也不過才蒐羅了七百騎兵。

這麼多戰馬楊豐當然要分一份。

還有俘獲的財物他也要了一部分給蕩寇軍,連忽必烈的大本營都被他抄了,這個自然少不了。

總之接下來戰爭與他無關了,他在鄂州軍民的虔誠伺候下,一直住了近一個月時間,期間賈似道迅速與忽必烈達成和談,這個問題上兩人完全可以說是一拍即合,忽必烈幾乎全盤接受了和談條件,南宋方面放南岸蒙古軍北歸,忽必烈派使者召回兀良合臺一起北歸,雙方恢復戰前邊界,蒙古軍撤回到河南,甚至一直恢復到當初的宋金邊界,忽必烈派使者到臨安謝罪,爲無故侵宋賠禮道歉,這一點很重要,這樣賈似道就可以堵朝中那些大臣們的嘴了,以後兩國和平共處互不侵犯。

實際上賈似道還堅持在四川和漢中也應該恢復宋金邊界的,忽必烈以自己還不是蒙古大汗,管不到四川那邊爲理由搪塞,不過承諾自己成爲大汗後會歸還所侵佔之秦嶺以南土地。

當然,這只是說說而已。

總之就這樣南宋與蒙古之間持續了整整七年的戰爭告一段落,以後什麼時候再開戰看情況,至少目前雙方恢復了和平,東線完全恢復當初宋金對峙時候的邊界,之前忽必烈侵佔的整個淮西和鄂東之地全部歸還,包括從安南北上的兀良合臺所部侵佔的土地也全部歸還,後者在一個月後就率領所部蒙古騎兵北上,而隨行的僕從軍原路撤回一直撤退到大理,急於回去爭皇位的忽必烈雷厲風行地完成撤軍,雙方之後再無任何衝突,甚至還達成了互市的協議。

很顯然忽必烈也害怕自己和阿里不哥開戰後,宋軍會突然在背後捅他的刀子,尤其是對給他造成嚴重心理和生理傷害的楊大仙,還特意派了一名使者攜厚禮謝罪,然後楊豐留下他的禮物趕走了他的使者。

當然,禮物留下就可以了。

一個月後,楊大仙在鄂州等到了大宋皇帝趙昀派來的使者,不過這次的使者不是太監,封楊豐爲國師的使者早就到了,這次是迎國師前往臨安的使者,趙昀派出了他的養子,忠王趙禥代表他來迎接國師,趙昀唯一的兒子很早夭折,趙禥實際上就是皇位繼承人,只不過還沒正式冊封爲太子而已,原本歷史上他很快被冊封,也就是傳說弱智的宋度宗,不過以楊豐看他不是弱智,倒是更像劉禪。

宋朝某種意義上說的最後這兩個皇帝都很傳奇。

趙昀實際上相當於平民出身,他是宗室遠支,別說榮華富貴了,就是連官都沒得,生活都很困難,甚至不得不跟着他哥哥生活,他哥哥居然只是個保長,他上臺只是因爲權相史彌遠需要一個傀儡而已。至於趙禥是趙昀弟弟的兒子,但是妾生的,出生前他媽被大婦硬灌了打胎藥,不過估計藥力不足或者買了假藥,他居然還是頑強地誕生,只是身體很弱外加智力發育比較遲緩,但他仍然在賈似道等人支持下當了皇帝。

其實這時候的南宋,有點像寧可要外國人當國王,也不要本國貨的英國貴族們,王公大臣們寧可要遠得幾乎到天邊的宗室遠支,要智力發育不良的,甚至幾歲的小孩,總之都是很特別的,他們也不要正常一點的皇帝。

說白了一句話。

好控制。

如果南宋不滅亡,這個國家早晚得被士紳們折騰到類似英國,架空國君權力,然後整個國家由士紳來說了算,他們的目的就是這樣的,最後的形式可能不同,但本質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只不過沒抵擋住蒙古大軍的鐵蹄而已,使中國一下子又倒退回到了近乎奴隸制的時代。

就像明末一樣,野蠻硬生生打斷了文明的進步。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第三十九章 王者歸來第五一七章 大宋版農業普查第四六三章 長安城下第四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一五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三七五章 唐軍大戰八百羅漢計劃第五一六章 北京歡迎您第二十章 多爾袞,我來了!第四八四章 起航第十七章 悲劇的科技樹第一百章 人形轟炸機第三零二章 爆炸式工業革命第六二八章 巨龍的怒火第四八八章 本王的狼牙棒呢第七三零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八十四章 節操啊節操第七六九章 殉道者阿提拉第七九零章 凡人於我如螻蟻第五七八章 葛雲飛的逆襲第三九五章 大食世界的大門第三八一章 朋黨第四二一章 穢亂宮闈第三九三章 怛羅斯第三八二章 南海血案第七一五章 猛將們的時代第四八九章 唐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七二六章 國師的日夜操勞第六一一章 兵臨天津第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七八二章 狂舞的魔龍第六二二章 咱大清之追尋漢唐的足跡第三二九章 覆滅第六六七章 霸業之戰第八十八章 春暖花開,猛獸出窩第八一六章 目標大都的賽跑第七七九章 大一統的時代第二八三章 殺清妖第四二九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二零七章 戰歌席捲第六十一章 位面之子第二一七章 帶着孩子的太后第一八七章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第六九六章 都是朕的好卿家啊第五二三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一九八章 走,進汴梁第二六一章 1788年北京城裡的哥斯拉第五零五章 1259年的恐怖片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七六零章 關羽樓船下江東第七五零章 神話版三國第四五九章 兵髮長安第一六四章 江山如故第七三五章 易安居士,你見過金手指嗎?第七九九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五七二章 人民的審判第四八五章 租期五百年第五一零章 百年大計第四零九章 大唐版英格蘭銀行第一八三章 大明聖宗皇帝實錄第七一八章 下一站,幽州第三零九章 大儒們的崛起第五六九章 陰門陣第二五九章 尾聲(宋朝卷結束)第七三七章 和平yanbian第二四二章 進軍,目標臨安第三三八章 神話的起源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七六四章 神聖的種子大交換第五一八章 宗教稅第一七一章 討伐第四一三章 楊大將軍發春第三九四章 開疆拓土第三四三章 大唐碎葉守捉使第一六零章 楊皇帝與衆神與一千萬兩白銀第四九七章 仙師與女弟子第二十七章 皇上可是個香餑餑第二八二章 將相王侯寧有種乎第六九四章 隱藏級boss第一三五章 磨刀霍霍第二零零章 紹興十二年的RPG神教第二八四章 神仙就要有神仙的樣子第八零三章 統統開掛第六九三章 岳飛第五十三章 鋼鐵時代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七五五章 楊豐的大計劃第六四九章 元嬰期受精卵第七一九章 國師要建新模範軍第六五四章 戰神崛起第五八六章 哭泣的大清國第三八三章 血洗第四九五章 引狼入室第六八六章 趙九妹的逆襲之路第五七六章 八旗健兒血仍未冷第三八八章 樂土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六二二章 咱大清之追尋漢唐的足跡第三七五章 唐軍大戰八百羅漢計劃第五五三章 大宋女皇第十六章 太祖又顯靈了
第三十九章 王者歸來第五一七章 大宋版農業普查第四六三章 長安城下第四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一五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三七五章 唐軍大戰八百羅漢計劃第五一六章 北京歡迎您第二十章 多爾袞,我來了!第四八四章 起航第十七章 悲劇的科技樹第一百章 人形轟炸機第三零二章 爆炸式工業革命第六二八章 巨龍的怒火第四八八章 本王的狼牙棒呢第七三零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八十四章 節操啊節操第七六九章 殉道者阿提拉第七九零章 凡人於我如螻蟻第五七八章 葛雲飛的逆襲第三九五章 大食世界的大門第三八一章 朋黨第四二一章 穢亂宮闈第三九三章 怛羅斯第三八二章 南海血案第七一五章 猛將們的時代第四八九章 唐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七二六章 國師的日夜操勞第六一一章 兵臨天津第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七八二章 狂舞的魔龍第六二二章 咱大清之追尋漢唐的足跡第三二九章 覆滅第六六七章 霸業之戰第八十八章 春暖花開,猛獸出窩第八一六章 目標大都的賽跑第七七九章 大一統的時代第二八三章 殺清妖第四二九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二零七章 戰歌席捲第六十一章 位面之子第二一七章 帶着孩子的太后第一八七章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第六九六章 都是朕的好卿家啊第五二三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一九八章 走,進汴梁第二六一章 1788年北京城裡的哥斯拉第五零五章 1259年的恐怖片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七六零章 關羽樓船下江東第七五零章 神話版三國第四五九章 兵髮長安第一六四章 江山如故第七三五章 易安居士,你見過金手指嗎?第七九九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五七二章 人民的審判第四八五章 租期五百年第五一零章 百年大計第四零九章 大唐版英格蘭銀行第一八三章 大明聖宗皇帝實錄第七一八章 下一站,幽州第三零九章 大儒們的崛起第五六九章 陰門陣第二五九章 尾聲(宋朝卷結束)第七三七章 和平yanbian第二四二章 進軍,目標臨安第三三八章 神話的起源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七六四章 神聖的種子大交換第五一八章 宗教稅第一七一章 討伐第四一三章 楊大將軍發春第三九四章 開疆拓土第三四三章 大唐碎葉守捉使第一六零章 楊皇帝與衆神與一千萬兩白銀第四九七章 仙師與女弟子第二十七章 皇上可是個香餑餑第二八二章 將相王侯寧有種乎第六九四章 隱藏級boss第一三五章 磨刀霍霍第二零零章 紹興十二年的RPG神教第二八四章 神仙就要有神仙的樣子第八零三章 統統開掛第六九三章 岳飛第五十三章 鋼鐵時代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七五五章 楊豐的大計劃第六四九章 元嬰期受精卵第七一九章 國師要建新模範軍第六五四章 戰神崛起第五八六章 哭泣的大清國第三八三章 血洗第四九五章 引狼入室第六八六章 趙九妹的逆襲之路第五七六章 八旗健兒血仍未冷第三八八章 樂土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六二二章 咱大清之追尋漢唐的足跡第三七五章 唐軍大戰八百羅漢計劃第五五三章 大宋女皇第十六章 太祖又顯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