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九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楊豐跟楊洪基一樣放聲高唱。

而在他腳下與嘉陵江相會的長江滔滔而去,伴隨着他向前邁出的腳步白色冰面在江水中瞬間生成,託着他恍如閒庭信步般向前,然後又在他身後瞬間解體融入滔滔江水,在他前方被江水千萬年切割出來的陡峭河岸上,一道殘破但卻讓他熟悉的城牆矗立着,一座同樣熟悉的城樓,高踞在向上的道路盡頭滄桑地俯瞰着滾滾長江東逝水。

“一百多年了,還是老樣子啊!”

他感慨地說道。

那是他手撕蒙哥以後被呂文德請到的重慶城。

而這座城門是薰風門,也就是後來的朝天門。

這座古城依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彭大雅修築時候的樣子,只不過經歷一百多年的戰火和風雨之後更加殘破了,很顯然蒙古人統治這片土地的八十多年時間裡,並沒有給它留下任何有價值的改變,甚至就連人口都比呂文德那時候少了許多。作爲征服者蒙古人無疑是合格的,他們就像瘟疫一樣席捲了幾乎整個亞歐大陸,但作爲統治者他們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是徹底的失敗者,野蠻而又血腥的殺戮,數以億計的白骨,也僅僅讓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威風了一個世紀。

然後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他們的統治都已經開始被反抗者所推翻。

包括眼前這座城市。

這座城市的統治者已經不再是蒙古人。

“本仙奉昊天上帝之旨,下界選人間之主,將以天命相授,夏主在候選之列,請將軍帶路!”

踏上岸邊的楊豐說道。

就在說話間他身體周圍一片祥光繚繞。

在四周那些漁夫和商旅震撼的目光中,一名負責碼頭治安的軍官哆哆嗦嗦地看着他,然後兩腿一軟直接跪倒顫抖着趴在他腳下,緊接着那些漁夫和商旅也反應過來,一個個忙不迭地跪倒向着神仙叩拜,楊豐隨意地一擡手,那名軍官立刻被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託着站起來。

“將軍,請帶路!”

楊豐和顏悅色地說道。

“神仙請稍候,小人這就去稟報陛下出來迎接!”

那軍官戰戰兢兢地說。

緊接着他轉身上了最近的一匹馬沿着向上的道路直奔城門。

“生民凋敝啊!”

楊豐環顧四周感慨地說。

這裡是剛剛稱帝的紅巾軍將領明玉珍地盤,他是徐壽輝部下,率部攻入四川掃蕩了元軍,陳友諒殺徐壽輝後,明玉珍稱帝封鎖夔門,與他斷絕關係以重慶爲都城割據四川,並且與雲南的元軍爭奪雲南。

不過明玉珍實力很小。

主要是四川人口太少,這裡是當年宋元戰爭的主戰場,在經歷了數十年間元軍一次次屠殺後,原本在南宋鼎盛時期擁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四川,最終只剩下區區幾十萬人,而在元朝統治的八十年裡幾乎沒什麼增長。原本的天府之國成都萎縮成了一個邊緣小城,而四川的核心地區則變成重慶,此前還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戰亂,此時哪怕加上明玉珍從湖北帶來的幾十萬部下也沒多少。

朱元璋在滅夏之後第二年統計整個四川的人口不到十萬戶,哪怕加上那些隱戶之類的,整個四川也不會超過一百萬,而那已經經過了二十年繁衍生息,明朝滅夏過程中也基本上沒怎麼打仗。

這樣的實力不過是僅能自保而已。

而明玉珍這個人算是個好人。

哪怕明朝的大臣如方孝孺之流對他的評價也是躬行儉約,興文教,闢異端,薄賦斂,一方鹹賴小康,歷年雖不永,民至今感嘆焉。他兒子在後來湯和,廖永忠攻破夔門後,沒有再做什麼抵抗就投降,算是最大限度避免了老百姓的死傷。

楊豐當然不是要選他……

呃,他也不是要奪舍明玉珍。

實際上楊豐這一次不準備奪舍任何軍閥,他就是要扮演昊天上帝使者身份來從軍閥中選一個,畢竟做皇帝什麼的對他已經沒吸引力。

話說這時候他的候選人可不少。

明玉珍佔四川,陳友諒佔兩湖,朱元璋佔太湖以西至江西北到淮安這片富庶之地,張士誠佔淮河兩岸再加江蘇南至太湖以東到紹興這樣一個倒L形和朱元璋接壤,陳友定割據福建,方國珍佔包括寧波在內的浙江南部沿海,張良弼佔據長安爲核心的關中東部,李思齊佔據包括鳳翔在內的隴右。

這裡面站在反元一邊的是朱元璋,陳友諒,明玉珍。

名義打着元朝旗號的是張士誠和陳友定。

和元朝合作的是李思齊和張良弼。

既做元朝官又受朱元璋官職還給張士誠提供船隻的是方國珍。

而元朝內部同樣形同割據。

事實上元朝已經算是土崩瓦解了。

元順帝能真正控制的估計也就大都一帶,而這一帶因爲運河的漕運斷絕饑荒不斷,前幾年大都一帶的饑荒餓死了數十萬,後來幸虧張士誠給他運了一批糧食才緩解饑荒。而之前紅巾軍的破頭潘和關先生兩部,從曹州啓程殺進山西然後殺進大同,最後就連上都都攻破,雖然最後還是被滅,但卻徹底摧毀了元朝在北方的統治……

話說蒙古鐵騎真爛了。

堂堂遊牧騎兵,被一羣造反的農民,在自己的地盤上玩了把四千裡鑿穿……

你們還有什麼臉自稱遊牧民族?

破頭潘兩部先越太行山到晉中盆地,然後又從晉中盆地殺出來,差一點把保定拿下,接着又折回太行山西去攻破大同,再從大同殺向上都,輕輕鬆鬆攻破上都又繼續向東一直打到了遼陽,簡直如入無人之境,就像開掛般勢如破竹。哪怕最後失敗也僅僅是孤軍深入太遠,但這時候也不能說他們完全失敗,因爲關先生的餘部至今還在塞外,還時不時冒出來威脅一下上都。

蒙古鐵騎都爛成這樣了,那些地方官員和豪強也不是瞎子。

此時還不割據一方那就是腦殘了!

比如李思齊和張良弼就曾經在前線殺了其他將領,然後瓜分其部下,元順帝連問都沒敢問。

但即便天下糜爛至此,元順帝和他兒子愛猷識理答臘照樣內鬥,前者不管朝政還霸着皇位,後者負責替他幹活還太子當得遙遙無期,這種情況下肯定要內鬥的。前者和孛羅帖木兒結盟,而孛羅帖木兒又控制着山西到大同一帶的軍隊,並且與佔據關中的張良弼結盟。愛猷識理答臘與王保保結盟,王保保控制河北山東河南一帶軍隊,而且和控制隴右的李思齊結盟,最終也是內部混戰不休,他們根本就沒心思南下對付朱元璋等人。

當然,朱元璋等人同樣也是互相混戰不休,也沒有工夫北伐。

不得不說都很奇葩啊!

對於元朝方面來說這時候最明智的應該是先收拾造反的,無論孛羅帖木兒的精銳自關中南下漢中進入四川滅明玉珍,還是王保保的大軍趁朱元璋和陳友諒大戰,或者自漢江而下奪陳友諒的武昌或是渡過淮河攻朱元璋的合肥,再不然裹挾着張士誠沿運河南下,最終結果都是當年滅南宋的態勢。

但他們就不!

王保保和孛羅帖木兒就是在北方不斷火併搶對方地盤。

而且打得就跟不共戴天一樣。

對於南方羣雄來說只要合作然後朱元璋沿運河北上,陳友諒沿漢江北上,張士誠攻取山東半島,最終都是直搗大都的局面。

但他們也不。

朱元璋和陳友諒就是拼命。

張士誠反而跑去給元順帝送糧食,話說哪怕他是爲了騙元軍控制的杭州,這樣也是很過分的,畢竟他也是反元起家的,哪怕不是紅巾軍系統也是藉着這股東風的,要知道他這屬於資敵,元順帝就靠他的這些糧食,才撐過了之前的饑荒。

陳友定同樣以元朝忠臣自居,跑去背後捅陳友諒的刀子,必須說明一點,他倆雖然名字看起來像兄弟,但這只是個巧合,實際上是沒有任何關係的,這個傢伙給元朝當忠臣還當得頗有成就感,每年從福建千里迢迢給元順帝跨海補給。

這期間倒是明玉珍乾點正事。

原本歷史上明年他的大將萬勝率軍南下奪取昆明,把元朝的樑王都給趕到了山裡,結果原本被蒙古人搶了祖宗基業的段家居然幫蒙古人,萬勝孤軍深入路途遙遠後繼乏力,不得不又撤出昆明,直到後來沐英和藍玉南征才重新奪取,不得不說這個混亂的時代裡很多事情都不能用正常頭腦去考慮,很多人當被征服者都已經當出感情來了。

好在這一切都即將成爲歷史。

“我來了,這天就亮了!”

楊豐矜持地自言自語着。

在遠處的薰風門內,一個看上去也就三四十歲,身穿黃袍的彪形大漢騎着白馬,在大批將領和官員簇擁下急速衝出,沿着向下的道路疾馳而來,在他身後是無數普通百姓組成的洪流……

第二六六章 做一天的英雄第四九五章 引狼入室第二九六章 這大清遲早藥丸第三章 狂化的崇禎第六九三章 岳飛第五七四章 大捷大捷再大捷第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五九零章 洋大人啊,你們可來了!第四十二章 土豆大爆炸第一三零章 快走,給咱家留條根第四六五章 鐵騎時代第一一一章 約嗎?第六零九章 祝效華封第一六五章 終極決鬥第一二二章 開門迎皇上第二二六章 西湖的水我的淚第五四三章 六指琴魔第八零五章 得國正者,唯漢與明第四十八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九十八章 朕需要你第四三八章 踩死他第二六五章 縱火者第六五六章 瘋子們的時代第七七四章 悲劇的曹操第六九二章 反動派與侵略者第八一七章 大元朝的斯大林格勒第五一九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一零九章 雨露恩澤第七零五章 老夫就不客氣了第六七四章 十萬神兵掃天下第一零七章 天火焚城第十二章 全能型皇帝第一九一章 三百勇士第六零零章 三座大山第四十一章 國之棟樑第六四六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三三三章 一個國家的誕生第三零五章 殺不盡的衣冠禽獸第四五三章 楊大帥冬眠第六八七章 大宋忠義傳第十三章 寧遠城頭的精靈王子第一三九章 帝國朝陽第二零三章 秦檜的絕招第十八章 聖主明君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三一四章 羣妖薈萃第三二二章 凌遲第一八七章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第三六七章 萬馬救中原第三九一章 歃血爲盟第二六八章 拜上帝教第四十四章 這皇上的畫風不對呀第二二九章 大嫂,我那大哥死得好慘啊!第二四五章 攝政王的第一日第五三四章 大宋人民志願軍第八一二章 天威臨之第五四四章 血洗河朔第五九四章 把這些漢奸統統砍了第三五二章 將進酒第一三九章 帝國朝陽第一八八章 大宋忠孝好男兒第六六七章 霸業之戰第二五六章 決戰黃龍府第三二二章 凌遲第五三五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一二二章 開門迎皇上第一四二章 鎮妖塔第一一五章 朕就是你們的皇帝第二零七章 戰歌席捲第八十七章 主聖臣賢的時代沒有了第六五零章 武悼天王,我來了第七九四章 聖域第五四四章 血洗河朔第四二零章 開天目第五七零章 給維多利亞的禮物第四二零章 開天目第六三三章 清宮第二七二章 訴苦大會第五五二章 仙尊改革第四八四章 起航第三四七章 遺產第七六四章 神聖的種子大交換第二九八章 大清國的崩潰第七章 小朝廷第二五八章 帝姬們的復仇第八十章 跨越式發展纔是王道啊第五九三章 英軍投降第三三六章 就是要搞事情第四一一章 安祿山第一七六章 暴君第六九二章 反動派與侵略者第四一五章 重裝突擊第六六三章 帝王收割機第一六五章 終極決鬥第五零二章 本仙在此,韃虜前來受死第一六零章 楊皇帝與衆神與一千萬兩白銀第三一八章 乾隆的美好時光第七六九章 殉道者阿提拉第七十一章 自絕於人民第六二一章 祁中堂妙計卻敵
第二六六章 做一天的英雄第四九五章 引狼入室第二九六章 這大清遲早藥丸第三章 狂化的崇禎第六九三章 岳飛第五七四章 大捷大捷再大捷第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五九零章 洋大人啊,你們可來了!第四十二章 土豆大爆炸第一三零章 快走,給咱家留條根第四六五章 鐵騎時代第一一一章 約嗎?第六零九章 祝效華封第一六五章 終極決鬥第一二二章 開門迎皇上第二二六章 西湖的水我的淚第五四三章 六指琴魔第八零五章 得國正者,唯漢與明第四十八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九十八章 朕需要你第四三八章 踩死他第二六五章 縱火者第六五六章 瘋子們的時代第七七四章 悲劇的曹操第六九二章 反動派與侵略者第八一七章 大元朝的斯大林格勒第五一九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一零九章 雨露恩澤第七零五章 老夫就不客氣了第六七四章 十萬神兵掃天下第一零七章 天火焚城第十二章 全能型皇帝第一九一章 三百勇士第六零零章 三座大山第四十一章 國之棟樑第六四六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三三三章 一個國家的誕生第三零五章 殺不盡的衣冠禽獸第四五三章 楊大帥冬眠第六八七章 大宋忠義傳第十三章 寧遠城頭的精靈王子第一三九章 帝國朝陽第二零三章 秦檜的絕招第十八章 聖主明君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三一四章 羣妖薈萃第三二二章 凌遲第一八七章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第三六七章 萬馬救中原第三九一章 歃血爲盟第二六八章 拜上帝教第四十四章 這皇上的畫風不對呀第二二九章 大嫂,我那大哥死得好慘啊!第二四五章 攝政王的第一日第五三四章 大宋人民志願軍第八一二章 天威臨之第五四四章 血洗河朔第五九四章 把這些漢奸統統砍了第三五二章 將進酒第一三九章 帝國朝陽第一八八章 大宋忠孝好男兒第六六七章 霸業之戰第二五六章 決戰黃龍府第三二二章 凌遲第五三五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一二二章 開門迎皇上第一四二章 鎮妖塔第一一五章 朕就是你們的皇帝第二零七章 戰歌席捲第八十七章 主聖臣賢的時代沒有了第六五零章 武悼天王,我來了第七九四章 聖域第五四四章 血洗河朔第四二零章 開天目第五七零章 給維多利亞的禮物第四二零章 開天目第六三三章 清宮第二七二章 訴苦大會第五五二章 仙尊改革第四八四章 起航第三四七章 遺產第七六四章 神聖的種子大交換第二九八章 大清國的崩潰第七章 小朝廷第二五八章 帝姬們的復仇第八十章 跨越式發展纔是王道啊第五九三章 英軍投降第三三六章 就是要搞事情第四一一章 安祿山第一七六章 暴君第六九二章 反動派與侵略者第四一五章 重裝突擊第六六三章 帝王收割機第一六五章 終極決鬥第五零二章 本仙在此,韃虜前來受死第一六零章 楊皇帝與衆神與一千萬兩白銀第三一八章 乾隆的美好時光第七六九章 殉道者阿提拉第七十一章 自絕於人民第六二一章 祁中堂妙計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