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集束式金手指

實際上儘管處於圍城之中,但汴梁城內秩序並沒受太大影響。

主要是糧食足夠。

作爲金軍在河南總的後勤基地,這裡的存糧吃到明年這時候都毫無壓力,不說老百姓扛回家的,就是還歸大元帥幕府所有的他們扛剩下的,也足足還有二十萬石呢,甚至都不需要額外採購軍糧了。

而一般來說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只要能吃飽飯就很滿足了。

倒是食鹽曾經缺乏過。

畢竟之前汴梁城裡囤積的鹽並不是很多,金軍圍城之後更是嚴禁食鹽流入,但當這個問題彙報給元帥大人之後,元帥大人只是微微一笑,然後在大元帥府的院子裡焚香禱告了一下,那白玉般細如黃河沙的仙鹽,就跟下雨一樣落了下來,而且都裝在花花綠綠的仙袋裡,那仙袋那個漂亮啊,哪怕就是道君皇帝的畫都沒那麼漂亮,就是上面那些蝌蚪文誰也不認識。

然後大元帥府就以過去那些黑乎乎粗鹽的價格出售仙鹽了。

剩下還有副食……

這是冬天,誰家不儲存點蘿蔔什麼的,尤其是女真人以吃肉爲主,汴梁城裡養了大量牲畜,甚至冰凍好的肉都有大量儲備,從這一點上看大抃這個汴京留守做得的確是很稱職。

願他的在天之靈安息吧!

總之儘管金軍包圍汴梁,但城內一切秩序井然,商鋪都照常開業,甚至就連ji女都繼續開門接客,而且生意興隆得很,畢竟打土豪之後,那些老百姓們手裡都多多少少有點閒錢,吃飽飯憋在城裡沒事幹,學那些員外們光顧個花魁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同樣那些ji女們沒了老主顧,爲了生計也只好向民間拓展業務,尤其是打土豪之後,不少女真官員的老婆女兒無以爲生,也就只好委委屈屈地倚門賣笑了,說起來也是很令人感慨的。

唯一還壓在汴梁上空的陰雲也就是對未來的憂慮了,說到底目前一切都是暫時的。

“汴梁是不能久留的。”

楊豐很坦誠地說道。

此時他面前的廣場上坐了一地的保長們,這是汴梁城第一屆保甲長大會,這些保甲長都是市民自己推選出來的,至於他們怎麼選的楊豐並不關心,這些人加起來總數超過了兩千,前面保長後面甲長一個個坐着小馬紮儼然村民大會一般,都靜靜等待着元帥大人訓示。

“現在是冬天,黃河水對我們沒有什麼威脅,但最多兩個月以後河水就要解凍了,那時候只要選個河水暴漲機會掘開黃河,這汴梁也就變死城了。所以兩個月後我們就必須得離開,包括城內所有百姓都得離開,如果有誰留下來,最後遭到了金兵屠城報復那就別怪本帥沒提醒了,這些女真人可是很喜歡屠城的,當年他們進汴梁時候,是怎樣對待老百姓的相信你們也都清楚,不想死就必須跟本帥走。”

楊豐接着說道。

“元帥,那我們去哪兒?”

一個保長站起小心翼翼地說。

“本帥去哪兒,義勇軍去哪兒,你們就跟着去哪兒,但最後不論去哪兒本帥都可以保證你們衣食無憂,本帥在天界衆神那裡爲你們求得各類仙種,比如這個,此物名地瓜,最喜山嶺薄地,畝產可達數千斤!”

楊豐拿出一個地瓜說道。

下面一片驚歎之聲。

“還有此物名土豆,畝產雖然不及地瓜,但種好了產量同樣可達數千斤,且此物比地瓜更養人,前者可保餓不死人,但這個可保身強體壯,至於此物爲玉米,產量雖然不及前兩種,但畝產千斤也是可以達到的,這玉米就與米麥等主糧無異了。還有這是棉花,也就是紡白疊布的東西,想來你們都知道,但本帥求來的仙種產量更高,棉絨更長更適宜紡織,且有專門的織機作爲配套,只要能夠廣種開,多造織機,那麼以後人人都能穿上白疊布做的衣服。”

楊豐一樣樣擺出來說。

驚歎聲接連不斷響起,那白疊布可不是普通人能穿起,哪怕就是有錢人家都得算奢侈品,這時候更加粗糙的麻布纔是主要的,人人都穿白疊布那簡直就是做夢一樣。

“還有,本帥還求得了新式製鹽之法,可使海鹽產量幾倍於過去,新式冶鐵之法,可使鐵產量同樣幾倍於過去,還有燒製玻璃之法,可如製陶般產玻璃,還有新式制皁之法,制磚之法,制水泥之法,總之,本帥爲你們準備了無數的好東西,本帥可以帶着你們不僅衣食無憂,而且還能人人得享富貴,唯一的要求是你們得跟着本帥走,那麼你們願意不願意呢?”

楊豐說道。

“願意!”

“願意!”

……

緊接着就響起一片喊聲。

這些保長甲長們都很清楚黃河的威力,現在無論守得多麼萬無一失,金軍夏天扒開黃河大堤這汴梁立刻變汪洋,可以說他們的好日子也就限於汛期前。

既然這樣那必須另謀出路。

留下是肯定不行的,估計除了寺廟的和尚,除了那些當妓女的金國官員女眷,其他人統統得挨金兵的屠刀,當初岳飛北伐被迫撤軍之後,重新返回的金兵可是對那些歡迎岳家軍的百姓進行血腥報復。那只是給岳家軍提供點幫助,現在這可是已經跟金兵結下血仇了,不說打土豪時候在城裡殺死的,光這幾次攻城就得超過五千金兵死在民兵手上,就衝他們當年打進汴梁時候的風格,估計這汴梁十幾萬百姓全得被殺光。

別說嶽元帥還給他們描繪瞭如此美好的未來,就是什麼承諾沒有,他們也得跟着走啊!

留下來死路一條啊。

至於去哪兒,對他們來說同樣也不是很重要的,畢竟有嶽元帥這樣不科學的存在,去哪兒都是可以橫着走的,而且聰明人都看出來了,元帥大人對趙官家殊無敬意,不過這也正常,畢竟是殺父之仇,不論最後能否迎回靖康皇帝,元帥都是肯定要獨霸一方的,這樣跟着他說不定還能有個前程可圖,說到底汴梁的老百姓,這時候對老趙家那羣廢物也早就沒什麼感情了。

“那這樣就說定了,你們回去各自向百姓們解釋,另外還有就是我們需要大量船隻,雖然汴河上凍了不少,但這些船隻運輸十幾萬人還是不夠的,所以那些沒有守城職責的百姓,接下來這段時間最重要工作是在汴河上製造船隻。也不需要帆船,咱們要走肯定順着汴河而下,普通的划槳船就足夠,連糧食和其他物資類的,咱們至少需要上萬艘船,所以接下來每甲至少得造兩到三艘才行,至於造船木料,這個直接拆房子,或者乾脆就拆大內,這裡有的是好木料。這些船多半都是一次性的,也不需要太在意什麼質量問題,只要能載十幾個人,在水上漂一個月內沉不了就行,本帥還給你們求來大量的鐵釘子,不用考慮生鏽問題就用鐵釘釘,也不需要額外刷什麼桐油,要是實在缺乏造船的工匠,那就乾脆造那些大型木筏子,總之,兩個月後汴河解凍的時候,這河上要擠滿足以運走城內所有人的船隻。”

楊豐說道。

他不但要給金國留下一座空蕩蕩的汴梁,而且還要留下一座最大限度毀掉的汴梁,把所有能拆的全拆瞭然後造船。

杜充扒了黃河大堤之後,黃河水分兩股,其中一股在汴梁城東奪汴南下,經過了一系列沖刷後轉往徐州,並且在徐州與奪泗南下的北道匯合,然後繼續向南形成後來的明清故道,也就是奪淮入海。他在汴河上製造那些小型的內河船,就可以趁着春季河水解凍上漲的機會,順流向東進入黃河,再沿着黃河一路南下漂向徐州,然後控制徐州,向東奪海州,以徐海兩州爲根據地……

當然,主要是徐州的利國鐵礦和沛縣的煤礦。

然後就可以造燧發槍了。

然後就可以向着山東進行擴張了,一邊推廣高產作物,一邊種棉花搞紡織,一邊利用海州灣這個巨型漁場搞漁業,同時在沿海曬鹽,這時候可是煮鹽,曬鹽技術還得幾百年後呢,他只要玩曬鹽,那基本上可以說是壟斷鹽業市場的節奏,更別說還有棉紡了,珍妮機又不是高科技,配上大陸棉家家戶戶搞棉紡,光憑着棉布他就能橫掃各國。

這片地方向北是沂蒙山區作爲屏障,魯西一帶讓黃河水變成了黃泛區,都是難以行軍作戰的地形,向東是大海,向南是宋軍控制區,韓世忠雖說不至於和他合夥,但也不會找他麻煩,而且雙方完全可以合作,後者控制運河南下通道,大家一起做生意往南方賣棉布賣玻璃還是完全可以做到皆大歡喜的。

然後把趙桓送給他弟弟,同時讓趙桓明白中國人民義勇軍就是他的堅強後盾,如果需要的話是可以爲他戰鬥的。

這樣就可以了。

趙桓會明白他應該如何去爭取本來就屬於他的東西。

第二五九章 尾聲(宋朝卷結束)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六十五章 下一站,廣寧第八一五章 大理段氏的覆滅第七二零章 國師,您該養老了第二十二章 中流砥柱第一七五章 炮打青蟲第七七三章 翁婿情深第四三六章 野蠻粗暴第七一七章 萬人斬第四零五章 羣英會第二三五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一六九章 親人團聚第二四八章 直搗黃龍,飲馬黑水第八二零章 天命之主的誕生第一三五章 磨刀霍霍第六五四章 戰神崛起第三四三章 大唐碎葉守捉使第三六四章 大唐版拉斯普廷第五五五章 原形畢露第五七五章 髮匪犯福州第四十四章 這皇上的畫風不對呀第一八一章 張獻忠,來與朕一戰第二零九章 北伐第一四六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啊第六八九章 禍亂朝綱第七八七章 決戰之地第七八八章 州際戰爭第八零九章 蒙古鐵騎時代的落幕第八十二章 精神分裂的皇帝第六六七章 霸業之戰第六五七章 居然還有援軍第七七二章 楊豐的田園小確幸第五七五章 髮匪犯福州第三六九章 春宵苦短,一言難盡第二八零章 燎原之火第五零六章 國師第八三零章 警告,大魔王來滅世啦!第二八三章 殺清妖第二十七章 皇上可是個香餑餑第一二二章 開門迎皇上第五八三章 咱大清,咱大清有救了!第六七零章 我是郭靖,呃,錯了,是京第一七八章 秦奶奶第二十二章 中流砥柱第四一七章 來,與汝開國公第三九六章 我,楊豐,誰敢與我一戰第四二七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爾第三二三章 殺清妖,喝酒吃肉過好年第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七一零章 仙丹第七七一章 神皇大種田第五六四章 崖山第五四七章 minzu英雄張弘範第一零四章 翻身奴隸把歌唱第七六九章 殉道者阿提拉第四三五章 波斯軍團第二七九章 大軍壓境第七五五章 楊豐的大計劃第五六二章 炮轟巴達維亞第七三一章 放衛星第一五零章 濁流第五四四章 血洗河朔第七零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二二章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五十七章 錦州第二十六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一零六章 祭天第六零零章 三座大山第六二五章 道光的出賣第八一四章 安南平第五七二章 人民的審判第六零八章 臺灣大開發第八二九章 黃鶴一去不復返第二十章 多爾袞,我來了!第六九七章 兄友弟恭第四三四章 冠軍城第七九五章 魔王的巢穴第七九五章 魔王的巢穴第四三七章 聖火令第十七章 悲劇的科技樹第八二二章 我叫李文忠第四八二章 吐蕃的滅亡第五三五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三零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五九九章 光明使者第七七七章 爲了神皇,爲了征服與毀滅第五九五章 唉,都是咱八旗好男兒啊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五三三章 仙種大爆炸第八二六章 新大明帝國第四八八章 本王的狼牙棒呢第五二五章 走,我帶你們去抄家第八零六章 天道第六九六章 都是朕的好卿家啊第四六四章 破敵就在今日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四四九章 綏遠城第三三四章 帝國征途第六五一章 亡靈
第二五九章 尾聲(宋朝卷結束)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六十五章 下一站,廣寧第八一五章 大理段氏的覆滅第七二零章 國師,您該養老了第二十二章 中流砥柱第一七五章 炮打青蟲第七七三章 翁婿情深第四三六章 野蠻粗暴第七一七章 萬人斬第四零五章 羣英會第二三五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一六九章 親人團聚第二四八章 直搗黃龍,飲馬黑水第八二零章 天命之主的誕生第一三五章 磨刀霍霍第六五四章 戰神崛起第三四三章 大唐碎葉守捉使第三六四章 大唐版拉斯普廷第五五五章 原形畢露第五七五章 髮匪犯福州第四十四章 這皇上的畫風不對呀第一八一章 張獻忠,來與朕一戰第二零九章 北伐第一四六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啊第六八九章 禍亂朝綱第七八七章 決戰之地第七八八章 州際戰爭第八零九章 蒙古鐵騎時代的落幕第八十二章 精神分裂的皇帝第六六七章 霸業之戰第六五七章 居然還有援軍第七七二章 楊豐的田園小確幸第五七五章 髮匪犯福州第三六九章 春宵苦短,一言難盡第二八零章 燎原之火第五零六章 國師第八三零章 警告,大魔王來滅世啦!第二八三章 殺清妖第二十七章 皇上可是個香餑餑第一二二章 開門迎皇上第五八三章 咱大清,咱大清有救了!第六七零章 我是郭靖,呃,錯了,是京第一七八章 秦奶奶第二十二章 中流砥柱第四一七章 來,與汝開國公第三九六章 我,楊豐,誰敢與我一戰第四二七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爾第三二三章 殺清妖,喝酒吃肉過好年第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七一零章 仙丹第七七一章 神皇大種田第五六四章 崖山第五四七章 minzu英雄張弘範第一零四章 翻身奴隸把歌唱第七六九章 殉道者阿提拉第四三五章 波斯軍團第二七九章 大軍壓境第七五五章 楊豐的大計劃第五六二章 炮轟巴達維亞第七三一章 放衛星第一五零章 濁流第五四四章 血洗河朔第七零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二二章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五十七章 錦州第二十六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一零六章 祭天第六零零章 三座大山第六二五章 道光的出賣第八一四章 安南平第五七二章 人民的審判第六零八章 臺灣大開發第八二九章 黃鶴一去不復返第二十章 多爾袞,我來了!第六九七章 兄友弟恭第四三四章 冠軍城第七九五章 魔王的巢穴第七九五章 魔王的巢穴第四三七章 聖火令第十七章 悲劇的科技樹第八二二章 我叫李文忠第四八二章 吐蕃的滅亡第五三五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三零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五九九章 光明使者第七七七章 爲了神皇,爲了征服與毀滅第五九五章 唉,都是咱八旗好男兒啊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五三三章 仙種大爆炸第八二六章 新大明帝國第四八八章 本王的狼牙棒呢第五二五章 走,我帶你們去抄家第八零六章 天道第六九六章 都是朕的好卿家啊第四六四章 破敵就在今日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四四九章 綏遠城第三三四章 帝國征途第六五一章 亡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