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四章 我不爲亂,何人敢亂?

從百米高空跌落的海水,猶如千百噸重巨錘般,在一片驚恐的尖叫中瞬間撞在雷鋒塔的塔頂,然後飛濺成壯觀的浪花,而在這浪花中,這座剛剛重建不過百年的高塔,從頂部開始層層解體,化作無數瓦礫與碎木伴着浪花墜落向地面,砸在那些正在誦經的大師中間,轉化爲衝擊的洪流。

整個雷鋒塔四周一片末日。

那些正在誦經的大師們,那些亂七八糟的法器,還有聚集的那些善男信女們,統統都在這夾雜瓦礫的海水衝擊下翻滾着衝向西湖。

“異端!”

楊豐鄙夷地說道。

“以僞爲真,以虛爲實,世人愚昧才使這異端橫行,看來本仙任重而道遠啊!”

他負手而立,看着在海水衝擊下逐漸消蝕的雷鋒塔,一臉神仙的高傲說道。

就在同時風吹動他的鶴氅,在背後翩然舞動,陽光照在他身上,彷彿一層淡淡的光暈籠罩,那閻貴妃虔誠地跪倒在他身旁,向着她的神靈叩拜。

海水的衝擊持續了三分鐘,三分鐘裡小倩通過一個大約三平方米的通道,向這邊輸送了近兩千噸海水,這些海水挾着從一百多米高空墜落的強大勢能,輕鬆將雷鋒塔拍成了一堆瓦礫然後衝進西湖。當三分鐘後天空中的藍色光門突然消失後,這座著名的高塔只剩下底座和幾塊殘垣斷壁,同樣四周那些正在舉行法會的大師和善男信女們也絕大多數被沖走,好在這一帶的樹木救了他們,除了不多的幾個外絕大多數都被樹木擋住。至於衝進西湖的那些,也都被附近看法會的漁船給救了起來,畢竟這裡的人絕大多數會水,最終實際上只死了幾十個,而且並不是被淹死的,而是離得近被那些磚石之類砸死的,所以死的全都是大師和掏錢主辦法會的士紳。

包括那名作爲發起人的歸隱高官。

他是被海水中帶過來的一條大鯊魚給砸死的。

說到底不過兩千噸海水而已。

如果在一條河道中傾瀉而下,那麼肯定會對沿途造成巨大傷害,但雷鋒塔就在西湖邊一個小半島上,海水落下後向四面八方分散經過樹木阻滯後緊接着進入湖水,這樣的環境兩千噸海水威力就不夠看的了。

當然,這對於臨安百姓心理的衝擊力量可就堪稱巨大了,雖然沒有證據表明這是國師乾的,但只要有腦子的就都能猜到,法會就是針對他,不是他出手反擊還能是誰?之前楊豐除了給閻貴妃母女美容一下,並沒有公開顯示過神蹟,臨安百姓對他的理解只限於傳說,但現在臨安百姓終於明白了這不是傳說,這是真正擁有超越凡人能力的神仙。就在水淹雷鋒塔之後,無論是臨安的士紳官員還是那些大師們全都老實了,畢竟他們其實也知道自己的斤兩,別說是這種超自然的力量了,就是來一隊普通士兵,真要是玩橫的他們也得乖乖縮回去,他們敢挑釁只是因爲他們無知,但他們卻不是傻子,以卵擊石的事情他們是不幹的。

同樣朝廷對經界的非議聲也迅速消失了,就連那些言官都閉嘴了,話說哪天半夜自己家也砸下條几千斤重大鯊魚可不是玩的。

而且人家國師還不用負責任。

畢竟誰也沒法證明,這種事情就是國師乾的,真要是哪個言官激怒他被弄死那都是白死,連冤都沒有地方伸去,連告都沒地方告去,說到底他們囂張只是因爲他們知道對手得守規矩,哪怕他們在朝堂上指責皇帝,皇帝也沒法殺他們,除非皇帝想成爲昏君暴君,但國師弄死他們卻不會有任何顧慮,朝廷的規則對國師沒有任何意義,面對這樣的對手那些言官很清楚自己該怎麼做。

不就是經界嘛!這種事情又不是第一次搞,誰還沒招對付是怎麼着?

然而很快臨安的士紳就發現事情沒他們想的那麼簡單,因爲賈似道緊接着就發出命令,鼓勵各地百姓檢舉那些田產超標的官戶,所有檢舉者不是向地方官員,而是到臨安向孤山上的國師檢舉,然後留在孤山上由國師負責保護等待以後查實。如果真得查實,而且檢舉額超過千畝,將在成都賞賜百畝良田,再加一百貫鈔,由國師負責安排送往成都,在那裡還會得到一處房產一頭牛和一季的種子還有半年口糧,總之可以保證到那裡就能安家過上正常生活,這一切都不是朝廷賞賜,而是由國師賞賜,他們的孩子甚至還可以得到免費教育,總之徹底掃清所有檢舉者後顧之憂。

這個命令讓那些士紳們立刻悚然一驚,他們這纔想起國師並不是孤零零一個人,國師後面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集團,還有成都周圍十幾個縣的地盤和一支一萬多人的軍隊,這支軍隊後面還有數以十萬計的人口……

聰明的立刻意識到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了。

“對,師憲是從我這裡借人。”

楊豐很坦誠地說。

他一旁坐着的是這時候大宋的另一位宰相,左丞相吳潛,和賈似道一樣也兼樞密使,此時的南宋官制是乾道改制後的,中書門下合併,左右丞相掌中書門下兼管尚書省,三省實際上合一,所有權力集於左右相,左右相兼樞密使掌握軍權,畢竟以南宋國力不可能像北宋一樣養那麼多的閒人了,這樣大宋朝廷的核心就是左右兩個丞相,吳潛是左相,賈似道是右相,兩人主管所有軍政事務。

這個人是官宦世家,應該算是有才能的,他是個水利專家,中國最早的水文觀測站就是他在寧波它山堰搞的,而且他還是最早組織沿海軍民聯防抵禦倭寇的……

呃,這時候已經有倭寇了。

應該說這時候的儒生很多都還是有一定才能的,畢竟科舉制度這時候還沒墮落到八股文時代,這時候的儒生還沒完全脫離古儒的範疇,宋儒也不是韃清時候的儒,甚至都不同於明朝的儒生。這個階層的腐朽也是經過漫長時間的,這時候只能算中期,還沒到病入膏肓的地步,所以他們通常都有些實際的才能,並不僅僅是尋章摘句,比如賈似道就是進士,比如吳潛,比如李庭芝,甚至秦九韶這樣的科學家也是儒生,後者也是正牌的進士。

“國師,經界確是必須,但國師應知道,師憲經界的目的,他是爲了之後的官田贖買,國師如此助他,難道不怕到時候天下大亂?”

吳潛說道。

“天下大亂?官田贖買何以天下大亂?”

楊豐笑着說。

“以會子,度牒強購官戶土地,與直接搶奪何異?朱文公有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縱使官員犯罪,其財產君主尚不得輕易籍沒,今師憲卻欲奪強人之財,國師受昊天上帝之命而來,當代天申明正義主持公道,此時不禁之反助之,潛實在不解。”

吳潛說道。

“雖然我不喜歡朱熹,但他這話說的的確沒錯,天下乃華夏民之天下而非趙家人之天下,然而,我在大宋卻沒看到這一點,這天下之田的確不是趙家的,而是大宋百姓的,可我怎麼沒看見大宋百姓人人有其田?我看到的只是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官戶田多者至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畝,而那些客戶無寸土可依,那麼毅夫告訴我,那些客戶不是大宋之民?他們爲何沒有土地?難道這就是大宋的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我看不是吧?這天下的確不是趙家人的天下,但也不是天下人的天下,而是士紳的天下,少數人的天下,至少我看到的就是如此。

師憲的確是強奪人田,我不會給他美化什麼,雖然他給錢了,但本質上他就是搶奪人田。

但是我只看結果。

我看到的結果是,他把原本只有士紳擁有的天下,變成了天下人的天下,雖然他變成的是官田,但官田也就是天下人的公田,而不是士紳們的私田,從這一點上說,他做的雖然不夠完美但已經比過去強了,既然這樣我爲何不支持他?”

楊豐笑咪咪地說。

吳潛默然了。

兩人現在分歧已經如鴻溝般。

他們反對賈似道的理論依據是朱熹那句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但誰都明白朱熹那個天下人指的是士紳肯定不包括泥腿子,而楊豐支持賈似道的,也是同樣的這一句話,但楊豐的天下人是指天下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客戶也就是佃戶,他們的依據是這土地不能歸皇帝一家,而楊豐的理論依據則是這土地也不能光是士紳的。

這就完全沒法溝通了。

雙方的立場根本不一樣啊!

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肯定得反對賈似道,可站在國師立場上,他也是肯定要支持賈似道的,雖然公田法是變私田爲公田,但公田理論上卻是天下人公有的啊!

“至於你說的天下大亂……”

楊豐頓了一下,然後一臉獰笑地說道:“我不爲亂,何人敢亂?”

第七十三章 機械化的雛形第三五八章 穿越時空的鄭和艦隊第六八三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二六章 討債第四零三章 呼羅珊軍團的反擊第二一八章 呵呵呵呵第三六七章 萬馬救中原第四七五章 驕兵悍將的時代第七六八章 主與我們同在第三零九章 大儒們的崛起第三八九章 秋高馬肥第七十七章 楊豐的蘿莉養成計劃第五十八章 我們要相信科學第一三六章 亮出牌子嚇死你第四七四章 海上大唐第六二一章 祁中堂妙計卻敵第六八四章 國師舌戰羣儒第一七四章 逼宮第六十三章 堆京觀第七八三章 大伊萬,這次是真的第七四二章 弭兵之會第二四二章 進軍,目標臨安第八一七章 大元朝的斯大林格勒第六二四章 絞索第二一二章 血戰臺兒莊第一五零章 濁流第四零一章 萬里覓封侯第一三四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六五四章 戰神崛起第五一八章 宗教稅第八章 神蹟第二二一章 柔福帝姬第六九二章 反動派與侵略者第七二八章 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第八十六章 繁華落盡第三二五章 翻身做主人的時候到了第七三三章 天花亂墜第五七二章 人民的審判第一八零章 裝逼的時刻到了第三三八章 神話的起源第一五零章 濁流第一一六章 皇帝在進軍第三二一章 仙尊神威無敵,實乃天佑華夏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七九五章 魔王的巢穴第八十五章 演技派第二一零章 作死新境界第七八三章 大伊萬,這次是真的第六一九章 咱大清之公主和親記第五三四章 大宋人民志願軍第一五五章 天上掉下個楊皇帝第四十五章 開門迎睿王爺第七一零章 仙丹第四一零章 論一個佞臣的自我修養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一六七章 有緣修得同船渡第三九二章 跟着將軍,有酒有肉有女人第六十三章 堆京觀第三一二章 禁絕妖教令第五三八章 佛道大會第七七五章 流水線xi腦第六三二章 新大清帝國第五五八章 新大明帝國第五一三章 趙家人第二八六章 這是革ming第六八零章 和談失敗第三十五章 霸道皇帝與柔弱少女第八零六章 天道第五七八章 關張之勇第七八六章 撕裂的美國第三四零章 信我者纔是兄弟第四三二章 南下牧馬的時候到了第五五七章 黑死病第二六五章 縱火者第六三九章 偉大的神皇第三十四章 范文程的悲劇第四八五章 租期五百年第三六四章 大唐版拉斯普廷第三二八章 主子與奴才第六九四章 隱藏級boss第二六零章 第三次穿越第五一一章 春心蕩漾第四六一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五零二章 本仙在此,韃虜前來受死第七八零章 大伊萬,人家都說了這是大伊萬第六四七章 老佛爺的小確幸第二零一章 中國人民義勇軍第四八三章 藩鎮割據第二四三章 趙跑跑第三七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八十八章 春暖花開,猛獸出窩帶六十七章 烈火焚城第一三四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七六零章 關羽樓船下江東第二零九章 北伐第六九一章 人棍第五零七章 大宋忠奸錄第七六一章 兇殘的皇帝陛下第六二零章 孔雀變白條雞第二五一章 一鼓作氣
第七十三章 機械化的雛形第三五八章 穿越時空的鄭和艦隊第六八三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二六章 討債第四零三章 呼羅珊軍團的反擊第二一八章 呵呵呵呵第三六七章 萬馬救中原第四七五章 驕兵悍將的時代第七六八章 主與我們同在第三零九章 大儒們的崛起第三八九章 秋高馬肥第七十七章 楊豐的蘿莉養成計劃第五十八章 我們要相信科學第一三六章 亮出牌子嚇死你第四七四章 海上大唐第六二一章 祁中堂妙計卻敵第六八四章 國師舌戰羣儒第一七四章 逼宮第六十三章 堆京觀第七八三章 大伊萬,這次是真的第七四二章 弭兵之會第二四二章 進軍,目標臨安第八一七章 大元朝的斯大林格勒第六二四章 絞索第二一二章 血戰臺兒莊第一五零章 濁流第四零一章 萬里覓封侯第一三四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六五四章 戰神崛起第五一八章 宗教稅第八章 神蹟第二二一章 柔福帝姬第六九二章 反動派與侵略者第七二八章 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第八十六章 繁華落盡第三二五章 翻身做主人的時候到了第七三三章 天花亂墜第五七二章 人民的審判第一八零章 裝逼的時刻到了第三三八章 神話的起源第一五零章 濁流第一一六章 皇帝在進軍第三二一章 仙尊神威無敵,實乃天佑華夏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七九五章 魔王的巢穴第八十五章 演技派第二一零章 作死新境界第七八三章 大伊萬,這次是真的第六一九章 咱大清之公主和親記第五三四章 大宋人民志願軍第一五五章 天上掉下個楊皇帝第四十五章 開門迎睿王爺第七一零章 仙丹第四一零章 論一個佞臣的自我修養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一六七章 有緣修得同船渡第三九二章 跟着將軍,有酒有肉有女人第六十三章 堆京觀第三一二章 禁絕妖教令第五三八章 佛道大會第七七五章 流水線xi腦第六三二章 新大清帝國第五五八章 新大明帝國第五一三章 趙家人第二八六章 這是革ming第六八零章 和談失敗第三十五章 霸道皇帝與柔弱少女第八零六章 天道第五七八章 關張之勇第七八六章 撕裂的美國第三四零章 信我者纔是兄弟第四三二章 南下牧馬的時候到了第五五七章 黑死病第二六五章 縱火者第六三九章 偉大的神皇第三十四章 范文程的悲劇第四八五章 租期五百年第三六四章 大唐版拉斯普廷第三二八章 主子與奴才第六九四章 隱藏級boss第二六零章 第三次穿越第五一一章 春心蕩漾第四六一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五零二章 本仙在此,韃虜前來受死第七八零章 大伊萬,人家都說了這是大伊萬第六四七章 老佛爺的小確幸第二零一章 中國人民義勇軍第四八三章 藩鎮割據第二四三章 趙跑跑第三七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八十八章 春暖花開,猛獸出窩帶六十七章 烈火焚城第一三四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七六零章 關羽樓船下江東第二零九章 北伐第六九一章 人棍第五零七章 大宋忠奸錄第七六一章 兇殘的皇帝陛下第六二零章 孔雀變白條雞第二五一章 一鼓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