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三章 藩鎮割據

楊豐在乾元三年結束遠征。

當他帶着大軍返回離開近兩年的碎葉時候,安史之亂已經平定。

郭子儀率領大軍打贏了第二次相州之戰,在田承嗣和武令珣等人的引誘勸降下,安慶緒的大將李懷仙發動兵變,安慶緒帥少量親信逃亡,李懷仙率領叛軍主力以相衛等州向郭子儀投降,東線的尹子奇見大勢已去同樣以魏博等州向郭子儀投降。他們兩家各擁數萬精銳,李亨爲了儘早結束這場持續多年的戰爭,索性也封他倆分別爲相衛節度使和魏博節度使,前者領相衛洺邢四州,後者領魏博貝澶四州,也就是現代濟南向西的黃河與太行山夾角一帶。

而安慶緒逃亡後投奔史思明,但在范陽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以其首級向李光弼投降。

但史思明的部將,安祿山的乾兒子安忠志,卻單獨在定州率領所部向郭子儀投降,爲了分化其勢力,李亨除了以史思明繼續做爲范陽節度使以外,又分易定滄冀趙五州設立成德節度使,以安守忠爲成德節度使,並賜名李寶臣。

但至關重要的恆州,也就是現代的正定劃歸河東節度使,使朝廷的軍隊保持隨時出太行的戰略優勢,同樣河陽也單獨設立河陽節度使,使朝廷保持隨時自河南北上的戰略優勢,再加上屬於朝廷的滑州和鄆州,黃河沿線三大渡口就全部控制在了朝廷的手中,以後這些傢伙再反叛,對付起來也就容易得多了。畢竟誰都明白這些驕兵悍將們是不會真正老實,他們都控制着富庶的平原,治下人口哪怕少得也得上百萬,比如魏博節度使所轄的魏州戰前人口達到了恐怖的一百一十一萬,而同樣歸魏博節度使所轄的貝州戰前人口也達八十萬……

呃,這就是魏博橫行中唐的原因。

這時候的河北幾乎是大唐人口最稠密地區,這一點甚至超過關中,關中除了京兆這個近兩百萬人口的巨無霸之外,其他很少有過三十萬人口的州,但河北幾乎很少有低於這個數字的州,魏州人口直逼東都河南府,甚至超過揚州加太原再加大唐的西京鳳翔府的總和,也超過了以富庶聞名天下的成都,囊括曾經南方政治經濟核心金陵的潤州。這個現代幾乎無人注意的名字其實是大唐人口的第三大行政區,若論人口密集度,恐怕還得是排大唐第一的,因爲無論長安的京兆府還是洛陽的河南府,轄區面積都比魏州大得多,龐大的人口數量纔是河朔三鎮橫行兩百年的原因。

同樣也是李亨只能暫時容忍他們繼續當土皇帝的原因,真要曠日持久地打下去,除非再把楊豐叫回來,他是真沒什麼把握徹底打贏。

但叫回楊豐他又怕楊豐搞事情。

所以他必須得做些妥協。

就這樣持續整整五年的安史之亂終於平定了,大唐也開始了藩鎮割據時代,河朔四鎮,青齊的李忠臣,平盧的侯希逸,安南的高仙芝,不管承認不承認,實際還有西域的楊豐,原本就不是朝廷能管的黔中趙國珍這都已經形同割據。他們自己收稅自己養軍自己任命地方官員,朝廷除了派個監軍任命個副使偶爾收個貢獻之外就基本沒什麼能要求的了,這些傢伙能和朝廷相安無事,繼續做着朝廷的封疆大吏,李亨就燒高香了。

好在這時候吐蕃的威脅也已經被解除了,在邏些被楊豐攻破,五萬吐蕃精銳全軍覆沒於印度後,青藏及康桑的吐蕃貴族紛紛割據,並且競相向大唐稱臣,成爲大唐的羈縻州,反正李亨對他們的要求也僅限於此。

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緊接着南陽郡王楊豐就帶着被他俘虜的,包括吐蕃贊普在內數百名吐蕃王公貴族入朝獻俘,同時還帶着印度各國的貢使,也算是給足了李亨的面子,當然,也讓大唐戰神的光輝更加耀眼了。因爲郡王已經是大臣爵位的極限,而這樣的大功又不能不給楊豐加官晉爵,所以李亨乾脆給他加到了三公的老大司徒,又給他加一個校檢中書令,但以吐蕃被滅爲理由迅速撤了白孝德的隴右節度使,同時以僕固懷恩爲河西節度使,以渾瑊爲隴右節度使,這可都是他最信任的,很顯然他害怕哪天楊豐帶着大軍沿河西隴右路線直搗長安。

另外也是告訴楊豐,西域那邊他愛怎麼折騰怎麼折騰吧,朝廷不會再管了,只要他還是大唐的臣子大家就各過各的吧!

尤其是入朝的楊大王,在給太上皇送去一隊天竺樂師和舞女時候,發現太上皇的待遇並不高,甚至可以說孤零零很悲涼,就連高力士都被貶到朗州也就是常德後,憤而怒斥一頓李輔國,並當衆打了其親信程元振,使其與李亨的關係驟然緊張,也讓天下百姓看到了楊大王對太上皇的敬愛之情,總之在這次入朝之後,他和朝廷之間的關係再也不復往日,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割袍斷義了。

不過他對大唐還是一片赤膽忠心的。

因爲緊接着他就在長安的王府設宴邀請了各地節度使在長安的人,在酒宴上展示一下自己一拳打死犀牛的恐怖力量後,明確警告各處藩鎮,再有敢反叛者他親手誅之。

總之他就以這種方式,給那些藩鎮劃了紅線。

不能造反。

換句話說就是不能內戰。

至於對外他是鼓勵的,尤其是范陽,平盧,淄青這些藩鎮,東北那些亂七八糟民族還很多,甚至還有如渤海國和新羅這樣不肯歸伏王化的,還有北邊經常騷擾大唐的如契丹,奚人和回紇,這些都是他們這些疆臣的責任。不能非得朝廷旨意,他們是節度使,有權自己決定是否討伐那些,一個節度使的實力不夠,完全可以幾個節度使合起夥來幹,就像西域三鎮和東南三鎮合夥滅吐蕃征服天竺一樣,河朔各鎮也可以聯合起來,到北方的廣闊天地爲大唐建功立業嘛!

還有如淄青這樣的,渡過那麼幾百裡海面就是新羅,爲什麼不到新羅去宣示大唐國威呢?

總之就是這樣。

大家不能打內戰,誰敢打內戰老子拿大棒拍死,但可以去外面搞一下擴張,把更多異族的土地變成大唐的州縣,這個是可以的,反正誰搶到的土地肯定歸誰,一家不夠就幾家合起夥來,外面有的是財富,話說我們西域三鎮和東南三鎮可是在天竺和吐蕃搶得金銀珠寶堆成山,你們爲什麼就不能跟我們學呢?

各藩鎮茅塞頓開。

尤其是平盧節度使侯希逸在長安的使者,第二天就上門求見,想從南陽王這裡購買一批盔甲,自己也組建一支具裝騎兵,他們很想重新奪回原本應該是安東都護府的土地,因爲之前要對付叛軍,平盧軍實際上已經徹底失去了對遼東的控制,而且不斷遭受奚人的進攻,北邊還有渤海國的侵蝕,侯希逸和他部下的高句麗遺民撐得很艱難,他們迫切希望能夠獲得一批西域出的冷鍛甲,武裝一支實力足夠強的軍隊重新打過遼河,重新恢復安東都護府。

對此楊大王很慷慨地同意了。

而且他還親自叫來淄青節度使李忠臣的使者,讓他們兩家都給他個面子重新和好,雖然當初侯希逸排擠使李忠臣憤而南下,但畢竟過去也是並肩作戰多年的老兄弟,有點小仇就讓它過去吧,得面向未來!接下來你們兩家合夥行動,侯希逸渡遼河向東,李忠臣渡海在卑沙城登陸北上,你們兩家以蓋州爲界,把遼東分了就行,反正地盤到手,你們上奏朝廷,朝廷也不可能不給你們,遼東半島那裡雖說沒什麼好東西,但人蔘鹿茸什麼的還是要多少有多少。

於是就這樣侯希逸和李忠臣言歸於好,組團開赴遼東,去重新奪回安東都護府的地盤,同時快快樂樂在長白山裡挖人蔘割鹿茸去了。

同樣,其他藩鎮也紛紛看到了發財的門路,畢竟對他們來說,壓榨轄區內百姓並不是一個好選擇,因爲他們的士兵都來自轄區百姓,一旦壓榨狠了,很容易造成兵變或民變,而朝廷會很開心地趁機搞掉他們。那麼想發財,想擴充實力,最好的選擇就是出去搶掠,對外掠奪會讓他們和治下百姓皆大歡喜的,但楊豐禁止他們通過內戰掠奪,那麼唯一可選的就只有對外了,平盧和淄青可以合夥對遼東下手,那范陽完全和河東商議商議咱們一起去搶契丹怎麼樣?

如果人手不夠的話,可以去河朔其他幾個藩鎮再拉點,總之咱們那些打了多年仗的百戰老兵得利用起來。

好吧,就這樣大唐的驕兵悍將們發現自己面前,一下子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剩下楊豐就不管了。

他隨後返回碎葉,緊接着開始了對轄區各地的整合,同時也開始了大炮的製造。

第四一八章 楊豐的集郵冊第一九九章 你們的,都是你們的第六三九章 偉大的神皇第二九九章 天界的正義第五四零章 天威第五一一章 春心蕩漾第七一三章 名將們的崛起第七五七章 仙宮第一九零章 血濺黃鶴樓第四八二章 吐蕃的滅亡第七十一章 自絕於人民第六零零章 三座大山第四十八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四九三章 放開那個大汗,讓我來第六八三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五五章 審判者的降臨第二九四章 阿巴泰,鰲拜,這就是你們的後代啊!第一八三章 大明聖宗皇帝實錄第一五五章 天上掉下個楊皇帝第三一七章 兄弟,天界見第七十八章 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一四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八八章 幽靈的崛起第一零九章 雨露恩澤第一九二章 縱火者第六三九章 偉大的神皇第七零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三四章 大宋人民志願軍第四零三章 呼羅珊軍團的反擊第三九六章 我,楊豐,誰敢與我一戰第七九八章 裝完逼就走的感覺真好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一四二章 鎮妖塔第八三零章 警告,大魔王來滅世啦!第四零三章 呼羅珊軍團的反擊第五十四章 楊皇帝的春天第八一二章 天威臨之第三五四章 來,給爺唱一曲征服第九十章 排隊槍斃第六十八章 冀東決戰第六七八章 這就是官啊第七九八章 裝完逼就走的感覺真好第五十章 昏君是怎樣煉成的第六四零章 黑船來航第四二一章 穢亂宮闈第六三八章 公交車第二七零章 無生老母,那是我朋友!第二十三章 安排後事吧!第六三五章 人民的大明第六六零章 殺胡軍第四九一章 美國公敵第七八七章 決戰之地第三二零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五三五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六一五章 處決地第三三四章 帝國征途第一八八章 大宋忠孝好男兒第十九章 忠臣義士第四四二章 我就是你們的神第二四九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二三一章 論造反的最佳模式第二十一章 一言不合就開撕第三一一章 拖出去斬了第三六八章 佳人有約第六三三章 清宮第五六八章 大清第一名將第二二三章 搞個大新聞第四七四章 海上大唐第七六九章 殉道者阿提拉第三九六章 我,楊豐,誰敢與我一戰第六五五章 審判者的降臨第八二二章 我叫李文忠第三一零章 大清的忠臣們第一七六章 暴君第一零五章 瀋陽第三九六章 我,楊豐,誰敢與我一戰第七十一章 自絕於人民第八三零章 警告,大魔王來滅世啦!第八零八章 北伐第五一二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三一零章 大清的忠臣們第三九一章 歃血爲盟第七九五章 魔王的巢穴第七四五章 萬里長征第二十五章 先來一發第一三零章 快走,給咱家留條根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七七零章 菩薩也可以第一零三章 天威第二六七章 俠客行第五五三章 大宋女皇第一九六章 談判第一三四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一一一章 約嗎?第一七八章 秦奶奶第三八三章 血洗第二五五章 殺戮的瘟疫第四八三章 藩鎮割據第六十二章 國殤
第四一八章 楊豐的集郵冊第一九九章 你們的,都是你們的第六三九章 偉大的神皇第二九九章 天界的正義第五四零章 天威第五一一章 春心蕩漾第七一三章 名將們的崛起第七五七章 仙宮第一九零章 血濺黃鶴樓第四八二章 吐蕃的滅亡第七十一章 自絕於人民第六零零章 三座大山第四十八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四九三章 放開那個大汗,讓我來第六八三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五五章 審判者的降臨第二九四章 阿巴泰,鰲拜,這就是你們的後代啊!第一八三章 大明聖宗皇帝實錄第一五五章 天上掉下個楊皇帝第三一七章 兄弟,天界見第七十八章 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一四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八八章 幽靈的崛起第一零九章 雨露恩澤第一九二章 縱火者第六三九章 偉大的神皇第七零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三四章 大宋人民志願軍第四零三章 呼羅珊軍團的反擊第三九六章 我,楊豐,誰敢與我一戰第七九八章 裝完逼就走的感覺真好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一四二章 鎮妖塔第八三零章 警告,大魔王來滅世啦!第四零三章 呼羅珊軍團的反擊第五十四章 楊皇帝的春天第八一二章 天威臨之第三五四章 來,給爺唱一曲征服第九十章 排隊槍斃第六十八章 冀東決戰第六七八章 這就是官啊第七九八章 裝完逼就走的感覺真好第五十章 昏君是怎樣煉成的第六四零章 黑船來航第四二一章 穢亂宮闈第六三八章 公交車第二七零章 無生老母,那是我朋友!第二十三章 安排後事吧!第六三五章 人民的大明第六六零章 殺胡軍第四九一章 美國公敵第七八七章 決戰之地第三二零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五三五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六一五章 處決地第三三四章 帝國征途第一八八章 大宋忠孝好男兒第十九章 忠臣義士第四四二章 我就是你們的神第二四九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二三一章 論造反的最佳模式第二十一章 一言不合就開撕第三一一章 拖出去斬了第三六八章 佳人有約第六三三章 清宮第五六八章 大清第一名將第二二三章 搞個大新聞第四七四章 海上大唐第七六九章 殉道者阿提拉第三九六章 我,楊豐,誰敢與我一戰第六五五章 審判者的降臨第八二二章 我叫李文忠第三一零章 大清的忠臣們第一七六章 暴君第一零五章 瀋陽第三九六章 我,楊豐,誰敢與我一戰第七十一章 自絕於人民第八三零章 警告,大魔王來滅世啦!第八零八章 北伐第五一二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三一零章 大清的忠臣們第三九一章 歃血爲盟第七九五章 魔王的巢穴第七四五章 萬里長征第二十五章 先來一發第一三零章 快走,給咱家留條根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七七零章 菩薩也可以第一零三章 天威第二六七章 俠客行第五五三章 大宋女皇第一九六章 談判第一三四章 要善於發動羣衆第一一一章 約嗎?第一七八章 秦奶奶第三八三章 血洗第二五五章 殺戮的瘟疫第四八三章 藩鎮割據第六十二章 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