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二章 仙尊改革

既然楊豐這條路不通,那麼劉秉忠和他代表的北方儒家集團,也就只好繼續堅定地站在蒙古帝國的旗幟下了。

好在忽必烈還是聖主明君的。

尤其是他的繼承人,也就是隨劉秉忠一起去迎接楊豐的燕王真金,那完全就是儒家信徒,他的第一任老師是姚樞,第二任老師是竇默,而他的伴讀就是劉秉忠,這些全是北儒的核心,這個忽必烈的嫡長子可以說完全就在一幫儒生的教育下,他可以說是北儒的希望所在。而這時候忽必烈控制下的包括舊金國和西夏之地上,儒家全都佔據思想上的主要地位,關中和山西不用說了,哪怕西夏過去也是以儒學爲尊的,忽必烈想要牢牢掌控這片目前他最核心的土地,也必須得和儒家團結起來。

總之就這樣,楊豐把北方儒家徹底推到了忽必烈的懷抱。

而後他也緊接着離開了開平。

在他踏入居庸關的同一天,忽必烈留下真金留守開平,自己率領着包括太原劉家等世侯在內的大軍奔赴和林,去繼續和他弟弟的戰爭,而幾乎就在同時,一艘載着蒙古使者的鳥船駛離直沽南下臨安,前去和南宋談判以承認河北和山東歸南宋,換取南宋停止向興元的進攻。

談判肯定會成功的。

因爲賈似道早已經接到了國師的電報並且完全同意。

賈似道也沒興趣再打。

雖然理論上如果他努力一下估計奪回河南和興元都沒問題,但可惜他沒錢打,僅僅維持呂文德收復川北和夏貴所部的北上,就已經耗盡大宋國庫的積蓄了,而且他雖然白撿了河北和山東,也準備暫時讓這兩地那些世侯們繼續維持軍閥化,可終究他也是要給人家一部分賞賜,另外大宋朝廷也必須在北方駐一部分軍隊,還得向北方派駐一部分官員。

這些都是要花錢的。

河南和興元兩地得之不會有太多的好處,如果是以前倒可以把河南搶過來,以省下沿淮築堡的錢,可現在沿淮國防線已經建成了。

話說這錢花得真是有點冤枉啊!

總之賈似道也同意恢復和平,說到底他和楊豐一樣,也明白這時候過於削弱忽必烈並不好,最好的選擇應該是讓他有足夠實力繼續和他弟弟打下去,畢竟看着蒙古人自相殘殺比親自下手要舒服得多。就這樣大宋和蒙古邊界暫時確定下來,燕山,太行山,黃河,淮河,大巴山,然後四川盆地西緣南下至大涼山一帶,這個詭異的邊界線使得蒙古在河南保留了一個突出部,但這個突出部只是到歸德,南宋擁有徐州以東的陸地連接。

當然,這個突出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一個象徵意義,一旦再開戰南北夾擊的宋軍會立刻將其切下。

戰略上已經沒有任何價值。

而這也讓南宋剛剛建成的沿淮國防線失去了意義,當然,這種事情終歸也不是壞事,再說修這條國防線也沒花朝廷多少錢,幾乎全都是抄蒲壽庚們的家得來,所以浪費也就浪費了吧,沒必要爲此而心疼。

楊豐返回北平後,並沒有立刻南下返回臨安,而是在這裡以朝廷全權代表的名義召集所有世侯,包括各地豪強推選出的代理地方官員,另外再加上已經獲得南宋正式任命的齊王李璮,還有被封郡王,國公的張家系統的軍閥們,所有這些大小勢力都湊到北平,然後針對河北及山東各地目前情況下達了一系列命令,首先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

廢奴。

所有世侯和豪強家,無論願意還是不願意,所擁有的奴婢必須釋放爲民籍,可以像南宋一樣僱傭,但是不再是奴婢,主人不能再想殺就殺。

他們在法律上和主人是平等的。

那些被釋放的奴婢,願意繼續跟着主人的,以後主人開工錢,不願意繼續跟着主人的,那麼雙方脫離關係然後自己有去處的隨便,無處可去的暫時到各地道觀,接下來仙尊將專門派出弟子入駐各地道觀,根據這些人的不同情況,安排他們租種公田並給他們一批仙種,開辦些工廠讓他們做工,總之由仙尊負責安排。

還有一點就是公田制。

原本那些韃虜和色目擁有的田產禁止那些世侯和豪強強佔。

他們的房產,財產,女人,商鋪之類都可以,但田產不行,這些田產全部收爲公田,但這個公田並不是官府所有,而是歸仙尊所有,原本租種這些土地的農民還繼續租種,只不過地租降到了兩成,至於該交的賦稅肯定要交。至於那些世侯和豪強原有的土地當然還是他們擁有,包括朝廷給他們的封地,但除此之外還未開墾的荒地,這些以後也歸仙尊所有,其他人不得開墾,開墾了也算仙尊的需要向他交兩成地租,而這兩成地租將用於在各地設立孤兒院,養老院,義務教育的學校甚至公立醫院。

楊豐必須得提前遏制住大規模的土地兼併,可想而知,這些世侯和地方豪強們會如何瘋狂地兼併土地。

這是必然的結果。

原本歷史上這就是蒙古人獲得那些士紳支持的主要原因,楊豐的確趕走了蒙古人,但他不能讓紅利全部落入這些傢伙手中,他必須得讓老百姓也得到好處,而公田制就是他的最好辦法,他都一成地租了,那老百姓肯定去租種他的公田,哪怕去爲他開荒也比種那些豪強的土地強啊!他們在那些豪強的土地上根本不是農民而是農nu。

解放奴隸,公田制,兩條就足以解決這個問題。

同樣也可以完善福利體系。

另外再以這些公田的佃戶來傳播他的宗教,組建農業合作社,興建水利設施,推廣新的農業技術,尤其是推廣仙種,而且還可以建立起預備役體系,總之就像在成都一樣,把整個河北和山東變成他的地盤。

至於豪強們……

這時候誰敢反對仙尊?

哪怕心裡再不情願,他們也只能接受,他們所有人的手上都沾滿了韃虜和色目的血,如果沒有了仙尊的保護,忽必烈會立刻殺回來滅了他們的滿門,誰都清楚不是他們自己趕走了韃虜,而是仙尊趕走了韃虜,他們只是坐享其成而已。這裡面河北的世侯和豪強身份未定,楊豐想怎麼安排他們就怎麼安排,也就李璮和其他幾家情況有點複雜,但李璮的封地只有益都至青島一帶的平原,而其他幾個的封地最多也就是一個州,除此之外絕大多數州縣還是歸朝廷,只不過是以他們爲地方官員,這些州縣也依照河北的情況進行處理。

實際上目前河北和山東並不存在土地緊張問題,畢竟人口太少,楊豐這是在爲以後做準備。

而以後大不了再玩大政奉還。

話說他又不是第一次玩這種遊戲。

總之他就這樣雷厲風行地解決了北方的土地問題。

然後就是政治上的問題了,首先由路變府,所有各路全部變各府,行政上和南宋一致,山東變爲山東路,下屬濟南,益都,東平還有徐州等府,河北同樣變河北路,下屬北平,順天這個改保定,真定等一系列府。山東路宣撫置制使依然是李璮,河北路宣撫置制使由楊豐提名讓呂師夔擔任,河北路治所肯定就是北平府了,各府州縣的官員暫時還是那些世侯和豪強代理,以後賈似道給他們再發個任命就行了。

但河北路就不會再封藩鎮了,封李璮是因爲他首義,張家戰場倒戈有功,其他人就沒這資格了,最多得到個節度使,然後兼着地方官,這樣還是掌握着軍政大權,只不過想要封地肯定是別指望了。

畢竟誰都明白,這些傢伙只是撿了便宜而已。

楊豐再一個改革是金融。

也就是他的銀行制。

蒙古人也學南宋印鈔票的,也就是中統鈔,畢竟這種手段的好處太明顯,而蒙古人被趕走後,北方實際上暫時還是流通中統鈔,再就是李璮那裡因爲靠近南宋而且他故意推動,以流通南宋的會子爲主。

但無論會子還是中統鈔,實際上都已經臭名昭著,而楊豐的改革就是由他領頭,由各家世侯共同投資來成立銀行,賈似道以朝廷名義給予這家銀行淮河以北的發鈔權,由銀行以一定的比例吸納中統鈔同時兌換成新的龍元紙幣,會子的流通還照舊。而龍元紙幣以金銀銅鑄幣爲擔保,當然主要是仙尊的信譽爲擔保,而仙尊的信譽則以登州剛剛發現的金礦來作爲擔保,實際上沒必要這麼麻煩,仙尊的信譽就足夠了,至少他比南宋朝廷要靠譜得多。

更何況他還有仙種,那些兌換出來的龍元紙幣都可以購買仙種。

總之楊豐在北方一直待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景定四年,也就是西曆一二六三年的年底,然後才匆忙啓程返回臨安,因爲如果不出意外,臨安很快會有一件大事發生。

趙昀駕崩。

第二三九章 討逆第七零二章 袞袞諸公們的末日第四五三章 楊大帥冬眠第八一六章 目標大都的賽跑第六四一章 兒皇帝第二三四章 專業除蟲五百年第七八八章 州際戰爭第七零五章 老夫就不客氣了第二九七章 福康安第二十七章 皇上可是個香餑餑第六八零章 和談失敗第一六九章 親人團聚第五三一章 偷吃第五三二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七三三章 天花亂墜第六二一章 祁中堂妙計卻敵第九十五章 渴望自由的多爾袞第二五二章 狼多肉少第二十八章 多爾袞,過來受死吧!第三十一章 開掛的人生不解釋第一六九章 親人團聚第五十三章 鋼鐵時代第三四六章 皇上召見第二三四章 專業除蟲五百年第二九六章 這大清遲早藥丸第三三一章 三十萬人齊解甲第二七五章 均田,免糧,誅清妖第四零零章 這不是侵略第二九七章 福康安第七七三章 翁婿情深第一一八章 賜宴第四三五章 波斯軍團第二十三章 安排後事吧!第六二二章 咱大清之追尋漢唐的足跡第三四二章 絕域第八一零章 無知的凡人第一零三章 天威第一一三章 妖孽現原形了第三四六章 皇上召見第四一一章 安祿山第四五五章 馬嵬坡第二五一章 一鼓作氣第八零零章 不要天命的明玉珍第二一一章 五年平遼策第二五零章 橫行萬里外第二四三章 趙跑跑第六六四章 世家第六十二章 國殤第一五五章 天上掉下個楊皇帝第八零七章 大元朝的真面目第七十九章 破城第二七八章 一輩不如一輩了第六六三章 帝王收割機第七零零章 斷頭臺第七七一章 神皇大種田第五二零章 我不是隨便的人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第六十二章 國殤第四七九章 黃金與白骨第五六零章 踏着敵人的血成長第二七五章 均田,免糧,誅清妖第二六六章 做一天的英雄第三七二章 大姐深夜至此欲解小弟寂寞否第一七五章 炮打青蟲第一七八章 秦奶奶第二六五章 縱火者第四零零章 你們都是螻蟻第六八六章 趙九妹的逆襲之路第三五一章 夫人,您受驚了第二三二章 瓜分大宋第五二零章 我不是隨便的人第三五零章 大唐榮耀第五九四章 把這些漢奸統統砍了第一七四章 逼宮第四三零章 萬人大遷徙第七五零章 神話版三國第五七五章 髮匪犯福州第四十二章 土豆大爆炸第二二五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七零零章 斷頭臺第六三三章 清宮第七零九章 大宋之帝國反擊戰第二二八章 你這個反賊第一六四章 江山如故第一三三章 大獄第十章 寧遠城裡有怪獸第三八零章 鑑真和尚第六四一章 兒皇帝第一九三章 一言不合就開掛第六六二章 北伐第三五四章 來,給爺唱一曲征服第一二七章 說好不分手第四一零章 論一個佞臣的自我修養第五十九章 又開撕了第二六八章 拜上帝教第一二一章 昭昭天命第五六九章 陰門陣第五六零章 踏着敵人的血成長第二三一章 論造反的最佳模式第二一零章 作死新境界
第二三九章 討逆第七零二章 袞袞諸公們的末日第四五三章 楊大帥冬眠第八一六章 目標大都的賽跑第六四一章 兒皇帝第二三四章 專業除蟲五百年第七八八章 州際戰爭第七零五章 老夫就不客氣了第二九七章 福康安第二十七章 皇上可是個香餑餑第六八零章 和談失敗第一六九章 親人團聚第五三一章 偷吃第五三二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七三三章 天花亂墜第六二一章 祁中堂妙計卻敵第九十五章 渴望自由的多爾袞第二五二章 狼多肉少第二十八章 多爾袞,過來受死吧!第三十一章 開掛的人生不解釋第一六九章 親人團聚第五十三章 鋼鐵時代第三四六章 皇上召見第二三四章 專業除蟲五百年第二九六章 這大清遲早藥丸第三三一章 三十萬人齊解甲第二七五章 均田,免糧,誅清妖第四零零章 這不是侵略第二九七章 福康安第七七三章 翁婿情深第一一八章 賜宴第四三五章 波斯軍團第二十三章 安排後事吧!第六二二章 咱大清之追尋漢唐的足跡第三四二章 絕域第八一零章 無知的凡人第一零三章 天威第一一三章 妖孽現原形了第三四六章 皇上召見第四一一章 安祿山第四五五章 馬嵬坡第二五一章 一鼓作氣第八零零章 不要天命的明玉珍第二一一章 五年平遼策第二五零章 橫行萬里外第二四三章 趙跑跑第六六四章 世家第六十二章 國殤第一五五章 天上掉下個楊皇帝第八零七章 大元朝的真面目第七十九章 破城第二七八章 一輩不如一輩了第六六三章 帝王收割機第七零零章 斷頭臺第七七一章 神皇大種田第五二零章 我不是隨便的人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第六十二章 國殤第四七九章 黃金與白骨第五六零章 踏着敵人的血成長第二七五章 均田,免糧,誅清妖第二六六章 做一天的英雄第三七二章 大姐深夜至此欲解小弟寂寞否第一七五章 炮打青蟲第一七八章 秦奶奶第二六五章 縱火者第四零零章 你們都是螻蟻第六八六章 趙九妹的逆襲之路第三五一章 夫人,您受驚了第二三二章 瓜分大宋第五二零章 我不是隨便的人第三五零章 大唐榮耀第五九四章 把這些漢奸統統砍了第一七四章 逼宮第四三零章 萬人大遷徙第七五零章 神話版三國第五七五章 髮匪犯福州第四十二章 土豆大爆炸第二二五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七零零章 斷頭臺第六三三章 清宮第七零九章 大宋之帝國反擊戰第二二八章 你這個反賊第一六四章 江山如故第一三三章 大獄第十章 寧遠城裡有怪獸第三八零章 鑑真和尚第六四一章 兒皇帝第一九三章 一言不合就開掛第六六二章 北伐第三五四章 來,給爺唱一曲征服第一二七章 說好不分手第四一零章 論一個佞臣的自我修養第五十九章 又開撕了第二六八章 拜上帝教第一二一章 昭昭天命第五六九章 陰門陣第五六零章 踏着敵人的血成長第二三一章 論造反的最佳模式第二一零章 作死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