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九章 大宋之帝國反擊戰

對趙構的公審開始。

不僅是趙構。

還包括鄆王趙楷。

這位雖無其名但有其實的狀元親王,太傅,鳳翔,彰德軍節度使,江陵,夔州牧,其實多少有點冤枉,他本人只是出席了那場趙桓的最後晚餐但卻並沒有動手,畢竟他也沒有趙構那戰鬥力。他其實才是他爹的衣鉢傳人,那也是一個響噹噹的藝術家,那花鳥畫得都直追他爹,讓這樣的人掄着斧頭上場也的確勉爲其難了,至於叛國他是被裹挾的,主要是他膽小一看那滿地血就什麼主意沒有了,但是……

這都不是理由。

眼看自己親爹遇害居然還跟兇手一起逃跑,那麼無論他是否參與了都是一樣,而且他們這些親王們所犯罪行還不同於大臣,他們在十惡之中犯的就比較多了。

謀反。

謀叛。

惡逆。

他們犯三條。

所以所有出席趙桓那場最後晚餐的和所有跟着趙構出逃的,包括這位狀元親王,景王趙杞,濟王趙栩,益王趙棫,統統都被押到審判臺上進行公審,不過即便這樣,趙佶的兒子還有一大堆,這傢伙一共二十多個兒子還活着,最小的趙樅才四歲。

話說不能把他們全殺了也的確很讓國師遺憾。

但也只能這樣了。

他其實想全殺,但太后堅持了一下,看在她的面子上國師最終把那些未成年的,還有參加晚宴但真得沒有參與的,這些統統改成廢除官爵,畢竟一繼位就殺光自己所有叔叔這種事情還是太駭人聽聞了。

小皇帝會被千夫所指的。

最終國師帶着一絲遺憾,看着趙構和另外四王在百姓的歡呼聲中被押到斷頭臺,然後伴隨那鍘刀一次次起落斬下了他們那高高在上的頭顱,而他們是最後一批處決的,在這歷時一天半的高效率審判中,包括五個親王三個宰相以及其他從七品以上官員三百二十四人,統統被以謀反或者謀叛之罪押上斷頭臺,幾乎可以說整個大宋朝廷中樞爲之一空。

不僅是他們被處斬,他們的男性親屬統統流放。

流放瓊州。

這時候海南島上就一個瓊州,另外還有昌化,朱崖,萬安三個軍,總共加起來一萬來戶,主要在瓊州,那三個軍都幾百戶,當然,這是指當地的漢民,而這三百多官員的家屬包括趙構等五個親王的男性家屬,這個是太后開恩,把五王還有其他逆黨中宗室的女性家屬都法外開恩,總之他們的男性家屬這些統統流放瓊州,這些人爲海南島再增加十分之一的人口還是沒問題。

要知道這些人家族都有錢。

他們被流放肯定不可能和那些普通老百姓被流放一樣,別的不說僕人婢女小妾肯定要帶着的。

這個制度很好。

國師決定以後要大力提倡,以後大宋的罪犯能流放的絕不判處其他刑罰,就把他們往海南島扔,甚至往臺灣島上扔,這時候臺灣還不在大宋版圖,不過這不是問題,只要去了就算是了。

而這些僅僅是主犯。

在他們之下還有從犯和脅從,這些同樣是流放,不過不全是流放海南島,而是按照法律標準不同流放。

就在汴梁城內殺得可以說人頭滾滾的時候,城外的金軍悄然撤退,和楊豐預計的一樣,粘罕選擇的是向西走河陽,實際上他也沒別的選擇,就在他的大軍到達鄭州時候,宗澤所部在北岸隔黃河向西追擊。同時李彥仙率領騎兵殺出汴梁,在南岸同樣尾隨追擊,並且和金軍後衛發生小規模戰鬥斬首近千,他的騎牆波次衝鋒在野戰中再一次展現威力。不過無論宗澤還是李彥仙,都只是警戒性質並非真正大規模追擊,這在粘罕看來也是很正常的,雖然李彥仙所部騎兵表現出的戰鬥力令人驚歎,但說到底總共加起來不過五千騎兵,真要打的話他十幾萬大軍掉頭一個衝鋒就淹沒了。

尾隨追擊,砍些人頭回去報功而已。

而他後衛的也全是契丹,他也不是很在乎這些人死多少。

金軍就這樣進入鄭州。

不過他們也遇到一點小麻煩,洛陽的孫昭遠在知道他們撤軍後,以都統制王彥和翟氏兄弟爲首猛攻孟津,雖然被洛索擊敗,但卻讓粘罕感覺到了一絲危險,第二天他的大軍就啓程出汜水關渡洛河到達永安軍。面對洶涌而來的十幾萬金軍主力,孫昭遠沒敢再出擊,而是嬰城固守,但洛陽並沒有卡在道路上,洛索以上萬騎兵列陣澗河東岸就足夠看住他,而粘罕在永安軍也就是鞏義同樣停留一晚。

就在同一天晚上,汴梁原大宋樞密院,現在的大元帥府參謀部一片內燈火通明,原御營司五軍,原南京留守司五軍,河北東西兩道宣撫司軍等汴梁城內所有各軍主將統統到齊。

甚至就連河北東西兩道宣撫使兼北道總管宗澤和北京留守郭永也都到了。

後者是原河北東路提刑,還在趙桓時候楊豐就以讒言否決了原本的人選杜充,然後以這個原本歷史上死守大名城破全家殉國的郭永爲北京留守,他原本的提刑可不是小官職,和開封府尹平級,同樣都是正三品的,而且也是實權官。以他爲北京留守省得杜充再給宗澤掣肘,而杜充這時候仍然在當他的知滄州,話說國師也怕這個扒黃河的傢伙,國師不怕金軍扒黃河,因爲這時候不是汛期,金軍就算扒黃河也威脅不到汴梁,再說本來這時候汴梁和黃河之間就有一道大口子,根本不需要金軍扒。

汴河就是直通黃河的。

但他真害怕大宋的文官們腦子一熱在汴口和滑州之間隨便扒個口子放水淹城下金軍,雖然這一招的確很有效,哪怕水量不大也足以讓汴梁城下金軍陷入一片汪洋。

但也會讓汴梁周圍屍橫遍野的。

“國師,簡直巧奪天工啊!”

郭永驚歎道。

此時他們中間的大廳內,是一張特製的巨大方桌,而方桌上是一個同樣巨大的沙盤,東起汴梁西到洛陽北至澤州,以黃河和太行山爲主要骨架的方圓四百里戰場全在上面,全部以最直觀方式展現。不過這實際上是南宋初年版修改的,好在南宋初年和北宋末年這一帶沒太大區別,區別是汴梁向東部分,杜充扒黃河後原本從滑州北上在海河口入海的黃河,變成直接向東南去淮河了,但汴梁以西部分是沒有任何改變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仗也是一樣道理,地圖必須完備,武器必須精良,士兵必須訓練有素,後勤必須充足,將領必須懂得如何有效利用他手中掌握的一切去爭取勝利!”

楊豐說道。

當然,他這就是廢話了。

緊接着他拿起一個令箭說道:“宗澤聽令。”

“某在!”

宗澤立刻上前一步說道。

他理論上是文職,各地宣撫使都是文職,不過他也是目前河北各軍的最高統帥,河北東西兩路的軍隊全都歸他指揮。

“你部全軍向清化。”

楊豐說道。

“五萬大軍全擠到清化?”

宗澤愕然道。

五萬大軍擠到一個小鎮的確有點太誇張了,但楊豐可不敢保證河北宋軍的戰鬥力能阻擋十幾萬金軍拼死突圍,既然這樣那就儘量密一些用厚度來保證防線。

“是的,但不需要打到懷州,只要堵住清化就行了,請轉告所部諸位將領,放金軍出去就是禍害河北,他們身上可沒帶多少吃的,一旦沒吃的他們會吃人,不想河北諸城殘破,百姓爲其所食,那就死守清化不要放一個金軍過去,不過你們要做好真正血戰一場的準備,不是老夫輕視,貴部是參戰各軍最弱的,但也是最重要的一環,若堵不住清化,宗公也就不要來見太后了。”

楊豐說道。

“國師放心,宗澤死也死在那裡!”

宗澤沒好氣地說。

他對這個國師的確沒好感,他緊趕慢趕到汴梁看到的還是朝堂被殺得空蕩蕩,這裡面有多少他的好友故舊啊!

這個國師簡直太殘暴了。

既然這樣楊豐也就不多說了,宗澤所部五萬都是河北子弟兵,他們堵不住防線金軍突圍出去那肯定要把河北殺成屍山血海,爲了保護自己的家園和親人,他們必須拼命,五萬大軍守一個小鎮還是沒問題,再說整個戰線直線其實也就五十里,從焦作到黃河總共就那點距離,除了他們還有整整二十萬大軍在同時進攻呢!

楊豐緊接着拿起下一支令箭,開始向各軍分配任務,這些將領們紛紛上前接令,很快所有任務就分配下去。

“郭永!”

他最後叫過郭永。

後者意外了一下趕緊上前。

“你督戰,六甲神兵歸你指揮,有臨陣脫逃者殺無赦!”

楊豐惡狠狠地說。

郭永趕緊接令。

“劉公!”

下一個是劉延慶。

“從現在開始,總參謀部由你接管!”

楊豐說道。

“國師是要?”

劉延慶愕然道。

“我要出去會會這個粘罕!”

楊豐帶着一絲獰笑說道。

第七章 小朝廷第七九二章 禍亂阿美利堅的千年老妖第三九七章 三日不封刀第九十七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七十五章 貴圈真亂第七三二章 一一二七年的焦點訪談第二十五章 先來一發第六九二章 反動派與侵略者第六四六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九十九章 三岔河第六七五章 大宋之董卓成長日記第三二零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六章 乘輿播越第一六三章 睿王爺,奴才給您報仇啦!第一二二章 開門迎皇上第二四二章 進軍,目標臨安第五五八章 新大明帝國第六五八章 魏晉風度第三一一章 拖出去斬了第二零七章 戰歌席捲第七八九章 你們對真正的力量一無所知第三六九章 春宵苦短,一言難盡第四三一章 一言不合就私奔第五零三章 忽必烈,我來了第八二零章 天命之主的誕生第八二三章 天罰第二五四章 席捲遼東第七零二章 袞袞諸公們的末日第七七九章 大一統的時代第二六六章 做一天的英雄第六五三章 這人能不吃還是不吃吧!第三五九章 一夜暴富第六零零章 三座大山第二九四章 阿巴泰,鰲拜,這就是你們的後代啊!第六七八章 這就是官啊第四四一章 蠱惑第四六八章 洛陽,我來了第八一零章 無知的凡人第六五六章 瘋子們的時代第一八六章 我是個好孩子第七零九章 大宋之帝國反擊戰第二九五章 排隊槍斃第三九零章 招降納叛第三九一章 歃血爲盟第三四五章 副帥,請恕屬下不便行禮第五二九章 萬人坑第一零五章 瀋陽第七八八章 州際戰爭第七五七章 仙宮第八十五章 演技派第九十四章 自由引導人民第四四七章 炮烙第六七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二七一章 人奸第六四零章 黑船來航第二三六章 本王從來不搞min族歧視第四三零章 萬人大遷徙第一零二章 血戰第五九零章 洋大人啊,你們可來了!第三零八章 留頭不留蛋,留蛋不留頭第四六一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七零九章 大宋之帝國反擊戰第六四二章 曾左胡李第三七四章 土豪劣紳第四四五章 美索不達米亞天空的龍第七三七章 和平yanbian第七零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六七章 雅典娜也來了第二二一章 柔福帝姬第二六七章 俠客行第八二三章 天罰第六四四章 狹路相逢第三三四章 帝國征途第二一三章 風風火火闖九州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一二九章 趕盡殺絕第六零三章 霸主崛起第五十二章 大明第一期軍備計劃第十三章 寧遠城頭的精靈王子第四零一章 萬里覓封侯第二五零章 橫行萬里外第九十六章 攝政王,你別走!第三八二章 南海血案第六五八章 魏晉風度第五三八章 佛道大會第十六章 太祖又顯靈了第四五六章 楊大帥的姐姐們第五三四章 大宋人民志願軍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四七九章 黃金與白骨第五一四章 我不爲亂,何人敢亂?第六八八章 國師的日常裝逼第四二三章 熒惑守心,賊星降世第二三三章 我可是正經人第四九四章 漢家男兒,寧死不屈第四二八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一六章 皇帝在進軍第五六七章 瓷器第一八二章 梟雄末路
第七章 小朝廷第七九二章 禍亂阿美利堅的千年老妖第三九七章 三日不封刀第九十七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七十五章 貴圈真亂第七三二章 一一二七年的焦點訪談第二十五章 先來一發第六九二章 反動派與侵略者第六四六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九十九章 三岔河第六七五章 大宋之董卓成長日記第三二零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六章 乘輿播越第一六三章 睿王爺,奴才給您報仇啦!第一二二章 開門迎皇上第二四二章 進軍,目標臨安第五五八章 新大明帝國第六五八章 魏晉風度第三一一章 拖出去斬了第二零七章 戰歌席捲第七八九章 你們對真正的力量一無所知第三六九章 春宵苦短,一言難盡第四三一章 一言不合就私奔第五零三章 忽必烈,我來了第八二零章 天命之主的誕生第八二三章 天罰第二五四章 席捲遼東第七零二章 袞袞諸公們的末日第七七九章 大一統的時代第二六六章 做一天的英雄第六五三章 這人能不吃還是不吃吧!第三五九章 一夜暴富第六零零章 三座大山第二九四章 阿巴泰,鰲拜,這就是你們的後代啊!第六七八章 這就是官啊第四四一章 蠱惑第四六八章 洛陽,我來了第八一零章 無知的凡人第六五六章 瘋子們的時代第一八六章 我是個好孩子第七零九章 大宋之帝國反擊戰第二九五章 排隊槍斃第三九零章 招降納叛第三九一章 歃血爲盟第三四五章 副帥,請恕屬下不便行禮第五二九章 萬人坑第一零五章 瀋陽第七八八章 州際戰爭第七五七章 仙宮第八十五章 演技派第九十四章 自由引導人民第四四七章 炮烙第六七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二七一章 人奸第六四零章 黑船來航第二三六章 本王從來不搞min族歧視第四三零章 萬人大遷徙第一零二章 血戰第五九零章 洋大人啊,你們可來了!第三零八章 留頭不留蛋,留蛋不留頭第四六一章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第七零九章 大宋之帝國反擊戰第六四二章 曾左胡李第三七四章 土豪劣紳第四四五章 美索不達米亞天空的龍第七三七章 和平yanbian第七零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六七章 雅典娜也來了第二二一章 柔福帝姬第二六七章 俠客行第八二三章 天罰第六四四章 狹路相逢第三三四章 帝國征途第二一三章 風風火火闖九州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一二九章 趕盡殺絕第六零三章 霸主崛起第五十二章 大明第一期軍備計劃第十三章 寧遠城頭的精靈王子第四零一章 萬里覓封侯第二五零章 橫行萬里外第九十六章 攝政王,你別走!第三八二章 南海血案第六五八章 魏晉風度第五三八章 佛道大會第十六章 太祖又顯靈了第四五六章 楊大帥的姐姐們第五三四章 大宋人民志願軍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四七九章 黃金與白骨第五一四章 我不爲亂,何人敢亂?第六八八章 國師的日常裝逼第四二三章 熒惑守心,賊星降世第二三三章 我可是正經人第四九四章 漢家男兒,寧死不屈第四二八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一六章 皇帝在進軍第五六七章 瓷器第一八二章 梟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