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三章 國師,放過彼此不好嗎

然而讓那些士紳們絕望的是,國師註定要在倒行逆施的路上一條道走到黑了。

緊接着他又出幺蛾子了!

“國師,此時有些不妥吧?”

唐恪說道。

“不妥?哪裡不妥了?”

楊豐說道。

說話間他從旁邊拿起玉璽,在他面前一份墨跡未乾的聖旨上蓋章,那聖旨上幾乎與道君皇帝一般無二的墨寶中,括田兩個字觸目驚心,這就是他新出的幺蛾子,括田,就跟南宋時候賈似道一樣,對大宋官民田產做徹底普查。無論官田和民田全都進行丈量並評估劃分等級,同時普查土地上的佃戶,還有種植的作物產量,配套的水利設施,另外還有隨行的專門人員同時按照新式的地圖繪製方法,對各路山川河流城市村莊道路之類進行繪圖製作全套大宋地圖。

當然,其他都沒什麼。

但括田就很麻煩了,尤其是他天天鼓吹均田制的情況下,誰不知道括完田就該均了。

“戶部丈量田產,清查隱漏難道這不是本職工作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這土地都是官家的,那官家想更清楚自己有多少土地難道還有什麼不妥了?據老夫所知,自蔡京執政以來這隱田,侵奪官田之類違法行爲可越來越多,難道唐尚書還想繼續坐視這些奸徒逍遙法外?”

楊豐說道。

“呃,在下並無此意。”

唐恪趕緊說道。

“只是目前非比尋常之時,國家連遭大喪,外有強敵未除失地未復,內有逆構爲亂羣情疑懼,實在不宜再多事啊,括田必然會引起地方混亂,耽誤了北伐大計就不好了。”

他緊接着說道。

“亂?亂則斬之,有老夫在誰敢爲亂?”

楊豐冷笑一聲說道。

“括田之事你們戶部行文就行,具體事務不用戶部,老夫另外挑選括田隊分赴各路,每支括田隊配一個步兵旅,老夫倒要看何人敢爲亂。另外太后慈悲,着戶部行文各地所有官府在籍奴婢皆釋放爲民,賜官田以謀生,另民間有買賣人口者自今以後一切契約爲非法,有買賣者無論買賣雙方皆流放瓊州。”

他緊接着說道。

唐恪倒下一口冷氣。

話說這時候官宦人家或者士紳們誰還不買幾個姬妾,除了王安石和司馬缸這種非主流,哪怕蘇軾范仲淹這些都一樣,寇準更是出了名的,這道旨意打擊面可是很廣。

當然,這不關楊豐的事。

事實上他也知道這種事情不可能禁絕,現代都沒禁絕的事情,在這個時代就更不可能了,但賣身契不再受法律保護,依然會帶來巨大改變,首先就是奴隸階層不存在了,算是爲奴隸制度畫上了句號。而奴隸制度徹底結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是良人,打傷奴婢一樣要按照法律懲處,殺奴婢一樣要償命,像那些風流名士們在家悄悄把哪個婢女按倒,後者完全可以去告他*****,所以寇大人在世就不快樂了,同樣娶妾雖然可以,但買個妾室這種事情就不存在了。

哪怕是妾也得娶。

大婦敢拿針扎妾小心坐牢。

實際上這並不過分,因爲宋朝已經有過大婦剪妾頭髮,結果依律徒一年半,當然,後來肯定交錢贖罪,但確實已經有這樣的判例。

而楊豐只是真正明確下來。

“還有,所有寺廟田產商鋪高利貸統統沒官,出家人要什麼產業,有信徒香火就夠,另外犯罪與民相同不得減刑。”

緊接着他又說道。

“哪誰還買度牒?”

唐恪愕然道。

國師假公濟私很正常,唐恪也沒興趣爲大師們出頭,可問題是賣度牒是朝廷收入重要來源,你這樣搞沒有了減刑優待沒有了廟產養活,全都跟乞丐一樣靠信徒施捨,沒了放貸生利沒了商鋪做生意,誰還跑去做那勞什子大師,那度牒誰還買?一張度牒最高炒到六七百貫哩!

“信仰是純潔的,不要總是談什麼錢不錢的,真正信佛的難道就因爲這些不去做和尚了?”

楊豐義正言辭地說。

好吧,你就裝吧,誰不知道你那陰暗的小心思,這汴梁城裡的寺廟都快被你霸佔完了,那些大師們一個個敢怒不敢言,如今只不過往汴梁城外延伸而已。

唐恪心中暗想。

不過他也沒興趣再管,好在那些廟產田地沒官後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還有,是關於佃客的問題。”

楊豐說道。

唐恪腦子一激靈。

“國師,佃客能有什麼問題?”

他幾乎用哀求的聲音說。

他其實是想說你就別再搞事情了,互相放過彼此難道不好嗎?

“據我所知地主苛待佃客的事情很常見啊,尤其是很多地主甚至仗着手中掌握佃客生計命脈,不但敲骨吸髓般定下高昂的地租,而且任意役使那些佃客,打罵欺辱就更不用說,甚至還有奸yin其妻女的,哪怕朝廷法律對其也頗爲偏袒,地主打死佃客都能減死發配鄰州,這簡直是荒謬,都是讀聖賢書的,難道就沒有點廉恥了嗎?”

楊豐說道。

“國師,這個多數地主還是好的。”

唐恪尷尬地說。

北宋其實不是佃戶最慘的,南宋纔是真正悽慘,尤其是扒灰公的理論當道後更完犢子了,主佃打官司首先佃客就是錯,因爲你這違背了綱常,當然比起咱大清最後都發展到部分地方連初ye權都有還是好一些,比起咱大元的農nu也稍微強點,和明朝大概半斤八兩。這屬於地主時代的普遍現象,哪怕到光頭佬時代,其實農村的地主也不比北宋更好,比如咱大清的部分地區初ye權就得到很好的延續,不得不說在這個問題上八百年沒有任何進步,哪怕改變也是在往更壞改變。

“這不行,自今以後地主與佃客訴訟一律同等,地租不準超過六成,據說都有敢收到八成的,這是要把佃客當耗子養嗎?準佃客檢舉,有地主收租超六成者以其地賞之。”

楊豐說道。

“那是民田。”

唐恪提醒他。

“普通之下,莫非王土,難道民田就不是大宋官家的?”

楊豐說道。

唐恪憂傷了一下,他決定還是閉上嘴好了,不過國師的措施也不算太刺激,畢竟收八成的很少,那得是很好的田地,絕大多數其實都是在六成左右,地主也不想把佃客餓死,他們的標準都是把佃客餓到勉強還能幹活的地步,不能幹活他們一樣會有損失的。地租六成左右是普遍現象,但低於五成的就很稀罕了,更何況那些地主和各地官員都是一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最後這道命令最多有一點點限制作用,但實際上那些地主還大有可操作的餘地。

他當然不知道,這只是國師在首先拉攏佃客的民心。

直接下均田令是逼士紳造反。

而且這個均田令還不可能傳達到南方四川陝西等地老百姓耳中,在那些地方官員這邊就截下了,然後他們就會在士紳支持下清君側了,而那些老百姓不會知道這些的,那些士紳會告訴他們國師是妖孽,然後他們也就相信了,畢竟士紳掌握話語權,然後他們也就跟着抵抗了,而楊豐先搞這些小恩小惠,既能保證那些士紳暫時不會被刺激到造反,又能保證那些官員捏着鼻子傳達下去。

畢竟這些都無關痛癢。

那些地方官員不會被刺激得太嚴重,他們會把這些傳達下去,然後老百姓就會知道國師的好。

雖然他們實際上沒得到多少。

但國師畢竟真得爲他們着想了。

有好印象的底子,那些括田隊再搞一下宣傳,順便散播一下均田制的輿論,先把羣衆基礎打好,下一步發佈均田令然後逼士紳造反之後也就是過去一巴掌拍死了,沒有老百姓跟着他們,他們就算造反有屁用,大宋三分之一的人口是佃客呢!剩下絕大多數還都是不受影響的工商業者和自耕農,地主裡面還多半是同樣不受影響或者受影響很小的小地主,真正的大地主加起來有幾個?

他們就算造反又能掀多大風浪?

至於他手下那些……

“改革封爵制度,所有爵位改成實封!”

楊豐說道。

“國師,祖宗成法啊!”

唐恪說道。

“祖宗成法就不能改了嗎?一戶二十五文錢?二十五文錢夠幹什麼?實食一百戶纔不過二貫半,這何以獎勵那些爲國浴血奮戰的將軍們?直接改成封地,一百戶折一百畝。”

楊豐說道。

“國師,這些太后都同意?”

唐恪小心翼翼地說。

“當然了,太后不同意的話,老夫能這麼幹嗎?這是玉璽,沒有太后特旨老夫能這麼幹嗎?那豈不是有違人臣之道。”

楊豐說着又蓋了一份聖旨。

太后的確同意,而且是在他棍刑拷打下,一邊尖叫着一邊同意的,估計現在還沒爬起來呢,不得不說國師的大棒威力太猛,完全和他鶴髮童顏的形象不符,可憐太后受到了嚴重的摧殘,不過依然拉着國師的袖子讓他今天晚上繼續到宮裡教官家,話說官家的學業是耽誤不得,太后爲此也是操碎了心啊!

“另外還有,太后特旨,所有帝姬全部恢復公主之號,公主就公主,幹嘛要叫什麼帝姬呢?”

楊豐說着又扯過一份空白聖旨然後奮筆疾書起來……

第五二一章 江南人民喜迎宗教稅第六零八章 臺灣大開發第五零七章 大宋忠奸錄第四零七章 大唐的救火隊長第一四五章 爾等不欲分田乎?第七八八章 州際戰爭第六八九章 禍亂朝綱第七四零章 夭壽啦,皇后詐屍啦!第四四一章 蠱惑第一九三章 一言不合就開掛第八零七章 大元朝的真面目第四九七章 仙師與女弟子第三十七章 歷史的岔道第八一二章 天威臨之第一五六章 萬舸爭流第六十八章 冀東決戰第一二零章 昏君第七十五章 貴圈真亂第九十一章 碾壓纔是王道啊第六六四章 世家第八二九章 黃鶴一去不復返第五七五章 髮匪犯福州第三三零章 讓他們繼續等待援軍好了第五二一章 江南人民喜迎宗教稅第五二四章 海王第三六六章 奸臣是怎樣煉成的第五三六章 ****第六二九章 有怪獸,大怪獸第六十五章 下一站,廣寧第六二五章 道光的出賣第四一七章 來,與汝開國公第二九八章 大清國的崩潰第二九五章 排隊槍斃第五四一章 歡迎你們回到人民的懷抱第七六六章 羅馬鬥獸場的黃金聖鬥士第二二五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五零八章 公主啊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七一三章 名將們的崛起第五四六章 惡鬼索命第五四八章 北平第五六三章 七殺檄第二十四章 皇上,你走吧!第三四三章 大唐碎葉守捉使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七九七章 天使也來湊熱鬧第八一一章 泉州第十二章 全能型皇帝第一三零章 快走,給咱家留條根第七九四章 聖域第五二七章 三日不封刀第三九九章 好日子到頭了第七三六章 徒弟與師傅第三四八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七六章 後gong大戰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七五零章 神話版三國第三四八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六四章 大唐版拉斯普廷第四八四章 起航第三零二章 爆炸式工業革命第六九八章 燭影斧聲第六十四章 公主駕到第四二六章 政壇小鮮肉第三四零章 信我者纔是兄弟第六五八章 魏晉風度第七十八章 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五八三章 咱大清,咱大清有救了!第七四九章 陽平關第六六六章 直搗幽州第四零零章 這不是侵略第五八三章 咱大清,咱大清有救了!第八零二章 恐怖如斯第六八四章 國師舌戰羣儒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三六一章 送遊戲,賣裝備第六四三章 大清的最後一把老骨頭第三三八章 神話的起源第三二二章 凌遲第六三八章 公交車第一五二章 刺刀鎮少林第一三五章 磨刀霍霍第六四六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五一三章 趙家人第九十一章 碾壓纔是王道啊第四十五章 開門迎睿王爺第七零二章 袞袞諸公們的末日第一九一章 三百勇士第六九六章 都是朕的好卿家啊第五一三章 趙家人第六四零章 黑船來航第五六九章 陰門陣第八零八章 北伐第五八四章 大便拯救大清第七七三章 翁婿情深第四八九章 唐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六四零章 黑船來航第八零五章 得國正者,唯漢與明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二一八章 呵呵呵呵
第五二一章 江南人民喜迎宗教稅第六零八章 臺灣大開發第五零七章 大宋忠奸錄第四零七章 大唐的救火隊長第一四五章 爾等不欲分田乎?第七八八章 州際戰爭第六八九章 禍亂朝綱第七四零章 夭壽啦,皇后詐屍啦!第四四一章 蠱惑第一九三章 一言不合就開掛第八零七章 大元朝的真面目第四九七章 仙師與女弟子第三十七章 歷史的岔道第八一二章 天威臨之第一五六章 萬舸爭流第六十八章 冀東決戰第一二零章 昏君第七十五章 貴圈真亂第九十一章 碾壓纔是王道啊第六六四章 世家第八二九章 黃鶴一去不復返第五七五章 髮匪犯福州第三三零章 讓他們繼續等待援軍好了第五二一章 江南人民喜迎宗教稅第五二四章 海王第三六六章 奸臣是怎樣煉成的第五三六章 ****第六二九章 有怪獸,大怪獸第六十五章 下一站,廣寧第六二五章 道光的出賣第四一七章 來,與汝開國公第二九八章 大清國的崩潰第二九五章 排隊槍斃第五四一章 歡迎你們回到人民的懷抱第七六六章 羅馬鬥獸場的黃金聖鬥士第二二五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五零八章 公主啊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七一三章 名將們的崛起第五四六章 惡鬼索命第五四八章 北平第五六三章 七殺檄第二十四章 皇上,你走吧!第三四三章 大唐碎葉守捉使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七九七章 天使也來湊熱鬧第八一一章 泉州第十二章 全能型皇帝第一三零章 快走,給咱家留條根第七九四章 聖域第五二七章 三日不封刀第三九九章 好日子到頭了第七三六章 徒弟與師傅第三四八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七六章 後gong大戰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七五零章 神話版三國第三四八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六四章 大唐版拉斯普廷第四八四章 起航第三零二章 爆炸式工業革命第六九八章 燭影斧聲第六十四章 公主駕到第四二六章 政壇小鮮肉第三四零章 信我者纔是兄弟第六五八章 魏晉風度第七十八章 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第五八三章 咱大清,咱大清有救了!第七四九章 陽平關第六六六章 直搗幽州第四零零章 這不是侵略第五八三章 咱大清,咱大清有救了!第八零二章 恐怖如斯第六八四章 國師舌戰羣儒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三六一章 送遊戲,賣裝備第六四三章 大清的最後一把老骨頭第三三八章 神話的起源第三二二章 凌遲第六三八章 公交車第一五二章 刺刀鎮少林第一三五章 磨刀霍霍第六四六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五一三章 趙家人第九十一章 碾壓纔是王道啊第四十五章 開門迎睿王爺第七零二章 袞袞諸公們的末日第一九一章 三百勇士第六九六章 都是朕的好卿家啊第五一三章 趙家人第六四零章 黑船來航第五六九章 陰門陣第八零八章 北伐第五八四章 大便拯救大清第七七三章 翁婿情深第四八九章 唐帝國主義者的嘴臉第六四零章 黑船來航第八零五章 得國正者,唯漢與明第七八五章 內戰第二一八章 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