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一章 江南人民喜迎宗教稅

其實很多人這時候才知道有國教。

畢竟之前民間信仰混亂。

宋朝只是皇帝們推崇道教,但民間,尤其是江南的民間,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國教的概念,實際上在這裡光頭們更受追捧,但如果要收稅的話,大宋百姓們還是相當務實的,很多善男信女甚至不惜以收買官員來登記爲國教,畢竟這時候花錢是一次性的,而真要收稅那是肯定年年收的,所以這時候他們不得不一邊咒罵着國師和姦相,一邊忍痛掏出大筆錢財,偷偷塞給那些虎視眈眈,等着把他們登記爲胡教信徒的官員們。

這就是後者高效率的來源。

當然,他們的效率還會繼續這樣保持下去,因爲緊接着國師又給奸相出了一個喪心病狂的詭計。

提成。

地方官員收宗教稅有提成。

每個縣所收的宗教稅,只需要把三分之二上交,剩下三分之一留着作爲縣衙的辦公經費,這個喪心病狂的制度讓那些官吏們都傻了,國師加奸相這對組合,剛剛給了他們一棒,沒想到突然又給他們這麼大顆甜棗。

三分之一的提成啊!

而且對那些胡教徒的財產評估還是由他們負責,而且這時候第一次收稅的補交比例已經確定,當然不是國師說的五分之一,哪怕那些色目商人的財產很多也是商船,莊園,貨物之類的,他們手中的流動資金絕大多數都不會超過財產的五分之一,要五分之一會讓他們很多人破產的,要十分之一應該就比較保險,所以賈似道確定的補交比例是十分之一,而這十分之一里有三分之一歸各地官僚……

一想到自己可以合法奪走自己屬地上那些胡教徒,尤其是色目商人和寺廟財產十分之一的三分之一,各地官僚無不像打了ji血般。

然後轟轟烈烈的稅收開始了。

然後各地民變也就不斷髮生,圍堵衙門鬧事的,拒不交稅的,甚至公然宣傳反dong口號的,總而言之那些胡教徒們以各種手段對抗,但最終都沒什麼卵用,畢竟他們的人數真得很少,各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登記的都是國教徒,剩下都是肯定無法改變纔不得不登記爲胡教,他們鬧……

他們鬧還能鬧過各地衙門差役手中的大棒去?

後者可是還等着分錢呢!

甚至根本不需要軍隊,更不需要國師出馬,各地官員在黃金白銀的誘惑下自己就解決了,他們絕大多數的確都是尸位素餐,那些衙役們同樣絕大多數的確都是欺軟怕硬,但那是因爲他們沒有利益可圖,有利可圖尤其是有暴利可圖時候他們還是極具戰鬥力的。

最終各地幾乎所有抗稅情況都在那些地方官員的鎮壓下,不起任何波瀾地消失了。

然後大筆的稅款開始送到臨安。

據說賈似道的政敵,江南東道轉運使馬光祖,在建康一座大寺裡就收到了整整一萬貫稅款,而且還不是會子,全是銅錢和金銀,那些大師們都是奉公守法的,沒有任何大師對此有牴觸情緒,完全是一片江南人民喜迎宗教稅的和諧氣氛,當然,兩位寺廟主持不小心落水淹死在秦淮河這種小事就不值一提了。

隨着大筆宗教稅到手,賈似道立刻開始了沿淮築堡計劃。

這條南宋版的國防線東起漣水軍西到襄陽,沿淮河一線就像原本歷史上明朝的遼東堡壘羣一樣,在淮河沿線所有可能的渡河點修築城堡,這些城堡外面都進行包磚,同時在裡面裝備大量巨型配重投石機和牀弩,常年儲備足夠支撐一年的糧食。另外在淮安軍設立淮揚水師,爲這支水師大量配備小型車船,最終掌控從漣水一直到信陽之間的淮河主航道,連同沿淮堡壘羣一起組成防線。

而襄陽以東以棗陽軍爲核心,完全打造成一個要塞羣,甚至大量配備守城用的小型霹靂彈,以棗陽要塞羣堵死這個至關重要的南下通道。

整個沿淮國防線將常年維持不少於二十萬駐軍,分成三個大的軍區來負責。

呂文德的堂弟呂文煥守襄陽,高達守棗陽,以呂文煥爲主,大別山以東由夏貴負責西線,駐守南陽,自壽春至南陽段由其統轄,而東線由李庭芝負責,也就是壽春向下遊,同時李庭芝總轄兩淮,呂文德繼續駐軍重慶負責上游,但他也監管大別山以西,實際上整個南宋北方防禦以大別山作爲分界,東邊李庭芝西邊呂文德。另外爲了防範蒙古軍再和上次一樣從南線長驅直入,增強南線防務,由廣西經略使朱祀孫繼續擴建靜江城,同時在楊豐提議下,由鄂州之戰立有大功的張世傑帥領部分北方軍南下,並且在邕州設立南寧軍,以張世傑爲知南寧軍並擴建城池使對南線的防禦前出到南寧,與後面的靜江形成兩重防線堵死蒙古軍出安南或者大理的路線。

總之有錢在手賈似道就不怕了。

之前他無論想幹什麼,第一就必須面對資金問題,過去還可以發紙幣,可過去發得太多,現在會子都快成廢紙,他連士兵的軍餉都不夠,更別說是修築一座座城堡了。

而宗教稅算是給他補了血。

雖然這是打土豪式的補充,以後不可能維持這樣的收入,但終究是解決了他眼前的問題。

再以後肯定不能指望宗教稅,哪怕以後他真按五分之一收,這宗教稅也終究不是大頭,南宋的財政來源一是海外貿易所收商稅,但作爲一個農業國,真正核心的還是從土地上所收,這個就得等經界完成,公田法正式開始以後了,這兩年只能依靠宗教稅收的這些補交稅撐着。至於經界依然穩步進行,到年底之前整個臨安府的經界就全部完成,而且隨着經界隊規模擴大,針對整個浙江西路的經界也已經全面展開,估計半年時間就可以完成,各地士紳雖然也算民怨沸騰,但國師水淹雷鋒塔的一幕還沒在他們大腦中褪色,所以儘管他們和經界隊小衝突肯定不斷,但真要說敢反抗還是沒有的。

畢竟這只是經界,並不是同時推行公田法,那些士紳多少也都還抱有幻想,他們最近在宗教稅上如此熱心也是因爲這一點。

他們知道賈似道是被財政逼的。

他們幫助賈似道迅速推行宗教稅就是想轉嫁出去,公田法也是賈似道逼不得已的,說起來他自己家族那也一樣擁有大量田產,公田法要推行他自己肯定得帶頭,算起來他也得自己受損失,如果能夠通過宗教稅解決財政危機,那麼好好溝通一下說不定賈似道還能高擡貴手。正是因爲這一點各地官員才全力以赴配合,甚至一些士紳都組織家丁幫助地方官員鎮壓那些敢於反抗的,反正倒黴的不是他們,可惜他們的幻想終究也只是幻想,想靠宗教稅解決大宋的財政危機根本不可能,這隻能說是讓賈似道緩一口氣。

呃,賈似道很快會再緩一口氣的。

“國師,這絕對是有人故意挾私報復的,蒲壽庚雖然豪富,但家產兩千萬貫根本不可能,全國財稅纔不過幾千萬貫,最多時候纔不過僅僅一萬萬貫,泉州市舶司每年上交的稅收也不過僅僅百萬貫,蒲家雖是泉州最大的海商,但其家族每年收入總不可能超過市舶司稅收吧?之前當地官員對蒲家的財產統計,各處產業加起來,總共也就纔不過一百萬貫而已,按照十分之一的補交,蒲壽庚和其兄已經上交了十萬貫稅款,那蒲家在泉州經商多年,仇家肯定數量衆多,生意上的對手也恨不能其倒下,這些人爲了對其進行打擊,肯定無所不用其極,故意檢舉並誇大其財產很正常。”

孤山的昊天上帝宮內,賈似道一臉驚悚地說。

好吧,國師這裡得到檢舉,泉州色目商人,前任提舉泉州市舶司蒲壽庚,還有其兄蒲壽宬二人,家產總計逾兩千萬貫……

這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

要知道這時候朝廷一年的財政收入也纔不過幾千萬,蒲家財產居然超過朝廷一年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這立刻引起國師的震驚,更令國師震驚的是,蒲家通過賄賂當地官員,居然最後評估出的僅僅一百萬貫,這樣只需要交十萬貫就矇混過去,使國家損失的稅收高達兩百萬貫,這簡直是太喪心病狂了,對於這種竊國而肥的巨蠹必須嚴加懲處……

“你確定?”

楊豐一臉威嚴地說:“據我所知那蒲家乃是占城來的色目商人,把持南洋香料貿易十餘年,而那香料是何等暴利你或許不知道,我這裡可是清楚的很!那香料在南洋就如野草般,可以說漫山遍野皆是,其廉價就如鬆塔般,隨便怎麼採摘都行,只要曬乾運到我大宋,那就是千倍的利潤,蒲家把持此貿易十餘年,僅僅積攢下百萬貫財富,這也未免太奇怪了吧?”

“呃,國師,蒲家只是一個轉手的而已,那香料據說都是南洋番商在各地採購,然後運到占城出售給當地的商人,蒲家的商船再從占城運來,他能夠獲得的利潤只是其中小部分。”

賈似道小心翼翼地說。

“那樣的話一百萬也有些少了!蒲家也是占城來的,焉知其在占城沒有自己的商號?而占城的色目商人都是從大食而來,蒲家同樣如此,又焉知他們在南洋諸島沒有自己的商號?這種東西離開他們,南洋那些土人是沒有能力運出的,南洋各島各有其主,蒲家有足夠選擇權,這樣他們在南洋的收購應該極其廉價,但他們在我大宋卻幾乎是壟斷的,這樣的壟斷商恐怕拿走的都是九成利潤,一百萬貫的家產就純屬笑話了。

此事你就不用管了,由我親自去查一下蒲家,如果真得就一百萬貫家產,那也就沒什麼了,若其中真有什麼徇私枉法的,那我會讓他們後悔的!”

楊豐惡狠狠地說。

“國師,這種小事無需您親自前往吧?”

賈似道愕然道。

“不光是爲了這個,我還想在泉州尋訪一下,看看有沒有熟悉海路的能前往臺灣。”

楊豐說。

“臺灣?”

賈似道一臉懵逼。

“就是毗舍耶,我的地圖上標註爲臺灣,難道你沒注意到?”

楊豐說道。

“呃,這個弟子還真沒注意。”

賈似道老老實實地回答。

“那臺灣有何值得國師前往的?”

他緊接着問道。

宋朝稱臺灣爲毗舍耶,因爲臺灣海峽洋流複雜,而且島上太原始,這時候已經和倭國以及南洋形成大規模貿易的大宋,反而對這個近在咫尺的海島很陌生,畢竟那些海商所求的是利潤,而島上的土人很難給他們帶來什麼利潤,但澎湖是在大宋疆域範圍的,而臺灣是列入諸藩的,倒是那裡的土人經常扮海盜襲擾泉州,國師居然對這種地方感興趣,這未免讓賈似道有點茫然。

“那裡,那裡有的是好東西!”

楊豐笑着說。

那裡可真有的是好東西。

當然,不是說樟腦,這時候大宋一樣產樟腦,只是品質稍差一些,而真正的頂級樟腦來自婆羅洲,也就是龍腦,大宋的醫生經常用樟腦來冒充龍腦騙人,這種東西並不能給他帶來真正的暴利,後世臺灣樟腦一度重要只是因爲工業上,尤其是諾貝爾安全炸藥裡面要用這東西。

而他的目標是金礦和硫磺。

後者可是他必須的,他要想玩火器化,必須得解決原料,硝的主產區就是四川還有漢中,但硫磺最主要來源其實是倭國和琉球,如果把臺灣的硫磺開發出來,他也就不需要再從倭國和琉球搞什麼硫磺了,至於金礦就不用說了,有這兩樣東西基本上就可以誘使這邊百姓涌向臺灣,然後剩下就是逐步開發了。

(老婆生病,今天一章。)

第六三二章 新大清帝國第二四八章 直搗黃龍,飲馬黑水第二五零章 橫行萬里外第一五九章 烽火揚州路第四九零章 長安亂第三七零章 絕殺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四七五章 驕兵悍將的時代第七二九章 炮轟幽州第七三七章 和平yanbian第二四九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七一九章 國師要建新模範軍第三一五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四五九章 兵髮長安第一六九章 親人團聚第七二五章 搶皇上啦!第一九七章 談你***啊第九十二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五七一章 庶民的勝利第六七九章 和平都是打出來的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四零七章 大唐的救火隊長第二九一章 王囊仙第四八三章 藩鎮割據第二四四章 攝政王當街施暴第二八三章 殺清妖第三二一章 仙尊神威無敵,實乃天佑華夏第四四六章 狩獵的時刻到了第五六三章 七殺檄第四十九章 屠龍之戰第八零五章 得國正者,唯漢與明第五七四章 大捷大捷再大捷第四七七章 挖坑,活埋第八二五章 憲法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三四四章 民zu融he的喜人成果第八二零章 天命之主的誕生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七十二章 希望的田野第九十二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四三九章 搞一個大事情第四四二章 我就是你們的神第一九五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七十九章 破城第六五一章 亡靈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二零零章 紹興十二年的RPG神教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七二九章 炮轟幽州第四一三章 楊大將軍發春第五一六章 北京歡迎您第二八四章 神仙就要有神仙的樣子第六十四章 公主駕到第一二三章 皇上來了分田地第一九九章 你們的,都是你們的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二七零章 無生老母,那是我朋友!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四八零章 神王與神後第三十一章 開掛的人生不解釋第五七七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三九一章 歃血爲盟第五三一章 偷吃第一一八章 賜宴第二八一章 楊大仙水淹七軍第一四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七零章 給維多利亞的禮物第五零二章 本仙在此,韃虜前來受死第六七五章 大宋之董卓成長日記第七三一章 放衛星第五五七章 黑死病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四四三章 上帝的鞭子第三零六章 大清興亡,在此一舉第四八三章 藩鎮割據第七零七章 公審大會第一零五章 瀋陽第五四零章 天威第二七零章 無生老母,那是我朋友!第四八一章 讓鮮血染紅恆河第五章 你們的節操呢!第一七三章 風暴來襲第三七五章 唐軍大戰八百羅漢計劃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五三一章 偷吃第八十四章 節操啊節操第三十章 麻煩來了第三八零章 鑑真和尚第四二九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六十一章 位面之子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七五五章 楊豐的大計劃第五七一章 庶民的勝利第六六九章 冉閔,你的主角模式已開啓,請簽收第二六六章 做一天的英雄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七四四章 難道這是個假曹操?第七十三章 機械化的雛形第五九五章 唉,都是咱八旗好男兒啊
第六三二章 新大清帝國第二四八章 直搗黃龍,飲馬黑水第二五零章 橫行萬里外第一五九章 烽火揚州路第四九零章 長安亂第三七零章 絕殺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四七五章 驕兵悍將的時代第七二九章 炮轟幽州第七三七章 和平yanbian第二四九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七一九章 國師要建新模範軍第三一五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四五九章 兵髮長安第一六九章 親人團聚第七二五章 搶皇上啦!第一九七章 談你***啊第九十二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五七一章 庶民的勝利第六七九章 和平都是打出來的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四零七章 大唐的救火隊長第二九一章 王囊仙第四八三章 藩鎮割據第二四四章 攝政王當街施暴第二八三章 殺清妖第三二一章 仙尊神威無敵,實乃天佑華夏第四四六章 狩獵的時刻到了第五六三章 七殺檄第四十九章 屠龍之戰第八零五章 得國正者,唯漢與明第五七四章 大捷大捷再大捷第四七七章 挖坑,活埋第八二五章 憲法第四八七章 開門,送快遞第三四四章 民zu融he的喜人成果第八二零章 天命之主的誕生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七十二章 希望的田野第九十二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四三九章 搞一個大事情第四四二章 我就是你們的神第一九五章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七十九章 破城第六五一章 亡靈第六零五章 僧王駕到第二零零章 紹興十二年的RPG神教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七二九章 炮轟幽州第四一三章 楊大將軍發春第五一六章 北京歡迎您第二八四章 神仙就要有神仙的樣子第六十四章 公主駕到第一二三章 皇上來了分田地第一九九章 你們的,都是你們的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二七零章 無生老母,那是我朋友!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四八零章 神王與神後第三十一章 開掛的人生不解釋第五七七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三九一章 歃血爲盟第五三一章 偷吃第一一八章 賜宴第二八一章 楊大仙水淹七軍第一四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七零章 給維多利亞的禮物第五零二章 本仙在此,韃虜前來受死第六七五章 大宋之董卓成長日記第七三一章 放衛星第五五七章 黑死病第八一三章 仙師徵安南第四四三章 上帝的鞭子第三零六章 大清興亡,在此一舉第四八三章 藩鎮割據第七零七章 公審大會第一零五章 瀋陽第五四零章 天威第二七零章 無生老母,那是我朋友!第四八一章 讓鮮血染紅恆河第五章 你們的節操呢!第一七三章 風暴來襲第三七五章 唐軍大戰八百羅漢計劃第六四五章 長安亂第五三一章 偷吃第八十四章 節操啊節操第三十章 麻煩來了第三八零章 鑑真和尚第四二九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六十一章 位面之子第五五一章 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蒙古鐵騎第七五五章 楊豐的大計劃第五七一章 庶民的勝利第六六九章 冉閔,你的主角模式已開啓,請簽收第二六六章 做一天的英雄第五二六章 打土豪的時刻到了第七四四章 難道這是個假曹操?第七十三章 機械化的雛形第五九五章 唉,都是咱八旗好男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