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無意間的功勞

《百家姓》只是啓蒙讀物,但從它現世的那天起,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是非常深重的。

古代有蒙學,就是啓蒙之學。然而華夏曆史從上到下數千年,一直到辮子朝,真正的啓蒙讀物只有三種,《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

如今的唐朝,在李欽載之前,三字經和百家姓還沒面世,孩童啓蒙所讀的只有《千字文》。

昏庸的君主希望的是百姓愚昧,因爲愚昧纔好管理,容易煽動,也容易糊弄。

但對英明的君主來說,他希望看到的是知識經義的普及傳播。

因爲讀書才能明理明德,知禮義廉恥,犯罪的人就少,造反的人就更少,不僅維護天下治安,更能鞏固統治。

人人有書讀,人人有功練,這特麼才叫天下大同呀。

李治無疑是英明君主,他很快便看到了百家姓的價值,不僅僅是啓蒙方面,還有政治方面的。

“《百家姓》麼?來得正是時候。”李治眯眼笑了起來。

武皇后不解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治悠悠道:“兩年前,朕的舅舅長孫無忌去世,關隴世家和山東士族對朕表面恭順,然而背後卻頗有怨恚,父皇在世時,這些世家門閥對父皇可謂忠心耿耿,可父皇崩逝後,他們便有些不安分了……”

武皇后能在李治的後宮中廝殺出來,廢掉了王皇后成功上位,她的政治嗅覺也是非常敏感的,聞言鳳眼一亮。

“陛下是說,借《百家姓》繼續打壓世家門閥?”

李治拈起桌上的紙,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字,正是李欽載所撰《百家姓》全文。

屈指彈了彈薄薄的紙張,李治悠悠道:“昔年父皇在世時,曾旨令高士廉修撰《氏族志》,高士廉三易其稿,終於合了父皇的意。”

“氏族志中,我李家皇族爲第一等,外戚次之,各大世家門閥爲第三等,父皇這一舉動,將天下的世家門閥狠狠敲打了一次。”

“父皇能做的,朕爲何不能做?”

武皇后鳳目放光,低聲道:“陛下欲重修《氏族志》?”

李治笑而不答,眼睛盯着面前的百家姓,忽然嘆道:“英國公的這位孫子,大才也!”

武皇后掩嘴笑道:“聽說是爲了給他的孩子啓蒙,又覺得千字文太深奧難懂,於是索性親自編撰了《百家姓》。”

李治一愣,意外地道:“李欽載有孩子了?朕未聽說他成婚呀……”

武皇后哼了哼,道:“臣妾着人打聽了,李欽載也不是省油的燈,孩子都快五歲了,早年間與府裡的丫鬟私通生下的,無名無分連庶子都算不上,但他對那孩子倒是頗爲疼愛。”

李治不以爲意地笑了笑,道:“男人嘛,難免有衝動失智之時,朕當年與你還不是……”

武皇后臉蛋兒一紅,輕輕推了他一下,嗔道:“陛下,光天化日的,又是大殿之上,不可胡說忘形!”

李治大笑,隨即突然眉頭一皺,雙手用力按住腦袋,痛苦地呻吟起來。

武皇后慌了,急忙站起來道:“陛下風疾又犯了嗎?”

扭頭望向殿外,武皇后沉聲道:“來人,快宣太醫!”

李治呻吟片刻,這才擺了擺手,道:“無妨,朕好些了。”

武皇后擔心地看着他,嘆道:“陛下的風疾發作最近越來越頻繁了,請遍天下名醫都無法根治,可如何是好。”

李治苦澀一笑,道:“朕自問未做過殘害忠良荼毒百姓之事,爲何受此天罰,朕也不知道。”

指了指面前的百家姓,李治繼續道:“科舉要推行下去,世家門閥的阻力很大,恰在此時,李欽載編撰了《百家姓》,豈不是與當年父皇的《氏族志》相呼應?不得不說,這是天意呀。”

武皇后也點頭,若論對世家門閥的痛恨,她其實比李治更甚。

當年廢王立武一事,以長孫無忌爲首的世家門閥代表,對她可是口誅筆伐,那一次她與王皇后爭鋒,誰若敗了,結局必死。

後來王皇后敗了,果然也死了。

而武皇后,等於在鬼門關上走了一遭,這些全拜世家門閥所賜,教她怎能不痛恨世家?

“陛下欲向天下推行《百家姓》,以此敲打世家門閥?”武皇后當即問道。

李治點頭,沉聲道:“對世家門閥,朕既要用,也要防,從朕登基開始,便決意要推行科舉,打通寒門子弟入仕的道路,世家門閥給朕阻力,朕就要不時敲打他們。”

“這篇《百家姓》,表面上是孩童啓蒙之物,可若是推行天下,百家姓上對姓氏的排名人人皆知,效果可比當年父皇的《氏族志》好上無數倍。”

武皇后再次看了《百家姓》幾眼,嫣然笑道:“這李欽載倒是好才情,編撰的百家姓不僅朗朗上口,而且將天下世家之姓的排名有意排到後面,莫非他是故意迎合陛下的心思?”

李治大笑道:“這年輕人,不僅聰慧,心眼也不缺,甚合朕意。”

說着李治神情一肅,道:“傳旨尚書省,將《百家姓》頒行天下,各州刺史,縣令,學政博士,皆需在各州各縣各鄉張貼《百家姓》,告訴尚書省,此舉只爲天下孩童啓蒙之用,並無他意。”

武皇后抿脣輕笑。

理由很強大,跟掩耳盜鈴似的。只爲孩童啓蒙用得着到處張貼?連鄉下村莊都貼上,同樣是啓蒙讀物的《千字文》怎麼不見你到處張貼?

武皇后目光閃動,輕聲道:“陛下,可有算過英國公之孫最近爲大唐社稷立了多少功勞?”

李治一愣,然後若有所思地喃喃道:“神臂弓,馬蹄鐵,百家姓,有文有武,而且每一樁都是大功,英國公家的這位孫兒不簡單,國之大才呀……”

武皇后點頭,又道:“陛下,這等大才之人,不可不重用,可不能真的任其懶惰放蕩,好好的人才扔在家裡混吃等死,對社稷對天子,都是莫大的損失。”

李治苦笑道:“你可曾揣度過英國公的意思?”

武皇后睜大了眼:“孫兒出息了不是好事嗎?”

李治搖頭:“英國公功勳顯赫,他其實並不願孫兒被委以重職,怕的是木秀於林,更怕李家權柄過重,引朕猜忌。”

武皇后蹙眉:“陛下非狹量之輩,老國公怎能……”

“有衛國公李靖之前車,英國公怎能不引以爲戒?”

武皇后恍然,衛國公李靖,大唐當年擊敗東*突厥的首功之臣,正是因爲他擊敗突厥,軍中聲望達到了巔峰。

就算胸懷寬廣如李世民者,也不得不懸起了心,當年李靖班師回朝後,朝臣們不僅不讚其功,反而紛紛參劾李靖縱兵搶掠,很難說背後是不是李世民的暗中授意。

後來李世民與李靖關上房門深聊了一次。

君臣二人聊了什麼不得而知,但從此以後李靖便交卸兵權,閉門謝客,一直到臨終老死,也不曾再參與軍務和朝政。

站在帝王的立場,李世民如此處置,也不能說他錯了。畢竟李靖的存在確實對皇權產生了威脅,實在是他在軍中的聲望太高了,高到只需登高一呼,千軍萬馬便很有可能幫他推翻立國不久的大唐。

李世民沒有弄死他,而是讓他平安活到壽終正寢,其實也能說明李世民確實是個胸懷寬廣的帝王,能做到這個地步,很不容易了。

武皇后終於明白了英國公李勣的心理。

他害怕步李靖的後塵,不願讓孫兒李欽載掌握太大的權柄,皆因對皇權的敬畏。

敬畏皇權的家族,才能活得長久,家業百年興旺。

人越老越精,李勣無疑是個精明又聰明的老人。

弄清原委後,武皇后哂然一笑,道:“李欽載才氣本事都不缺,又正是鋒芒畢露的年紀,老國公攔了一次兩次,還能攔他一輩子不成?”

李治猶豫片刻,道:“編撰百家姓亦是大功,有功不可不賞,但看在英國公的顧慮份上,朕又不能重賞……”

“着舍人擬旨,可晉李欽載諫議大夫,着賜宮中騎馬,金魚袋一,紫金玉帶一。”

說着李治頓了頓,又道:“李欽載那個兒子……是私生子麼?”

武皇后點頭:“與丫鬟私通所生,確是私生子。”

李治笑道:“他那麼疼愛孩子,親自爲孩子編撰《百家姓》,倒是給朕幫了不小的忙,按理說,那個私生的孩子也不能不賞賜。”

“便給他那個孩兒封個‘輕車都尉’的虛銜吧,長大後若是個人才,朕再重用。”

武皇后笑道:“陛下仁義慷慨,臣妾拜服。”

李治咂了咂嘴,忽然笑道:“說來朕倒有些想念李欽載了,上次與他接觸後,朕才知道他也是個秒人,與他閒聊亦有所得。”

武皇后頷首道:“臣妾也聽過陛下與他聊天,確實言中有物。不過臣妾聽說李欽載如今在渭南縣的莊子裡,主持李家秋收後,李欽載便留在莊子裡沒回長安。”

“那就着舍人去宣旨,然後把他帶來長安,朕欲與李卿奏對。”

第二百四十六章 接地氣的百騎司第一百七十五章 老兵第1353章 洛陽迎駕第二百四十九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恩人待遇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聲望漸隆第854章 黑料第871章 臨盆即產第716章 所見所聞第四十二章 沙場秋點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婚(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無法無天第668章 新糧種的來歷第四十七章 虛度年華錯了嗎?第1301章 嚴師高徒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生死攸關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公子風流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天家父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學問的歸宿第三百零九章 防火防盜防閨蜜第九章 免罪釋歸第732章 明夷利艱貞第五百零六章 大意了,我沒有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兄弟重逢第691章 師生閒敘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戲骨影帝第九百二十五章 一代人的使命第776章 警告敲打第569章 禮尚往來第816章 木秀於林第1260章 城外殺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小小營將第588章 牽制襲擾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失意黯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禍患難除第九百四十章 天生的殺才第877章 親情薄如紙第三百六十八章 皇庶長子第887章 破門哭靈第一千零三章 最後的困鬥第627章 李家妾室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君臣無間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郡公偷家第720章 完美交接第541章 不謀而合第1410章 民變突發第五百章 急召回京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小小新客第四百九十三章 賞花論勢第三百一十章 紈絝宗親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熱血中二第一百零七章 兄妹相見第三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斬將報仇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熱血中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一百六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三十六章 斷難善了第562章 入境吐谷渾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矛盾奇正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京城傳聞第五百三十九章 食物中毒第四百一十一章 自請囚禁第三百零四章 千秋功德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熱血中二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屠戮,問罪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令歸京第二百一十五章 歸鄉第696章 治學先修德第六百四十一章 各有各的玩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潑天大禍第二百五十六章 物種進化論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人心難收第820章 丈人登門第579章 如約而遇第五十五章 國家棟梁又發光了第1330章 上疏啓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家父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案情突變第842章 註定壽終正寢的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國都震動第1263章 談判破裂第834章 忠孝兩全第1404章 掙扎反制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鄉歸途第九百五十二章 取捨難定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百濟降將第三百七十七章 軍方支持第1325章 戲做全套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晉爵郡公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兄弟重逢第一百一十三章 就說我暴斃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明月溝渠第752章 不負蒼生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惡戰之後第二十六章 廢物的生活第四百六十一章 避開敵人的戰場第864章 諫言示警第一千零六章 戰後清算
第二百四十六章 接地氣的百騎司第一百七十五章 老兵第1353章 洛陽迎駕第二百四十九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恩人待遇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聲望漸隆第854章 黑料第871章 臨盆即產第716章 所見所聞第四十二章 沙場秋點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婚(中)第四百八十三章 無法無天第668章 新糧種的來歷第四十七章 虛度年華錯了嗎?第1301章 嚴師高徒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生死攸關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公子風流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天家父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學問的歸宿第三百零九章 防火防盜防閨蜜第九章 免罪釋歸第732章 明夷利艱貞第五百零六章 大意了,我沒有閃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兄弟重逢第691章 師生閒敘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戲骨影帝第九百二十五章 一代人的使命第776章 警告敲打第569章 禮尚往來第816章 木秀於林第1260章 城外殺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小小營將第588章 牽制襲擾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失意黯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禍患難除第九百四十章 天生的殺才第877章 親情薄如紙第三百六十八章 皇庶長子第887章 破門哭靈第一千零三章 最後的困鬥第627章 李家妾室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君臣無間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郡公偷家第720章 完美交接第541章 不謀而合第1410章 民變突發第五百章 急召回京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小小新客第四百九十三章 賞花論勢第三百一十章 紈絝宗親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熱血中二第一百零七章 兄妹相見第三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斬將報仇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熱血中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一百六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三十六章 斷難善了第562章 入境吐谷渾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矛盾奇正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京城傳聞第五百三十九章 食物中毒第四百一十一章 自請囚禁第三百零四章 千秋功德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熱血中二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屠戮,問罪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令歸京第二百一十五章 歸鄉第696章 治學先修德第六百四十一章 各有各的玩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潑天大禍第二百五十六章 物種進化論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人心難收第820章 丈人登門第579章 如約而遇第五十五章 國家棟梁又發光了第1330章 上疏啓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家父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案情突變第842章 註定壽終正寢的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國都震動第1263章 談判破裂第834章 忠孝兩全第1404章 掙扎反制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鄉歸途第九百五十二章 取捨難定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百濟降將第三百七十七章 軍方支持第1325章 戲做全套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晉爵郡公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兄弟重逢第一百一十三章 就說我暴斃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明月溝渠第752章 不負蒼生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惡戰之後第二十六章 廢物的生活第四百六十一章 避開敵人的戰場第864章 諫言示警第一千零六章 戰後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