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欽差大臣

ps:

第二更到,求訂閱,

新華軍入侵廣東之後,廣東周邊各省都得到了清帝的命令,要求各省提督加緊防備新華軍。廣西提督馬殿甲率領兩萬綠營陳兵梧州,湖南提督長春率領三萬綠營兵駐防郴州,江西提督張青雲率領兩萬人駐防贛州,福建陸路提督普陀保率領三萬綠營駐紮漳州,福建水路提督賽振彪率領五千水師駐防廈門。總計十餘萬綠營兵,佈防在廣東省的周邊。並且,從北方各省抽調的二十萬綠營兵、蒙古騎兵和八旗鐵騎,也開始南下。清廷明顯是打算畢其功於一役,徹底的把新華軍消滅在廣東了。

“如果幾十萬清軍同時進攻,我們有能力抵擋住他們的進攻嗎?”龍宇飛問道。清廷出動三十萬軍隊,而目前新華軍的可用兵力,只有六萬人而已,只有對方的五分之一。雖然另外的二十個步兵旅已經組建完畢,但這些新兵都還在緊張的訓練當中,根本就沒有形成戰鬥力。

“陛下,目前我軍已經在邊境上部署了防禦陣地,足以抵禦清軍的進攻。只要等我們的新兵完成訓練,就可以對清軍進行反擊了。”總參謀長牛猛中將說道。即便算上二十個新組建的步兵旅,新華軍的可用兵力也只有十八萬而已,比清軍要少得多。但是,雙方的戰鬥力根本就不在一個等級上,十八萬訓練有素的新華軍,足以擊敗兩到三倍於他們的清軍了。

幸好新華國在這幾年內,儲存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現在,新華軍的運輸船,正在不斷的從馬尼拉和新華市將新兵所需要的步槍以及火炮運往廣東。只需要再過三個月的時間,新華軍新組建的部隊就能夠形成戰鬥力了。到時候。新華軍就不用一味的採取守勢了。

接下來的幾天,龍宇飛在廣州周邊轉了轉,還抽空去廣州城外的三個新兵營看了看新兵的訓練。新華軍的訓練,非常艱苦。即便這些新兵大部分都是吃苦耐勞的農家子弟。但也有些撐不住。新華軍不會強求他們,如果覺得受不了的話。可以放棄。不過,新華軍士兵的待遇,他們也享受不到。之前發放的安家費,也全部得交還給新華軍。五十華元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一筆鉅款了。因此,哪怕是爲了這五十華元,很多新兵都在咬牙堅持着。

劉老三是劉老實家的三兒子,今年才十九歲。原本,他們是打算舉家遷往南洋的。但是,在新華軍的徵兵通告出來之後,劉老三頓時又了參軍的心思了。劉老實對兒子這個要求。非常的不滿,對他是又打又罵,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去當什麼兵?再說了,現在可是在打戰,當兵可是要死人的,萬一在戰場上有個什麼好歹,那可怎麼得了?劉老三的目前劉李氏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勸說兒子。但是,劉老三就彷彿是鐵了心一樣,一定要參加新華軍。沒辦法,劉老實只得同意兒子參軍。好在,劉老三參軍之後,劉家可以得到五十華元的安家費,到南洋之後,還能夠得到額外的五十畝土地的獎勵,以及兩個土著奴隸,這讓劉老實心裡好過了不少。他們家裡本來就沒有什麼積蓄,五十華元,正好可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了,甚至還可以給老大和老二說上一門媳婦,也不知道去了南洋之後,還能不能給兒子說上媳婦啊。劉老三爲了加入新華軍,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爲了改變家裡的困境。新華軍的餉銀不少,即便是最低等的小兵,每個月也有五華元,這可是以往全家忙和一年也不一定能夠存到的錢啊!即便是陣亡了,家裡也能夠得到三百華元的撫卹金,足以供家裡舒服的過下去了。

加入軍隊之後,劉老三訓練非常刻苦,加上性格堅韌,得到了負責訓練的長官的稱讚,這讓劉老三非常的振奮。他當然不想一輩子只當一個小兵了,如果能夠出人頭地的話,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不過,軍營的訓練中,也有一點讓劉老三非常苦惱的,那就是每天晚上的文化課。從新兵訓練開始,每天晚上新華軍的教導員就會開始教大家識字,寫字等等,拿慣了鋤頭的手,拿起鋼筆,讓劉老三感覺說不出的彆扭。但是,當他知道,新華軍的軍官,不僅要有很強的戰鬥素養,還得懂文化知識之後,劉老三在學習文化課的時候,就更加的刻苦了。

廣東納入新華國的統治之後,逐漸的已經走上正軌了。雖然大戰在即,但各級政務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新華國派遣的行政學院的畢業生,在推進廣東基層政府的改革上,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當然,要想完全摒棄封建思想對廣東的影響,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辦到的事,得經過長時間的潛移默化才行。

12月初的時候,第一批從廣東遷移往南洋的移民,一共十萬人,搭乘三百多艘商船,從順德出發,開始了他們的未知之旅。對於南洋,他們知道的不多,只知道那裡地廣人稀,土地肥沃,氣候炎熱,去了之後,每個人就能夠得到五十畝的土地了。對於土地,大家充滿了渴望,懷着無數的憧憬,前往了遠方。

廣東省省長樑寶常等人,親自去碼頭都這些移民送行。接下來,每隔三天,就會有十萬移民前往南洋。四個多月之後,廣東的四百多萬移民就會全部被送到婆羅洲。同時,廣東剩餘的民衆,也會開始新的改革。現在政府在不遺餘力的收購地主手裡的土地,這些土地接下來將被分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只不過,不會向南洋那裡一次性分配五十畝,只是每個人五畝而已。另外,農稅也是百分之十。在政府的引導下,很多的地主實在沒有辦法,也只得把土地賣給政府,然後從事工商業。這使得廣東省內的工商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農民們分到了土地,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之後,也會購買更多的商品來改善生活,從而促進工商業的進一步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新華國也能夠從中,得到更多的賦稅,以支持新華軍的統一大戰!

廣東北部的韶關,是新華軍重點佈防的區域。新華軍在這裡,部署了三個步兵旅。因爲,這裡要同時面對從湖南和江西來的清軍。好在,廣東北部多山,交通條件惡劣,只需要佈防一些重點的隘口就足以阻擋清軍的進攻了。新華軍以三個步兵旅來對付湖南和江西加起來的五萬綠營兵,完全沒有問題。

12月2日,一隊清兵的騎兵從北面而來,靠近了新華軍第5步兵旅的陣地。一個營的新華軍,負責駐防南雄縣北部的陣地。

“停下,這裡是新華軍的防線,再前進的話,格刪勿論!”前沿陣地上的一個上尉連長警告道。同時,陣地上的兩門60毫米迫擊炮,以及步兵們手中的步槍,已經對準了來犯之敵,只要連長一聲令下,他們就可以把那些騎兵都幹掉。

“大膽,這乃是大清欽差大臣,軍機大臣賽尚阿賽大人,還不快快退開,讓你們的管事的人出來!”一個清軍士兵,指着新華軍的連長大罵道。

“什麼狗屁欽差?我們現在和滿清可是在打仗的。”連長不屑的說道。在新華軍的眼中,清軍也不過如此。廣州城南的一戰,新華軍第5旅以六千餘人,輕易就擊敗了兩萬多清軍。

“狂妄。我們是前往廣州和你們和談的,耽誤了大事的話,你可吃罪不起。”清兵大怒。

“你們等着,我們要向上級通報。”連長並未被清軍和威脅嚇到,依舊讓清軍停在陣地外面,同時派人去向營長報告。

新華軍第5旅第2營的營長也不知道怎麼處理,他們並未得知滿清要和新華國談判的消息,他只得派人去韶關,向第5旅旅長趙明富准將請示。這麼一來一回的時間,足足用了一天。

滿清的欽差大臣賽尚阿非常的不滿,他堂堂大清朝的軍機大臣,一品大員,居然在荒郊野外待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他感覺自己被新華軍給侮辱了,大清的威嚴受到了挑釁。如果不是他帶的人只有幾十個,而那些新華軍有一百多人,並且手中的火槍也似乎很不好惹的話,他恐怕會下令強行闖關了。也幸好他剋制住了心裡的火氣,否則的話,他這個欽差大臣恐怕還沒有到廣州,就被新華軍給擊殺了。

新華軍第5旅旅長趙明富准將下令,同意放行。不過,那些清軍得向新華軍交出武器才行。否則的話,萬一他們在通關的時候暴起傷人,那可就麻煩了。這些清軍可都是騎兵,一旦讓他們近身的話,新華軍將面臨巨大的威脅,爲了防線的安全,新華軍不得不謹慎一點。

第557章 遏制中國第364章 敲詐勒索第969章 印度艦隊的末日第650章 滅國戰爭第385章 中華帝國第1105章 逼降第1413章 叛亂第1331章 插手南美第1315章 海上對峙第1141章 伏爾加河防線第776章 騎虎難下的美國第1349章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第1007章 第一次轟炸第41章 三寶顏的華人第1427章 落幕第479章 渡河第1490章 第5艦隊第456章 泰國的危機第801章 包圍第119章 新華國在找死!第785章 平叛第634章 勸降第61章 怎麼可能是清國人?第110章 我們會回來的第1507章 激烈碰撞第833章 功虧一簣第1048章 兼任印度皇帝第395章 秘密同盟第1357章 強勢圍觀第782章 進軍高原第865章 談判破裂的後果第148章 大戰開始第1363章 各國選擇第371章 中英會談第937章 內燃機時代第531章 大生意第1142章 潰敗第1544章 苛刻的條件第398章 宗族勢力第810章 千里追擊第349章 印度土着軍隊第180章 推翻滿清再稱帝!第697章 中國人瘋了?第1093章 魚上鉤了第1505章 主力對決第759章 苦戰第1017章 措手不及第920章 和會召開第325章 宣戰第1228章 高價第706章 強硬態度第1198章 海軍發展資金第209章 初戰告捷第502章 敲竹槓第1242章 誰來統治法國第974章 拿比利時開刀第1399章 沒落的帝國第112章 大開發第148章 大戰開始第1548章 公海艦隊之殤第35章 滅族之戰第92章 投降第985章 掌控地中海第839章 增兵北美第1260章 殖民地問題第1440章 國王的野心第484章 殲滅第417章 地雷示警第516章 訛詐第77章 求和第761章 徹底失敗第30章 勢力崛起第201章 招安第1404章 ‘帝國級’戰列艦第1484章 中東戰場第1398章 達成一致第770章 世界震動第588章 借刀殺人第815章 趁火打劫第864章 忠誠的盟友第444章 訪問邀請第532章 拿破崙三世第663章 無恥的俄國人第122章 海上對峙第581章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第256章 新華國的弱點第244章 完蛋了第118章 爲了榮耀而戰第1523章 包圍莫斯科第1229章 自廢武功第240章 登陸順德第222章 華西談判第629章 一網打盡第469章 入緬參戰第852章 戰爭財第1219章 伊斯坦布爾和會第1315章 海上對峙第998章 不斷擴軍第140章 英國人的陰謀第287章 收穫民心
第557章 遏制中國第364章 敲詐勒索第969章 印度艦隊的末日第650章 滅國戰爭第385章 中華帝國第1105章 逼降第1413章 叛亂第1331章 插手南美第1315章 海上對峙第1141章 伏爾加河防線第776章 騎虎難下的美國第1349章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第1007章 第一次轟炸第41章 三寶顏的華人第1427章 落幕第479章 渡河第1490章 第5艦隊第456章 泰國的危機第801章 包圍第119章 新華國在找死!第785章 平叛第634章 勸降第61章 怎麼可能是清國人?第110章 我們會回來的第1507章 激烈碰撞第833章 功虧一簣第1048章 兼任印度皇帝第395章 秘密同盟第1357章 強勢圍觀第782章 進軍高原第865章 談判破裂的後果第148章 大戰開始第1363章 各國選擇第371章 中英會談第937章 內燃機時代第531章 大生意第1142章 潰敗第1544章 苛刻的條件第398章 宗族勢力第810章 千里追擊第349章 印度土着軍隊第180章 推翻滿清再稱帝!第697章 中國人瘋了?第1093章 魚上鉤了第1505章 主力對決第759章 苦戰第1017章 措手不及第920章 和會召開第325章 宣戰第1228章 高價第706章 強硬態度第1198章 海軍發展資金第209章 初戰告捷第502章 敲竹槓第1242章 誰來統治法國第974章 拿比利時開刀第1399章 沒落的帝國第112章 大開發第148章 大戰開始第1548章 公海艦隊之殤第35章 滅族之戰第92章 投降第985章 掌控地中海第839章 增兵北美第1260章 殖民地問題第1440章 國王的野心第484章 殲滅第417章 地雷示警第516章 訛詐第77章 求和第761章 徹底失敗第30章 勢力崛起第201章 招安第1404章 ‘帝國級’戰列艦第1484章 中東戰場第1398章 達成一致第770章 世界震動第588章 借刀殺人第815章 趁火打劫第864章 忠誠的盟友第444章 訪問邀請第532章 拿破崙三世第663章 無恥的俄國人第122章 海上對峙第581章 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第256章 新華國的弱點第244章 完蛋了第118章 爲了榮耀而戰第1523章 包圍莫斯科第1229章 自廢武功第240章 登陸順德第222章 華西談判第629章 一網打盡第469章 入緬參戰第852章 戰爭財第1219章 伊斯坦布爾和會第1315章 海上對峙第998章 不斷擴軍第140章 英國人的陰謀第287章 收穫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