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左右兩難

中國軍隊攻打義縣,並沒讓帕特里奇覺得驚訝。

阜錦會戰結束之後,帕特里奇着手策劃下一輪進攻,從一開始就把重點放在北面,打算從通遼迂迴到赤峰,從而迫使中國軍隊主動撤退,用最簡單的方式打下朝陽與葫蘆島市,打開進軍山海關的大門。

照此計劃,帕特里奇將美軍主力放在了北面,沿海地區則以日軍爲主。

整條戰線上,正是以義縣爲分界點。也就是說,義縣是美日聯軍防線的結合部,屬於防禦較爲鬆散的區域,也最容易遭到攻擊。

很明顯,這一部署存在嚴重問題。

在阜錦會戰期間,羅耀武就派重兵駐守義縣。會戰後期,絕大部分中國軍隊也是從義縣撤退的。可以說,義縣的地理位置非常關鍵,重要性不在錦州與阜新之下。正是因爲美日聯軍沒有能夠及時打下義縣,才讓中國軍隊在阜新會戰後期從容撤退,並且在白石水庫東面部署防線,形成了突出部。

別說帕特里奇這樣的高級指揮官,就連普通參謀都,應該重點守衛義縣。

帕特里奇不是不義縣的重要性,而是別有企圖。

前面已經提到,策劃進攻的時候,帕特里奇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部署在突出部地區的中國軍隊。按理說,帕特里奇應該首先佔領突出部,拉平戰線,消除側翼威脅,再進軍赤峰,以確保戰線的完整性。可是從上看,就算長崎沒有遭到戰略打擊,美日聯軍也得花上一兩個月才能佔領突出部。如此一來,等到美日聯軍再次做好進軍準備,也要到年底,也就是冬季到來之後才能向山海關進軍。

很明顯,單獨發動一場戰役,將打亂帕特里奇的戰爭部署。

受此影響,帕特里奇別無選擇,只能把賭注全都押在赤峰,盡最大努力爭取迂迴行動的絕對勝利。只要中國軍隊的側翼防線受到威脅,突出部的價值就將大打折扣。只是從戰術層面上講,在美日聯軍迂迴攻打赤峰的時候,肯定得想法牽制住突出部裡的中國軍隊,以確保美日聯軍側翼不受到攻擊。

最好的辦法不是進攻,而是誘使中國軍隊進攻。

對於已經掌握了戰場優勢的美日聯軍來說,防禦能使優勢最大化。

長崎遭到戰略打擊之後,帕特里奇更加堅定了這一戰術,即在以日軍爲主的南部戰線上以防禦爲主,牽制住突出部內的中國軍隊,然後美軍從北面發起進攻,在中國軍隊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打下赤峰。

如此一來,義縣的意義就更加重大了。

問題是,日軍能夠頂住中國軍隊嗎?

毫無疑問,羅耀武也看出了帕特里奇的戰役企圖,義縣是一個圈套,如果將過多的兵力用在該方向上,必然導致其他方向上兵力不足,從而使整條防線鬆動,給美軍留下穿插的缺口。

問題是,羅耀武也別無選擇。

突出部的面積非常有限,無法做到縱深防禦,也就很難通過被動防禦來取得勝利。

美日聯軍的戰役企圖非常明確,那就是在南面牽制,北面進攻,以迅速攻佔赤峰,切斷中國軍隊的後勤補給線爲主要目的。

如果與美軍打對攻戰,中國軍隊的優勢並不明顯,甚至沒有優勢可言。

對羅耀武來說,最佳選擇就是以己之長擊敵之短。

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不如美軍,即便是主力集團軍,也不見得能夠擊敗美軍主力師。可是與日軍相比,中國軍隊仍然具有優勢,哪怕是很微弱的優勢。

正是如此,在戰役策劃階段,羅耀武調整了戰役目的。

此戰,還是隻能盯着日軍打,而不能與美軍硬碰。

雖然在調整編制之後,日軍的戰鬥力有所上升,特別是得到加強的各主力師團,在作戰能力方面已經接近美軍主力師,但是日軍的編制改革很不徹底,只流於表面,在之前的反游擊戰中就已證明。

按照羅耀武的判斷,如果能夠率先在南面取得突破,對錦州構成威脅,哪怕美軍在北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會因爲後方受到威脅,不得不放棄進攻。

關鍵就是能不能迅速打到錦州!

從這個目的出發,羅耀武別無選擇,只能強攻義縣。只要能夠打下義縣,就能將美日聯軍的防線攔腰截斷,然後集中兵力對付盤踞在錦州的日軍。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羅耀武派出了兩個戰鬥力最強悍的主力集團軍。

第三十九集團軍主攻,第十五集團軍主守!

按照羅耀武的部署,在第三十九集團軍打下義縣之後,將由第十五集團軍部署防線,並且將戰線推進到醫巫閭山,與當地的游擊隊取得聯繫。如果有可能的話,還將派遣小股部隊支持游擊隊,襲擊醫巫閭山東面的敵軍後勤保障線。

爲了增強部隊的攻擊力,羅耀武爲第三十九集團軍提供了三個新編集團軍。

也就是說,有四個集團軍在攻打義縣,總兵力超過十四萬。算上支持作戰的民兵,以及敵後游擊隊的話,總兵力將近二十萬。

當時,駐守義縣的只有三個日軍師團,其中只有一個是得到加強的主力師團。

雙方兵力相差非常懸殊,日軍在戰鬥力上又沒有明顯優勢,結果可想而知。

戰鬥從十月二日傍晚開始,打到十月三日清晨,第三十九集團軍就突破了日軍的外圍防線,在隨同作戰的一個新編集團軍的支持下,攻入義縣城區,與日軍展開巷戰。

爲了爭取到足夠的防禦準備,羅耀武在這個時候把第十五集團軍派了上去。

按照他的命令,第十五集團軍將構件一條長達一百多公里的防線。因爲戰場並不是非常開闊,所以羅耀武沒有增派更多的新編集團軍,而是讓協助第三十九集團軍作戰的三個新編集團軍在完成了進攻任務之後,轉爲協助第十五集團軍,一同守衛戰線。

因爲第十五集團軍在義縣北面進行穿插,所以第三十九集團軍在十月三日調整了進攻戰術,將正面強攻改爲包圍穿插,即從南面包抄日軍的退路,最終在當天傍晚完成了對義縣的包圍行動。

到此,駐守義縣的數萬日軍全部落入包圍圈。

也就在這個時候,從錦州出發的日軍增援部隊到達義縣南面的七里河,與進行迂迴包抄的第三十九集團軍遭遇。

與以往幾場會戰相比,日軍的增援來得非常迅速。

這也是這場戰役中的第一個轉折點。

按照羅耀武的計劃,應該由協同作戰的新編集團軍在南面阻擊日軍,然後由第十五集團軍在戰線後方構築第二道防線。

問題是,在日軍增援部隊從錦州北上的時候,部署在阜新的美軍第七步兵師也在一個國民警衛隊師的支持下開始南下。

也就是說,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也受到了威脅。

這個時候顯然無法派遣第十五集團軍南下,不然北面的防線將岌岌可危。要,義縣北面只有一道防線,如果讓美軍沿着阜錦高速南下,突破了這道防線的話,攻佔義縣的行動就將受到影響。

戰況緊急,羅耀武別無他法,只能將包圍義縣的任務交給新編集團軍,由第三十九集團軍繼續向南進攻。

也就是說,讓第三十九集團軍與日軍打對攻戰,將攻打錦州的作戰行動提前。

這是別無選擇的選擇,可也暴露了羅耀武的戰役企圖,即中國軍隊的主要目的是南下攻打錦州,而不是在佔領義縣之後北上攻打阜新。

羅耀武做出了選擇,可是帕特里奇卻沒有能夠立即做出選擇。

雖然中國軍隊的戰役企圖已經非常明顯,但是在是否救援義縣,以及能不能僅憑日軍守住錦州的問題上,帕特里奇卻沒有找到答案。

對帕特里奇來說,這確實是個兩難選擇。

義縣確實非常重要,關係到了錦州與阜新兩地的安危。雖然在此之前,帕特里奇已經命令第七步兵師協同一個國民警衛隊師南下,做出了救援義縣的決定。但是當中國軍隊挑明立場,不會立即攻打阜新的時候,他卻猶豫了。

很明顯,僅靠兩個師,難以突破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

要,在阜新會戰中,第十五集團軍的戰鬥力嚴重下滑,結果仍然在正面戰場上檔住了第七步兵師與兩個國民警衛隊師的進攻,甚至擔負起了戰略大撤退的殿後任務。已經有足夠的情報證明,第十五集團軍的戰鬥力已經恢復,獲得了不少主戰裝備。在此情況下,美軍很難迅速取得突破。

救援義縣的日軍,肯定需要投入更多兵力。

如此一來,必然會對攻打赤峰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突出部的存在,讓美軍從阜新南下的通道變得異常擁擠。隨着第十五集團軍進入醫巫閭山,就連東面的幾條公路線都受到了威脅。

很明顯,直接救援義縣的意義不會很大。

關鍵是,有沒有必要爲了義縣而放棄進軍赤峰的作戰行動。

可惜的是,留給帕特里奇做決策的並不多。

隨着第三十九集團軍接到提前攻打錦州的命令,南面的戰事已經全面打響,羅耀武肯定會投入更多的兵力。如果不能搶在義縣失守,錦州受到威脅之前發起進攻,帕特里奇就將失去進軍赤峰的時機!

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37章 見證奇蹟第67章 志在必得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14章 扭轉乾坤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108章 鬥志鬥勇第93章 迫在眉睫第145章 爭奪主動第23章 竭盡全力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61章 美軍參戰第126章 準備再戰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63章 正面猛攻第27章 炒飯惹禍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92章 首尾兼顧第81章 最壞打算第145章 大舉增兵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61章 美軍參戰第130章 吃啞巴虧第166章 彈盡糧絕第7章 攔路奪命第63章 正面猛攻第75章 自我犧牲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86章 全數投入第55章 戰爭決策第58章 環形防線第37章 南守北攻第82章 空中救援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43章 何爲希望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130章 吃啞巴虧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4章 飢寒交迫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12章 生死瞬間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32章 全旅壓上第50章 給點奔頭第54章 空降一師第76章 峰迴路轉第25章 慶祝方式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18章 老虎吃天第25章 虛張聲勢第76章 不戰自潰第21章 決戰南京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44章 準備反擊第51章 回國述職第52章 致命伏擊第33章 野外決戰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53章 親自出手第2章 士氣鬥志第3章 機緣巧合第61章 後繼乏力第59章 度外之慮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17章 戰場揚威第27章 直面難題第47章 三個小時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60章 有所準備第9章 兩線作戰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12章 生死瞬間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85章 靠前部署第8章 秘密基地第7章 戰略圍剿第49章 大兵壓境第13章 捷足先登第76章 峰迴路轉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66章 死有所值第93章 迫在眉睫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60章 鹿死誰手第39章 戰鬥英雄第22章 見好就收
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37章 見證奇蹟第67章 志在必得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14章 扭轉乾坤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108章 鬥志鬥勇第93章 迫在眉睫第145章 爭奪主動第23章 竭盡全力第121章 搶糧作戰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61章 美軍參戰第126章 準備再戰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79章 拼盡全力第63章 正面猛攻第27章 炒飯惹禍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92章 首尾兼顧第81章 最壞打算第145章 大舉增兵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61章 美軍參戰第130章 吃啞巴虧第166章 彈盡糧絕第7章 攔路奪命第63章 正面猛攻第75章 自我犧牲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86章 全數投入第55章 戰爭決策第58章 環形防線第37章 南守北攻第82章 空中救援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43章 何爲希望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130章 吃啞巴虧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4章 飢寒交迫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12章 生死瞬間第136章 黃雀在後第32章 全旅壓上第50章 給點奔頭第54章 空降一師第76章 峰迴路轉第25章 慶祝方式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18章 老虎吃天第25章 虛張聲勢第76章 不戰自潰第21章 決戰南京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54章 重裝上陣第144章 準備反擊第51章 回國述職第52章 致命伏擊第33章 野外決戰第137章 只求一死第53章 強行上馬第153章 親自出手第2章 士氣鬥志第3章 機緣巧合第61章 後繼乏力第59章 度外之慮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17章 戰場揚威第27章 直面難題第47章 三個小時第202章 一場勝利第85章 又是一道第160章 有所準備第9章 兩線作戰第101章 擒賊擒王第12章 生死瞬間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85章 靠前部署第8章 秘密基地第7章 戰略圍剿第49章 大兵壓境第13章 捷足先登第76章 峰迴路轉第141章 拼死突圍第66章 死有所值第93章 迫在眉睫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60章 鹿死誰手第39章 戰鬥英雄第22章 見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