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大舉增兵

客觀的講,在僅僅動用四個主力師的情況下,就打下了整個東北地區,美軍在東北戰場上的表現並不差,遠遠超過了東南戰場。~~~~

當然,這也證明,協助美軍作戰的日軍要比臺軍出色得多。

問題是,美軍在東北戰場上取得的重大勝利,全都建立在友軍慘重傷亡的代價之上。如果從聯軍的角度出發,東北戰場上的情況就沒有這麼樂觀了。

彰武會戰之後,就有曰本議員提出,美國在東北戰場上“不給力”是導致日軍慘重傷亡的主要原因。雖然連曰本當局都不認同這一觀點,但是實事求是的講,這位膽大包天的曰本議員說得並不假。

如果美軍能夠多投入幾個主力師,東北戰場上的情況肯定會更加樂觀。

別的不說,就連帕特里奇也一直認爲,應該向東北戰場增派主力部隊,而不僅僅是增派國民警衛隊。

阜新會戰打響前,帕特里奇就提出了這一要求。

可惜的是,美國當局一直不同意向東北戰場增派主力部隊,因爲在美日聯軍打到朝陽之前,美國當局都將東南當成主戰場,以攻佔南京爲主要目的。要知道,在阜新會戰之前,美軍已經到達南京郊縣,到南京主城區不到一百公里。在美國的政治家眼裡,只要美臺聯軍再努一把力,就能打下南京。

誰知道,幾個月下來,美臺聯軍在南京方向上的進攻毫無進展。

直到突出部戰役結束,美日聯軍順利佔領了關外地區,將戰線推進到山海關與赤峰,距離北京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美國當局才認識到,打下北京更加重要,而且只要向東北戰場增兵,就有可能打下北京。

也直到這個時候,向東北戰場增派主力部隊的事情才提上了日程安排。

可惜的是,汕頭登陸戰打亂了帕特里奇的部署。

隨着開闢了南方戰場,美軍的戰線拉得更加開闊。雖然汕頭登陸戰在受到突出部戰役影響之後,並沒取得預料中的成果,但是美軍兵力過於分散的問題已經暴露了出來,而對於美軍來說,穩住各條戰線比在東北戰場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更加重要。

緊接着,第二次南京會戰打響了。

雖然這場由政治主導的戰役並沒取得實質性的成果,但是卻拖住了十多個美軍師,讓帕特里奇向東北戰場增派主力部隊的事情成了泡影。

直到二零一四年二月底,隨着美臺聯軍放棄了進攻南京的想法,帕特里奇才有機會再次提出從東南戰場抽調幾個主力師,加強東北戰場的提議。

這次,帕特里奇把話說得很乾脆,即在得到增強之後,美日聯軍有往在二零一四年夏季到來之前打下北京。爲了引起美國當局的注意,並且得到支持,帕特里奇還提出,如果不能及時向東北戰場增派主力部隊,攻佔北京的行動必然受到影響,甚至難以在二零一四年內取得突破。

果真如此的話,美軍將多付出數萬名官兵陣亡的慘重代價。

受此影響,三月初,美國當局答應了帕特里奇的要求,即從東南戰場上抽調四個主力師加強東北戰場。

這四個師就是第一裝甲師、第三機步師、第十山地師與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

接下來,就是將這四個師派往東北戰場。

最先轉移的就是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當時美軍的兩棲艦隊已經回到東海,在杭州灣東部海域活動,利用部署在兩棲攻擊艦上的垂直起降戰鬥機爲地面部隊提供支援,而其他戰艦則負責運送主戰裝備。依靠兩棲艦隊的支持,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依靠直升機,直接飛往韓國的濟州島,經兩次轉場後飛往瀋陽。

雖然這麼做,將極大的消耗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的摩托時間,使得在到達瀋陽之後不得不花好幾天時間對直升機進行維護保養,但是卻能省去更大的麻煩,讓寶貴的空運與海運力量來運送其他作戰部隊。

第二支轉移的部隊是第十山地師。

當時,該師部署在浙江南部地區,主要任務就是協助向江西境內進攻的美臺聯軍,對付盤踞在山區裡的游擊隊。因爲在數個月前,美臺聯軍就放棄了這一路進攻行動,所以第十山地師得到了數個月的休整時間。

在搭乘運輸機到達東北戰場之後,第十山地師能夠立即投入戰鬥。

事實上,當時帕特里奇最想得到的就是第十山地師。

在美軍的所有主力師中,第十山地師是唯一的山地作戰部隊,也是美軍中實戰經驗最豐富的部隊之一。在此之前,第十山地師一直部署在阿富汗,並且長期與阿富汗的反zf武裝力量作戰。

按照帕特里奇的部署,美日-聯軍要向在承德北面取得突破,就得用上第十山地師。

因爲從赤峰攻打承德的進軍線路最長,作戰難度也最大,所以帕特里奇完全有必要讓第十山地師率先到達,並且率先投入戰鬥,打開戰場局面。

第三機步師與第一裝甲師同時轉移。

因爲這兩支部隊都擁有大量的重型裝備,而且很多隻能在分拆後空運,加上大部分空運力量都用來運送第十山地師,所以第三機步師與第一裝甲師主要依靠海運,前者在上海港上船,後者則在寧波港上船。

直到三月中旬,這兩支部隊才先後到達大連與東港。

又過了好幾天,第三機步師才順利到達葫蘆島市,而第一機步師則被帕特里奇派往北票市,替換下早已疲憊不堪的第七步兵師。

當時,在美軍的主力師中,第七步兵師的狀態最爲糟糕。

突出部戰役期間,雖然第七步兵師沒有打主力,但是卻單獨面對了兩個主力集團軍,先後與第四十集團軍與第十五集團軍交手。突出部戰役結束後,第七步兵師沒有休整,而是向北票市推進。雖然在第七步兵師到達之前,第四十集團軍就撤走了,所以沒有在北票市爆發大規模戰鬥,但是在接下來的數個月裡,第七步兵師一直在應付中**隊的小股部隊,特別是那些神出鬼沒的游擊隊。

受此影響,在其他美軍主力師都在休整的時候,第七步兵師卻在作戰。

直到二月中旬,隨着日軍增援部隊到達,接下了部分掃蕩任務,第七步兵師的作戰強度纔有所降低。

到了三月中旬,氣溫已經像美國氣象專家預測的那樣,開始轉暖了。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美日聯軍能夠立即發起進攻。

雖然氣溫轉暖,對部隊的作戰行動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隨着冰雪融化,加上道路長期沒有得到應有的維護,以及游擊隊的故意破壞,美日聯軍仍然無法進攻。

更重要的是,美日聯軍大舉增兵,特別是增派了大批主力師團,對後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此影響,美日聯軍得花更多的時間儲備作戰物資。

讓帕特里奇倍感慶幸的是,到三月底,美軍的船隊終於可以進入渤海灣,在錦州、葫蘆島市等地的港口卸下貨物了。

這也正是美軍加強對中國導彈部隊打擊力度的直接結果。

雖然當時山東半島上仍然有幾支岸防導彈部隊,但是這些部隊都遭到重創,不但沒有剩下多少反艦導彈,也失去了可靠的情報來源,無法及時攔截進入渤海灣的船隻。加上美軍爲所有在黃海與渤海活動的船隊配備了具有反導攔截能力的護航戰艦,所以美軍船隊可以放心大膽的進入渤海灣。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

隨着作戰物資直接送到前線,美日聯軍的後勤補給線大大縮短,而且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前線機場,提高了航空兵的支援力度。當然,這也將至少二十萬日軍從後勤補給線上解脫了出來。

說得直接一點,受此影響,美日聯軍的突擊能力至少提高了一倍。

也正是如此,美日聯軍的最大突擊距離由之前的兩百公里提高到了四百公里。

受此影響,帕特里奇才有底氣進軍北京。

進入四月初,美日聯軍的進攻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按照帕特里奇的部署,除了第一零一空中突擊師駐紮在阜新與錦州,爲各個主力師提供支援之外,其他七個主力師全部部署在前線。其中第二騎兵師、第二機步師、第四步兵師與第十山地師部署在赤峰,第一裝甲師、第三機步師與第七步兵師部署在北票市。在這兩條進攻方向上,還各有十個國民警衛隊師。

到此,美軍集結在前線的作戰部隊超過了四十萬!

如果算上日軍投入的十二個主力師團與三十個二線師團,美日聯軍在關外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一百萬。

從這一部署也看得出來,帕特里奇仍然將北面當成主攻方向,以攻佔承德爲主要目的。

當然,這不是帕特里奇的唯一籌碼。只要美軍在北面取得突破,對承德構成了威脅,就將在山海關方向上發起進攻。因爲受到前後夾擊,中**隊很難守住山海關,甚至不得不主動撤退以保存有生力量。

這一退,就再也無險可守了。

問題是,在兵力大大增強,特別是主力師翻倍的情況下,帕特里奇會採取如此老套,而且捨近求遠的戰術嗎?

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58章 水到渠成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59章 度外之慮第73章 政治木偶第40章 壞的開始第85章 又是一道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76章 不戰自潰第62章 圍攻丹東第62章 蓄勢待發第11章 完美伏擊第20章 痛失戰友第25章 慶祝方式第196章 全面開花第51章 回國述職第6章 重大發現第9章 兩線作戰第39章 火速增兵第75章 制信息權第81章 壓軸大戲第72章 特種戰法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86章 自釀苦酒第56章 開闢戰線第17章 自投羅網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77章 彈盡糧絕第62章 圍攻丹東第18章 圍點打援第115章 功虧一簣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45章 步步爲營第40章 扭轉乾坤第8章 一席之談第1章 從天而降第11章 入朝作戰第152章 傲骨連隊第74章 最後選擇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37章 全面撤退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58章 環形防線第75章 攻守易勢第30章 一石千浪第37章 見證奇蹟第64章 服從命令第30章 將功補過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26章 大勢所趨第30章 一石千浪第75章 攻守易勢第28章 一氣呵成第34章 尋求突破第175章 中線失守第75章 攻守易勢第82章 恰準時機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42章 時不待人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21章 強強對抗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71章 積極自救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79章 出其不意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60章 一飛沖天第95章 日軍上臺第76章 如狼似虎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19章 先南後北第52章 致命伏擊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83章 查漏補缺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86章 自釀苦酒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69章 燃眉之急第70章 地面救援第50章 再遇貴人第75章 自我犧牲第32章 中央突破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92章 秘密協議第26章 將錯就錯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22章 騎虎難下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40章 扭轉乾坤
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21章 相對幸運第58章 水到渠成第170章 最後辦法第59章 度外之慮第73章 政治木偶第40章 壞的開始第85章 又是一道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123章 東南戰事第76章 不戰自潰第62章 圍攻丹東第62章 蓄勢待發第11章 完美伏擊第20章 痛失戰友第25章 慶祝方式第196章 全面開花第51章 回國述職第6章 重大發現第9章 兩線作戰第39章 火速增兵第75章 制信息權第81章 壓軸大戲第72章 特種戰法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86章 自釀苦酒第56章 開闢戰線第17章 自投羅網第200章 軍事援助第77章 彈盡糧絕第62章 圍攻丹東第18章 圍點打援第115章 功虧一簣第65章 實力說話第132章 嚴防死守第45章 步步爲營第40章 扭轉乾坤第8章 一席之談第1章 從天而降第11章 入朝作戰第152章 傲骨連隊第74章 最後選擇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37章 全面撤退第191章 戰略反擊第58章 環形防線第75章 攻守易勢第30章 一石千浪第37章 見證奇蹟第64章 服從命令第30章 將功補過第63章 全盤部署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26章 大勢所趨第30章 一石千浪第75章 攻守易勢第28章 一氣呵成第34章 尋求突破第175章 中線失守第75章 攻守易勢第82章 恰準時機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42章 時不待人第140章 等到天黑第21章 強強對抗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71章 積極自救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79章 出其不意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60章 一飛沖天第95章 日軍上臺第76章 如狼似虎第167章 代號落霞第19章 先南後北第52章 致命伏擊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83章 查漏補缺第104章 戰地營救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86章 自釀苦酒第183章 全面妥協第69章 燃眉之急第70章 地面救援第50章 再遇貴人第75章 自我犧牲第32章 中央突破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92章 秘密協議第26章 將錯就錯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22章 騎虎難下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40章 扭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