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多此一舉

8月日夜間,第七師主力部隊從蘇澳港出發,奔赴臺北市。

所謂“主力部隊”實際只是第七師的一部分。主力是第刀坦克團勾式坦克七十二輛與第。機步團的再個步兵連凹式步兵戰車二十六輛、一個重迫連咕式自行迫擊炮十二輛,隨同的有第7炮兵團的一個炮兵營羽式自行榴彈炮二十四輛、第7後勤團第2整備營的第2坦克支援中隊吶式坦克搶救車八輛、第7高炮團的兩個高炮連口式自行高射炮二十四輛、第7偵察連坦克十四輛、第7工兵營的兩個工兵連與第7通信營的一個通信連,總計各式坦克戰車兩百多輛、官兵近四千人。

這是一支規模龐大的部隊。

雖然第七師編下打擊力最強的第7飛行隊受基礎設施、後勤保障、氣象條件等因素限制未能赴臺作戰,第7高炮團的兩個地空導彈連也留在了北海道,但是在美軍完全掌握了制空權的情況下,第七師的突擊能力依然驚人。

從蘇澳港到臺北市,直線距離只有五十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不到七十公里。

可惜的是,在此之前因爲擔心大陸軍隊突破臺北防線,臺軍與美軍炸斷了臺北與宜蘭之間的所有橋樑。

到達宜蘭之後,日軍只能走主幹道,而且經過沿途的大礁溪、武蘭川、北勢溪與新店溪的時候都得讓刀坦克團的主戰坦克涉水渡河,因爲臺軍按照鵬江3標準架設的浮橋極限承載能力只有五十噸,而的式主戰坦克的戰鬥重量是五十二噸。

雖然這幾條溪流不是太深,也不是很寬闊,但是涉水渡河得有所準備,幾次下來,耽擱了不少時間。

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日軍硬是走了八個小時,平均行進速度不到每山時豐二公里。

僅比人慢跑速度快了那麼一點點!

日軍到達臺北市南面的新店市時,已經是8月舊日凌晨了。

與日軍從蘇澳港出發的時候相比,此時的戰場情況已經截然不同了。

臺軍堅守一整天,到日傍晚仍然將五十四軍擋在基板鐵路從基隆港到臺北縣的板橋市,鐵路線從臺北市穿過,經過南港區、鬆讓。區、信義區、大安區、中山區、中正區、大同區與萬華區,其中臺北車站在大同區、中山區與中正區的結合部北面,仍然有部分臺軍堅守在松山機場機場在基板鐵路北面。

雖然五十四軍的官兵拼死將軍旗插上了機場航站樓的樓頂,沒讓軍長回去養豬,但是戰場形勢一點也不容樂觀。如果不能在第七師主力部隊到達之前攻到景美溪,很難在市區內站穩腳跟,遭到日軍反衝擊後,五十四軍很可能全線崩潰。入夜後,五十四軍發起了更加瘋狂的進攻。

一直到醜點過後,因爲援軍遲遲沒有到達,加上一些關於日軍已經放棄臺北的流言在基層部隊傳開,臺軍士氣遭到沉重打擊,五十四軍才取得突破,並且在飛點過後攻入了位於信義區的臺北市政府。

第七師主力部隊到達新店市的時候,五十四軍不但攻佔了整個信義區,還佔領了大半個南港區與大安區,先頭部隊已經到達大安區南面的臺北市自來水廠,正在與困守該地的臺軍激烈交火。

拿下自來水廠。五十四軍就能左右開弓,分別沿高速公路與主幹道從北面與西面包抄文山區,將戰線推進到景美溪。

要讓五十四軍在景美溪北岸站穩腳跟,日軍就將失去進入臺北市的機會。

情況緊迫,不容日軍前線指揮官有半點耽擱。

瞭解情況之後,日軍指揮官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北上前往臺北市的文山區,幫助臺軍穩住正面防線。另外一路繼續向西挺進,渡新店溪與平廣溪,再北上前往臺北板橋市,最後沿鐵路線東行,攻入臺北市萬華區,抄五十四軍後路。

想法沒錯,卻過於“想當然”了。

日軍是一支幾十年沒有打過仗的軍隊,即便幾年前出兵伊拉克,還向亞丁灣派遣護航戰艦與巡邏飛機,可是自犧年8月佔日之後,日軍再沒上過戰場,也沒有經歷過真正意義上的戰爭。

實戰經驗永遠無法用別的東西代替!

打到這個時候,有點經驗的指揮官都能想到,五十四軍已是強弩之末,就算打下了臺北市自來水廠,也沒有能力向文山區推進,更不可能到達景美溪。退一萬步,就算五十四軍能夠到達景美溪,也沒法站穩腳跟。

最簡單有效的反擊戰術就是從正面

以第七師主力部隊的實力,把克團擺在正面、第。機步團的兩個步兵營放在側翼,由第7炮兵團提供火力支援、第7高炮團的自行高射炮對付高層建築裡的敵人,再加上工兵營與偵察營的協助配合,一介,衝擊就能把五十四軍打回原形,說不定還能一口氣衝過基隆河,把五十軍趕出臺北市。

大概是五十四軍威名在外。

或許是第七師先頭部隊被揍得落花流水給日軍留下了過於深方的印象

這場原本沒有懸念的戰鬥,硬是被日軍指揮官整出了懸念。

以當時的情況,貿然分兵的第七師主力部隊很容易被各個急迫。可惜的是,美軍的空中壓制過於猛烈,五十四軍又在前面的戰鬥中損失了大批精銳部隊,所以沒能夠及時發現進入文山區、在景美溪北岸展開的日軍裝甲部隊。

這怪不了五十四軍。

文山區是臺北市的“高地”也是臺北市唯一在南面山區的裡的城區。五十四軍要想攻入文山區就得佔領臺北市自來水廠。日軍展開行動的時候,五十四軍的主力全在自來水廠與臺軍屢戰,沒法向南面派遣偵察部隊。

直到天快亮的時候,一支突破了臺軍防線、向臺軍側後方迂迴的連隊在行進中遭到一百五十五毫米榴彈炮直接轟擊,五十四軍的前線指揮官才意識到,日軍已經到達臺北市,而且進入了文山區。

這個時候再向文山區推進,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

因爲日軍另外一股部隊順利渡過了新店溪與平廣溪,到達板橋市,所以五十四軍首先要考慮的不是繼續進攻。的是側翼安全!

問題是,到達板橋市的日軍並不比五十四軍舒坦。

幾天前,爲了擋住五十四軍的前進步伐,臺軍炸斷了大漢溪與新店溪上的所有橋樑,包括兩座鐵路橋。

如同五十四軍得爲渡河頭痛,到達板橋市的日軍也得爲渡河發愁。

對岸的五十四軍官兵已經收到消息,知道第七師主力部隊已經到達,所以日軍要麼在火力封鎖下強渡新店溪、要麼設法繞過去。

以當時的情況,日軍強渡新店溪不是沒有難度,只是不會有想像的那麼大。

利用坦克、戰車、自行火炮與自行高射炮的直射火力壓制對岸的火力點,掩護步兵過河搶站橋頭堡,再讓剛式架橋車上去。

就算有所損失,也不會太大,完全在承受範圍之內。

大概是五十四軍在南面攻得太猛,讓日軍指揮官產生錯覺,認爲新店溪對岸臺北市萬華區內有重兵守衛。

日軍再次走了彎路。

繞行的話,就得沿着大漢溪西行,經土城市到三峽鎮,沿鄉村公路北上,在鶯歌鎮渡過大漢溪,再沿着大漢溪北岸的基板鐵路東行。經樹林鎮與三重市,在五十四軍防禦相對薄弱的大後方強度淡水河,攻入臺北市。這條行軍路線,等於繞着大漢溪兜了個大圈子。

沒有更好選擇,因爲八月是臺島雨水最充沛的時節。雖然臺北這邊有點反常,連續好幾天都沒降雨,但是大漢溪上游連續下了十多天暴雨,溪水暴漲,河面寬度超過日軍機械橋的最大寬度,河水深度也超過坦克的最大涉水深度。只有鶯歌鎮那邊有一條在幾十年前修的堤壩能供裝甲部隊通行。

更重要的是,美軍的偵察情報顯示,鶯歌鎮只有一個連的守軍。

因爲鶯歌鎮在大漢溪北岸,是板桃鐵路上的重鎮,所以這裡是五十四軍的防區,與十五軍沒有太大關係。在日夜間之前,駐紮該地的是一個步兵營。大概是陳必時的命令過於嚴厲,逼得方博輝不得不把兵力集中到臺北市區,所以在舊日凌晨前,只有一個連留在鶯歌鎮,其餘部隊去了臺北市。

雖然該地守軍也收到了消息,知道日軍已經到達戰場,但是肯定沒有想到,日軍會避並市區,繞這麼大個圈子抄五十四軍的後路。

以當時的情況,恐怕連羅耀武都不會相信日軍會如此“多此一舉”

沒本事打一個軍,教一個連還不是問題。

不管怎麼說,從板橋鎮到鶯歌鎮,也就十多公里的路程。

天色還沒完全放亮,日軍先頭部隊就到達鶯歌鎮南面,在大漢溪南岸集結準備。隨着隊伍最後面的咕式自行迫擊炮在臨時選擇的炮兵陣地上展開,進攻前的炮火準備開始,日軍攻打鶯歌鎮的戰鬥打響了。

日軍前線指揮官壓根沒想到,有炮的不僅僅是他們!,!

第130章 能力有限第92章 首尾兼顧第63章 全盤部署第91章 最後通牒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87章 面授機宜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32章 福大命大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10章 斬首行動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1章 半夜鬼叫第52章 日本定策第198章 利益關係第199章 操控未來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145章 爭奪主動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22章 騎虎難下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47章 城市遊擊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18章 圍點打援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79章 誰最受傷第77章 推心置腹第4章 好話在前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0章 斬首行動第76章 如狼似虎第26章 徹底放鬆第38章 關鍵時刻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59章 秘密進駐第18章 老虎吃天第99章 爭分奪秒第8章 秘密基地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19章 先南後北第49章 精確火力第43章 瘋狂進攻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72章 心理較量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19章 當機立斷第49章 大兵壓境第66章 危機時刻第51章 重於泰山第1章 從天而降第16章 親密接觸第55章 戰爭決策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60章 一飛沖天第29章 權利宣言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64章 服從命令第19章 先南後北第36章 巨大漏洞第6章 鬆弛有度第5章 烈火將軍第20章 大舉推進第43章 何爲希望第27章 直面難題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29章 權利宣言第34章 分秒必爭第75章 制信息權第53章 關鍵一炮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79章 誰最受傷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44章 再次入朝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166章 彈盡糧絕第66章 危機時刻第44章 保衛天津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128章 美軍上島第7章 戰略圍剿第23章 竭盡全力第87章 鋪開了打
第130章 能力有限第92章 首尾兼顧第63章 全盤部署第91章 最後通牒第146章 左右兩難第87章 面授機宜第175章 吹毛求疵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32章 福大命大第164章 遷都決議第10章 斬首行動第171章 巔峰對決第178章 別無選擇第1章 半夜鬼叫第52章 日本定策第198章 利益關係第199章 操控未來第184章 信仰危機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138章 拖延時間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172章 力所不逮第145章 爭奪主動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22章 騎虎難下第162章 大舉增兵第47章 城市遊擊第139章 舉世震驚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18章 圍點打援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79章 誰最受傷第77章 推心置腹第4章 好話在前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17章 有主有次第19章 先南後北第10章 斬首行動第76章 如狼似虎第26章 徹底放鬆第38章 關鍵時刻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59章 秘密進駐第18章 老虎吃天第99章 爭分奪秒第8章 秘密基地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19章 先南後北第49章 精確火力第43章 瘋狂進攻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72章 心理較量第181章 冰山一角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19章 當機立斷第49章 大兵壓境第66章 危機時刻第51章 重於泰山第1章 從天而降第16章 親密接觸第55章 戰爭決策第149章 來去匆匆第60章 一飛沖天第29章 權利宣言第102章 雙重保險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100章 別無所求第64章 服從命令第19章 先南後北第36章 巨大漏洞第6章 鬆弛有度第5章 烈火將軍第20章 大舉推進第43章 何爲希望第27章 直面難題第106章 拿命做陪第29章 權利宣言第34章 分秒必爭第75章 制信息權第53章 關鍵一炮第134章 不堪一擊第147章 各打各的第79章 誰最受傷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112章 小題大做第44章 再次入朝第101章 多此一舉第166章 彈盡糧絕第66章 危機時刻第44章 保衛天津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128章 美軍上島第7章 戰略圍剿第23章 竭盡全力第87章 鋪開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