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戰略冒險

武清更重要,可是防禦的難度也更大。

從地理位置上講,武清離天津主城區更近,也更容易受到威脅。事實上,在美日聯軍攻打天津主城區的時候,就一直盯着武清,還數次派遣日軍的二線師團前去試探,結果被第十六集團軍逮住機會狠狠教訓了幾下,搞得從十二月初開始,日軍就不敢靠近武清,甚至在安排巡邏任務的時候,沒有哪支日軍部隊願意去武清那邊。

當然,這不能說明什麼。

美日聯軍到這個時候還沒有攻打武清,不是不想打,而是沒有足夠的兵力。帕特里奇也知道第十六集團軍部署在武清,並且得到了兩個新編集團軍的支持,所以在他看來,打下武清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必然會對攻打天津主城區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正是如此,一個多月下來,美軍一直沒在武清方向上展開行動,甚至沒有發起試探性攻擊。直到E集團軍攻佔了北辰區,美軍纔在武清南面用兵,控制了北運河東岸的幾條公路線。即便如此,美軍也只是在擴大防禦範圍,掩護南下攻打天津主城區的E集團軍。

當然,這也並不表明美軍仍然不想攻打武清。

在攻打北京的作戰行動提上日程安排之後,攻打武清就成爲了美軍繞不過的一道坎。事實上,在規劃戰略進攻的時候,帕特里奇就將武清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上。雖然當時帕特里奇想得更加理想一些,即在打下天津之後,再進軍北京,因此天津將成爲美日聯軍攻打北京的大本營,而武清就是進軍北京的跳板。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即便美日聯軍還沒有完全攻佔天津的主城區,帕特里奇也得在武清大做文章,將這裡當成進攻北京的跳板。說白了,在天津這邊,就沒有比武清更好的跳板了。

反過來看,對第十六集團軍來說,這也就意味着守住武清更加艱難。

關鍵一樣,四通八達的道路,讓防守武清成爲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與薊縣相比,要想守住武清的話,第十六集團軍就得在三個方向上佈防,而且得重點照顧東面與南面。更要命的是,武清離天津主城區太近了,在第二十六集團軍被迫退出北辰區之後,就與第十六集團軍失去了聯繫。如此一來,第十六集團軍在武清南面的防線上,幾乎沒有轉圜餘地。即便在武清東面,第十六集團軍的防禦空間也不是很充分,最寬處還不到二十公里,而最窄處只有幾公里。

在如此狹窄的空間內,根本不可能構築起足夠堅固的防禦陣地。

正是如此,在部署防禦的時候,第十六集團軍除了沿着主要公路線佈防之外,將主要防線放到了武清北面與西面,即通過向後拓展的方式來擴大防禦空間。爲了增強部隊在前線的抵抗能力,第十六集團軍對第二十六集團軍構築的防禦陣地做了改造,主要就是通過地下坑道將前後陣地聯繫起來。這樣一來,就算丟掉了主陣地,第十六集團軍也不會失去對主陣地的控制權。

對於這一情況,帕特里奇也非常清楚。

當初,羅耀武讓第十六集團軍轉駐武清的時候,帕特里奇就知道,東北軍肯定會在武清投入重兵,並且通過向後延伸的方式來擴大防禦縱深。

瞭解,不等於找到了應對方法。

攻打武清,絕對是一件非常艱鉅的任務。

暫且不說第十六集團軍的戰鬥力如何,僅僅是東北軍在這裡構築的防禦陣地,就能讓任何一名美軍前線指揮官感到頭痛。

要知道,在此之前,先後有三支主力集團軍與十多支新編集團軍進駐武清。

所有在武清駐紮的部隊都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擴展防禦陣地,並且根據自身的理解加強防禦部署。比如在第二十六集團軍駐紮在武清的時候,就把重點放在了反坦克火力點上,用很大的力氣建起了數千個直射火力點,還爲機動部隊設置了通道。等到第十六集團軍接手武清防禦的時候,把重點放在了地下坑道上。

這種反覆加強的方式,足以讓武清變成一座難以攻破的堡壘。

對美軍來說,這絕對是噩夢。

要知道,最大的影響還不是防禦陣地有多堅固,畢竟再堅固的防禦陣地,也有被攻破的時候。當時,美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不清楚武清的防禦部署情況。在第十六集團軍進駐武清之前,美軍就沒有辦法搞清楚防禦部署。等到第十六集團軍在武清大動土木,美軍就更加不可能搞清楚這裡有多少火力點、多少防禦工事、多少地下坑道了。

要是連敵人的防禦部署都搞不清楚,還怎麼發起進攻?

部署進攻的時候,帕特里奇幾乎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攻打武清的作戰部署上。

當時,需要帕特里奇首先解決的就是如何部署作戰部隊。

按道理說,帕特里奇肯定得在武清這邊投入一支戰鬥力強大的集團軍,用一支戰鬥力稍微差一點的集團軍去攻打薊縣。問題是,如果把A集團軍放在武清,就只能讓C集團軍或者D集團軍去攻打薊縣。

從兵力部署上來看,這無疑讓薊縣成爲了美軍戰線上的軟肋。

說得不好聽一點,帕特里奇真要這麼部署的話,羅耀武絕對不會客氣,肯定會在薊縣這邊投入重兵,吃掉C集團軍或者D集團軍,將美軍戰線攔腰斬斷,再揮師南下,迫使美軍放棄進攻,同時掃蕩美軍的大後方,比如攻打唐山。真要到這一步,美日聯軍別說順利攻入北京,能在華北平原上站穩腳跟就很不錯了。

問題是,如果讓A集團軍來撐起腰桿,誰去充當左拳頭?

顯然,帕特里奇不會指望C集團軍與D集團軍。

這兩個集團軍要是能夠撐起大局的話,就不會在天津打得那麼糟糕,也不可能讓E集團軍那麼早投入戰鬥了。

要知道,守在武清的是第十六集團軍,而該集團軍在防禦作戰中的戰鬥力肯定在第二十六集團軍之上。更重要的是,在以往的戰鬥中,第十六集團軍打的幾乎都是陣地防禦戰,最多依靠中小城市,很少在大城市裡作戰。可以說,這是一支非常擅長打陣地防禦戰的主力集團軍。在突出部戰役中,第十六集團軍就在敖漢旗的戰鬥中給帕特里奇留下了深刻印象,讓帕特里奇絲毫不敢小看這支部隊。

當時,有人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把A集團軍留在後面當預備隊,讓C集團軍與D集團軍衝到前面去。

對這個提議,帕特里奇想都沒想就否決掉了。

在進攻作戰中,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把突擊能力最強的部隊放在最前面,用來撕開敵人的防線,等到取得突破之後,再投入戰鬥力稍弱的部隊,擴大突破口。如果讓戰鬥力差的部隊衝到前面去,進攻就將變成陣地消耗戰。

當時,還有一種提案,那就是用C集團軍或者D集團軍,把正在天津作戰的E集團軍換下來,讓E集團軍與A集團軍配合作戰。

從理論上講,這一提議具有可行性。

可惜的是,在實際操作中,卻沒有任何可行性。

原因很簡單,E集團軍已經在天津主城區的戰鬥中消耗了不少兵力,即便能夠迅速撤出戰鬥,也需要花很多時間進行休整,補充損失的作戰部隊,也讓官兵喘口氣,而美日聯軍顯然不可能擁有如此充足的時間。

再說了,如果把E集團軍替換下來,美日聯軍就得在天津停止進攻。

對於即將開打的北京會戰來說,如果不能牽制住盤踞在天津的東北軍,就算美日聯軍能夠打下武清,也會有後顧之憂,從而無法全力進攻。

可以說,兵力部署上的問題,讓帕特里奇在規劃作戰計劃的時候進入了死衚衕。

直到作戰參謀提出一個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方案,帕特里奇才找到了解決辦法,那就是在攻打武清的時候,出動作爲戰略預備隊的第八十二空降師,突擊廊坊,一舉拿下東北軍的後方軍事重鎮。

帕特里奇看中這一方案的理由只有一個,即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將強攻武清的作戰行動變成一場包圍戰,大大降低攻打武清的難度,並且在戰略上,實現對北京的迂迴包圍,從而迫使東北軍全面收縮防線。

當然,這一方案也不是沒有問題,關鍵就是投入第八十二空降師的時間。

只有在把東北軍的主力引出來之後,輕裝上陣的第八十二空降師纔有可能通過突然襲擊拿下廊坊。只要這一戰略意圖暴露,東北軍就會有所防備。到時候,就算羅耀武不向廊坊增派主力集團軍,集中附近的新編集團軍與民兵,就能夠依靠巨大的兵力優勢,將沒有重型裝備的第八十二空降師生吞活剝。真到了這一步,對美軍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甚至會因此而全面失敗。別的不說,要將第八十二空降師從困境中解救出來,就得耗費掉帕特里奇手裡的全部預備隊,從而導致正面進攻無法達到目的。

如果還有別的選擇,帕特里奇肯定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

問題是,帕特里奇還有別的選擇嗎?

如果不能出奇制勝,美日聯軍就只能在武清與東北軍拼消耗。從結果上來講,這與拿第八十二空降師冒險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150章 死戰錦州第96章 新任司令第25章 強行抓人第154章 深入內陸第5章 烈火將軍第49章 大兵壓境第201章 赤裸政客第75章 制信息權第21章 不是訣別第84章 小鬼壓場第41章 背靠本土第21章 強強對抗第58章 來頭不小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15章 功虧一簣第185章 疑雲重重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42章 時不待人第36章 巨大漏洞第79章 再接再厲第35章 坦克大戰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89章 戰略勝利第9章 以進爲退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94章 大禍臨頭第82章 恰準時機第73章 驚慌失措第42章 意外結果第8章 蓄勢待發第37章 南守北攻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4章 扭轉乾坤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5章 大局爲重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54章 空降一師第148章 勾心鬥角第90章 兵力緊缺第21章 強強對抗第88章 死戰寧波第47章 城市遊擊第60章 一飛沖天第54章 空降一師第95章 棟樑之危第55章 戰爭決策第81章 最壞打算第147章 戰火重燃第16章 瘋狂計劃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13章 假戲真做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47章 強力增援第62章 額外任務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81章 兵不厭詐第18章 以少勝多第79章 出其不意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73章 政治木偶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22章 騎虎難下第71章 出敵不意第49章 大兵壓境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14章 只要結果第81章 兵不厭詐第2章 積極準備第41章 預備力量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83章 破例而行第54章 當局者迷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1章 戰略契機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22章 騎虎難下第46章 步兵防線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67章 志在必得第150章 士氣問題
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150章 死戰錦州第96章 新任司令第25章 強行抓人第154章 深入內陸第5章 烈火將軍第49章 大兵壓境第201章 赤裸政客第75章 制信息權第21章 不是訣別第84章 小鬼壓場第41章 背靠本土第21章 強強對抗第58章 來頭不小第167章 撤離戰場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15章 功虧一簣第185章 疑雲重重第179章 悲情人物第42章 時不待人第36章 巨大漏洞第79章 再接再厲第35章 坦克大戰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03章 共同赴難第89章 戰略勝利第9章 以進爲退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24章 全面撤退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94章 大禍臨頭第82章 恰準時機第73章 驚慌失措第42章 意外結果第8章 蓄勢待發第37章 南守北攻第109章 瀋陽被圍第155章 進軍華南第14章 扭轉乾坤第189章 反擊方法第5章 大局爲重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54章 空降一師第148章 勾心鬥角第90章 兵力緊缺第21章 強強對抗第88章 死戰寧波第47章 城市遊擊第60章 一飛沖天第54章 空降一師第95章 棟樑之危第55章 戰爭決策第81章 最壞打算第147章 戰火重燃第16章 瘋狂計劃第174章 積極進攻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13章 假戲真做第125章 守株待兔第47章 強力增援第62章 額外任務第161章 穩中求勝第168章 計劃之外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180章 層層遞進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81章 兵不厭詐第18章 以少勝多第79章 出其不意第188章 戰略打擊第131章 必爭之地第73章 政治木偶第39章 戰鬥英雄第102章 勤儉節約第122章 改寫紀錄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74章 迂迴包抄第22章 騎虎難下第71章 出敵不意第49章 大兵壓境第163章 環形工事第105章 雷響雨小第14章 只要結果第81章 兵不厭詐第2章 積極準備第41章 預備力量第136章 前線後方第83章 破例而行第54章 當局者迷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1章 戰略契機第187章 最終決策第120章 鋪天蓋地第22章 騎虎難下第46章 步兵防線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67章 志在必得第150章 士氣問題